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百业兴(文旅复苏助百业复兴)(1)

7月17日,“广州欢迎你”活动将在广州塔首演,启动仪式全程直播并现场连线长隆欢乐夜、珠江夜游、海珠湿地公园等景点与游客互动,畅游广州。广州市港务局供图

7月13日,广州举行第155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会上,广州传递了大力推动文旅行业复苏发展,进而拉动百业复兴繁荣的信号:包含广州长隆世界巡游嘉年华等大型文旅项目的“广州欢迎你”系列活动本周启动,3000万元“广州文旅惠民消费券”同日开始发放。

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度高的文旅行业,是今年的疫情中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其恢复与发展情况是城市复工复产的“晴雨表”。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广州文旅行业重重敲响了苏醒的钟声。

文化活动繁荣、文旅市场复苏,将成为广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一直以来,广州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步履不停,引进优质企业、文化项目,挖掘利用岭南文化、红色文化,老城市在文化建设的轨道上活力迸发。

南方日报记者 郑慧梓 刘丹颖

盛事云集打造文化盛宴

著名钢琴家李云迪钢琴独奏《彩云追月》《黄河颂》、12位梅花奖演员首次同台出演《璀璨梨园耀岭南》、男高音歌唱家莫华伦领衔与粤港澳三地艺术家联袂献唱《祝福新时代》……本周五,“广州欢迎你”文旅复苏助力百业复兴系列活动将拉开帷幕,开启一场持续半年多的文化盛宴。

“活动以广州为主导,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及清远等周边城市,将举办启动仪式、欢乐周、幸福年三个层次活动,努力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文化旅游的饕餮盛宴。”广州市文广旅局局长刘瑜梅介绍道。

从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可窥广州推动文旅复苏、促进百业复兴的决心和力度。7月17日晚的首演活动中,艺术大家云集,除了上述节目,中国著名指挥家余隆还将与广州交响乐团、广州青年交响乐团演奏《金蛇狂舞》《茉莉花》,著名民乐演奏家方锦龙与广东音乐曲艺团带来《平湖秋月》《娱乐升平》。

不仅如此,启动仪式除了广州塔主会场,还将全程直播,现场连线长隆欢乐夜、珠江夜游、海珠湿地公园等景点与游客互动,畅游广州;广州11个区则以不同主题设置活动分会场,形成市区联动。

启动仪式当晚,广州还将同步开启“名家周末大舞台”活动,依托戏曲人才和内容优势,年底前,每逢周末广州塔移动舞台都将开展戏曲活动,一共将推出23场。

“广州欢迎你”系列活动不仅在空间范围上拉开广度,时间跨度将持续到明年2月。本周五的启动仪式后,紧随其后的“欢乐周”活动将在一周时间内推出14项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包括“羊城之夏”2020广州市民文化节开幕式、2020年广州市群众文艺精品巡演和群文公益讲座启动仪式、广州艺术节系列展演活动等文艺演出。

“幸福年”活动将接棒“欢乐周”。从今年7月至明年2月,27项涵盖商贸、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的大型活动陆续开展。广州计划引进世界七大著名嘉年华精品项目,举办广州长隆世界巡游嘉年华等,持续性地促进广州文旅市场复苏兴旺。

今年7月至9月举行的第十届广州艺术节也将以“艺术照亮生活”为主题,集中展演一批文化底蕴深厚、时代气息浓郁、艺术水准高超的舞台艺术精品,广邀国内外的名家、名团,推出民族歌剧《沂蒙山》、舞剧《黄河》、京剧《龙凤呈祥》等艺术精品。

3000万元消费券刺激文旅需求

在“广州欢迎你”文旅复苏助力百业复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当天晚上,3000万“广州文旅惠民消费券”将面向全社会、通过微信小程序和公众号分批发放。消费券可在景区、酒店、书店、民宿等文旅消费场所使用,有效期三个月。

消费券对市场需求的刺激有目共睹。此前,深圳4区通过微信发放的优惠券拉动消费14倍,中山通过粤省事政务服务平台发放2000万元微信电子消费券,一周时间内拉动消费金额近50倍。微信支付数据显示,消费券对餐饮、休闲娱乐、旅游业等拉动效果显著。

作为全国首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广州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多年稳居国内第一。广州此次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对文旅市场的拉动作用令人期待。

这不是广州第一次向在疫情中陷入困境的文旅产业伸出援手。今年3月,《广州市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暖企‘十二条’”)对外发布,重点围绕缓解文旅企业资金困难,扶持重点行业、园区经营发展,提振市场消费信心三大板块,涵盖财政资金扶持、贷款贴息、融资优惠、税费减免、重点项目补助、给予场租补贴等方面。

3亿元的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文旅企业应对疫情、缓解经营困难、振兴消费、促进产业复苏。广州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符合条件的旅行社可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2亿元;有关的金融机构将提供50亿元专项贷款额度,解决文旅企业复工复产资金困难。

“真金白银”的暖企扶持帮助文旅产业渡过难关。长隆集团党委常务副书记兼集团投资发展部总经理刘浩宇透露,近日,长隆欢乐世界经过长达半年的闭园修整升级后即将恢复营运,一批全新的游乐设施同步上线。

在“广州欢迎你”系列活动中,暖企“十二条”里提到的百个网红打卡点和百条旅游线路也将推出,引导人们摆脱“宅”习惯,走出家门旅游和消费。

刘瑜梅介绍,100条精品旅游线路从旅行社的300多条旅游线路产品中遴选整理出,包括20条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精品线路、40条大湾区城市以外的省内精品旅游线路,以及40条市内游精品旅游线路。100个网红打卡地则涵盖了景点景区、美丽乡村、人气餐厅、风味小吃、品牌酒店、特色民宿、红色旅游点、文化艺术场馆、文旅小镇/创意园、文化历史/购物街区10个类别。

城市文化建设步履不停

发布会当天,32个新落户广州黄埔的优质轻资产文化产业项目也在广州科学城会议中心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超过20亿元。

“我们坚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复苏的重要抓手,致力于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大通介绍,今年上半年,黄埔先后新建和打造了3个文化产业园区,预计营收105亿元,“文化旅游招商引资引智工作初见成效。”

尽管受疫情影响,线下文化活动及文旅消费受限,但广州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步伐从未停下。

今年5月,广州就迎来了博纳影业集团落户广州南沙,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广东博纳影业传媒有限公司的喜讯,三个重磅电影项目也随着广东博纳影业传媒有限公司落地广州,其中就包括了聚焦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生群像、即将开拍的抗疫主题电影《中国医生》。

在引进头部企业、签约优质项目以外,广州在岭南文化、红色文化的挖掘和活化利用上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近几个月,广州新河浦、华侨新村等26个历史文化街区上榜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南国红豆鉴赏历史文化游径、红色羊城主题历史文化游径、广府古驿道历史文化游径获评第一批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逵园、杨匏安旧居等8项文物古迹入选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月初,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对现有陈列馆进行改扩建,并综合运用文物、档案、艺术造型、多媒体等手段,再现中共三大的生动场景,展示广东、广州的辉煌历史。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朱海仁介绍,改扩建的工程实施完成之后,总的展示面积将达到1458平方米,比原有的展示面积扩大一倍以上。年接待游客人数将翻倍,达到100万人次,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干部群众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需要。

城市文化是城市品牌的核心,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当广州敲响文旅复苏的钟声,百业复兴繁荣的景象还会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