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大型字书收字量的逐渐增加,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汉字总量越来越多的印象。现在的字真的比古时候多吗?

确实如此。

首先,汉字系统中新字与旧字相处的主流模式是共生式而不是替换式的。拿一个家庭来类比一下,假设这个家庭是无性繁殖的,替换式就是爷爷生了父亲之后就死掉,父亲生了儿子之后就死掉,家里永远维持着一口人的局面;共生式是爷爷生了父亲之后还活着,父亲生了儿子之后也活着,家里就变成了三口人,人口总数增加了。

汉字解密的那些事儿(汉字真的越来越多吗)(1)

假设某个时代汉字的总量是10000个,到了下一个时代,新产生的字也是10000个,而原来的10000个字中被淘汰掉了10%,其余的90%都留存了下来,那么新时代汉字的总量就变成了19000。以此类推,时间越靠近现代,汉字的总量自然就会越多。而这个总量里,包括不同时代产生的字,陈陈相因。比如“牛”字自甲骨文时代就已经产生,算是祖宗辈儿的;“曌”字是武则天造出来的,算是爷爷辈儿的;“猹”字是鲁迅先生造出来的,算是孙子辈的。祖宗、爷爷、孙子,百世同堂,其乐融融。

其次,字书(尤其是大型字书)的实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不同时代用字的堆积,因此它的收字量必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层累递增的。古人编辑大型字书贪大求全,致力于将所见到的字搜集殆尽(当然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很多字都只是徒留字形的“尸体”,在实际生活中早已不再使用。汉字总量一代超过一代,清朝人能见到的字比明朝多,明朝人能见到的字比宋朝多,反映在字书上,就是收字量的不断增长。比如东汉的《说文解字》收了10516字,明朝的《字汇》收了33179字,多出来22000多字。

汉字解密的那些事儿(汉字真的越来越多吗)(2)

第三,我们说汉字一代比一代多,那多出来的到底是哪些字呢?我们解剖一只麻雀看看,拿《说文·金部》跟《字汇·金部》做一下对比。前者收了209字,后者收了719字,大约增加了500字。逐个考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新增字绝大多数是《说文》所收字的异体(就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比如“鉀”“鋩”“鎋”“鐀”“鋕”“鍬”“鋁”“鎜”,分别是《说文》里“甲”“芒”“轄”“匱”“誌”“銚”“鑢”“盤”的异体,而这16个字都是要收在《字汇》里面的。纯粹的新造字只有一个,就是“鉑”。(这个“鉑”的意思也跟现在不一样,指的是金箔而不是鉑金。)

其实,不论汉字的总量是多少,任何一个时代常用字的数量也就是几千个,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我国198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一共收了3500个字。认识了这3500个字,应付日常的读书看报、写信、交际基本上就没什么难度了。因此,别看汉字总量那么多,绝大多数都是生活中用不到的无效字形,它们蹲在大型字书的“囚笼”里,恐怕再无出头之日。(不排除有些字会“起死回生”,比如“囧”和“槑”。)当然,除了某些人用来炫博之外,异体字对于我们这些语言文字工作者考察不同时代汉字的使用情况以及追溯汉字的历史演变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而对于老百姓来说,一个字有那么多种写法,无益于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反而容易造成用字混乱。

穷酸秀才孔乙己说:“‘回’字有九种写法。”——管他几种,只需要知道一种标准的写法就够用了。

汉字解密的那些事儿(汉字真的越来越多吗)(3)

“回”字的“九”种写法

* 图片来自网络和图书,侵删。

我是教现汉的董老师,跟你分享有趣有料的汉字汉语知识。点关注,不迷路,汉字汉语有点酷!@董老师聊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