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从哪里来的水(运河水的)(1)

苏伊士运河一堵,掐住了全球经济的大动脉。

3月23号,中国台湾的大货轮“长赐”号在通过苏伊士运河时,遇到强大风沙,导致船只在运河南段偏航搁浅,这艘长近400米,宽约59米,排水量达22万吨,满载超2万个集装箱的大货轮,把这段宽仅有210米的运河堵了个严严实实,四百多艘艘往来船只受困于此。直到29号借助潮汐之力把船身“扶正”,苏伊士运河才得以通航。

运河从哪里来的水(运河水的)(2)

▲长赐号把运河堵得严严实实。供图/图络

一共堵塞了6天,有保险公司大概估算了一下,每堵塞一天,全球贸易就将损失60-100亿美元。为什么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引发这么多人的关注?这一切还得从运河本身说起。

为什么是苏伊士运河?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保持供应链顺畅是经济贸易的基本,与铁路、航空相比,海运凭借着成本低、运量大的优势,仍然承担着世界经济贸易运输的主要任务。

苏伊士运河开通前,西欧的船队来中国或印度,必须通过南非的好望角,路途十分遥远。在亚洲与欧洲之间开发一条新的路线,打通陆地上的三个咸水湖:大苦湖、小苦湖、提姆萨湖,可以把地中海与红海连接起来,这便是苏伊士运河。亚欧两地经苏伊士运河沟通航行,比绕道好望角缩短了7000公里,时间上可以少花10天,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时间角度,显然,走苏伊士运河更为划算。

运河从哪里来的水(运河水的)(3)

▲俯瞰苏伊士运河。供图/网络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是全球海运枢纽,每日通行的集装箱载货量占全球集装箱海运总量的30%左右,目前全球约12%的货物和约10%的原油,都是经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这次事故的发生,更加体现了苏伊士运河在国际航运中的重要位置,也突显了运河在航行中的重要性。

既然苏伊士运河这么重要、运输量那么大,为什么不拓宽航道,方便更多的大船经过呢?

运河从哪里来的水(运河水的)(4)

▲救援计划中,挖掘机正在挖开两岸堤坝,在巨大的货轮面前,挖掘机显得十分娇小。供图/网络

其实,自苏伊士运河通航151年以来,其管辖政府有过几次拓宽和深挖。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成效并不大。1868年,刚建成的苏伊士运河全程都是单航道,吃水深仅8米,只能允许约6万吨的轮船通过。2008年开始,最大允许通过吃水量已放宽至19米,允许同行的最大船宽已放宽至40米(原为32米),最大允许通过的船只载重吨位已达24万吨。到2015年,拓宽、加深了37公里长的旧河道,同时开凿317米宽、35公里长所谓“新苏伊士运河”,令运河中拥有“旁道”的区间增加。

运河从哪里来的水(运河水的)(5)

▲满载的“长赐”号载有将近2万个集装箱,重达22.4万吨,船上集装箱堆积高度达到52米。图源/网络

不过改造后的苏伊士运河,不仅没有缓解运河的压力,反而更有可能导致堵塞发生。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为了运送更多的货物,节省苏伊士运河的通行费,各国的货轮越造越大,甚至造出刚好可以通过航道的超大“顶格船”,修运河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大货轮的制造速度。1956年,埃及政府才收回苏伊士运河的管辖权,由于埃及地区政权不稳定,修葺苏伊士运河成本大与回报,关于运河的开拓和发展进程一直很慢。

除了“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的大船还不少。去年11月26日,航运公司赫伯罗特旗下超大型集装箱船“Al-Muraykh”号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阻拦其他南向行驶船舶超5小时。2016-2018年间,也有过几次大船搁浅事件发生,最后都是通过拖船配合才得以脱困。

运河从哪里来的水(运河水的)(6)

▲2020年11月26日,航运公司赫伯罗特旗下超大型集装箱船“Al-Muraykh”号也在苏伊士运河搁浅。图源/网络

运河,水道“搭桥手术”

众所周知,运河是一种人工开凿的航运渠道,用来沟通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能改善航运条件,缩短交通运输的时间和距离。我们生活在一个四分之三都是水的星球,江、河、湖、海,水无处不在,运河像是“搭桥手术”,打通了星球的“血管”,让星球上的“血液”流通更加顺畅。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运河数不胜数,运河的开通,是综合考量的结果,它不是在地图上随意划出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修成的。每条运河的开凿,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1)京杭大运河

我国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运河呈南北走向,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流经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多个城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7千米。大运河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挖掘,隋朝基本完成,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在纯靠人工劳力的年代,这么庞大的工程怎么看都是异想天开,中国人民硬是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用双手把它变成了现实。

运河从哪里来的水(运河水的)(7)

▲位于杭州的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供图/图虫创意

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基本自西向东汇入海洋,不同水系的河流互不相通。开通漕运的初衷是政治军事需要,开凿一条南北向的运河,有利于方便军事战争中军队、粮草的运送,方便皇帝加强对南方城市的管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运河的疏通也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要致富,先修路”是中国“基建狂魔”始终信守的教条。

(2)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它“连接南北美,沟通两大洋”,为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以及和亚洲、澳洲之间的航运提供了便捷通道,它与苏伊士运河并列,是全球重要的航运要道之一,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的"世界桥梁"。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闸式运河,全长81.3千米,河面最宽的地方宽达304 米,最窄处也有91米,水深14~26.5米。

运河从哪里来的水(运河水的)(8)

▲正在过巴拿马闸口的货船。供图/图虫创意

巴拿马运河“搭桥技术”的特别之处,主要在于因地制宜,修建闸口。开凿运河工程量大,如果把运河与陆地上的加通湖打通,可以减少不少工程,但问题在于位于南部的加通湖和海平面有26米的高度差。解决高度差的方法,就是在连接运河的加通湖两端各修建三个船闸,辅以闸面机械牵引和拖轮助推的手段实现通航,以此来调节水位高度。

同样是地处“咽喉”,沟通两大洋的世界级运河,巴拿马运河常被拿来与苏伊士运河作比较,无论孰高孰低,这两条运河都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的体现,在推动全球经济文化交流中起重大作用。

(3)基尔运河

基尔运河,又名北海-波罗的海运河,是沟通北海与波罗的海的重要水道。河道全长98.26公里,平均深度为11米,最宽河道宽度为162米,最窄河道宽度为102.5米。在运河开通之前,从波罗的海进入北海的船只需要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格拉克海峡,这三条海峡被丹麦和瑞典把控着,对德国来说很不友好。为了实现北海与波罗的海自由通航,不被他国掣肘,德国开凿了基尔运河。

运河从哪里来的水(运河水的)(9)

▲我国济南舰穿过基尔运河大桥。图源 / 中国军网

基尔运河的开通对战争时的德国军队十分受用,二战结束之后,基尔运河实现国际托管和自由化通行。目前,基尔运河由德国政府以及基尔运河管理当局共同管理,并致力于运河的开发。不仅在扩宽改造运河方面投入财力,也制定了健全的通航制度,既提高了运河通航能力,又保证了运河航运安全。不管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基尔运河的开通都有莫大的意义,如今这里是整个欧洲最为繁忙的航线之一。

世界上著名的运河还有伊利运河、威兰运河、美茵河-多瑙河运河、威尼斯大运河、阿姆斯特丹运河……这些运河的设计与开凿让人类与水的联系更加紧密。

除了苏伊士运河,还有哪条道可以通“罗马”

苏伊士运河的堵塞,不仅引发了人们对运河本身的思考,也引起了人们对海航线路的重新规划。

此次事件中,堵在运河上的船大多数是商船,不少船上还载着牲畜,面临食物匮乏的困境。但“长赐”号堵得实在严实,几乎纹丝不动。不少商船曾萌生退出航道,绕路好望角的想法,但是绕路好望角需要多花将近10天的行程,万一掉头后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又十分不划算。左右为难的商船们只能祈祷苏伊士运河尽快通航。

运河从哪里来的水(运河水的)(10)

▲搁浅的长赐号,在运河边上度过了难熬的6个夜晚。图源/网络

条条大路通罗马,苏伊士运河一堵,我们就“无路可走”了吗?不是!苏伊士运河一堵,各个国家在如何有效管理、规避运输风险上需要更加警醒,因此,北极航道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目前,国际航运市场上连通亚洲与欧洲的航线主要有三条:一条经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到达欧洲,总航程约10761海里,航行时间大概35天,是三条航道中距离最短的航线;一条是经巴拿马运河和大西洋到达欧洲的航线,总航程约14139海里,耗时约40天;另一条是绕行非洲好望角的航线,总航程约12071海里,耗时最长,约46天。而如果北极航线开通,从亚洲到欧洲或美洲,总航程最长预计只有6700海里,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22天左右即可到达。通航时间大幅减少,货运效率提高,听起来不可谓不让人心动。

运河从哪里来的水(运河水的)(11)

▲极地航线行船,最怕碰上冰山,著名的游轮“泰坦尼克号”就是撞上冰山才沉没海底。图源 /网络

考虑到经济因素,走北极航线也十分有利。航程的减少使得货运燃料成本降低,不经过埃及政府管控的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政府管控的巴拿马运河,又省去了高额的通行费。单单时间和成本,北极航道可谓占尽优势。

随着气候变暖,北极地区冰川逐渐融化,横穿北极地区的航道商业价值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极地气候,北极航线在实现全年通航方面还是难以保证。极端的气候对船体的质量和船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更高,航行道路上可能也需要破冰船才得以保证通航顺利。北极航道取代苏伊士运河的地位,虽说不排除其可能性,但目前看来还很遥远。这也更加证明了运河开通对人类航海来说意义非凡。

运河从哪里来的水(运河水的)(12)

▲我国的首艘极地破冰船雪龙二号 。图源 / 网络

作为水上“桥梁”,运河的地位与效益还是不可替代的,但为了保证船运顺畅不受阻,开辟新航线还是十分必要,开辟新航线,才有发现“新大陆”的可能。

- END -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版权归“国家全景地理”及《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国家全景地理”联系。

运河从哪里来的水(运河水的)(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