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李惠赟

朗读者丨罗月娟

“天将化雨舒清景,萌动生机待绿田。”早春,迎着温暖和煦的阳光,启程前往漾江镇抱荷岭村坪尾,探访百年古茶花树。黄绿相间的云南松与各种栎树相伴,核桃树的枝丫把蓝盈盈的天勾勒出各种花样。春到草木知,报春花在山边田埂迎风招展,菜花、杏花、李花依次开放,“粉”满枝头。天空澄澈,山川清靓,漾江,在山的脚下悠然前行,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弯曲的路往大山深处延展,植被越来越好,偶有滇山茶、马樱花杜鹃在林边亭亭开放,鸟鸣声声,空气清甜。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抵达这个叫坪尾的小村,白墙青瓦的房屋顺山就势三三两两的爬在山坡上。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一个安然静谧的小村跃然眼前。

走进茶花盛开的地方(听吧探访坪尾古茶花)(1)

走进茶花盛开的地方(听吧探访坪尾古茶花)(2)

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我们到了坪尾村民小组活动场所。一阵淡淡的清香随风而来,小蜜蜂嗡嗡泱泱。推开大门,两株足有五六米高的古茶树枝繁叶茂,千朵花开。

坪尾古茶花树一共有两株,左边一株稍高,属于大理茶,大红色的碗口大的花朵挂满枝头,主干之上分为六个分枝,三人才能合围,右边一株叫早桃红,稍矮,花形稍小,有四个分枝,花朵为桃红色,两株茶花树看上去虽然年代久远,但树势高达而强健,树枝遒劲,树干挺拔,相互依偎,相互映衬,如影随形。

早桃红,密密匝匝的花朵,几乎看不到叶片,粉嫩娇艳的花瓣,似乎一触碰就能滴水。大理茶,树叶高攒簇聚,花朵随风摇曳,四溢的清香如同白茶,沁人心脾。小蜜蜂和蝴蝶时起时落,牡丹型的的红色花瓣,分层、有序的交错生长,层层叠叠,赏心悦目的红,均匀晕染,阳光透过树叶和花朵的缝隙滴漏在花瓣上,仿佛给花瓣镶了一条金边,黄色的花蕊搭配绿色的花托,俏立枝头,端庄,典雅。一朵,一簇,一团,一园,一个春天展现眼前。

走进茶花盛开的地方(听吧探访坪尾古茶花)(3)

走进茶花盛开的地方(听吧探访坪尾古茶花)(4)

据说,明朝初期,坪尾出了一位施姓读书人,在弟弟的帮助下,学成赶考。兄弟俩从坪尾骑马翻越苍山紧风口到南诏参加科举考试,不分白天黑夜的赶路,虽未高中,但南诏京府人员对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大山深处能走出读书人,并不畏艰苦跋涉,参加考试,实属不易,对兄弟俩手足情深的精神十分敬佩,遂赠送弟兄俩一对茶花树,兄弟俩把茶花树带回后种植在坪尾村子里,所以又称兄弟茶花树。古茶花树分一公一母,左边一棵是公茶花树,右边一棵是母茶花树,约有400-500年树龄。

一入冬,流转的红影在寂寂的冬日尤为醒目,这,便是山茶。自冬始,乃至春末,都可见到山茶花的影子。山茶,经冬而不衰,李渔《闲情偶寄》载:“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不仅如此,两株古山茶,花开繁复,艳丽而优美,花朵硕大而饱满。花朵颜色由浅红以至深红,浅色的花朵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深红的花朵如朱如火,如鹤顶之朱。可谓极浅至深,由深到浅,浓淡相宜,格外令人觉得温暖而生意盎然。

走进茶花盛开的地方(听吧探访坪尾古茶花)(5)

走进茶花盛开的地方(听吧探访坪尾古茶花)(6)

山茶花开花于冬春之际,花姿丰盈,端庄高雅,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郭沫若盛赞曰:“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山茶花,既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因此自古以来就是极富盛名的木本花卉,在唐宋两朝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十七世纪引入欧洲后也造成轰动,也因此获得“世界名花”的美名。

茶花的确是最耐看最耐开的花儿,不信?待到樱花、紫荆花盛开时,你便会想起山茶独有的韵味。

坪尾古茶花树从成活,成长,开花至今,每年如期盛放。他们的历程,见证了大理栽种茶花的历史,南诏彝王惜才的心愿,彝族人民学习先进文化知识的愿望;见证着坪尾小村的变迁,夫妻长相厮守、兄弟手足情深,彝家群众的善美、昌盛,守护着坪尾的子子孙孙。

走进茶花盛开的地方(听吧探访坪尾古茶花)(7)

文章就为大家这里

伙伴们,这里是掌心漾濞「听 吧」栏目

我们每周五都会推出

如果你有想说的话,可以根据文末方式与我们联系哦

「听 吧」期待你的分享

……

投稿小贴士

1、投稿邮箱:ybb7525776@163.com「请投稿注明听吧栏目」

2、投稿文章、视频、照片均为原创内容「作者请注明联系方式」

3、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到录音棚进行朗读,也可邀请好友朗读。

- 掌心漾濞·「听 吧」-

终审丨江静龙

责任编辑丨袁建锋

本期编辑丨杨秋燕 赵元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