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小时候在手机和网络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看到最多的就是电视。一些惊悚剧情画面也随之伴随着整个童年。网友还为其整理出十大童年阴影系列电视剧,在我的印象中“少年包青天”系列绝对是让我“又爱又恨”的童年阴影剧之一。相信对于包青天的名声,大多数人也已经不陌生,以“包拯”为题材的影视剧也是层出不穷。包拯是我国历史上的名臣,其廉洁清明,刚正不阿的铁面无私的正直形象也被认为是清官的代表,高风亮节的作风更被人誉为“包青天”。

包拯真实形象揭秘(开封有个包青天)(1)

包拯真实形象揭秘(开封有个包青天)(2)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作为宋朝名臣,包拯给世人最深刻的形象应该就是开封府尹,在河南开封也确实有个著名的景点叫包公祠。不过在1973年在合肥却发掘考古出了包公墓,很多人以为包拯是开封人,而他的故乡庐州便是今日的合肥。纵使在开封府任职期间为民生百姓平申冤屈,惩恶扬善除恶,却依旧魂归故里,葬在家乡。如今襟江带淮、飞跃发展的安徽省会—合肥也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城市,受楚越文化影响,随着历史的兴衰起落,合肥形成了有着八大文化的地域特色。其中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淮军摇篮”最为著称。

包拯真实形象揭秘(开封有个包青天)(3)

包拯真实形象揭秘(开封有个包青天)(4)

包拯真实形象揭秘(开封有个包青天)(5)

包公文化是合肥八大文化之一,而包公祠就位于为纪念包拯而修建的园林包公园内。包公祠全称“包孝肃公祠”,“孝肃”是包拯去世后皇上宋仁宗赐予他的谥号。祠堂内展示了包拯生平的详细史料以及家族宗系等。包公祠最初始建于明弘治元年,当时还是供人读书的“包公书院”,更名为“包公祠”是在明嘉靖十八年朝廷御史杨瞻重修之后。包公祠也曾毁于战火之中,现在眼前的包公祠是在1882年李鸿章自筹白银对包公祠进行重建,在还原其规模之后还增添了东西两厢房,其中“色正芒寒”等其他几块匾额也是由李鸿章大哥李瀚章撰写的。闻名遐迩的包公祠不仅是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还与逍遥津、明教寺合称为合肥三大古迹。

包拯真实形象揭秘(开封有个包青天)(6)

包拯真实形象揭秘(开封有个包青天)(7)

包拯真实形象揭秘(开封有个包青天)(8)

以“历史包公”定位的包公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由正殿、东西两厢房、廉泉井、回澜轩、包公故事蜡像馆及大片的碧水和园林组成。正殿端坐八尺高的着金色包公塑像,塑像的左面陈列着“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右侧镶嵌的石刻上刻有“宋包孝肃公遗像”。一直伴随包拯的四大护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侍立两旁。东壁立有一方石刻《包拯家训》。西壁还立有包拯的《乞不用赃吏疏》和他的诗作碑文。正殿的东西两厢是陈列室,东厢陈列了记载包拯生平和事迹的一些书籍和以及包公当年在贵池手书“齐山”的摩崖石刻拓片等。西厢陈列了2800多年的包氏宗谱,还有出土的包氏族人文物木俑、青瓷香熏、影青瓷碗、砚台等。

包拯真实形象揭秘(开封有个包青天)(9)

包拯真实形象揭秘(开封有个包青天)(10)

包拯真实形象揭秘(开封有个包青天)(11)

传说在祠东六角亭内有一口使贪官污吏喝了会头疼难忍的“廉泉”古井,泉水是否能够分辨官员清廉与否不得而知,但如此一说在铁面无私的包公面前,心怀鬼胎的贪官污吏难免会心生不安。如此清廉之泉可以看出包公对清官的爱戴以及对赃官的憎恶。祠的西面是历史文化长廊,长廊里集瓯塑、碑刻、书画、刺绣、彩绘木雕等多种工艺为一体,展现了包公真实的一生。60年的岁月里,尽管只有十几年奉献给了民众,刚正不阿的的作风才赢得这“包青天”的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