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中物理教师老陈,有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是学校的教学骨干,非常受学生和同事的认可;他的妻子在当地一所初中教书,为人低调,教学水平也很高。

陈老师和他的妻子都是中学高级教师,在事业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可是他们一直有一个心病,就是正在复读的儿子。儿子去年高考只考出了300多分的成绩,这样的水平即便复读一年,也可能考不上本科。

为什么教师子女占优势成不了学霸(教师夫妻的无奈)(1)

“我们培养了大批学霸,却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人生真失败”,提到儿子现在的状况,陈老师和他的妻子都觉得特别悲哀。他们认为主要原因是自己错误的教育理念,以及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学校教学上,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和引导。

在儿子很小的时候,陈老师夫妇两人都处在事业上升期,儿子的日常生活基本都是由爷爷奶奶来照料。隔代教育总没有那么好,自小儿子身上就有一些坏习惯,在小学阶段表现得更明显。

但夫妻俩当时没太把这些问题当回事,他们都是中学教师,认为中学才是重点培养时期,小学阶段孩子乱一点没有关系。然而事情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当儿子到了小学五六年级,问题已经变得相当严重,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对孩子实施较为严厉的管理。

等儿子上了初中,他渐渐对父母的严厉管教表现出叛逆情绪,对学习也有严重的抵触,中考勉强考上一所高中;进入高中后,儿子又跟同年级的异性同学交往,学习成绩迅速下滑,父子关系变得更为紧张,高考成绩自然是一塌糊涂。

儿子学习成绩不好,陈老师夫妻在学校里也“抬不起头”。他们同事的孩子,大多数学习成绩很优秀,大家经常在一起讨论育儿心得。一旦陈老师在办公室听到了他们的讨论,就主动躲得远远的。“丑啊!”陈老师苦笑着说。

好在高考一结束,儿子主动提出要复读,陈老师认为他可能是悔悟了。不过,现在才想好好学习,还来得及吗?

1)教师子女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可能会被当成“异类”

教师子女一般比较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大家都天然地觉得他们的学习成绩应该很好。确实,不少教师子女在中小学时代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在学校里,同事之间经常相互议论,去年哪位老师家孩子考上了211大学,今年哪位老师家孩子考上了985大学。可是,教师子女也是普通人,他们中也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教师子女,可能会被同学或邻居当成“异类”,成为大家口中的“笑料”。他们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的父母同样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客观地讲,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原因非常复杂。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孩子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对当教师的父母来说,打击真的很大。一些素质比较高的人会在背后议论,探讨原因,避免自己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类似情况;而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则可能会当面讽刺:“你一个当教师的,自己孩子都教不好,真失败!”

2)一个合格的父母,起码要做到两点

社会公众对教师子女有这种“不成文”的看法,我们可以理解,毕竟教师的特殊身份,免不了会给大家类似的印象。实际上,教育孩子的方式科不科学、有没有效果,与父母是不是当教师关系不大。

虽然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的孩子适应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很多方面是相通的。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父母,起码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花时间和精力陪孩子

跟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长大的孩子,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极端内向;一个是目中无人。这与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教育方式有关。因此,父母能自己带孩子就自己带孩子;实在没有时间,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老一辈代为看管,当孩子到达一定年龄时,仍要带在自己身边。

父母陪在孩子身边,不仅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也避开了老一辈的“溺爱”,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但需要强调的是,父母的陪伴应该是有效率的陪伴,否则没有意义。比如有些当教师的父母,白天在学校上了半天课,改了半天作业,感觉很疲劳,晚上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休息;等休息好了马上又开始整理家务,洗洗刷刷什么的。他们的确在孩子身边,可是没有用啊,他们关注不到孩子身上的细微变化,也无法对孩子进行科学引导。

父母陪伴孩子,花时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花精力,要动脑子,要想着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一点点地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做一个优秀的榜样

大家都听过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笔者不完全认同这种说法,不过非常认同其中的底层逻辑: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就是父母。

父母有责任感,遇到困难主动克服,孩子大多也会积极面对挫折,做事有担当;父母胆小怕事,遇到危险就退缩,看见麻烦就逃避,孩子就很难成为“有勇气的少年”;父母做事逻辑性强,遇事冷静,孩子就会早早表现出聪慧和理性,很容易走在同龄人的前列。

教育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人,不是父母拼命努力就能实现的,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无论前进之路多有坎坷,我们都不要放弃,即便孩子高考没有考上大学,我们还是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人生长着呢,谁能预料到几十年后的事?

今日话题:你身边的教师子女,学习成绩都很好吗?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轶工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