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题是高中语文常考题型,小编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解释,供大家参考复习,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高中必考成语积累及其解释?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高中必考成语积累及其解释(高中常见成语积累及解释)

高中必考成语积累及其解释

成语题是高中语文常考题型,小编整理了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解释,供大家参考复习。

1高中语文易错成语积累

1、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2、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3、众口铄金:铄:熔化。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众口一词可以混淆是非。

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易误用为贬义。

5、真知灼见:灼:明白,透彻。正确而透彻的见解。

6、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2高中常考成语及其解释

17、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18、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

19、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数典忘祖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20、鹿死谁手: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21、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22、在劫难逃:旧时迷信的人认为命里注定要遭受的灾难是无法逃脱的。现有时也用来指某种灾害不可避免。

23、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24、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25、昭然若揭:昭然:明显、显著的样子;揭:原意为高举,现也指揭开。形容真相全部暴露,一切都明明白白。

26、字斟句酌: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27正本清源: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28、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29、钟灵毓秀:钟:凝聚,集中;毓:养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30、炙手可热: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30、置之度外:度:考虑。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