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2019年年末到今天2020年4月14日,一场人类的大灾难席卷全球。感染人数超过百万。数以万计的人死于新冠肺炎。由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是人类的一场大瘟疫。啊,对于瘟疫我是没有办法战胜它的。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还不是志愿者,当然,有需要的话我也是可以去当志愿者的。但是我自我感觉身体抵抗能力不怎么样,就在家里隔离。尽量不给国家添乱吧。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瘟疫的疫是怎么来的。虽然讲这个文化类的东西不能帮上国家什么忙,但是毕竟我思维有限,今天就写这个吧。那么瘟疫的疫字到底是什么来的呢?

我们知道战役,服役。就是一群人拿着兵器去打仗。为什么叫做战役呢?战役的【役】字由双人旁和一个【殳】字组成。我们首先去看一下【殳】字是什么意思,殳,在古代实际上是士兵常用的兵器。主要由竹子木头等东西加上一个金属头组成。如图1和图2,实际这两个图只是殳的头,殳指的是竹节一段一段的那个部分。所以【段】字也是由【殳】字组成的。士兵拿的就是这个东西。而其他几种兵器在《周礼·夏官·司兵·掌五兵注》记载,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如果把这个兵器(殳)用手投出去就形成了【投】字。如图3。被(殳)杀死了就叫做【殁】了。或者叫做【没】了。上面说到这个东西是一节一节的,一段段的,那么它也是一股股的。在一些方言中,形容骨头或者棍子的时候用的量词就是【股】,古人有说肱股之臣。最得力的大臣,那么我们现在说的大腿其实就是最大力的地方,在膝盖到屁股那一段在古代就是【股】,注意,现在的屁股和以前的股字并不是一个意思喔。我们在用【股】形容的时候是不是有大而又是一段一段的意思呢?比如普通话中一股风,一股脑儿。所以【段】和【股】有相同的意思或者说相同的象。那么【骰】子的本意是就是用骨头做的一段段的东西了。从文字的角度来讲,这个东西是有区别于色子的。至于色子是不是来源于骰子,这个有待考究。而服【役】则是拿着这个兵器行动。双人与行动有关。比如,【行】,【往】,【徒】,【征】,【徘徊】,【徜徉】,【德】也是这个旁,说明德也和行动有关,它不应该单是一种品质,而是和行动相关的,有行动的才是德,否则就不是。所以战役的【役】字也是和行动相关的。拿着战争的兵器去行动,不就是战役么,不就是打仗吗?所谓战役,必定是大规模的。所以,瘟疫,其实是抽象的战役,是大规模的打仗的意思。只不过,这个敌人不是别人,而是疾病。所以它带的是病字头。【疫】是战役的疫字衍生出来的。

疫字的年度汉字(疫字的来源)(1)

图1

疫字的年度汉字(疫字的来源)(2)

图2

疫字的年度汉字(疫字的来源)(3)

图3

疫字的年度汉字(疫字的来源)(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