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9日讯(记者杨枫)“学生经过筛选、查重、评选、写评语等环节,给老师们交的作业进行精心批改,还评出了一、二、三等奖。有老师感慨,学生看问题很犀利!”10月8日,武汉市陆家街中学书记李步敏告诉记者,假期刚过,学校一批青年教师给学生交阅读作业,学校也因此掀起了师生共读共研共同提升的热潮。

李步敏说,学校有个青年读书班,每到寒暑假和长假都会给读书班的老师们布置阅读作业,要求青年老师们多读书、读好书,并写读书笔记。这次暑期和十一假期过后,共有28位老师交了读书笔记,学校首次在全校征集学生评选团对老师们上交的作业进行批改。

小学老师假期收作业(这群年轻老师向学生交作业)(1)

老师们围坐在一起看学生们的批改成果。通讯员凌鑫 摄

记者了解到,学生评选团收到了隐去教师名字的阅读作业。首次收到老师的作业,学生们很兴奋,也很认真,先对作业进行了筛选和查重,然后还评选出一、二、三等奖,最后对老师的作业进行不同角度的点评。学校将学生们点评的作业发还给老师,让他们思考、吸收学生们的建议,师生共同提升。

小学老师假期收作业(这群年轻老师向学生交作业)(2)

学生们对老师阅读作业的点评。通讯员凌鑫 摄

该校教师马明鑫阅读的书籍是《追风筝的人》,他的读书笔记由学生胡艺骞进行点评。胡艺骞给这位他不知道姓名的老师留下评语:“这一定是位真挚的老师,他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深情厚谊,还有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而且文笔令人叹服,我一定也要去阅读这本《追风筝的人》,感受那种勇敢去追,不在乎结局,在追寻的过程中成长收获的感觉。”

小学老师假期收作业(这群年轻老师向学生交作业)(3)

学生们对老师阅读作业的点评。通讯员凌鑫 摄

学生李宇森也是学生评选团一员,他在评价《天朝的崩溃》一书的读后感时,犀利地提出:“行文结构稍微有些混乱和不清晰,希望老师的读后感能够改进这个问题。”教师徐海燕阅读的是《美丽新世界》一书,她看了学生给她的评语,直呼:“学生在某些问题的理解上比我更深刻,想跟学生们继续进行探讨。”更多老师则感叹,看了学生们的评语,以后书还要读得更认真,思考层次还要更加深刻些,特别是“作业”必须要再认真点写。

小学老师假期收作业(这群年轻老师向学生交作业)(4)

学生们对老师阅读作业的点评。通讯员凌鑫 摄

李步敏书记说,学生的认真点评引发了老师的思考,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假期要真阅读,有真感受,跟学生互动交流,才能共同提升,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