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影《色戒》,我们知道了女学生王佳芝。因为女学生王佳芝,我们知道人物原型郑苹如。

戴笠抓获日本女间谍有多狠(真实还原色戒原型)(1)

电影《色戒》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

张爱玲曾听其夫胡兰成(曾任汪伪宣传部次长)讲述过郑苹如施美人计的情由,于是她以这一故事为蓝本,写成了小说《色戒》。

关于这个话题,网上有各种各样的描写和赋比,但似乎没有交待资料的出处。其实,最权威的出处都逃不过《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一书。

戴笠抓获日本女间谍有多狠(真实还原色戒原型)(2)

中国头号大汉奸,汪伪国民政府主席

此书为金雄白所著,是研究汪伪政府极重要的第一手史料。全书一百余万字,详细记述了沪渝双方及日本方面的角力,以及战时南京上海一干名流的纸醉金迷,新闻战、特工战等等。

作者金雄白,抗战期间曾追随大汉奸周佛海落水,历任汪伪法制、财经方面多项职务。他在该书序文中自陈:“在我的笔下,尽力求其能做到信与实。”

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呢,就是表达一个意思:这个人记录的事实比较靠谱!因为他是亲历者。

戴笠抓获日本女间谍有多狠(真实还原色戒原型)(3)

上海滩名媛郑苹如

该书的第二十节有《郑苹如谋刺丁默邨颠末》,文章开篇便言:

在汪政权中,太多醇酒妇人之道,而"七十六号"的特工首领丁默邨,尤其是一个色中饿鬼,他虽然支离病骨,弱不禁风,肺病早已到了第三期,但壮阳药仍然是他为纵欲而不离身的法宝,他当年与女伶童芷苓的缱绻,早成公开秘密,而郑苹如的间谍案,更是遐迩喧传。

该文写于1959年,当时,金雄白便坦言:“海外书报中曾有不少记述此案的经过,可惜有些是语焉不详,而有些则与事实相去大远。”

郑苹如家住法租界法国花园附近的吕班路万宜坊。万宜坊中有着上百家人家,“其中活跃如邹韬奋,艳丽如郑苹如,都是最受人注意的人物”。

戴笠抓获日本女间谍有多狠(真实还原色戒原型)(4)

1937年7月的130期《良友》画报以她为封面女郎

金雄白回忆:

“我也有一段时期住过那里,每天傍晚,郑苹如常常骑了一辆脚踏车由学校返家,必然经过我的门口,一个鹅蛋脸,配上一双水汪汪的媚眼,秋波含笑,桃腮生春,确有动人丰韵。”

但是,他也不知郑苹如怎样竟加入了“中统”任间谍工作?又纳闷郑苹如何以与“七十六号”特工头子丁默邨发生了暧昧关系?

资料记载: 由于李士群、丁默邨相继投敌,给上海的地下工作造成很大的破坏,中统与军统相继下令予以制裁。“中统”上海区副区长张瑞京和稽希宗受命以后,决定利用“美人计”引诱丁默邨上钩,然后乘机刺杀丁默邨。他找的这个“诱饵”,就是家住万宜坊88号的郑苹如。

戴笠抓获日本女间谍有多狠(真实还原色戒原型)(5)

丁默邨早年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后投靠国民党,后二次变节,叛投日本侵略者。

丁默邨本是个色中饿鬼,交到如花似玉的郑苹如自然是喜出望外,而郑苹如佯装成涉世未深的少女,不时恃宠撒娇,与丁默村时断时续,若即若离,逗得丁默村馋涎欲滴,神魂颠倒。关于这段,金雄白是这样回忆的:

“丁郑之间的往来,已经有了好几个月,丁默邨是个特工首领,处于那时的环境中,对事事物物,样样提防,而唯独对于郑二小姐却十分放心,数月之间,也从没有发现她任何可疑之点。”

郑苹如与丁默邨的关系迅速升温。据日本宪兵队特高课的监视记录,从郑苹如第一次见丁默邨,到丁默邨被刺,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两人来往频繁,密切交往竟有50次之多。眼看时机成熟了。“中统”上海区决定采取行动。他们将第一次暗杀行动定在12月10日万宜坊郑苹如家里,利用丁默邨送郑苹如回家之机,邀请丁默邨“喝茶”,然后由埋伏在郑家的稽希宗、陈彬动手,一举制裁丁默邨。然而,丁默邨的警惕性特别高,陌生的地方根本不去,任凭郑苹如怎么“邀请”,他就是不下保险汽车。

戴笠抓获日本女间谍有多狠(真实还原色戒原型)(6)

丁默邨书札

所以,才有了第二次的暗杀行动,时间是1939年12月21日。

金雄白的记录是这样的:

“一天,默邨在沪西一个朋友家里吃中饭,临时打电话邀郑苹如来参加。饭后,默邨要到虹口去,郑苹如也说要到南京路去,于是,同车而行。从沪西至南京路或至虹口,静安寺路都是必经之道。当车经静安寺路西伯利亚皮货店门口时,郑苹如忽然要向西伯利亚买一件皮大衣,嬲着默邨同她一起下车帮她挑选。特工人员知道,到一个没有预先约定的地点,而停留不逾半小时,认为决没有发生危险的可能。默邨以为她的邀他同去,目的不外是一种需索的手段而已,于是坦然随她下车。”

“汽车是停在西伯利亚马路对面的路侧,该店是两开间的门面,当他们两人穿过马路店门时,默邨看到有两个形迹可疑的彪形大汉,腋下各挟有大纸包一个,里面显然是藏的武器,知道情形不对。而默邨在此紧要关头,能持以镇静,毫不慌张。仍昂然直入店内,而一转身即毫不停留,撇开了郑苹如,由一扇门狂奔而出,穿过马路,跃上自己坐来的保险汽车。两大汉以为默邨进店,至少要有几分钟的停留,突然看到他已跑过马路上车,立刻拔枪轰击,但为时已晚,只车身上中了十几枪,弹痕斑斑,而默邨则毫发无损,汽车也疾驰而去。”

西伯利亚皮货店店主是一个白俄贵族,俄国“十月革命”后逃到上海,专营高档的皮货服装生意。“两个形迹可疑的彪形大汉”,是执行暗杀任务的“中统”特工稽希宗和陈彬。丁默邨坐的汽车是1936年出品的美国别克车。

戴笠抓获日本女间谍有多狠(真实还原色戒原型)(7)

郑苹如一家算是满门忠烈

暗杀行动失败。12月26日下午,郑苹如被捕。

这中间的细节,金雄白是这样记录的:

丁默邨“回到七十六号以后,已清楚必然是郑苹如出的毛病,既然她能布置得那样周密,那样从容,不露一毫破绽,知道必然是有组织的特务工作。默邨也不动声色,毫不采取行动,以松懈她的警觉。事隔数天,郑苹如也满以为事非预约,对方决无怀疑之理。第三天还亲自打电话给默邨慰问。默邨自然假意敷衍,依然柔情一片,还约了郑苹如下次的幽会日期。她为了表示坦白,居然遵约而至。一到,自然给默邨预先埋伏的警卫立刻把她扣留了。”

在审讯过程中,为保全稽希宗等安全和组织不受破坏,郑决定自毁名誉,将刺杀丁默邨之事,完全说成是男女感情间的纠纷。不管“76号”如何审问,郑苹如始终在“桃色案件”中与特务周旋。所谓 “郑苹如间谍案”,审来审去,给人的感觉的确是一次情杀行为,搞得汪伪集团人人皆知,成为丁默邨的一大丑闻。

不过,金雄白的回忆却是另一个版本:“在审讯中,郑苹如承认了为重庆工作,而且是奉军统之命行事。”(此处存疑,明明是“中统”,怎么成了“军统”?)

丁默邨虽然恼恨郑苹如参与对自己的谋杀,但又着实迷恋她的美色。因此,他并没想要置她于死地,只是想关她一阵子,再把她放出来,再把她收服,继续作为他的玩物,甚至帮他搞特务。金雄白的回忆也认定了这一点:“丁默邨最初也馀情未断,颇有怜香惜玉之心,并不一定欲置之死地。”

戴笠抓获日本女间谍有多狠(真实还原色戒原型)(8)

1949年,陈璧君在上海提篮桥监狱中的番号

然而,一批与这件案子毫无关系的女人,如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周佛海的老婆杨淑慧,以及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等却一致主张非杀郑苹如不可。关于此中曲折,金雄白的回忆是这样的:

“一天在佛海住宅中午饭,我也在座,许多汪系要人的太太们纷纷议论,事前都曾经到她羁押的地方看过,一致批评郑苹如生得满身妖气,谓此女不杀,无异让她们的丈夫更敢在外放胆胡为。默邨的太太当然是醋海兴波,而其馀的贵妇人们尤极尽挑拨之能事,当时我看到这样的形势,早知郑苹如之将必难幸免。”

果然,几天之后,枪杀的命令下来了。金雄白这样记录她英勇就义时的场景:

车抵中山路,要她下来时,她才知道这已是她的毕命之地。但是她依然态度从容,下了车,仰着头,向碧空痴痴地望着,叹一口气,对之江说:“这样好的天气,这样好的地方!白日青天,红颜薄命,竟这样的撒手西归!……要是你真是忍心,那么,开枪吧!但是!我请求你,不要毁坏了我自己一向所十分珍惜的容颜!”说完,一步又一步地走向林之江,面上还露出一丝微笑。

戴笠抓获日本女间谍有多狠(真实还原色戒原型)(9)

将她称为英雄和烈士,名至实归

丁默邨的亲信、一向杀人不眨眼的前军统特务林之江,对此一代红颜,竟至手颤心悸,下不了毒手,他背过脸,指挥他的卫兵上前。枪声起伏,郑苹如连中三枪,血溅荒郊,一位温婉娴淑的女子就此为国捐躯,年仅23岁。

抗战胜利后,丁默邨被关押在上海老虎桥监狱。据《陈立夫回忆录》记载,丁一次借狱外治病之机游览玄武湖,被记者以《丁默邨逍遥玄武湖》报道。蒋介石知道后气得拍着桌子叫道:“生病怎还能游玄武湖呢?应予枪毙!”

戴笠抓获日本女间谍有多狠(真实还原色戒原型)(10)

1947年2月8日,法院判决:丁默邨共同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剥夺公权终身。

1947年7月5日,一声清脆的枪响,46岁的大汉奸丁默邨在南京老虎桥监狱伏法。死前没有任何遗言,死刑笔录算是他最后章节:“子弹由脑后进,由仰面左眉边穿出,当即毙命。”

抗战胜利后,郑振铎曾在1945年10月6日出版的《周报》上以《一个女间谍》为题追悼郑苹如,他说:“为了祖国,她不止几次出生入死,为了祖国,她壮烈的死去!比死在沙场上还要壮烈!”

2015年10月26日,中国台湾网引述《中国时报》报道称,台湾“军情局”内部出版《情报典范人物》,以第一手档案介绍台湾执政当局“著名007”,该书也首度证实郑苹如情报员身份。

书中高度评价郑苹如:“为顺利执行情搜任务,镇日周旋于日寇高官之间,委身寇雠,曲意求欢,牺牲个人美色换取国家情资,不仅毫无名利,也因与日寇汉奸往来,致家庭遭乡里唾弃轻视,家族蒙羞,门楣无光,惟郑苹如无所悔恨,漠视蜚短流长,此等情操,绝非世俗人所能做到。”[赞][赞][赞]

([中国赞]东胜神洲小货郎[作揖])


部分资料来源:

《还原一个真实的郑苹如》(《文汇报》)

《郑苹如绝笔信后的密码档案》(《档案春秋》)

《汪伪政权是如何走向末日的?》(《中国国家历史》)

《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作者: 金雄白)

纪实:历史残酷不容《色戒》——兼谈郑苹如与丁默邨

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