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中,教师一般会把常规当作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如要等幼儿全部都排好队才开始走出教室,等幼儿都安静下来才开始教学活动,希望通过这种强化使幼儿形成自控并逐步地形成常规。常规在这里不仅被当作工具,而且成了教育的目的。的确是这样,形成良好的常规对幼儿园各项活动的开展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在常规训练上下功夫,使常规教育变得轻松、和谐。

每位教师在常规管理上都各有见地,各有高招,我觉得教师作为鼓励者、引导者,在教育好幼儿形成规范的行为的同时,也应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态度。在常规教育中,我觉得“旁敲侧击、榜样示范”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榜样示范就是运用正面的榜样为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寓规范的行为于榜样事件当中,其目的在于激发幼儿的良好情感。对中班幼儿来,说教的方法有时候不能让幼儿愉快地接受,借助幼儿身边的人或事,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及学习模仿的兴趣。榜样示范正是切中了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在午餐的时候,对于几个吃的比较慢的幼儿,我一开始利用幼儿的同桌来做榜样,让幼儿看看别人比自己好,让他们产生一定的紧迫感,等到只剩下几位小朋友的时候,我就把这几个人中吃的较快的作为榜样,让他们互相竞争,这样就不会有拖拉现象,所以我班幼儿的进餐情况还是不错的,几位特别慢的幼儿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在其他活动中,榜样的效果也是屡试成功,上课前,还有几位幼儿没有坐好,我就专门找坐的端正的幼儿做榜样,给他们热烈的表扬,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朋友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自然也就赶紧坐好了。

榜样的题材是十分广泛的。只要我们留心,可以说,榜样比比皆是。“看,小红把地上的纸屑捡得多干净啊”、“瞧,这一组的油画棒收的多整齐啊” ,如此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身边的好榜样、好范例。因此,老师应做到眼快嘴勤,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及时表扬幼儿的良好行为,使常规教育取得最佳效果,

当然,作为与幼儿最亲近的人之一的教师,更是幼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处于爱模仿的幼儿的“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因此,更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行为为幼儿树立榜样,使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幼儿园常规教育让幼师事半功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