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给我们的启发(用过去的点滴串连成我们对写作的热爱)(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跟我一样的困惑,写文章前,找素材总是最头痛的事,因为别人文章里精彩的素材,总与我无缘。

《学会写作》的第五章,用随时记录碎片思考来攒素材的方法,就特别值得推荐。如何随时记录碎片思考来攒素材呢?

书中建议在读书,听课,看电影,聊天,吃饭,逛街,通勤途中,被某些人或某个细节触发灵感,灵光乍现,突然迸发出来,不记录就会瞬间消失的思考点滴,要马上记录下来。

如果能把这些日常点滴串连起来,把过去自己经历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就能攒出我们自己的素材库。就能用过去的点滴串连成我们对写作的热爱!

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乔布斯讲的“点的连接”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你不能预先把点点滴滴串在一起;唯有你在未来回顾时,你才是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史蒂夫•乔布斯

乔布斯对苹果产品的极致热爱,其实就是他过去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的结果。

乔布斯给我们的启发(用过去的点滴串连成我们对写作的热爱)(2)

乔布斯给我们的启发(用过去的点滴串连成我们对写作的热爱)(3)

幼年时的完美主义

串连成苹果产品的极致完美

乔布斯的完美主义倾向,以及对于细节的极度关注,最早来自养父老乔布斯的影响。

他们一起刷房子前面的栅栏,老乔布斯告诉他,栅栏背面也要刷得非常完美。因为虽然别人看不到这些地方,但你自己看得到。

作为机械师养父的言传身教,让乔布斯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从不妥协,更不会偷工减料。

乔布斯在开发苹果第二代电脑的时候,他否决了最初的电路板设计,理由是里面的线路不够直。

在开发麦金塔电脑的时候,他痴迷于字体的设计,什么样的字形最好看,什么样的间距安排最合理,什么样的版式设计最优雅……周围的人都觉得他舍本逐末,为了字体不值得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在开发iMac的时候,为了设计出完美的塑料外壳,他带着设计团队跑去了一家生产糖豆的工厂参观,学习如何把半透明色彩做得更有活力。

为苹果零售店设计店面装潢的时候,他觉得浅色木地板太过平庸,一定要进口一种精挑细选过的灰蓝色石头。虽然用10%的成本就能用混凝土模仿出同样的颜色和纹路,但他还是要用进口货。

乔布斯幼年时的完美主义,串连成苹果产品的极致完美!

乔布斯给我们的启发(用过去的点滴串连成我们对写作的热爱)(4)

乔布斯给我们的启发(用过去的点滴串连成我们对写作的热爱)(5)

少年时艺术和科技的熏陶

串连成苹果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1960年乔布斯5岁那年,随养父母搬到旧金山湾区的山景城,并在那里度过他的童年。

那个年代的旧金山湾区,就美国西海岸政治、文化和科技潮流交汇的中心点。那里是摇滚乐、嬉皮运动的发源地。那里是科技创业才孵化器 ,10年后那里被正式被命名为“硅谷”。

在旧金山湾区长大的乔布斯,热爱摇滚乐,崇拜鲍勃·迪伦和披头士乐队,说他是一个嬉皮士一点也不为过。同时,少年乔布斯受到工程师文化的熏陶,对数学、科学和电子学感兴趣,从小混迹于各种极客俱乐部。

乔布斯13岁那年还参加了惠普探索者俱乐部,为了搞到一些惠普制造的零件,他直接给当时惠普的CEO比尔·休利特打电话。不仅得到了他想要的零件,还得到了暑期在惠普实习的机会。

他大学中途辍学,并没有离开学校,而是旁听课程,还在Reed大学参加了全美最好的美术字课程,学会了san serif 和serif字体,而这些美术字体后来全部设计进了Mac。

乔布斯曾经多次在苹果的发布会上使用一张图片,图片上是两个互相交叉的路标,一条是人文艺术路,一条是科技路,而他带着苹果就站在两条路的交汇处。

在苹果所有的产品中,科技必定与完美的设计、外观、手感、精致、人性化、甚至浪漫结合在一起。

乔布斯少年时艺术和科技的熏陶,串连成了苹果产品艺术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乔布斯给我们的启发(用过去的点滴串连成我们对写作的热爱)(6)

乔布斯给我们的启发(用过去的点滴串连成我们对写作的热爱)(7)

青年时的华丽失败

串连成苹果产品的完美‬包容性

被苹果逐出董事会。

少年成名,20多岁就以一个变革者的姿态,站在时代最前沿的乔布斯,迎来了人生第一次的华丽失败——被苹果逐出董事会。

接下来,乔布斯创办了NeXT公司。

乔布斯终于可以不像在苹果一样受制于其他董事,花100万美元请一个著名的设计师设计logo,机器内部的螺丝一定要有昂贵的镀层,为NeXT电脑定制多种功能的芯片。

对细节的过度完美主义和放纵对设计偏爱的结果,换来的是产品成本过高和对市场误判的失败。这让乔布斯意识到自己专横的判断有时不一定对,这对他后来重返苹果后管理风格的转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再后来,乔布斯收购了皮克斯。

当时大导演乔治·卢卡斯的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正在研究能制作动画,软硬件一体的高端成像计算机,这正符合乔布斯的风格。

但不幸的是,制作动画计算机的研究失败,而主营业务渲染大师(Pixar RenderMan)软件也停滞不前。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靠乔布斯开个人支票和维持正常运转。

在这期间,皮克斯的精神领袖卡特穆尔管理员工的方式,对乔布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让乔布斯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并不总是正确的,得学会妥协让步和包容,以更开放的心态与人合作。

最后,重返苹果。

1995年40岁的乔布斯终于迎来了转机。先是皮克斯制作的第一部3D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上映,成为当时最卖座的影片。紧接着的第二年,苹果收购NeXT,乔布斯也借此重返苹果,从而走向了改变世界之路。

艾萨克森这样评价这些华丽的失败:“他后来巨大的成功,并非因为在苹果的下台,而是下台后华丽的失败。”

回苹果后的包容。

变得更包容的乔布斯,有前提条件地妥协开放App Store的应用程序开发端口,允许外部开发人员编写应用程序,让用户体验更趋完美。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乔布斯被苹果董事会放逐后,创办NeXT和收购皮克斯的这11年,是他人生的低谷。但也正是这几次华丽的失败重塑了更包容的他,成就了苹果产品的完美包容性。

乔布斯给我们的启发(用过去的点滴串连成我们对写作的热爱)(8)

——————结语——————

幼年时的完美主义,串连成苹果产品的极致完美;少年时艺术和科技的熏陶,串连成苹果艺术与科技的融合;青年时的华丽失败,串连成苹果产品的包容性。

这些在后来串连起来的点点滴滴,成就了乔布斯一生的热爱。

正如乔布斯用过去的点点滴滴串连起自己一生的热爱,文章写得好的人,多数是有故事的人,也是会攒素材的人,更是能用过去的点滴串连成对写作热爱的人!

最后,用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演讲的结束语,与大家共勉:“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在写作的路上,愿你我能一直保持“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的心态,把过去看过的书,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努过的力,摔过的跟头,出过的汗,掉过的泪......所有的点点滴滴,串连成文章中的精彩片断,串连成我们对写作的热爱。

乔布斯给我们的启发(用过去的点滴串连成我们对写作的热爱)(9)

作者:Margaret Wu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