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数据来源标注在图表标题下方,图表和内容均为安安小小姐姐原创,并开启全网保护,转载引用请联系作者。

高铁时代,始发和终到列车数量,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虽然部分城市受益于路网末端的因素,但从数据上看,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更多与城市的经济、人口相关。

今日的数据,提取G字头和D字头列车始发和终到车次数据,展示城市在始发终到车次方面的分布优势。

个人认为,仅展示G字头列车,可能更能反映城市在高铁时代的分布优势。但武汉网友对此表示反对,毕竟九省通衢的城市,自然是不能因为统计方法的差异,削弱武汉的枢纽地位。

从分布看,全国有220座地级及以上行政区,在10月11日调图后,拥有始发或终到G字头和D字头车次,其余的120座地市,暂无始发或终到列车。

具体到各城市的始发终到车次,分布如下图所示。

本表统计方法中,始发计算1次,终到也计算为1次。

由于只统计了10月13日的数据,部分两天一列的车次,没纳入统计,或者始发和终到不在同一个车站的车次,导致部分城市的始发终到车次数量为单数。

如果是环线,比如南昌经景德镇至南昌的D6266次列车,分别给南昌计算2次。

z40列车上海始发站(始发终到车次排名)(1)

从城市看,共有12个城市的始发终到车次达到了200列,具体可分为几个档次:

1,北京和上海,单日始发终到车次,超过700列;

2,广州,400列;

3,深圳、武汉和重庆,300列;

4,成都,288列,接近300列;

5,西安、郑州、长沙和杭州,200列。

其余城市中,昆明、南京、青岛、太原和温州的数量也比较多。

得益于区内车次,广西南宁的始发终到车次,也超过了150列。

笔者所在的玉林市,始发终到D字头车次,有18列,看起来还是不错的。但如果仔细观察车次,除了一列开往桂林外,其余均是开往南宁的。

对于玉林人而言,去广东打工,是一种比去南宁更为明显的趋势。期待玉林早日有通往广东的G字头或D字头列车。

在没有始发终到列车的120座地市中,有近80座常住人口超过了百万,具体如下图所示。

z40列车上海始发站(始发终到车次排名)(2)

山东聊城常住人口近6百万,但暂无始发或终到列车。同样拥有5百万级人口、暂无始发或终到列车的城市还有:

曲靖(云南)、南充(四川)、揭阳(广东)、达州(四川)、常德(湖南)、荆州(湖北)、昭通(云南)和宜春(江西)。

期待这些城市的火车站早日拥有列车编组能力,实现始发终到列车零的突破。

拥有4百万常住人口的城市中,咸阳和中山均没有始发终到列车,前者距离西安很近,后者在大湾区,距离周边的珠海也很近,没有单设编组站的必要。

由于本表统计的是G字头和D字头列车,拥有较多C字头列车的海口市,也进入这份名单。

小品人眼中的“大城市”铁岭,虽然坐拥2百万级常住人口,但也没有G字头或D字头始发终到列车。

舟山市,唯一的海岛城市,正在努力实现铁路零的突破。

除前述的城市,镇江(江苏)、榆林(陕西)、滁州(安徽)和东营(山东),是GDP进入全国前百强、但也暂无G字头或D字头始发和终列车次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