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何奋力拖鲨鱼?

陈春

场景·记

今天看到一个三分钟的视频值得和大家分享,由于技术和版权的原因,不能插入笔记,我大致的描述一下场景吧:

在一个海滩上,一开始的镜头非常宜人,是一个类似于由远及近的海景风光片,但几十秒后会发现镜头里出现了鲨鱼背鳍,那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随着镜头的抬起,相当多的背鳍出现,沙滩上开始有人惊呼,然后第一条鲨鱼被海浪冲上了沙滩,第二条,第三条,随着镜头的横扫,大概有十几条一米多长的鲨鱼搁浅在海滩,拍着尾巴在挣扎。海浪一阵阵涌来,有的被卷回海里,但更多的无法动弹。人们开始围观,慢慢靠近。嘴里都在说着什么,海风很大,听不清楚(当然即使听清楚了,也还是需要翻译,不一定是英语或者也是英语中的当地方言。)

海滩探险陈春(陈春)(1)

有一个小伙子开始下手抓起鲨鱼的尾巴,拖动它。请注意,这个细节的出现是整个场景的关键,他拖得方向是走向海水深处,吃力的躬下身子,一步一步的将鲨鱼拖入海水里面。随着他的行为,第二个,第三个游客开始动手,陆续的加入到将鲨鱼送回大海的行动中来,有的鲨鱼会再次被海浪冲上来,他们继续同样的动作,最远的人将鲨鱼送到齐腰深的海水里,然后一摇一摆,快速的跑回,脸上的神情颇为紧张,嘴里念念有词……等视频结束的时候,沙滩上所有的鲨鱼都被送归大海,人群响起欢呼声。

笔记君百度一下,类似的救搁浅鲨鱼的事例有不少,甚至个别也有刚送鲨鱼回海,就被咬伤脚踝的事故发生。有过一个哲理故事相信你也曾读过:蝎子掉进了水里,老和尚路过见蝎子在水里挣扎,就想去把蝎子救起来,但刚一碰到蝎子就被扎了一下,再去救蝎子,蝎子又扎他。旁人问为什么这个东西扎你还要救它,老和尚回答:“蝎子扎人是他的天性,我救它也是我的天性,我不想被扎了两下就放弃自己的天性。”

那些救鲨鱼的人们会不会读过这个和尚救蝎子的故事,也许西方有类似的典故,但笔记君也愿意相信即使他们什么也没有读过,仅仅是出于人天性中对于生命的尊重,尤其是第一个下手救鲨鱼的小伙子,一定是有这个念想在潜意识里强烈的出现。在他眼里,此刻的鲨鱼仅仅是一个等待救援的频死生命,他觉得应该让他们回到该去的地方,这就是人的天性,区别于兽性的标志,人人都是有的,只是偶尔会被蒙蔽。

当然,徒手救鲨鱼或者救一些凶猛的动物,本身也是一个技术活,也需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从视频里这群救援者的身手来看,也是比较熟悉海水潮流特性和鲨鱼的特点,自身没有受到伤害。因为,这些动物本身具有攻击性,也发生过救援者被咬伤脚踝的事故发生,但这不应该怪鲨鱼,攻击本身也是鲨鱼的天性。笔记君提醒这点是希望如果12岁以下的孩子阅读本笔记的话,家长要做好相应的伴读工作:遇到类似的场景,想一想如果你没有能力直接靠近救援,还可以有什么办法帮助它活下去?因为帮助生命活下去是人的天性法则。

今天的场景记,让我们看到人之天性,不是书本里的故事,而是实在的场景,所以更触动人心,与你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