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晒娃不要过早”,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孩子在一二年级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一步入三年级,成绩就如同来了个大跳水。

这时会有些家长开始“有病乱投医”,有家长觉得是学生的智力不够用,有家长觉得是老师没有尽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还有家长开始从学生的学习时间上下功夫。

不得不说,在如今教育内卷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家长面对“三年级现象”想不着急都很难,但想要解决就要对症下药,先跟随笔者聊一聊为什么学生会出现“三年级现象”。

关于三年级家长教育的方法(让家长担心的三年级现象)(1)

三年级被称为“分水岭”,小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三年级现象”?

首先,学习难度的迅速提升

小学一二年级主要处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阶段,所学的内容也是比较简单的,比如数学主要以简单地加减乘除法运算为主,学生只需要学会简单的进位计算,以及牢牢记住乘法口诀。语文也主要以记忆生字组词为主。

但升入三年级后,数学加入了更多的加减混合运算,还有需要考察理解能力的应用计算题。语文更是将阅读理解的难度提升,书写题型也是一大挑战。

关于三年级家长教育的方法(让家长担心的三年级现象)(2)

其次,学生作业量的提升

双减政策下,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是没有课后作业的,即便有些家长出于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也只会给学生挑重点留很少的作业,所以整体来看,学生在这个时期,不会因为作业有压力。

但当学生步入三年级后,作业量明显提升,这时就会出现一部分学生每天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需要老师反复强调,也只能通过“抄”的方式交作业。那最终的成绩我们可想而知。

关于三年级家长教育的方法(让家长担心的三年级现象)(3)

“三年级现象”对学生带来的影响,除了学习成绩还有这些方面

很多老师在学生步入三年级之前,会提前给学生家长打个预防针,一方面可以引起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一方面可以让家长提前准备帮学生度过三年级现象。

众所周知,三年级现象带来的主要影响就是学习成绩,学生们就如同步入了分水岭,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分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

由于学生升学主要看的就是学习成绩,所以很多家长最关心的也就是学习成绩,但父母之爱子要为之计深远,这些方面同样值得家长关注。

关于三年级家长教育的方法(让家长担心的三年级现象)(4)

第一点,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

别看学生年纪小,但当他们经历了学习成绩的滑铁卢后,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可能会知耻后勇、奋发图强,心理素质差的可能就要影响自信心了。

第二点,对学生社交关系的影响。

不难猜出,学生总是喜欢跟学习成绩好的同学相处,学生的家长也会提醒学生,尽量远离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所以那些成绩突然下滑的学生,很容易会在一夜之间,失去很多朋友。

关于三年级家长教育的方法(让家长担心的三年级现象)(5)

让家长担心的“三年级现象”该如何度过?家长掌握教育方式很重要

提前预防很重要: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家长应提前为三年级现象做好准备。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帮助学生提前适应三年级的课业难度,建议家长利用升三年前的暑假,带学生预习整册教材。

除了帮学生做好预习,在基础方面下功夫也很重要。不少资深教师表示,很多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上了三年级会更吃力,所以升三年前,家长要注意帮学生做好查缺补漏。

关于三年级家长教育的方法(让家长担心的三年级现象)(6)

习惯养成很重要:

家长朋友会发现,很多能在上三年后依旧保持好成绩的学生,并非是靠着老师的偏爱、补习班的恶补或者家长进行私教课,但他们就是可以很顺利的跳过三年级现象,甚至将三年级当成加油站。

其最关键的原因不仅是他们拥有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因为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养成了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进而随着学龄的增长,学习习惯越做越好,甚至会带动学习方法的养成。

关于三年级家长教育的方法(让家长担心的三年级现象)(7)

写给家长:

希望以上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度过让家长担心的“三年级现象”,不过无论是提前预防,还是养成学习习惯,光靠还不到10岁的孩子自学成才是非常有难度的,家长掌握教育方式很重要。

届时,希望家长可以放下手机,拿起一本书,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质的学习榜样,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更多学生可以顺利度过“三年级现象”,进而实现人生理想、成长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今日话题:关于“三年级现象”,你还有哪些要补充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