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岭南文化与六祖慧能的)(1)

图:六祖慧能

毛泽东曾说过,广东历史上出了两位伟人,一位是孙中山,另一位是六祖慧能。孙中山之“伟”不用多费笔墨,而六祖慧能之“伟”、颇值得玩味。

佛教自两汉时期东来华夏,逐渐衍生出众多的流派,其中禅宗是最大的一个宗派。慧能出身贫寒,是个未接受过教育的文盲,却得五祖弘忍的慧识,密授衣钵,成为中国禅宗的第六代祖师,完成了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佛教,至今在世界各地仍有广泛而巨大的影响。

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岭南文化与六祖慧能的)(2)

图: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是中国人写的、唯一被尊为“经”的佛禅典籍,被译成多国文字,流布五大洲。一本《六祖坛经》,融汇佛禅机理和中华文化,成了中国本土佛教禅宗的宗经;一派南禅,历千年而不衰,成了中国佛教的主脉。

慧能是中国佛教史上具有世界影响的人物,是岭南文化的骄傲。

一、岭南文化与六祖慧能的“共生”

佛教的外传,与商人的活动密不可分。在岭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商人、商业与佛教传播的紧密关系,可以说,六朝时期岭南商人与佛教关系的紧密,非中原及江南可比,岭南的商人是岭南佛教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岭南的佛教随着商业贸易而传入岭南的。佛教的兴起,就与商人有着密切关系。

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岭南文化与六祖慧能的)(3)

图:光孝寺

岭南最早的佛教寺院,即广州城内的三归、王二寺,就是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东来的天竺僧迎摩罗创建的。与此同时,有不少中国僧人经由岭南取道海路西行取经求佛法。岭南的广州、始兴郡(即后之韶州),唐代成为新禅宗的发祥地,这与六朝时期岭南佛教信仰之普遍,有极深厚的社会基础是分不开的。唐代,为岭南佛教的鼎盛时期,其突出的表现是惠能南派禅宗的创立及其广泛的传播。

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岭南文化与六祖慧能的)(4)

图:广州大佛寺

岭南文化,或更具体一点说岭南的佛教文化,对慧能成佛的影响是至深至巨的。一直被视为文化沙漠的岭南,但如就佛教文化而言,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却是先进的地区之一。早在东汉至三国时,中国第一个佛教大小乘兼修的僧人康僧会、第一部兼论大小乘经义的汉传佛教著作牟子的《理惑论》、第一本大小乘结合的译著《法华经》等就诞生于岭南。而西竺僧人和佛经从海路入华,必先抵岭南而后北上,如求那跋摩、求那跋陀罗、真谛、菩提达摩等高僧无不如是。尤其是被视为中国禅宗初祖的菩提达摩在广州西关登岸,至今仍有“西来初地”圣迹存世。六祖慧能剃度出家的光孝寺,是岭南佛教和译经中心,其中,慧能受具足戒之戒坛、在菩提树下剃度和开演上乘的那棵菩提树均是印度僧人所建、所植,岭南实际上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重镇。

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岭南文化与六祖慧能的)(5)

图:广州西关

在慧能生活的新州,隋唐时期虽是穷乡僻壤、流谪之所,佛教文化却异常活跃。据方志所载,小小的新州有佛教寺院达20多所;慧能出生时,就有和尚上门为他起名;慧能在县城卖柴就听到人们念《金刚经》,而这部经还是从湖北黄梅五祖那里传过来的。慧能北上求法途中,在曲江听无尽藏尼诵《涅槃经》,在乐昌听慧纪禅师念《投陀经》。 上述史实明白地告诉我们,在慧能生活的地域和时代,这种佛教文化的氛围和熏陶,对本具慧根的慧能来说,必是如沐法雨,犹饮甘露;尽管他不认得字,但他是很有意识地甚至是很刻意地去听别人诵念佛经的,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学习的方式和过程。所以,在他礼拜五祖前,慧能并非对佛教机理一无所知。他后来在弘法时和在《坛经》中引用了大量的佛教经论,可以在其前期听说佛经的履历中寻到依据。

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岭南文化与六祖慧能的)(6)

图:六祖慧能出生地广东云浮新兴

除了岭南的佛教文化,岭南人那种敢说敢为、吃苦耐劳的特质,也影响着慧能的成长和成功。初见五祖时,五祖问他来这里做什么,他说是来“做佛”而不是“学佛”。这“做”与“学”一字之差,却折射出他敢字当头的直率和底气。他在五祖寺八个多月,为了求得佛法,身背石头舂米,致腰被磨损生疽也不顾,体现了岭南人为求真理而忍辱负重、艰苦卓绝的勇气和精神。

慧能一生七十六年,除了在五祖寺八个多月,都是在岭南度过的,是岭南文化孕育出六祖慧能这位伟人。对此,王维在为六祖慧能撰写的碑铭中,有中肯的判语:“众生为净土”、“世事是度门”。这“众生”和“世事”就是慧能取之不尽的文化之源。

二、岭南文化与六祖慧能的“共荣”

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岭南文化与六祖慧能的)(7)

图:南华寺

岭南文化哺育出六祖慧能这位伟人,而慧能缔造的佛禅机理和哲学思想又为岭南文化、甚至中国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成为岭南文化一面鲜明的旗帜。 慧能“即心即佛”的佛性观、“顿悟成佛”的修行观、“自性自度”的解脱观以及打破偶像崇拜、反对拘泥文字、反对坐禅念经等主张,不仅是中国佛教的一场革命,而且已超出教界,影响着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进程。慧能的思想对中国宋明理学——以张载、王廷相、王夫之为代表的气学、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以陆九渊、王阳明、陈白沙为代表的心学——的影响至巨至深。所以有人认为:“慧能第一个在中国文化史上完成三教合一,宋明理学是第二个完成这一工作的,可以说是步慧能的后尘。”

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岭南文化与六祖慧能的)(8)

图:禅宗众菩萨

慧能的禅法对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舞蹈、音乐、建筑风格等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深远而广泛的。以禅入诗、入画、入书、入舞,诗僧、书僧、画僧、乐僧以及佛教建筑风格,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学艺术的亮丽风景。 打破偶像崇拜的六祖慧能反而成了岭南人崇拜的偶像,成了岭南人心中的神灵。于是,不管是世居岭南还是客居他乡的岭南人,都把六祖慧能视为维系岭南人血脉的有形和无形的纽带。在清代“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入川的粤人及后裔,他们的同乡会馆绝大部分以“南华宫”、“南华庙”、“六祖庙”、“六祖会”命名,宫内置六祖慧能像,定期祭祀。据统计,清代四川约有南华宫300所。而广东众多的海外华侨华人中,也多祭祀六祖,在南非由华侨捐建的第一座佛寺就名叫南华寺。

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岭南文化与六祖慧能的)(9)

图:王维《六祖惠能禅师碑铭》

更需指出的是,岭南移民和海外侨胞对六祖慧能的祭祀,乡贤的情感成分远超宗教崇拜的元素。实际上,六祖慧能成了维系、凝聚乡情、团结乡人的一面大旗。

海洋文化和岭南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岭南文化与六祖慧能的)(10)

图:六祖会

南禅在岭南的广泛传播有力地促进了岭南思想文化的发展。王维在《六祖惠能禅师碑铭》中说顿教所及:“王天重迹,百越稽首,修蛇雄虺,毒螫之气消;跳殳弯弓,精悍之风变;畋渔悉罢,蛊酞知非。多绝腥膻,效桑门之食;悉弃罟网,袭稻田之衣,永惟浮图之法,实助皇王之化。”显见其驯化民风之功效。

“岭南本是禅宗地,世世传灯有姓卢”,这是清代初年一位不起眼的文人留下的诗句,以此来概括岭南禅文化、尤其是岭南禅文化繁盛之大势。本是最荒蛮无知的岭南,却成为博大精深佛文化的策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