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人于和是评书《白眉大侠》中武功最高的人,他的两位师兄也是武林中泰山北斗级的人物,大师兄普渡执掌峨眉又是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的总门长,疯上人雪竹莲坐镇冰山北极岛是北武林的大教主。在武林高手的天榜排名中,普渡、雪竹莲、于和名列三甲,故此不少书友将这哥仨称为武林三圣,到后来于和与普渡、雪竹莲这两位师兄闹翻了彻底决裂,这与于和的劣徒夏遂良有着直接的干系。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这位号称“横推八百无对手,轩辕重出武圣人”的于和是被劣徒所误,倘若不是夏遂良在于和面前多次搬弄是非的话,单凭卧佛昆仑僧以及三教堂的三位堂主压根就请不动武圣人于和。夏遂良不但假借武圣人于和之名要将三教评理大会变成门派争斗的战场,他还违背于和的法牒而一意孤行,最终夏遂良在三仙岛彻底失败被擒。

卧佛昆仑僧的师傅(卧佛昆仑僧与飞剑仙皆被劣徒所误)(1)

在阴光大法师古月的帮助下,夏遂良、卧佛昆仑僧、绝命剑客叶秋生等人逃出生天,这伙人跑到小蓬莱碧霞宫在于和面前搬弄是非,这才把碧霞宫从武林的圣地变成了江湖门派厮杀的屠戮场。武圣人于和虽然对这群人的话将信将疑,可是看在顶门大弟子夏遂良苦苦哀求的份上,于和还是误信谗言而一脚踏错,最终将小蓬莱偌大的基业毁于一旦。

江湖门派之争可谓盘根错节,不少原本没有修行好的世外高人也会被卷入其中,尤其是当自己的门人弟子来求助时,江湖的私人情谊往往会越过公平的立场。武圣人于和就是被爱徒夏遂良所误的典型例子,而金灯剑客夏遂良也是听信了好友卧佛昆仑僧的谗言才在仇恨的漩涡里越陷越深的,卧佛昆仑僧当初也是被他的爱徒郭长达请出来助战的,可以说卧佛昆仑僧这位老比丘也是被劣徒所误,而这部书第一位被劣徒所误的剑客,这自然就非飞剑仙朱亮莫属了。

一、救徒心切的飞剑仙

飞剑仙朱亮是白眉大侠这个故事前期很重要的一个人物,朱亮年轻时相貌俊朗多才多艺,他熟读兵法又武功出众。在朝廷的比武场上朱亮献绝艺夺得武状元,他被大宋天子直接封为一镇总兵,可以说当年的朱亮是实打实的正二品以上的武将,而白眉大侠徐良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后才只是挂上了总兵衔,相比于掌握实际兵权的朱亮还是要逊色一些。

朱亮常年隐居在飞蛇谷,他原本想要过与世无争的日子来颐养天年,可是他却为救爱徒金镖侠林玉而再涉江湖。原本朱亮只是想要把林玉从大同府的狱中救出,可是当一个人的誓言如果被打破了之后,再次打破誓言时心理也有没有了最初的负罪感,那么朱亮为何对二次出山会有心理的负罪感呢?

在书中有一个细节,种种迹象表现,飞剑仙朱亮曾放弃了朝廷总兵的高位而入了绿林道,说白了朱亮以前也当过山大王或曾落草为寇。朱亮来到阎王寨见到天德王黄伦时表示,“老朽金盆洗手对天盟誓,今天我二次出山就违背誓言了”,如果朱亮以前只是普通的江湖中人,他这不会涉及到“金盆洗手”,他之所以三番五次地拒绝天德王的邀请,这很大程度上是朱亮不愿再走以前“绿林道”的老路,毕竟他曾是朝廷的一任总兵。

卧佛昆仑僧的师傅(卧佛昆仑僧与飞剑仙皆被劣徒所误)(2)

金镖侠林玉当了阎王寨的大帅后,他也曾数次亲自上门来请师父出山,可是朱亮一脸的瞧不上这“占山为王”的勾当,为此朱亮曾对林玉大发雷霆,甚至最初听说林玉被钦差卫队所擒后直言罪有应得。三手真人刘道通请朱亮也是用了激将法,朱亮自认为各方面的能耐都比梅良祖与魏真强,他觉得自己的徒弟林玉不应该输给那两人的徒弟徐良,这才有了朱亮一怒离开飞蛇谷去救徒弟。

朱亮最主要的也是想要看一看白眉大侠徐良如何了得,可是事情的发展往往超乎人的估计,让朱亮没想到的是他一到阎王寨就受到了天德王黄伦的隆重欢迎,这让朱亮有些飘飘然了。当朱亮只身怒闯大同府救人后,他大错已经铸成,因为砸监反狱在大宋律里是十恶不赦的最罪,朱亮再也无法过他在飞蛇谷的逍遥日子了,当他将自己的命运与阎王寨绑在同一辆战车上时,这就让朱亮在歧路上越陷越深。

二、野心勃勃的昆仑僧

卧佛昆仑僧虽然也是被劣徒所误之人,可从卧佛昆仑僧的本性上来说,这位昆仑派的鼻祖本身就没有修行好,他号称是佛门的三世比丘,可是他仍然有一颗争权夺利的杀伐之心。在阎王寨十阵赌输赢时期,三手真人刘道通一封书信投到边山卧佛寺,卧佛昆仑僧不远千里赶到比武擂要大显其能,这不仅仅是因为刘道通是卧佛昆仑僧的徒弟,更重要的是卧佛昆仑僧想要来中原扬名,进而为增大昆仑派在武林中的影响力。

昆仑这一宗门书中的设定为反派,就拿昆仑大宗师古月来说吧,他当年执掌昆仑时就曾来到中原武林兴风作浪,古月仗着武功高强多次欺压弱小的门派,他号称是阴光大法师与莲花门中高手勾搭连环,其声势大有与上三门总门长夏侯仁争锋相对的意味,这也引起了八十一门总门长普渡的警觉。当得知普渡要惩治他的消息后,古月连夜逃离昆仑宗门去了天竺,昆仑宗门的大权就落到了卧佛昆仑僧手中。

卧佛昆仑僧攻于心计,如果说阴光大法师古月是在明面上打算中原争霸的话,那么卧佛昆仑僧就是躲在暗处的影舞者。卧佛昆仑僧先结交了小蓬莱碧霞宫的金灯大剑夏遂良,在碧霞宫的支持下,卧佛昆仑僧把自己的顶门大弟子插入到莲花门之中,在莲花门的老总门长离世后,昆仑僧的大弟子在碧霞宫的大力支持下成为了莲花门的总门长,这位出佛入道的“大弟子”就是后来的飞云道长郭长达。

卧佛昆仑僧的师傅(卧佛昆仑僧与飞剑仙皆被劣徒所误)(3)

可以说卧佛昆仑僧一跃成为掌控武林两大宗门的实权人物,他虽然在边山卧佛寺“清修”,昆仑派的长明长老以及莲花门的郭长达都对他唯命是从。整个武林分为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这卧佛昆仑僧不仅掌握了其中的两大总门,如果未来金灯大剑夏遂良成为新一任武圣人的话,这卧佛昆仑僧在武林中的地位很可能会超过少林方丈欧阳忠惠。

当莲花门的总门长郭长达大摆八王擂时,卧佛昆仑僧对郭长达的做法虽有不满,可是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卧佛昆仑僧还是决定赶往八王擂为徒弟助阵。也许有书友会觉得卧佛昆仑僧为何会如此“护着”徒弟郭长达,如果郭长达出了什么闪失,这是卧佛昆仑僧所不能接受的,因为他无法忍受失去对莲花门的掌控,故此卧佛昆仑僧这才去为虎作伥。

三、迷途知返的初心

在电台版的《白眉大侠》中,飞剑仙朱亮与卧佛昆仑僧都落得一个凄惨的下场,尤其是飞剑仙朱亮直接被白眉大侠给掐断了气,细脖大头鬼房书安又上去用小片刀一顿连砍带剁,一直在暗中兴风作浪的朱亮着实可恨。

可是到了《龙虎风云会》这部姊妹篇中,飞剑仙朱亮却在龙虎风云擂结束后幡然悔悟了,在擂台上他险些被白眉大侠掐断气儿,经历这一番“屈辱”的挫折后,朱亮在好友明光长老的解劝下终于迷途知返,面对昔日的仇人房书安,朱亮选择了一笑泯恩仇,这令房书安都吃惊非小。

卧佛昆仑僧与飞剑仙都被劣徒所误,飞剑仙朱亮却可以迷途知返,而卧佛昆仑僧却成了“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大恶人,这到底是何缘由呢?在三鱼看来,这主要取决了这两人的初心。飞剑仙朱亮二次出山主要是为了救徒弟林玉,当他被林玉救出来之后,朱亮也闯下大祸只能选择与阎王寨共存亡,因为钦差卫队只要灭了阎王寨,朱亮带着林玉回到飞蛇谷也难得活命,再加上林玉是阎王寨的大帅,朱亮也无法强迫林玉跟自己一起离开阎王寨去避风头。

林玉惨死在细脖大头鬼房书安的小片刀之下,这着实气坏了飞剑仙朱亮,倘若林玉与徐良比武而败亡的话,这是朱亮还可以勉强接受的,因为朱亮见识过徐良的武功,武功不济身死无悔,这是江湖决斗的规矩。朱亮恨透了献关投降开封府的房书安,在很大程度上来讲,这要超过他对徐良和白云瑞的恨,这也是朱亮后来气迷心窍与开封府乃至朝廷作对的原因。当朱亮肯于放走房书安与皇太子时,这说明朱亮不仅放下了他与房书安的私仇,他也放下了与朝廷的恩怨。

卧佛昆仑僧的师傅(卧佛昆仑僧与飞剑仙皆被劣徒所误)(4)

卧佛昆仑僧本身就是有野心的权谋家,无论是他在阎王寨十阵赌输赢助力刘道通,还是他打算邀请三教堂的三位堂主齐聚八王擂助力郭长达,卧佛昆仑僧都想着把手伸向朝廷。阎王寨不同于一般山寨,他们是与朝廷对着干的“地方割据武装”,卧佛昆仑僧除了想在门派争斗中成为一方霸主之外,他也有心染指朝廷的争斗。阴谋诡计既是阴谋家的食量,也是阴谋家的穿肠毒药。

飞剑仙朱亮一时的气急败坏而走上歧途,卧佛昆仑僧本非善类,这是他们最大的不同之处。初心染尘的人,若遇到阳光与清风,可能会有重拾初心的一天,而被欲望浸染的野心只会一味地膨胀,当内心膨胀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后,欲望与裹挟着野心一起腐烂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