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足足有6部电影上映的古天乐,如今已经成了港片的核心人物。

这个被网友戏称为"只有太阳才能黑"的男人,似乎总有着两副面孔。

他既是"烂片之王",也是名副其实的影帝。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1)

他既是面如冠玉的"白古",也是阳刚大气的"黑古"。

他既是沉闷的"Mr Cool",也是幽默的喜剧家。

古天乐,似乎总能把世间这么多的两面性都包容起来。

正如他动静结合的人生。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2)


始于意外,终于热爱

古天乐的演艺事业,始于一场意外。

1991年,古天乐还是一个模特经纪人。

因为外貌出众,兼之找不到更出色的模特,他只好应客户要求,自己出镜拍MV。

在模特公司倒闭之后,古天乐投奔了一直邀请他的TVB,开始在电视里跑龙套。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3)

后来因为张国荣在节目里的一句"看好",香港演艺圈闻风而动,开始关注这个新人。


1995年,古天乐饰演了电视剧《神雕侠侣》的杨过一角。

"一见杨过误终生",一出场,便惊艳世人。

对于古天乐而言,一开始他只是把演戏当成一份工作,后来却慢慢爱上了它。

从1996年开始,古天乐几乎每年都保持着四到六部电影的输出。

烂片也好大片也罢,也不管是主角或是配角,他都尽自己全力去表演。

他在拍戏的时候,曾被打到手肿脚肿,右手割伤,划伤眼球,也曾因为受伤换过颈骨头。

在电影《一路有你》里,他饰演的是货车司机。为了体验角色,他跟着真正的货车司机一起送货。在拍摄《门徒》期间,为了了解瘾君子的日常,他还专门找了吸毒者聊天。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4)

一路走来,从意外到热爱,古天乐成了业内有名的"劳模"。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5)


在虚假里跌倒,才找到真实的存在

古天乐如今已经成为香港电影界的中流砥柱。

但其实在明星光环的背后,古天乐一直活得很真实。

快五十岁的他,依然是一个恋家的大男孩。

古天乐曾在自己自传《寻乐记》里提到,自己在20岁时的入狱经历。

年少不知是非的他,曾经和一群不务正业的朋友抢劫过一位女子。事发后,他选择一个人抗下了所有罪名,最后在少年观护所服刑。

那段黑暗的时间,于他就像谎言一样,热血却虚假。他在后悔和挣扎中,开始想念起过去平静的生活。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6)


人生的真实和虚幻,有的人只有在跌倒之后才能看破。

出狱之后,他觉得自己宛如重生。而最值得珍惜的,正是难以割舍的亲情。

在他的演艺事业之初,总是忐忑不安,怕有人挖出自己不成熟的过往。

最后他选择在出演杨过红极一时的时候,自己说出了那段往事。

他知道这可能会断送自己的前途,却仍想亲手把残留的谎言击破,让心中的石头落地。

他失去过,也重生过,才开始找到自己人生中最真实和最重要的东西——家庭。

拍戏之余,他选择在家陪父母吃饭、聊天、看电影,有时还会陪着他们到处旅游。

这样平淡的生活,他却能真切体会到真实的温暖。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7)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8)


选择坚持,是因为被需要

如今人们提起古天乐,除了港片里的劳模,还有他默默捐献了一百多所的学校。

其实早在2003年,古天乐就已经开始了慈善之路。

当时台湾遭受暴风灾害,古天乐便积极捐物捐资,救助灾民。

2007年古天乐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委任为"联合国儿童基金大使"。

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古天乐不仅捐款帮助灾后重建,还曾亲赴灾区。

而他捐献的也不仅仅是学校,他还在贵州等地捐钱建了许多医疗所和水窖,用于改善当地生活水平。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9)


这份大爱,他一直坚持至今。他把他大部分拍戏的收入,都用于做慈善。

即使在他遭遇道德绑架的时候,他关心的也是对方是非真的需要帮助。

2018年,古天乐参加了一场慈善活动。在现场有一名女子手持大海报,写着"求恩"治病,希望古天乐能借给她100万元。


很多人替他抱不满,他却坦言经常会收到类似的求助消息。如果属实的话,仍然会选择帮助。

在被质疑他为什么接拍这么多烂片的时候,他只是回答了一句,"很多人需要我"。

正是因为这份需要,他一直在行动,几乎从不停歇。不计回报,也不计较得失。

古天乐似乎总在为他所热爱的、所坚持的,而一直奔波。他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播撒成林,人们惊鸿一瞥看见的,往往只是他所做的一部分。但就是这一部分,早已惊艳世人。

他似乎已经把自己的人生塞得满满当当的,但其实除开这三分真实,三分热爱,三分坚持,他还给自己的人生留了一抹空白。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10)


国画里讲究一种留白的美学,"墨分五彩,计白当黑"。其实人生也是如此。

一个人如果一直在行动,那么他便显得"太满"。

古天乐为自己留白的的那一分,正是他沉静的一面。

他磨练演技却也不争,在25年后,他48岁的时候才真正等来自己的影帝,不争是他的静。

他做慈善而不谈慈善,不说也是他的静。

曾国藩曾说过,

"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而有深度的人生一定是动静结合,高调地做事,低调地做人。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11)


那么如何拥有这样的人生深度呢?

01:选择眼前的真实,也选择热爱的未来

很多人曾表示自己有"选择困难症"。

而这种选择困难,不仅是针对购物时候的行为。还包括了他们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

有的人既想当一个大方的好人,心里却时常对自己丢失的利益耿耿于怀。有的人想选择潇洒不羁,却又时常优柔寡断。

每个人的烦恼,多来自于内心的无法取舍,以及因此产生的矛盾。做选择,似乎成了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其实,选择的原则不过是真实和热爱。

一个是看得见的,一个是心之向往的。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12)


在电影《无问西东》里提到,选择"真实"会让人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古天乐曾选择过年少无知的江湖义气和放纵的青春,直到生活颠覆之时,他才开始选择真实的活着。一份安稳的工作,一个温暖的家庭,这于他而言便是真实的。

他在发现自己爱上表演之后,他便选择了这份热爱。在香港电影黯淡了的今天,他仍然在为之努力。

他在获得金像奖影帝时曾提到,

"一个人最重要有家里人支持,香港电影一样,有香港人的支持,才会更加好。"

他选择了真实和热爱,所以他不会因为舍弃的选择而感到遗憾和后悔。

02:坚持就是将目标分解,将行动延续

古天乐曾在微博里写了一段关于"天职"的言论。

他说,"找到天职是由眼前工作的延续"。而眼前的工作是非能成为日后的天职,其实正取决于是否坚持了。

但许多人却往往倒在了坚持这一步上。失败的原因大多归咎于自控力不足。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13)


但其实自控只是基于某一个瞬间,而坚持却是一种长期行为。

要做到坚持需要行为符合自我价值观,违心的事情总是难以坚持。

而且要从坚持的过程中持续获取正面反馈。在这一步可以对目标进行阶段性的分解,使每一阶段的挑战都具有可行性。

古天乐在慈善之路上坚持了很久,因为这是顺心所为。即使慈善是没有终点的,世上仍然有着许多光照不进的角落。但他却相信,多拍一个广告就能多建一所学校,就能让更多的孩子看到希望。

把目标分成一步一步地走,他觉得十分踏实。

最好的坚持便是在符合本心的基础上,在阶段中获取即时的正面的反馈,让自己进入行动的正循环,从而养成习惯。

因此要坚持一件事,需要不断地加深内在热爱,并淡化外在动机。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14)


楚原导演曾对古天乐说,"好的演员是不可以放弃的",而这也成了古天乐对自己的要求。"劳模"的背后,是他对电影事业的不放弃,也是他对表演的坚持。

03:嗜欲深者天机浅,凡外重者内必拙

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过度辩护效应"。每个人的行为里都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在共同起作用。但是外在的动机却可能会降低内在的动机。

也就是说,如果做一件事的内在动机是兴趣和热爱,那么在过分关注了外在带来的名利和奖励时,很可能会降低对这一件事本身的热爱。

但名利只能是一时的动力,热爱却是长久坚持的动机。

孟子曰:

"养心莫善于寡欲"。

这"欲"便指的是外在的动机。

在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里,似乎一直在提及人性的欲望。不管是因为食欲而丢了人性变成猪的千寻父母,还是吞噬了太多物质而忘了初心的无脸男,都是因为无节制的外在欲望而丢失了最内在的追求。

只有还是孩子的千寻,一直记住了自己的名字,抵住了欲望的诱惑而活了下来。这个名字,其实正是每个人的本心。


烂片之王古天乐的另一面(烂片之王古天乐)(15)


古天乐的不争也好,不说也罢,正是因为他清醒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努力,并且活得清静而寡欲。这是他给自己人生的留白。

林语堂说,

"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有深度的人生从来都是动静结合。古天乐一直在选择真实而热爱的,坚持自己追求的,在行动之外仍然为自己留了一分的清静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