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

著名词作家乔羽,昨晚因病在北京去世。

乔羽,1927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济宁市,词作家、剧作家。代表作有《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刘三姐》《难忘今宵》等。

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是谁写的(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1)

1948年秋,乔羽毕业留校,专职从事歌词和剧本创作。他的母校北方大学,也在新中国成立后,几经更名、合并,成了今天的中国人民大学。

接下来的十年,是乔羽的创作巅峰时期。

《我的祖国》

"不管你是哪里人,你门口总有一条河"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

相信每个中国人

都会难掩心中激动

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

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是谁写的(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2)

1956年夏天,电影《上甘岭》还未在全国公映,影片中的插曲《我的祖国》就提前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遍了全国。词作家乔羽在为电影主题曲作词时,一度毫无头绪,直到他想起在江西看到长江时的壮阔场景,才写出了歌词的第一句:一条大河波浪宽。

而《我的祖国》也就这样

用最简单、最生活化的语言

打透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成了我们永恒的旋律

乔羽:

不管你是哪里人,你门口总有一条河。特别是你对这条河的印象都是你儿时的记忆。这一条河跟他的喜怒哀乐、跟他的一切都有密切的关系。大概每个人一辈子都忘不了他小时候家乡门口的那条河。

《让我们荡起双桨》

“用最好的心情写下了最真实的生活”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在不少人的记忆中

《让我们荡起双桨》

是六一文艺演出时的经典曲目

是春游时的大合唱

总在我们心情最舒畅的时候唱起

它的词作者正是乔羽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北海划船划出来的。1954年,接到给电影《祖国的花朵》创作歌词的任务,乔羽去北海公园,租了条船,在北海泛舟。恰巧碰到过队日的少先队员,乔羽和小朋友们比赛划船。

两桨斜插水中

小船随波起伏

灵感缓缓流淌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这首经典歌曲就这样诞生

乔羽:

“那个时代是咱们中国人心情最为舒畅的时代。我用最好的心情写下了最真实的生活。”

生平创作了一千多首歌曲

他的笔下有时代的投影

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是谁写的(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3)

乔羽幼时家庭生活拮据,靠哥哥做店员维持生活。高中期间当过小学教员。

1946年,18岁的乔羽离开济宁老家去了太行山,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北方大学,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新旅程。

那个时代,那个年月,在乔羽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在他的笔下,有时代的心声,有时代的投影,更有时代的中国人内心真真切切的感情。

作为一位词作家,乔羽创作了一千多首歌曲。他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

乔羽:

“艺术家应该是有两个翅膀的大鹏鸟,一个翅膀是坚定不移的爱国心,一个翅膀是光辉灿烂的作品。”

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是谁写的(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4)

一起用歌声送别乔老

熟悉的旋律

曾陪伴几代人成长

今天 一起用歌声送别乔老

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是谁写的(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5)

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是谁写的(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6)

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是谁写的(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7)

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是谁写的(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8)

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是谁写的(以不老之笔唱赤子之歌)(9)

斯人已逝 但歌声未消

他用朴素而直白的语言

将祖国揉进了每一首歌里

把情怀种在每一个人心上

这些经典歌曲将继续在每一代中国人心底传唱

在每一寸中华大地上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