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道路中发生了很多经典战役。

关于长征的最大几次战役(长征经典战役一览表)(1)

一 红军长征路上最为惨烈的战役——喋血湘江

|交战时间| 1934年11月25日—12月1日

|交战地点| 湖南省道县和广西省全州县的湘江两岸地区

|交战双方| 红一方面军8.6万人;国民党湘军第1、第2、第3、第4、第5路军和桂军一部

|指挥将领| 博古;何键

|武器装备| 我方:武器极缺,基本上为旧式武器,且平均不足两人一支枪,每支枪不足40发弹,机枪和重武器极少,完全没有空中力量;敌方:中央军武器精良,湘军和桂军武器虽相对稍低劣但却远优于红军装备,且敌有30多架战斗机

|交战结果| 歼敌数千人,突破敌第四道封锁线。红军伤亡甚重,由8.6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二 战略转移遇强敌,舍生忘死渡难关——血战独树镇

|交战时间| 1934年11月26日

|交战地点| 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地区

|交战双方| 红25军不足3000人;国民党第40军第115旅及骑兵团

|指挥将领| 程子华;庞炳勋

|武器装备| 我方:大多武器为缴获自国民党军和地方反动武装,种类繁杂,几乎没有重武器,且弹药不足,以部分大刀、梭镖补充武器之缺;敌方:武器优势明显,且有重机枪、迫击炮等优势武器

|交战结果| 红25军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击退了数十倍的堵击之敌,当晚挺进伏牛山区,完成了向陕北挺进的战略转移任务。此战,红25军近百名将士英勇牺牲,200余人身负重伤

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缘何四渡赤水河

|交战时间| 1935年1月19日—3月31日

|交战地点| 贵州省和四川省交界地区

|交战双方| 红一方面军;国民党周浑元、吴奇伟两部8个师,湘军3个师,滇军3个旅,川军12个旅,桂军3个师,黔军3个师

|指挥将领| 毛泽东;蒋介石

|武器装备| 我方:武器繁杂,多为缴获的国民党军武器,且弹药不足;敌方:中央军武器装备精良,湘军和桂军武器虽相对稍低劣但却远优于红军装备

|交战结果| 红军毙伤敌2400余人,俘敌3000余人,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四 重点和多路出击,抢渡与强渡结合——激战嘉陵江

|交战时间| 1935年3月28日—4月21日

|交战地点| 四川省嘉陵江两岸广元至南部地区

|交战双方| 红四方面军第4、第9、第30、第31军;国民党川军第28、第29军共52个团

|指挥将领| 徐向前、陈昌浩;邓锡侯、田颂尧

|武器装备| 我方:武器较少,基本上为性能低劣的旧式武器,重机枪和火炮数量极少,完全没有空中力量;敌方:武器多为混杂枪械,部分为自制武器,质量不可靠,但相对红军武器数量有优势,且有空中支援

|交战结果| 红军歼灭国民党军12个团约1万人,攻占县城9座,控制了东起嘉陵、西到北川、南达梓潼、北抵川甘边界的纵横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

五 蒋介石“石达开第二”美梦的破灭——安顺场与泸定桥上的奇迹

|交战时间| 1935年5月24—29日

|交战地点| 西康省泸定县泸定桥(今属四川省)

|交战双方| 红一军团第1师第1团,第2师第4团;国民党川军第4旅第38团(欠1个营)

|指挥将领| 杨得志、王开湘;刘文辉

|武器装备| 我方:武器较少但性能相对较好,但弹药不足;敌方:国民党川军的装备则差次不齐,既有进口的先进武器,也有重庆、成都的兵工厂自行生产的质量不高的产品

|交战结果| 红军击溃国民党川军2个营,缴枪100余支,夺占泸定桥,攻占县城一座

六 激战包座扫障碍,围点打援打通甘南通道——勇克包座

|交战时间| 1935年8月29—31日

|交战地点| 四川省松潘县北部包座地区

|交战双方| 红30军及第4军一部;国民党军第49师及独立旅第2团

|指挥将领| 徐向前;胡宗南、伍诚仁

|武器装备| 我方:主要以步枪等轻武器为主,弹药有限,重机枪和火炮基本没有;敌方:装备精良,拥有大量机枪和火炮,且弹药充足

|交战结果| 毙伤敌师长以下4000余人,俘敌800余人,缴获长短枪1500余支、轻机枪50余挺及大批粮食、牛羊,攻占包座

七 迂回包抄越天险,北上陕甘通道开——攻占腊子口

|交战时间| 1935年9月17日

|交战地点| 甘肃省岷县腊子口

|交战双方| 红一军团第4团;国民党军新编第14师第6团

|指挥将领| 王开湘、杨成武;鲁大昌

|武器装备| 我方:以轻武器为主,辅以大刀作补充;敌方:以轻武器为主。双方武器悬殊较小

|交战结果| 红军击溃国民党军4个营,俘敌1个排,缴获迫击炮3门,夺占腊子口

八 瓮中捉鳖巧得胜,夯基革命大本营——直罗镇设伏

|交战时间| 1935年11月20—23日

|交战地点| 陕西省富县直罗镇

|交战双方| 红一、红十五军团;国民党军第109、106师等部

|指挥将领| 彭德怀;牛元峰

|武器装备| 我方:武器为缴获国民党的各类繁杂武器;敌方:东北军大部武器为东北兵工厂生产的仿制武器,部分有国民党的先进武器补充,性能较为优越

|交战结果| 红军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又1个团,毙伤敌约1000人,俘敌5300余人,缴获枪3500余支、机枪176挺、迫击炮8门、马300余匹

九 云贵高原巧回旋,乌蒙磅礴走泥丸——转战乌蒙山

|交战时间| 1936年2月27日—3月28日

|交战地点| 云南省、贵州省边界乌蒙山地区

|交战双方| 红二、红六军团;国民党军万耀煌、樊嵩甫、郝梦龄、李觉、郭汝栋等5个纵队和滇军5个团

|指挥将领| 贺龙、萧克;万耀煌

|武器装备| 我方:武器为缴获国民党的各类繁杂武器;敌方:中央军武器多为进口武器,性能先进,滇军武器亦多为进口,且成建制数量较多,性能尤胜国民党中央军

|交战结果| 红军击溃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

了解完红军长征中的几次大战役,你有什么发现吗?是不是红军在人数少和武器不足的情况下,战胜了人数众多和武器先进的国民党军队,为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