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以下简称省质检)将在本周末开考。作为临近高考的最后一次大考,无论是考生和家长都是非常关注。一些重要的事项带大家过一遍,考前考后,做到心中有底,才能沉着应对!

一:考试时间

2019福建高三省质检文数(2019福建高三省质检3月30日开考)(1)

1.本次考试全部采用标准化考点,请考生事先设计好住所到考点的路线,留足途中时间,确保准时到达考点,按时入场考试。

2.语文、数学、文综/理综等科目开考15分钟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点;英语科目14:45以后,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场。

3.交卷出考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目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生交卷出场后不得再进场续考,也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交谈。

二:科目命题及阅卷

省质检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命题入闱,阅卷则是由各设区市自行阅卷,统一实行计算机网上评卷。

语文、数学(分文理科)、英语(含听力)每科目满分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每科目满分300分。

考试范围为教育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其《考试说明》,衔接统一高考“全国I卷”。

三:测试目的

省质检重在帮助学校、教师发现教学薄弱环节,补足学生学习“短板”,引导学校进一步研究掌握2019年全国高考考纲及其说明,有效调整复习备考策略,广泛采用校本作业,提高教学质量。考试成绩与学生高中毕业、高考录取等均不挂钩,不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依据。

2019福建高三省质检文数(2019福建高三省质检3月30日开考)(2)

特别提醒:省质检的作用主要是让同学们提前感受高考的气氛与考试流程,等于是一次全真的模拟!也就仅此而已。所以省质检最重要应该关注的是,考生是否能够很好的在这次模拟中熟悉高考的考试流程,至于试卷本身,与高考几乎没有任何的相关性。质检成绩与最终的高考成绩还是会有很多的变数。关键就在于在接下去的两个月,同学们能不能够很好的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刻苦努力,从而最终战胜自己,金榜题名。

考前:

考前要做好心理建设,作为高考前重要的一次练兵,认真对待!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以感受高考气氛与流程为主要目的。

考后:

及时做好考后分析,不要太过于纠结成绩,胜不骄败不馁,更重要的是查缺补漏,不要打乱复习计划,通过质检及时总结上一阶段复习效果,做好下一阶段的备考计划调整。

最后附上各科目的一些实用得分技巧,以及考试答题规范,考前必读!

得分实用技巧

一、语文:审清题意最关键

高考语文失分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未看清题目要求。其实高考试题难度并不是很大,但设题巧妙,有的题目要求考生选择“不正确”的一项,而考生根据惯性思维选择了“正确”的一项,如此丢分令人惋惜。

2.未读完材料就答题。考生自认为要抓紧时间,做阅读题时囫囵吞枣,阅读材料未读完,没有整体感知,只是盯着局部命题点所在的部分文字去理解,导致理解出现偏差。

3.忽视题目说明文字。有些题目主干以外的一些附加说明非常重要,例如诗词鉴赏题目中注释、作文命题解说等,不重视很容易出错。

4.答题表述不够规范。主观试题都有规范要求,例如探究性题目和语言应用题目,如何组织语言,有哪几个步骤,都有严格要求。

5.时间安排不当。总有部分考生前面做题时慢悠悠,后面做题时急匆匆。一般试题赋分多少,就花相应的时间做题。例如作文满分为60分,写作文的时间最好在一小时左右。如果被前面的难题绊倒,先果断放弃,做完其他题目再回头攻坚。

6.在试卷上乱涂乱画。无论何种题型,书写很重要。字不要求很美观,但一定要整洁,切忌乱改乱涂,不然影响得分。

二、数学:考前默写一遍重要公式

不少考生因公式书写错误而丢分。建议考生在考前几天把所有重要的公式默写一遍,并注意公式的使用条件(如等比数列的n项和中,关于q=1的讨论等)。考试中万一对公式拿不准,可以先推理再引用。

计算失误也是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建议考生做小题时直接在试卷空白处整齐有序地打草稿,大题写在草稿纸上的步骤也要清晰明白,便于检查。过程中间算出的答案要慎重检查,否则会影响余下过程的运算。答题时关键步骤一定要写清楚。

考试中难免有些题拿不准。对于完全没有思路的题,只要写出一些相关的公式或知识点,阅卷老师都会酌情给分。考生应善于使用缺步解答、跳步解答、辅助解答等技巧,尽量争取得分。

三、英语:作文字迹比文笔重要

很多考生认为,短文写作只要文笔漂亮就可以得高分,其实不然。文笔相近的考生作文,由于其卷面书写的不同,受到评分细则的制约(明确规定字迹占有分值)和阅卷教师印象的影响,得分会拉开差距。

临考前部分考生爱背诵范文,以备不时之需。其实照搬范文太冒险,某年省考试院在对阅卷教师进行培训时,明确指出这样的作品涉及道德诚信问题,一律零分处理。

在往年阅卷中还发现,部分考生仅仅对某一个或几个语法现象记忆深刻,导致在填写完成句子时,大部分题目都使用的是某一种语法结构,这样答题显然与考试要求违背,因为同一个语法知识点不会重复考查。考生还是应该了解考试说明中所要求掌握的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有哪些,对一些常考的项目了然于心。

四、文综:避免大段落式的表述

考前的最后几天,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的复习不应再以寻求新知识为主,而应将主要精力放在保持做题感觉、做题节奏和总结答题要领等方面。高考答题时建议:

1.力求“形”似。即根据题目设问写“题头”,根据教材特点确定政治、经济、思想等答题内容,根据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等提升答题层次。具体作答时,要多挖坑、少掘井,不求专业、深度,但求全面、广度,并以要点化、序列化的形式呈现答案,尽量避免大段落式的表述。

2.力求“神”似。即做到史论结合。学生可以提取材料信息进行词、句的重组和串联,以构建“史”;再仿效教材中单元或课的名称、本课要旨或阶段特征的归纳方式,针对材料提供的价值观、史观等,以构建“论”。

3.力求规范。即运用历史语言规范表述,且说明、论证清晰准确。学生可以对“概括”“分析”“说明”“评述”和“原因”“变化或特点或趋势”“影响或启示”等进行合理建模,或者如语文作文一样,寻找对自己最有启发的范文,以期在高考中进行仿写。一方面是为了节约高考答题时间,另一方面是为了规范答题,最大限度地拿分。

五、理综:使用规范的学科语言

高考阅卷中元素符号、化学式出现极不规范的情况,一律零分。例如:元素符号的大小写未区分、手写体过于潦草导致很难辨认、表示原子个数的数字未写成下标;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的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计量数错误等。

不按要求答题不得分或要扣分。例如:题目限定回答“正确”或“不正确”,而考生回答“对”或“不对”,一律扣分。

计算型填空题要求写解题过程的,如果没有过程,即使结论正确仍没分。

答题时尽量使用规范的学科语言。第二卷非选择题,大多数以概念性的词、短语和计算的结果填空,也有需要用简短的句子来作答的,许多考生苦于表述困难,答得很多却不在点上,建议大家用课本上的语言答题。

考试答题规范

高考考场,分分必争。什么样的试卷能得高分?答题时如何少丢分?曾参与近年高考阅卷的老师给考生们提出了建议。赶紧学起来,省质检马上就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