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

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让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

长春经开区光电信息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让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

在日前举行的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经开片区)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经开区、二道区和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组团招商,线上线下同步推介。

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高质量发展(让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

8月18日,经开区召开项目调度会,对全区重点项目进行全面调度。

在“你追我赶,只争朝夕”全面决胜小康的时代背景下,长春市委、市政府推出的“四大板块”总体规划得到各城区、开发区的热烈响应。

作为“四大板块”规划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作战单位,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经开片区)(以下简称“经开片区”)核心区包括经开区全域、二道区英俊镇、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的部分区域。建设“经开片区”,意味着率先在长春城市东部打造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发展的动力源和增长极,对迎接新一轮东北振兴、引领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那么,经开区如何在其中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龙头带动作用?经开人以行动来回答。

在“经开片区”,速度与质量并重的转型升级氛围在升腾。在企业办公室、在生产一线、在项目建设工地……到处都有经开人的身影。经开区以凿实项目落位、助推项目开工、拓宽项目储备为原则,打破区域界限,统筹推动项目落位,以产业项目为支撑,保存量,引增量,优服务,将专班行动贯穿“经开片区”项目谋划、招商、落地、建设和投产始终。在一“专”一“抓”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风生水起,汇聚成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统计,截至8月底,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专班推动增量项目14个、存量项目23个。其中,存量项目中在建项目20个,竣工项目3个。

“经开片区”吹响组团招商“集结号”

自“经开片区”成立后,经开区牢固树立招商引资“一盘棋”思想,打破区域界限,与二道区、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实施联合招商,务实推进“经开片区”建设。

“三区协同发展,招商由过去的各区单兵作战,变为现在的联合招商、组团招商,招商力量更强了,队伍也更大了,可以吸引更多企业投资落位。”这是三个区的招商人员的共识。

目前,“经开片区”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工作推进机制,合作区招商部门加挂“经开片区”投资促进局牌子,紧紧围绕汽车零部件、IT、生物及医药三大主导产业,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产业联动,加大产业链、供应链招商力度,加快推进孵化器、标准化厂房建设,实施联合招商、精准招商,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经开片区”新引进项目51个,投资总额372亿元。其中,包括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5亿元以上项目11个,还有亿元以上项目20个。值得一提的是,在51个项目中,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有30余个。

在此次新引进的项目中,汽车零部件、IT、生物及医药三大主导产业项目集群集聚。其中,IT产业项目11个,包括五丰半导体技术研发及保税加工、光电信息产业园、鸿兴新型管材制造、瑞通先进制造新材料产业园、轨道车体智能制造产业园、彩色液晶屏及智能穿戴装备生产基地等项目,“经开片区”将依托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科研优势,围绕“屏、端、网、云、智”,加速光电信息产业、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产业集群集聚。

生物及医药产业项目12个,包括医药健康产业园、药食同源功能食品产业园、北京诺和科德高科技健康产品、多维医药健康产业创新成果转化基地、邦尼医疗器械等项目。疫情防控期间,生物及医药产业加速发展,“经开片区”将依托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战略合作的科研转化优势,积极推动生物、医药、健康食品、化工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动一批生物化工、生物及医药产业重大项目落位。

走访项目保存量

在推进“经开片区”建设中,经开区领导班子高位统筹、身先士卒,召开专题项目调度会15次,实地走访调研企业9次,并着力构建助企新模式,增强服务实效,即使在疫情防控期间,也通过定期电话和微信调度等方式,对新开工项目和租厂房项目的最新进展及企业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解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何泉秀更是亲自挂帅督导解决,每周调度项目进展情况,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在多次现场调研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专班小组成员详细了解企业开工中存在的问题,如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手续审批等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使企业施工进度得到保障。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专班的推动下,梳理出来的18个问题已全部办结,其中17个问题在一个月内解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万丰”项目在开工建设之前,施工项目用地周边没有施工单位出入口,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专班的工作人员马上进行沟通协调,在项目用地周边合理开设了两个出入口,使企业顺利进场施工,还协调相关部门,为该项目解决了临时用水、用电问题。

吴太医药产业园二期项目因之前该地块为物流用地,所以难以办理环评批复事项。了解情况后,项目专班协调了区规划、环保、土地等相关部门,将该地块调整为工业用地。环保部门已为企业办理了环评批复,项目如期开工。

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专班还第一时间帮助志邦家居定制衣柜及橱柜项目、顺天集团家具建材孵化基地项目解决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等问题,使企业施工进度得到保障;为光电信息产业园、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工业孵化园区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使项目施工与证件办理同步进行,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另外,为推动“经开片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加快成果产业化,促进国内外新技术的推广和交流,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的畅销度,广交客户,拓展商机,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专班小组还积极鼓励区内智能制造企业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据了解,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将于11月11日至15日在深圳举办,展会将集中展示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光电显示、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的最新产品和技术。“是经开区告知我们展会的相关信息,并帮助我们成功报名及申请展位,服务真是太贴心了。”吉林省百瑞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他们正在准备次声波传感器、数字化仪等产品,并对特装和布展进行主题设计,“将积极抓住此次展会的机遇,宣传企业和产品,实现更广市场,更大收益”。

项目专班解决问题的效率之快、服务之贴心得到了企业高度认可,也坚定了企业在经开区发展壮大的信心。正如某企业负责人石磊所说:“仿若遇到知音,我有信心在经开区发展得更好。”

精准招商引增量

项目是点,产业是线,经济是面。为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经开区通过开展精准招商,进一步拓宽“经开片区”的项目储备,助推项目落位。

精准招商,招什么?

经开招商人认为,要招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人才与项目,引进具有创新基因以及能持续成长的好企业。

在疫情防控期间,虽然暂停了“走出去”“请进来”等常态化的“碰面”洽谈对接,但是经开区充分利用电话、微信、视频会议、邮件等方式加强对接沟通,变项目洽谈“面对面”为“线连线”“屏对屏”,强化线上对接与协调推进,确保项目不丢、进度加快。同时,通过资源对接,互通电子宣传册、电子名片、电子推介材料等,成功对接了一批新项目,“不见面”招商取得积极进展。

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经开人又密集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引资活动,把疫情期间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经开区各级领导干部直接走上招商引资主战场,各路招商小分队北上、南下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加强与央企、国内500强、世界500强企业的对接,创造各类条件激发企业到“经开片区”投资兴业的意愿,推动一批项目取得务实进展。

截至目前,经开区开展“专班抓项目”活动20余次,对接洽谈30余个项目,积极推进“优能福祉医疗器械产业园”“贝尔直升机”“九次方”“全速通跨境电商”等20余个项目进展。其中,“五丰科技”“互频集团”“三一集团”“常州瑞悦”“中汽宏远”“中信戴卡”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已到经开区实地考察洽谈,“五丰化合物半导体芯片技术研发及保税加工”“互频集团”“瑞悦汽车零部件”等项目也纷纷落位。

8月10日至14日,在前期分管领导赴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和产业调研工作的基础上,经开区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速落位、拓宽储备为原则,赴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密集开展经贸活动。在一系列密集的“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引资活动中,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专班重点围绕创新孵化、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精准招商,对于优化全区产业结构,加快“经开片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强化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两大传统产业补链、强链,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目前,已有多个项目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企业表示将近期回访。”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借力招商促科技成果本地转化

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全力打造千亿级医药产业体系,长春市战略新兴产业专班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推介会近日在我市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市50余户生物医药企业、股权投资公司负责人参会。

会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8个课题组人员,分别对微阵列生物芯片在临床分析中的应用、纳米抗肿瘤抗病毒试剂、超分辨病理检测分析设备、普适性生物基因诊断试剂和装置、现代中药创新研究及产品研发等9个项目进行了推介,受到了参会企业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长春呈实健康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看好纳米抗肿瘤抗病毒试剂项目,并表示,政府搭建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了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沟通合作,实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参会企业纷纷表示,此次推介会紧盯企业转型升级“痛点”,搭建了企业与科研院所及社会资本对接的平台和桥梁,对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立足长春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决心。

此次活动,经开区全程参与、精心推介。“这既是经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专班利用我市项目专班平台开展的一次‘大招商’活动,也是强化借力招商的又一举措。会上,招商人员成功开展了医药项目专题招商,与目标企业主动对接,并与多家企业初步建立了联系。”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活动中,经开区还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省金控旗下的省工研院签订了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新兴材料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园,重点围绕医药健康、高分子等新兴材料产业方向,构建“政产研金”合作的实体模式,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联动”,打通孵化与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从而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的市场活力。

“我们将充分发挥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雄厚的科研实力及产业转化能力,不断寻求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合作机会,争取让这些‘金种子’在‘经开片区’落地生根。”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撰稿/宋莉)

(本组图片由经开区新闻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