大家好,我是像宝宝一样睡的睡眠宝宝,专注睡眠知识科普!

我们经常听人说,早睡早起身体好,事实上,这句话并不适合所有人。相反,

有的人更适合晚睡晚起之后工作。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概念,不同的人属于

不同的睡眠类型。

早在 1976 年,心理学家就针对人类睡眠做 MEQ 调查,根据研究结果,把睡

眠类型分为晨型人、夜型人和正常人,在人群中,晨型人约占 24.7%,夜型人

约占 26.4%,而正常人则占了刚好一半。

猫头鹰类型的人晚睡型(云雀型猫头鹰型)(1)

晨型人又称云雀型,生物钟更快一些,能在早上自然醒来,白天不容易疲惫,

晚上也倾向于早早休息;

夜型人又称猫头鹰型,他们大多是夜猫子,爱晚睡晚起;

正常人也称蜂鸟型,有时候可以早起,有时候又晚起。我们大部分人可能睡眠

习惯更像是中间型,在不需要早起的日子里,就是晚起,在需要早起的日子,

就会强迫自己早起。

2016 年,睡眠专家 Michael Breus 在他的书 The Power of When 中,又把

这三种类型进一步细分为四种:海豚,狮子,熊和狼。其中海豚型约占 10%,

特征是睡眠非常浅,负责警觉;狮子型约占 15-20%,特征是早睡早起,负责

日班巡逻;熊型约占 50%,生理时钟和日出日落同步,负责劳作和采集;狼型:

约占 15-20%,特征是晚睡晚起,负责夜班巡逻。

是什么决定一个人属于晨型还是夜型呢?

猫头鹰类型的人晚睡型(云雀型猫头鹰型)(2)

第一重因素是生理时钟周期。1999 年,哈佛大学在欧美国家测得我们身体内部

的平均生理时钟周期是 24 小时 11 分钟。如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样,在不同

的个体身上,这个平均周期也呈现出正态分布的趋势,有些人的生理时钟周期,

可能是 23 小时多一点,有些人则接近 25 小时。对于前者,他的每一天会短一

些,因此也就倾向于早点入睡;而对于后者,他的每一天会更长,会倾向于晚

睡。

猫头鹰类型的人晚睡型(云雀型猫头鹰型)(3)

另一个重因素是演化和基因。心理学家认为,我们身上的每个细胞中,都有专

门的基因,负责调控新陈代谢节奏。表达到整体上,就是整个个体精力和思维

的活跃水平,而这有一定随机性的。因此,在人群中,有些人的活跃峰值在上

午,有些人在下午,有些人在晚上,不一而足。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夜型

人,那么大约有 50%的因素,要归功于你的父母。

如何判断自己的睡眠类型呢?

著名的慕尼黑大学提供了睡眠类型问卷调查表,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我们也

可以根据自己的睡眠习惯和状态来判断,比如,如果你每天上午都能较早起床,

并且在早上的某一段时间,工作学习效率会达到峰值,但是在下午会进入一个

倦怠期,那么你可能是属于晨型人。如果你在每天上午会感到特别疲倦,一到

晚上则会兴奋起来,工作效率爆表,那么想必你就是夜型人了。

作为夜型人,如果想改变自己的睡眠偏好,有什么方法呢?

这里,睡眠宝宝教大家一种,通过改变光线调整生理时钟的方法。当你需要入

睡时,关掉所有的光线,让自己处于黑暗中。同时,可以通过冥想等方式,把

多余的念头从脑海中赶出去,让自己慢慢放松下来,尽量入睡。第二天,定时

打开窗帘,让光线照进来。一旦醒了,立刻起床,把整个人沐浴在光线中,绝

对不能睡回笼觉。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调整,才能把睡眠

节奏调过来。

猫头鹰类型的人晚睡型(云雀型猫头鹰型)(4)

其实,无论你选择什么方式,重点还是这几条:

一是调整心态,不要对早起或熬夜有压力,压力本身会带来一系列不好的后果;

二是睡够时间,无论几点睡觉,最重要的是保持睡眠时间足够,这比早起重要

得多;

三是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生理节律,明确自己一天中状态最佳的时候,把重

要的事情放在这个时间段处理。

对了,尽量保证固定时间起床,即使是周末也是如此。如果周末恶补睡眠,只

会导致周期节律被打乱,周一上班的时候就容易频频点头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