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甄嬛传》每年还能给版权方带去1000多万的收益,堪称细水长流的老剧典型。

《甄嬛传》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离不开其从原著到小说的优秀改编。

其中,改编最为出色的角色,我认为当属太后乌雅成璧。

甄嬛传的每一个妃子形象刻画(改编最成功的角色)(1)

首先来说说原著中的太后朱成璧。

一、太后原型

原著里太后的对标人物,应当是孝庄太后。

太后当妃嫔时的封号是琳妃。

在妃嫔时期,琳妃有一些宠爱,但不多。

所以在诸妃之中,琳妃不显眼。

她的同事之中,得宠最多的人是舒妃,其次是玉厄夫人。

论容貌,琳妃也非艳压群芳。

论出身,琳妃家境普通,直到她成为太后,朱家才成为外戚之家,提高了门楣。

琳妃的长处是她能忍耐,善蛰伏,非常能把握时机。

她表面和舒妃交好,让宠冠后宫的舒妃,成为她的挡箭牌和保护色。

甄嬛传的每一个妃子形象刻画(改编最成功的角色)(2)

旁人有什么不满,第一个只想到舒妃,而不是她琳妃。

和舒妃交好时,琳妃行事很方便。

皇帝为了让舒妃过得舒服一些,把协理六宫之权交给了琳妃。

皇帝的意思很简单——你好好管理后宫,照顾好舒妃及其儿子。

有了协理六宫大权,琳妃把持宫禁,拉拢诸妃,为日后行事打下了基础。

在先帝去世后,舒妃发现自己更加孤立无援。

琳妃和摄政王一道,篡改圣旨,把现任皇帝扶持上位。

琳妃成为太后。

与剧版不同,皇帝登基时年龄还小,就由太后和摄政王一同辅政。

甄嬛传的每一个妃子形象刻画(改编最成功的角色)(3)

摄政王和太后有私情。

这一点,宫内外心知肚明,大家看破不说破。

太后为了儿子的前途,又设计诛杀摄政王一党,夺回大权。

之后,太后归政于皇帝,在后宫之中吃斋念佛,轻易不问世事。

这么一看,依稀有些回到《孝庄秘史》的感觉。

不过对太后这个配角的塑造,从原著到剧版,通过两个办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二、丰富细节。

关于太后的感情生活,原著说得非常隐晦。

原著中,甄嬛无意中听见太后和竹息的对话,才得知太后和已经被宣判为谋逆的摄政王有私情。

在甘露寺,舒太妃也告诉甄嬛,太后朱氏和摄政王确有私情。

甄嬛传的每一个妃子形象刻画(改编最成功的角色)(4)

太后手起刀落,迅速解决掉情人和敌手于一身的摄政王,很有女主之风。

但这也仅仅是全部。

在《甄嬛传》剧版中,寥寥数语,呈现出的太后的感情生活,更加波折复杂。

这是一个女人爱上渣男却又离不开渣男,带着无尽悲伤的爱情故事。

年轻的乌雅成璧爱上了隆科多。

选秀之际,隆科多告诉乌雅成璧,只要穿上蓝色的衣裙,必然落选。

甄嬛传的每一个妃子形象刻画(改编最成功的角色)(5)

隆科多说,先帝最不喜欢蓝色。

事实恰巧相反。

先帝最偏好蓝色,于是乌雅成璧被先帝顺手一指,成为先帝后宫中一名无足轻重的低阶妃嫔。

隆科多此举,是给自己的姐姐送助手。

隆科多的姐姐,入宫多年,位分很高,却迟迟没有生育。

急红眼了的隆科多一家,选中了太后。

甄嬛传的每一个妃子形象刻画(改编最成功的角色)(6)

等到太后入宫,不得不接受心上人的姐姐的庇护。

在隆科多姐弟俩的帮助下,太后生下两个儿子。

她的大儿子被交给皇后抚养,小儿子得以留在自己身边。

皇后去世后,隆科多继续扶持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侄子,直到后者成功夺嫡。

比起孝庄太后和摄政王之间的对立和纠缠,剧版中太后和隆科多的感情经历,更加曲折。

这种经历,夹杂着背叛、难舍、利用、共赢以及鸟尽弓藏。

当乌雅成璧看着跪在她面前,言必称“奴才” 的隆科多,心情有多复杂。

三、母子对立

为了让皇帝安心,太后在情人和儿子之间,选择了儿子。

但这并没有换来后者的理解。

原著里,皇帝知道母亲和摄政王的私情,他内心非常排斥。

皇帝对太后非常尊敬,整体来说母子关系较为融洽。

这也是原著里皇帝显得颇有人情味的一点。

原著里的皇帝,对母亲的过往和情事,则显得宽容得多。

皇帝继位后,就觉得隆科多的存在,显得特别多余。

皇帝自己要杀隆科多也不打紧,太后最多是难过。

隆科多提供的保护和爱,是真实的经历。

甄嬛传的每一个妃子形象刻画(改编最成功的角色)(7)

过往的背叛,也是真实的。

皇帝逼迫他的母亲,既然你选择了儿子,就请你解决掉你的旧情人。

太后内心挣扎过后,照做了。

太后以为这如同以往一样,是聪明人之间的选择和合作。

“我付出筹码,你让我得到我想要的。”

太后想要的不多,仅仅是见见小儿子而已。

皇帝耍赖了。

他始终忌恨亲弟弟在母亲身上得到的母爱和温暖,为自己抱不平。

如今我已经稳坐帝位,不讲道理,不讲信义,又如何?

太后黯然神伤。

她的亲子,已经用行动告诉她,何为帝王无情。

甄嬛传的每一个妃子形象刻画(改编最成功的角色)(8)

即使她是生母,也无法调解从未建立起来的手足之情。

冥冥之中,她觉得这就是她这一世的因果。

为了得到最高权位,她放弃了小儿子,选择大儿子。

为了维持母家的荣耀,她不讲道义和人性底线,长期包庇皇后,搞得皇帝差点断子绝孙。

乌雅成璧的人生,看似胜利,也是满目疮痍,无限悲伤。

总的来说,我认为剧版里的太后,更加多元立体。

她的爱情如此复杂,有背叛、有利用、有取舍、有牺牲。

她们唯独忘却了,自己还有选择。

她的母子情如此遗憾。

没有地位尊荣的时候,她把皇帝过继给实权皇后,为儿子博得一个更好的前程。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却换来儿子怨恨,母子对立。

想要改善,却不知如何做起。

临了,还是忍不住很意难平,诅咒儿子亲缘断绝,孤寡一世。

太后是胜利者,也是后宫中最悲伤的寡妇。

这才是剧版令人回味无穷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