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仙境何处有,人间天堂普者黑”普者黑在彝语中是盛满鱼虾的湖,这里的喀斯特地貌,湖光山色享誉世间。柔美的湖,秀丽的山,丰沃的土地,富饶的水产是大自然慷慨的赠礼,彝族的撒尼人便世代居住在这方美丽的土地上。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1)

自然行走团队打算在这山明水秀的地方休整几日,没想到正赶上村里有个阿诗玛要出嫁,顾不上修整的我们赶紧奔往新娘家,待我说明来意,新娘的家人爽快发出邀请,哈哈,这下我们也成了娘家人,准备明天送阿诗玛出嫁咯!

一路走来,“来者为客”似乎已融成了这片山水的灵魂,温良谦恭的民风无处不在,即使是清贫的山林小户待客也十分热情,因着这份热情与善意,一路的艰辛也化作了满满的惊喜和感动。

接亲——小伙成花脸,媒人放大招

一早我们就到了新娘家,红布红烛红秀囊,路旁十几口大锅一字排开,肥鱼鲜菜热气腾腾,娘家人准备饭菜迎客纳礼,热热闹闹又有条不紊。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2)

新奇的是除了礼金外到访的客人还每人扛了一袋米,每人6两,不多不少。原以为只是图个吉利,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刚解放那会儿生活困难,大家都没有粮食吃,于是族长决定,今后无论哪家有红白喜事去的人都自带6两粮,既尽了礼数又不给主人增加负担。而后生活好了,这习俗仍留了下来。我们没带米,就送上红包,以表谢意与祝福。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3)

一阵嘹亮欢喜的唢呐声到,接亲队伍乌压压一片出现在了娘家大院里,壮小伙儿们一个个挑着满箩筐的聘礼,被娘家人堵在楼梯前不得进,按照撒尼人的习俗,没通过娘家人的考验,聘礼不落地,新人不得见。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4)

第一关,女方一众亲友将事先准备好的锅烟墨可劲儿往接亲的男人们脸上抹,挑着重担的男方人不但要机警躲闪,还得保证担子不挨地,聘礼不外落,小心翼翼地东躲西藏,却无一幸免全成花脸。媒人更是被当成围攻的对象,被涂抹的像小花猫一样,即可怜又可爱。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5)

一阵欢乐打闹后,一席歌声穿过人群,第二轮闯关开始了。人群中,媒人的歌声婉转嘹亮,透着诙谐喜庆,大家在阵阵欢笑声中开始对歌。媒人的歌一首接一首,女方亲友笑但不语,要赢得女方亲友的认可可没那么容易。这媒人的名头也不是白当的,你若不让歌声不停,硬是一口气唱了十几首歌,终于打动女方亲人让了路,挑担的汉子们总算松了一口气。

送亲——哭嫁别父母,盛装送亲去

通过了重重考验新郎终于接到新娘了,二人携手来堂中共祭女方祖先,仪式庄严而肃静,新郎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别,新郎鞠躬敬礼。拜别离家新娘忍不住伤心地哭起来,在彝家女儿离家哭得越伤心日后生活就会越幸福,父母虽然看着心疼,为了女儿日后的幸福也就不说什么了。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6)

祭祖后,亲属们在院内围成一个圈,场地中央摆放祈福的贡品——一块被切了十二刀猪肉、两颗被刻了十二刀的蒜苗。猪肉,祈求一年12个月,月月丰衣足食,蒜苗,寓意会算账、会理家日子越过越美满。祈福结束,亲朋好友便纷纷落座开始喝喜酒吃宴席咯。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7)

云南十八怪背着小孩谈恋爱。小男孩的登场将娘家人的宴席推到了沸点,新郞的妹妹背着三个月大的小宝宝向外婆告别,朝夕相处的小宝贝将跟随妈妈一起“嫁”到爸爸家去了。外婆紧紧攥着肉嘟嘟的小手,这下女儿外孙一起走,真是舍不得呀!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8)

撒尼人的婚俗中,孩子必须由新郎的妹妹来背。

午宴结束后,男方装满女方的陪嫁准备离开娘家,送亲的女眷们个个身着盛装,新娘由姐姐牵着,戴着红盖头打着红伞,送亲队像一条彩带迤逦而行,我们也应娘家人的邀请一同跟随前往男方家。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9)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10)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11)

送亲路上,凡遇桥、沟、坎皆要新郎背新娘过去。

撒尼的女人一辈子送了多少次亲,最后就数她腰带上有多少根这样的红线。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12)

每一根红线都是送亲的时候在新娘的身上取下的。

迎亲——祈福入新家,戴着盖头坐宴席

男方家迎亲仪式在村里的巷口举行,新郎扛着厚厚的红毯,手上举着簸箕,簸箕上印着八卦图案,祈福风调雨顺。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13)

接着在十字路口,巫师画着一个圆,东南西北四个小人,嘴里念着咒语,新人亲属都要围着转一圈,意为祛除四面八方的妖魔鬼怪,保佑新人平安。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14)

终于到了新郎家,新娘子进门要首先祭拜男方祖先,而后进新房围着火盆走一圈以祈福平安,新娘进了新房便不能出来,等到嫁妆统统拿到新房里了,晚饭时所有宾客都落座才能戴着盖头入席。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15)

席间新娘也不能揭盖头,由新郎的妹妹把饭菜盛好放在她的面前,新娘就这样静静地低着头,等大家都吃完了饭,她才回新房吃饭去。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16)

听老人们说,撒尼人是迁徙民族,以前生活的高原地区气候较冷,新娘的盖头是白色的绵羊皮漂亮又保暖,全村只一张,阿诗玛们出嫁都用同一张。解放后,绵阳皮不好找,再加上定居云南气候温暖,族长就把盖头改用轻薄的红布了,到现在阿诗玛出嫁的红布盖头都是自家准备了。

夜幕降临,载歌载舞的撒尼人将婚礼推向高潮,第一天的婚庆便在年轻人激情的海洋里结束了。撒尼人的婚宴共举行三天,婚庆进入第二天,则以老人、长辈们为主。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17)

第二天早起的新娘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厨房,在姐姐的带领下点燃灶台的柴火,至此又一个新家庭的炊烟在丘北大地上升起。女方的哥哥掀开灶台上的蒸笼夹出意喻富裕生活的钱,“钱”“前”同音,预示着小家庭前程似锦。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18)

第三天,小家庭新生活的开始。新娘退去嫁衣做他人妇,嫁衣叠好后整整齐齐放进柜里存好,只是重大节庆偶尔穿戴,死时定要着嫁衣喜服下葬。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19)

阿诗玛是个什么人种(阿诗玛出嫁啦)(20)

我们无法讲述阿诗玛一生的故事,幸运的是我们遇见了她最甜美最喜庆的一个章节。与奕车人嫁得越多越值钱的奔放性感不同,撒尼姑娘从出嫁那一刻起,便决心将未来婚姻中的悲喜统统裹进这身自己缝制的嫁衣里,入土后唯有沾满泥土的新装知道,这一生终是不悔誓言从一而终。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普者黑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自然行走 更新:2017.0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