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无

【引觞漫谈】

杨万里的一生中,写过许许多多的小孩子。

这些孩子的童真童趣,天真可爱,每每给热爱生活的杨万里以惊喜。所谓的人性的真实,所谓的真理与格物致知,或许都应在最这些小孩子身上。

最纯粹的童心,正是这日渐繁杂的世界里,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

整天的生活在钢筋水泥之中,一句轻灵的童声,一个美好的童话,是否会在某一刻钻入你的脑海中,洗刷你疲惫的灵魂呢?

之前在家里,从外边买菜回来,看到一个老奶奶带着一个4、5岁的女孩往家走,路上奶奶随口问那个女孩儿,“你说那个月亮,它像什么呀?”

“像一个,被切开两半的大西瓜。”

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听到过这种问题,更久更久,没有听到这样的答案。

一首歌里写到“童心是成人的源泉”,这个观点值得大家好好的思考一下,在所有一切都能被机器人,AI代替的时候,唯有人类的童心是不能被代替的。

杨万里有哪几首儿童诗(杨万里很童趣的一首诗)(1)

【临其诗境】

杨万里是有宋一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大臣,文学影响很大,一个人流传下来的诗就有几千首之多,世人将他的诗称为“诚斋体”,以清新自然,平易通俗著称,这也是宋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为理学兴盛,更多的文人开始观察起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将它们写入到诗词当中。更确切一点说,宋诗的特点是“以文作诗”,用写文章般铺陈的方法来写诗,其诗自然没有唐诗般的含蓄蕴藉,而是追求一种真实自然的场景和感情,同时还追求诗歌的教化作用。

今天的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92年,杨万里在一次乘舟路过安仁县,也就是现代的江西省余江县的时候,迎面看到了两个孩子在划船。

可是他们撑篙撑到一半,突然停了下来,同时,挥棹的孩子也停了下来,小船失去了动力,在水中漫无目的的漂流着。

孩子们的动静引起了诗人的好奇,只见他们在船中捣鼓着什么,过了不多久,两人把伞给打了起来。

杨万里抬头一看,晴空万里,也没有下雨呀,于是就更加奇怪。所有的悬疑积到最后,杨万里突然悟了孩子撑伞的用意,于是开怀大笑,写下此诗以作纪念。

杨万里有哪几首儿童诗(杨万里很童趣的一首诗)(2)

【经典原文】

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杨万里有哪几首儿童诗(杨万里很童趣的一首诗)(3)

【条分缕析】

这首诗就是“诚斋体”一个很典型的作品,通篇没有一个生僻字,甚至用典等种种方法都没有用到,只是用这短短的28字,铺陈了一个作者行舟路程上的趣事,写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其中表现出来的孩子的可爱和天真,也很有艺术感染力。

但是用28个字来写一个故事,毕竟还是不容易的,所以作者对于这件事情的情节,也有所挑选。

从第一句“收篙停棹坐船中”,直接跳转到了自己领悟的结果,省略掉了儿童中间的行动,也省略了自己疑问和思考的过程。

这所有的疑惑,都随着伞张开,风吹舟动的场景而消逝了,而这个场景,作者也同样没有写出来。

这样的布局很聪明,也很自然,虽然只留下了故事的开头和结尾,但是对于读者来说已经足够了,中间的深情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脑补出来,作者也在最后点明了自己的疑惑,这就是取材真实生活的好处,清新易读,可挥洒的地方也多。

杨万里有哪几首儿童诗(杨万里很童趣的一首诗)(4)

【顾无说】

这首诗很明显的体现出杨万里对孩童的喜爱之情,描写他们的稚气行为惟妙惟肖,对他们的聪明伶俐更是夸赞有加。

看见孩子这样有创造性,充满童趣的时候,自然是可爱的。就是不知道当他们化身“熊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杨万里还能不能保持现在的心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