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采搭建的艺术形而上学的大厦中,艺术与他的哲学核心概念“强力意志”紧密相连。在古代,艺术与工艺是同义词,它们的特点在于创造,把不存在的变为存在的。“强力意志”是创造世界的本源力量,是积极进取的生命意志。正是在创造这一点上,艺术和强力意志含义相同。尼采对理性形而上学和神性形而上学进行激烈的批判,为提倡以人的生存为中心的艺术形而上学扫清了道路。

艺术才是人生的真谛(艺术是人生意义的赋予者)(1)

(苏格拉底,前470年—前399年,希腊哲学家,被尼采称为理性形而上学的始作俑者)

首先,理性形而上学是不可靠的。尼采说,理性形而上学,认为“思想循着因果律的线索,可以直达存在自身的深渊,还认为思想不仅能认识存在,而且能够修正存在。这一崇高的形而上学妄念成了科学本能,引导科学不断走向自己的极限,到了这极限,科学必定突变为艺术,原来艺术就是这力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目的”。

要看到,理性和科学的力量无论多么巨大,永远不可能解决人生意义的问题。几千年来凡经理性主义哲学家染指过的一切都变成了概念木乃伊,没有一件真实的东西活着逃出他们的手掌。

理性使哲学之船迷失津渡,概念之网窒息了人的感性活动。科学作为理性的共生物,消除了人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迫使人类走出精神的伊甸园。

艺术才是人生的真谛(艺术是人生意义的赋予者)(2)

(黑格尔,1770年—1831年,德国哲学家,理性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

正是科学强行脱下了大自然含情脉的人性外衣,把一个漠然的冰冷的世界赤裸裸地展示给人类。尤其是工业社会的分工,简直把人的完整性生命变成了瓜分豆剖一般。

尼采在《不合时宜的思想》中指出:“我们在科学探讨中危险而腐蚀生命和毒害生命的因素:由于这样非人化的机械主义,由于工人的非人格化,由于错误的分工经济,生命便成为病态的了”。

高度科学化的社会的繁忙、拜金和自私吹散了人生诗意的芬芳,置身于这一大染缸中的人类,逐渐变成俗不可耐的精神乞丐。为了更好的生存,人类需要艺术这种“谎言”,因为艺术能引起单纯美好而又永恒欢唱的外观,在这里,人能够领略到超然的大自由;在这里,人能把自己当作完满来享受。

艺术才是人生的真谛(艺术是人生意义的赋予者)(3)

(巴西耶稣基督像)

其次,神学形而上学也不值得信赖。尼采说,上帝是“对生命的最大非难”,在基督教义后面,“我总感到一种敌视生命的东西,一种对生命满怀怨恨、复仇心切的憎恶”。基督教神学视生命为罪孽,把人的肉体需要置于诅咒之列,用虚幻的彼岸世界诽谤、逃避和拒绝人的此岸生活。

上帝是扼杀人的本能、束缚人的个性的恶魔。尼采指出:“宗教消退之处,艺术就抬头”。为了自我肯定和自我领扬,人类需要世界的艺术化和艺术化的世界。

尼采最后的结论是:“我们的宗教、道德和哲学是人的颓废形式,相反的运动:艺术”。抛弃了哲学的理性价值和宗教的神性价值,人类必定对艺术的审美价值顶礼膜拜。艺术是人生意义的赋予者,审美价值是唯一值得信赖的价值,只有具备艺术的眼光,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的生存才是有充分理由的。审美视野下的人生犹如一件和悦名丽的艺术品。离开人生无所谓艺术,离开艺术无所谓人生。

艺术才是人生的真谛(艺术是人生意义的赋予者)(4)

(风景油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