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听得南天门鼓乐笙箫,午时不到误了卯,斩仙台上命难逃,狠心别过董郎上玉道,啊……”

上游新闻(报料cnshangyou@163.com)记者注意到,这个“啊”,时而缓,时而急,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时而清脆,时而缓慢,足足持续了25秒;与抑扬顿挫的“啊”相伴的,是变化多端的面部表情,有惊讶、有愤怒、有恐惧、有悲伤;听见、看到这一幕,粉丝们纷纷打出“好”“唱得好”,不到一分钟点赞数由7万上升至8万。

9月26日晚9时许,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楚剧团青年演员何菲,正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楚剧《百日缘》,把董永和七仙女离别时的伤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楚剧,旧称黄孝花鼓戏,已有150余年历史,流行于湖北十市五十余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一些地方剧种或有个通病:剧团锐减、后继乏人、观众萎缩,对珍贵资料与老一辈艺人技艺的抢救因缺乏资金而难以开展。从12岁开始唱,唱了20年楚剧的何菲,想做点什么。一个多月前,何菲抱着“即便改变不了,也要身体力行”的心态,开始在平台上直播唱楚剧。

一场2个小时的直播里,除了唱,何菲说得最多的话便是:“我不要你们的打赏,你们也别打赏,只需要你们把免费的赞点一点,赞多了,平台会推,这样就有更多人听到楚剧了。我是一个楚剧演员,只要能宣传楚剧,只要晚上没事,就会就用心地唱给你们听。”

30场直播下来,何菲收获了忠实的戏迷,也曾被质疑“对口型”假唱。刚开始被质疑时,何菲会去解释,现在她不解释了。她说,与其花时间解释,不如把时间省下来,多唱一曲。

戏曲主播哪里申请(楚剧演员直播演出不要打赏)(1)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楚剧团青年演员何菲。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好嗓子”突然没了

楚剧是清代道光年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武汉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一个独立的地方声腔剧种,1926年被命名为楚剧。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乡土气息浓厚,表现手段丰富多样,充分显示了鄂东一带地方文化的特色。

何菲介绍,她出生于黄陂农村,父亲是大货车司机,母亲是家庭主妇。父亲出完车回家,爱听楚剧放松,喜欢唱歌的母亲也会拿上话筒唱几句。受父母影响,她从小就爱听歌、唱歌。炎炎夏日,村民们坐在门前空地纳凉时,看到何菲跑过,总会让她停下唱几句。唱歌,让她的童年收获了认同和快乐。“老师在台上讲文化课,台下的我老走神,想着歌该怎么唱。”

何菲说,2002年,她12岁那年,有人来到学校检查,她被老师喊去表演节目。她唱了一首《青藏高原》,高音刚唱完,来人打断了她,面带笑容地说,“可以了,可以了,声音不错。”

直到父母被通知来学校,何菲才明白:来人不是检查工作的,而是黄陂区楚剧团的,该团在招定向生,她被选上了。先在武汉市艺术学校学习6年,合格后进入剧团当演员。女儿能进剧院,父母鼎力支持。培养艺校生开销大,何菲父母借钱将女儿送进艺校。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何菲的好嗓子,突然没了。

何菲介绍,2002年入学前暑假的一天,她和表哥、小伙伴在田间地头玩耍。她喊人时,嗓子突然变沙哑了,毫无征兆。“不疼不痒,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过了好久才明白,我可能是个特例,别的女孩变声不明显,我变得特别明显,而且时间长。”

戏曲主播哪里申请(楚剧演员直播演出不要打赏)(2)

▲2021年,何菲在楚剧《逼休》中扮演崔氏。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绿叶”让评委惊叹

“嗓子”是戏剧演员的生命。命运却给何菲开了个玩笑,因“好嗓子”被选为定向生,还没正式入学好嗓子就没了。

何菲对两件事情记忆犹新。学生站一排,挨个练唱,有人拉二胡伴奏,轮到她时,伴奏人不拉了,并示意她不用唱了;有人找到其母说,她已经不适合演楚剧,建议她回小学重新上文化课。

何菲说,被劝退时,她已经忘了自己躲着哭过多少回。擦干眼泪后,她脑袋里只有两个画面:父母为给她凑学费,四处借钱;嗓子好了后,她站在舞台上唱歌。

12岁的何菲告诉自己,楚剧里还需要唱词少、“说、打、翻”多的演员。没有“嗓子”的她要想留在艺校,必须苦练基本功。练习压腿、下腰、踩跨时,何菲格外下功夫,同学走了,她经常加练。有一次加练时,何菲不幸锁骨骨折,只休养10天,她又回到学校。

靠着不服输的劲,何菲基本功在同批学生中名列前茅,她得以继续留在艺校。她的努力也得到剧团老师的认可 ,给了她一次演老旦的机会。

何菲介绍,楚剧的角色主要分为小生、小旦、小丑三类,老旦的唱词不多。14岁那年,她和同学来到武汉城区一剧院表演《打金枝》,她演的是配角郭嗳的母亲。演完之后,台下评委表扬了她。

被评委问及日常怎么训练时,何菲说,她没嗓子,唱词不会多。她只能从表演上下功夫。她一边训练一边在想,郭嗳母亲是一个60多岁老太太,老太太怎么走路,怎么说话,遇事了会怎样想,想完之后再观察电视里的老太太,生活中的老太太。

评委是楚剧知名艺术家,有了他的肯定,没嗓子的何菲不再压抑。

戏曲主播哪里申请(楚剧演员直播演出不要打赏)(3)

▲2018年,何菲获得湖北省第十二届戏剧牡丹花奖。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获奖领悟戏如人生

何菲没想到,17岁那年,她的嗓子又回来了,变得清亮了,这让她喜出望外。一如既往地刻苦加之好嗓子,何菲有了质的进步,演出机会越来越多。

2017年被誉为楚剧看家女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彭青莲,收何菲为徒。彭青莲曾凭借折子戏专场《赶会》《双玉蝉》《逼休》,获得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何菲一直渴望能演老师演过的《逼休》中的崔氏。《逼休》里的朱买臣是个很有才学的寒士,娶妻崔氏,起初夫妻倒还恩爱。朱买臣整天读书,家境一天不如一天,崔氏遂提出与朱买臣离异,朱买臣百般劝慰,崔氏执意不听。朱买臣无奈之下,写下休书,任其改嫁。

排戏时,彭青莲对何菲十分严格。

何菲介绍,2017年下半年的一天,彭青莲老师恨铁不成钢,骂她“从来没见过这么笨的人”,何菲深受触动。除模仿老师的唱功外,她总在想如何演一个嫌贫爱富的女人。“那段时间脑子里啥事都不想,总在琢磨崔氏,总在想如何演好嫌贫爱富。”

2018年,何菲凭借演崔氏一角,获得湖北省第十二届戏剧牡丹花奖;2021年,她演崔氏,获“擂响中华”全国青年戏剧邀请赛优秀表演奖。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楚剧是地方剧种,何菲与京剧、黄梅戏等演员同台演出,获优秀表演奖不是一件易事。

何菲说,2021年演的崔氏,比2018年的崔氏要好,但不及彭青莲老师的皮毛。“戏是人生的沉淀, 28岁和31岁对人生的理解不一样。彭老师的‘忽娇、忽悲、忽刁’不是演出来的,是沉淀出来的。”

戏曲主播哪里申请(楚剧演员直播演出不要打赏)(4)

▲9月26日晚,何菲在抖音上直播唱楚剧。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牛泰

借直播推介楚剧

相关文献显示,楚剧现存剧目约五百个,常演的有两百多个,但作为地方小剧种,在全国的影响范围有限。如今又面临两大困境:传承人保护的难题、受众和市场萎缩。为让更多人了解楚剧,黄陂区楚剧团一直努力着。

作为剧团一份子,何菲也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娱活动越来越丰富,年轻人离传统戏剧越来越远,有被电子娱乐取代的趋势。之所以选择在抖音上直播唱楚剧,就是看中抖音很多用户是年轻人,想借直播东风普及中国传统戏剧文化。

只要没有演出任务,何菲坚持一天播两小时,她的粉丝已增加到3万,其中不乏年轻人。

25岁的陈辉武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他是湖北黄陂人,大学毕业后留在广州工作。20多天前,刷短视频时刷到了何菲。起初,他留在直播间里就是想听地道的黄陂话,身在异乡的他觉得亲切。听着听着,他喜欢上了楚剧,《秦雪梅吊孝》主题思想是反对封建礼教及门第观念,歌颂男女青年真诚的感情;《董永卖身》讲的是卖身葬父的孝心故事。“仔细研究里面的故事,很好玩。”陈辉武说。

何菲直播时也会遇到烦心事。有人质疑她在“对口型”假唱。她录制了一期视频解释,不料对方并未停下,还拉来水军。

9月开始,何菲不再理会直播间里“带节奏”的人,她只做一件事:用心唱楚剧,给想听的人听。

上游新闻记者 牛泰 实习生 曹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