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我三天光明的读书笔记(不要再说这不是我的错)(1)

读书笔记006书名:《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作者:【美】文森特·鲁吉罗篇目:第二篇易犯的错误161-186页(266页)。收获:“这不是我的错”是很多人遇到问题时的第一反应,迟到是因为交通拥挤,工作没做完是领导安排的任务太多,忘记答应的事情是因为别人打断我的思路了,业绩不好是市场不景气……在生活中,这几乎是我们的一个下意识反应。看了今天的内容后,我要对这个行为说“不”。1.今天看的是十二章反应的错误,它一般发生在我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他人对其进行了批评或质疑之后。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形象,并且一般都是正面的。我们喜欢把自己看成有智慧、负责任、聪明、遵守规章、勇敢、慷慨、考虑周到等,同时,我们也希望其他人这样来看待我们。我们犯下的错误和个人缺陷会破坏我们的声誉,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形象,我们会去逃避承担责任。”例子1:两个小朋友在玩耍,一个小朋友发了火,用拳头猛打另一个小朋友,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可能会说:“这不是我的错,是她嘲笑我才迫使我打她的。”【听上去好像理由很充分,但其实这只是为了保住自己形象而找的借口,因为除了打她,还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子2:没有学好一门课程的学生可能说:“教授给了我一个D。(当然,只要她学好了这门课,她将说:“我赢得了一个A”)”【我们善于将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将坏的结果归因于别人。】例子3:一名在工作中犯错的职员可能会说:“这不是我的错,给我的指示是有误导的。”【在生活中,为了保住自己的形象而去逃避责任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要警惕这样的思想,遇到问题不要急于找理由,而要去思考是什么导致了结果,还有没有其他的处理方式。】2.“反应的错误有五种常见的形式:自动拒绝、转换话题、转移举证责任、‘稻草人’和攻击批评者。”自动拒绝:不愿意公正地倾听对你的思想(或行为)的批评。例子:本书作者的一位当大学教授的同事,在阅读了一本讨论有效教学法的书时,她看到其中一章讲的是考察了一种特定的课堂教学法,并表明这种教法不仅无效而且对学习有害。她她一看到这种方法,就发现这正是她自己最喜欢的教学法。所以当她进一步阅读作者对这种方法的批评时,她感到自我防卫,甚至是愤怒。她自言自语道:“作者是错误的,这种方法是个好方法,他只是不理解。”这位教授并没有任何理性的东西来作为这些反应的基础——只是为了保全面子的冲动。“为了避免这种错误,需要把自己的思想视为可以保留或抛弃的所有物,而不是视为自我的延伸。这将使自己对它们不那么竭力维护。”“攻击批评者:通过贬损表达某个想法或论点的人来诋毁这种想法或论点。攻击批评者是一种错误,因为想法和人并不是同义词。”看到这句话,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一直以来,我都习惯将一个人的言论和这个人的品行等同起来。但现在我突然发现,这样的想法是不全面的。例子:有这样一个人,他基本把自己的妻子当成佣人,也不照顾孩子,他的大儿子得了精神病,在精神病院住了三十年,一直死在哪里。在这三十年间他一次都没有去看过他儿子。如果这个人表达了一些想法和论点,你会去相信吗?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发表了相对论的爱因斯坦。【这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区分“想法”和“人”。】总结一下,今天的两点收获:1.停止说“这不是我的错”,从自身找原因并去改正。2.对事不对人,不要因为别人的思想和你不一样,就通过攻击这个人而去否定他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