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伟:败者为王》:你的“宿敌”其实就是自己

文:田金双

李宗伟败者为王只因热血未凉(李宗伟败者为王)(1)

李宗伟的archenermy(宿敌)是林丹。林丹的宿敌是谁?李宗伟?也许未必。我固执地认为,无论对李宗伟还是林丹来说,其宿敌并非对方,而是自己。

《李宗伟:败者为王》是一部与李宗伟有关的励志电影,就该片的拍法来说,没有太多花哨的东西,反倒多了几分娓娓道来的平实之美。如果非要我用一句话来形容这部电影的话,我想两个字就足够:朴素。

李宗伟败者为王只因热血未凉(李宗伟败者为王)(2)

没错儿,但凡体育人物励志片,要么拍得荡气回肠,要么一波三折,但《李宗伟:败者为王》似乎不玩那些高逼格的花样,讲部电影就像和一帮街坊邻居心平气和地讲家常话。该长镜头就长镜头,该慢镜头就慢镜头,该有音效时就出音效,没有太多的“煽情就是硬道理”这一说。所以,用“朴素”这个词汇形容该片亦不为过。

影片开场时,羽毛球落在栏网上不偏不倚,静止不动,拿督李宗伟和小孩坐在体育场上聊天的场景,很容易让人想起《阿甘正传》这部励志片开场时的桥段:一片羽毛从天而降,阿甘对着路人甲深情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往事一幕一幕地涌上胸口。同样,在《李宗伟:败者为王》中,李宗伟亦不动声色地和小孩讲述自己的“失败人生”……

李宗伟败者为王只因热血未凉(李宗伟败者为王)(3)

首先,该片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东南亚风情表现得相当到位,马来西亚那种马来语、华语、福建话和英语混杂的多元文化让乡土气息中多了一些新旧杂融的味道。就李宗伟其人来说,在该片中穿梭于不同语境里,俨然一个移动的语言标本。在家里,李宗伟和家人说着福建话,出门和邻居说起华语和福建话,在学校和老师及教练说着马来语和英语,而同学之间呢,有时说华语、有时说英语,又时有是马来语,恍然间让人有种时空穿梭之感。

就演员演技来说,杨雁雁饰演的李宗伟的妈妈举手投足都是戏,这也迎合了“情到细处方动人”这句物语。黄炜杰和曾冠源扮演的童年李宗伟和少年李宗伟颇为神似,两人相比,黄炜杰的戏份更灵动一些。最有趣的是,凌丹即现实生活中林丹的扮演者竟然和林丹除了个头儿稍有不同外,神情也颇为相似,这也让人看片时会心一笑。

李宗伟败者为王只因热血未凉(李宗伟败者为王)(4)

就故事而言,该片采用的是借主人公回忆的方式平铺直叙,从李宗伟的童年往事,一直讲到李宗伟在2006年马来西亚公开赛第一次打败林丹。故事可谓中规中矩,但也不乏幽默、亮点所在,基本上表现的是李宗伟坚韧顽强的特质和进取心。我们常说,面对强敌,纵便是失败了,只要你用心了的话,失败了也是一种骄傲,这种尊严本就是一种高贵。

李宗伟败者为王只因热血未凉(李宗伟败者为王)(5)

胜者为王,败者亦非寇,莫以成败论英雄。不过,我本人反倒觉得,看这部反映林丹“宿敌”李宗伟奋斗经历的励志片《李宗伟:败者为王》,其实记住两句台词受益匪浅:一句是“人放下身段就会变得谦卑。当你变得谦卑时,就会从容地面对一切事。”另一句是“当你怀疑自己的时候,不妨想想那些相信你可以的人。”人生当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