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门诊碰到了一对夫妇,得病的是女士,丈夫陪着来的,非常着急。坐下后,不等患者开口,她的丈夫就开始说话了。患者是一个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全名现在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其实在小的时候,大约10岁左右有一次血小板减少的经历,先开始用的激素,后来效果不佳,再后来疾病稳定了,一直过了这么多年。我看患者,身上没有任何出血点,特别是容易出现出血点的双下肢,头面部,还有口腔都没有。这次发作,其实不是发作,是患者陪着老公去查体,心血来潮,说一起查一下体,查什么呢,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只有10(正常值100-300),大夫如临大敌,赶紧跟患者的丈夫说明情况,说患者如何如何危险,疾病有多可怕,一下子把患者的丈夫吓坏了。他们去到医院,经过激素冲击,丙球,血小板在1个月之内起起伏伏,总是不稳定。还算让人有点欣慰的是患者并没有明显出血,而且情绪比较稳定。

这次前来,患者的丈夫说是慕名而来,而且有个我的老病人极力推荐,当然重要的因素还有一点,就是目前的治疗措施他们不满意,认为需要借助中医的力量。我认真把脉,看了舌苔,患者用过激素后出现燥热的症状,而舌体胖大,应该是本虚标实之症。关键的还有一点,就是患者血小板减少,在得病的这么多年没有关注,其实想想她的血小板的这些年的变化,比如什么时候开始下降的,又是什么时候下降到这么低的,其实谁也说不清。

  • 如果血小板减少(大于10),没有出血症状,可以先吃中药。

  • 如果激素效果差,没有出血症状,血小板减少(大于10),可以改吃中药。

  • 服用中药1-2个月,如果血小板还是在20以下,可以酌情联合达那唑或环孢素。

  • 只要没有不良反应,联合中药治疗可以减少药物治疗带来的毒副作用。

  • 当然,如果血小板低于10或者有出血症状,建议先用激素、丙球或者TPO治疗,可以同时服用中药,因为我们最终目的是希望患者能够保证安全,血小板低于10还是相对危险的,需要积极处理。

  • 血小板减少的严重会怎么样(到底多少算危险)(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