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散学归来早

▓ 王宜早/文并书

青云计划文章写作技巧有什么呢(青云计划优质专栏)(1)

高鼎诗《村居》 王宜早书

村居

★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资料奇缺,大约生活在鸦片战争以后。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著有《拙吾诗稿》,其中写得好而经常被人提起的就是这首《村居》。

“村居”,居住在农村。这个题目,大致相当于“农村随笔”之类。

诗的价值在于它所描写的内容。前两句一般化;后两句描写小学生放学回家以后放风筝的活动,生动形象,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

【草长莺飞二月天】

江南早春二月,青草生长,莺鸟飞舞,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草长莺飞:语出南朝丘迟的《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高鼎把它浓缩成“草长莺飞”四字,可谓是善用成句。

【拂堤杨柳醉春烟】

柳树垂下柔曼的枝条,拂拭着堤岸,仿佛被那如烟似雾的春光陶醉了。堤:堤岸。江南多水,故多堤岸。杨柳:本义是杨树和柳树,通常单指柳树,也称垂杨柳。醉春烟:为春烟而陶醉。“醉”字很形象,那如烟的春光,令人陶醉,醉了杨柳,醉了诗人,也醉了那群放学归来的孩子们。

以上两句描写早春优美的风光。这些风光是在都市生活中难以体验的,因而属于“村居”这个题目的特色描写。这些描写,反映了中国农耕社会养育的古典诗歌长期积累的成熟经验。

青云计划文章写作技巧有什么呢(青云计划优质专栏)(2)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丰子恺作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孩子们早早地放学归来,匆匆放下书包,跑到田野里,趁着强劲的东风,把自己扎糊的纸风筝放飞万里蓝天。

散学:放学。中国近代学堂有两大类,新式的学校是从西方传进来的。旧式的教育方式,叫庠序、私塾、书院之类。鲁迅小时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就是属于旧式的。高鼎诗中描写的小学生生活,是新学堂还是旧学堂?看不出来。新旧学堂都要散学,教室外田野里都是孩子的天堂。纸鸢(yuān ):纸做的老鹰,代指风筝。鸢:老鹰,一种猛禽。一般的风筝,是用竹篾、线或细铁丝、糨糊、纸或布等材料,做成蝴蝶、蜻蜓、老鹰、蜈蚣等动物形状。

这两句诗描写了小学生的活动,很生动,很感人。想来那时他们的课业负担不重,没有多少家庭作业,也没有什么补习班、培训班之类,放学的时候天色尚早。天性敏感、活泼、爱好大自然的孩子们,匆匆地回到家,书包一放,拿起自己制作的纸风筝,来到田野里,草地上,放起风筝来。白云蓝天,纸糊的老鹰驾着东风扶摇直上,承载着孩子们的欢乐和梦想。儿童是春天的精灵,是最具生命活力的人群,他们跑啊跳啊,开怀地笑啊,尖声地叫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使得春天更有朝气。也让读者被欢快美好的情绪所感染,从而调动起自己的想象力,自觉地加入到“东风纸鸢图”的集体创作中来。实际上,“东风纸鸢图”的场景描写,主要靠读者的想象来完成,而诗中那一句“忙趁东风放纸鸢”,只是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关键字词而已。

高鼎以短短的两句诗,描写了一群孩子的生动形象。他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这群孩子,他们将是旧时代的掘墓人、新时代的创造者。“忙”字初看是个闲散字眼,定睛再看,它表现了孩子们那急不可待的心情。我们设想一下,假如此时家长追着孩子的屁股喊:“你给我回来,你的作业还没有写哪!”嗨,那该是多么扫兴的事!

最后,我把一位朋友的读后感摘抄在这里:假如我们不能让孩子们生动活泼地茁壮成长,全面发展,那么我们民族全面振兴的强大后劲从哪里来?我们应该放眼长远,着眼目前,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为建设一个新的教育体制而脚踏实地地做些事情。

青云计划文章写作技巧有什么呢(青云计划优质专栏)(3)

王宜早

王宜早,南京晓庄学院教授,学者、诗人、书法家。1942年生于江苏宿迁,196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担任过南京三中语文教师、南京市教研室主任、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卫生部处长、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等职。王宜早自幼学习书法,后师从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沈子善教授,主攻王羲之《集字圣教序》《兰亭集序》,立定根基,广收博采,数十年潜心钻研,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和风格。

青云计划文章写作技巧有什么呢(青云计划优质专栏)(4)

《王老师说诗文》专栏曾入选青云计划优质图文

青云计划文章写作技巧有什么呢(青云计划优质专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