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

目录

1

中国古代建筑

1.1

1.古代房屋建筑略述

1.2

2.古代建筑的结构

1.3

3.古建筑木构架结构的优点

1.4

4.古建筑重要论

1.5

5.我国古建筑的“物谜”文化

1.6

6.中国的古建筑名称

1.7

7.中国古建筑等级制

1.8

8.基座的级别

1.9

9.斗拱的级别

1.10

10.彩画的等级

1.11

11.多姿多彩的屋顶

1.12

12.古建筑中的窗户

1.13

13.“四雅”漏窗

1.14

14.古代建筑典籍分类

1.15

15.最早的建筑工程图

1.16

16.墙 文 化

1.17

17.宫殿庙宇的墙为什么是红色

1.18

18.古代的照壁

1.19

19.砖瓦小史

1.20

20.奇异的水泥

1.21

21.《营造法式》

1.22

22.宫室·宫殿·宫廷

1.23

23.古代宫殿的室内设置

1.24

24.中国历朝皇宫建筑大观

1.25

25.阿房宫辨正

1.26

26.未央宫重见天日

1.27

27.清代的行宫

1.28

28.沈阳故宫

1.29

29.布达拉宫

1.30

30.北京故宫

1.31

31.故宫中的《红楼》壁画

1.32

32.故宫御花园花石子路

1.33

33.故宫“龙”趣

1.34

34.故宫为何有9999间半房间

1.35

35.故宫角楼

1.36

36.三宫六院

1.37

37.紫禁城角楼

1.38

38.紫禁城住过多少皇帝

1.39

39.紫禁城有几座门

1.40

40.结构奇巧的旋螺殿

1.41

41.楼亭台榭

1.42

42.廊·厅·堂·轩·馆·舫

1.43

43.阁·厢·殿·观·阙

1.44

44.江南三大阁楼

1.45

45.阆中滕王阁

1.46

46.独特的半亭和廊亭

1.47

47.南亭北亭 各具风姿

1.48

48.名亭风采

1.49

49.古代的“摩天楼”

1.50

50.弄堂与胡同

1.51

51.午  门

1.52

52.牌  坊

1.53

53.独特的住宅:竹楼

1.54

54.侗寨建筑:鼓楼

1.55

55.钟楼和鼓楼

1.56

56.古代的角楼

1.57

57.九大名楼

1.58

58.十二楼琐谈

1.59

59.宝月楼与新华门

1.60

60.四大回音建筑

1.61

61.风格迥异的古代民间建筑

1.62

62.清代民居建筑:乔家大院

1.63

63.北京四合院的社会功能

1.64

64.近代上海的外国式建筑

1.65

65.上海住宅的演变

1.66

66.苏州旧民宅的建筑特色

1.67

67.福建独特民居:生土楼

1.68

68.常熟一方民居

1.69

69.中国四千万人住窑洞

1.70

70.藏北西部的“拉萨”

1.71

71.庵为何人所居

1.72

72.中国古代桥梁建筑

1.73

73.丰富的桥梁造型

1.74

74.园林彩虹意境美

1.75

75.名爵揽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几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1)

中国古代建筑 陈岚 主编

收藏量:6587转发

1.古代房屋建筑略述

原始人类在学会营造房屋以前,为了躲避猛兽和风雨的袭击,常住地势高爽、背风的天然山洞里。在进入氏族社会以后,人们才开始营建房屋。古书上说“上古之世”人们“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和“因丘陵掘穴而处”,大体反映了人们开始建造房屋的情况。

据考古发掘,我国新石器时代人们的住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半地穴式建筑,一种是桩上建筑。

半地穴式房屋有方、圆两种形式,地穴有深有浅。这种房子都是用坑壁作墙基或墙壁,有的四壁和室的中间立有木柱支撑屋顶。为了加固柱基,主柱周围加上一圈夯打结实的细泥,有的泥里夹杂着碎陶片和红烧土,也有的用天然石块作柱基。木柱上架设横梁和椽子,铺上柴草,用草拌泥涂敷屋顶。有的深地穴四周没有柱子,把屋檐直接搭在墙基上。为了防潮,使房屋经久耐用,居住面及四壁常用白灰或草拌泥涂抹,有些还用火烤。门道有的是斜坡,有的是台阶。有的门道延伸于屋外,架有门棚。屋内对着门口有一个灶坑,供做饭、取暖、照明和保留火种用。

桩上建筑,又叫“干栏”式建筑,这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一种原始的住宅。直到今天,我国西南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仍然居住这种形式的房屋。这种建筑是用竖立的木、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再在底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在古文献里有不少关于“干栏”建筑的记载。在生产工具极为间陋的情况下,当时的人们能将粗大的树木加工成适用的方木桩、木板,并做出榫卯、企口,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到了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父权制家庭生活的需要,住房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房于面积缩小了,房间有单室的,也有前后相通的双室。有的地面建筑,四周立柱,平地起墙,正中架梁,盖成两坡面的屋顶,有的地面长方形大房子,里边有独成一室的,有两间互通而以隔墙分开,共设一个炉灶。有的地方已用土坯砌墙。原始社会住房建筑上的柱网结构和榫卯技术的出现,为我国独具风格的框架式房屋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不同阶级的住房有了明显的区别。商代一些村落遗址的房子,大都是以半地穴式为主,既不打地基,也无夯土墙,构造极为简陋,形状有方有圆,很不规则。而奴隶主贵族的住房则不同。他们的住房是用夯土加土坯做墙、木柱做梁架的地面建筑。屋顶大多用四阿式或两坡水式。房子有一定的组合,可分为单间、双间和三间连在一起的三种。室内地面平坦,有的经火烧烤两次,光滑坚硬。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商代早期宫殿遗址,经过复原,是一座建于夯土台基、坐北朝南的木构建筑。殿的四周环绕廊庑,屋顶为重檐四坡式。

西周时,房屋建筑技术有相当水平,已用瓦作屋顶,对墙体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如有的房屋的墙用板筑夯土,墙面和室内地面均涂抹有用黄土、砂子和白灰搅拌成的“三合土”,坚硬光滑,建筑群内外的排水设施也十分合理、科学。整座房屋建筑如今天我国北方流行的四合院。

我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它的基本构造方式是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作用,而不是承重的结构部分。所以,门窗可以自由开设,室内空间的分隔,墙壁的材料和作法等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斗拱是我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之一,在世界建筑中很特殊。它的种类很多,名称和结构也很繁复。它的使用,成功地解决了剪应力对梁枋的破坏性,而增加了建筑的牢固,同时加深了屋檐的外挑深度,使整个建筑更加美观,斗拱至迟在商代出现,在战国青铜器的花纹上,可以看到较完整的斗木共图象。

我国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结构体系,到了汉代已初步形成,当时的建筑已广泛使用斗木共。汉代的住宅,已有完整的廊院和多层楼阁、屋顶结构已相当多样化,中国古典屋顶的几种形式,如硬山、悬山、歇山及庑殿顶,这时均已出现。在画像石中还可以看到汉代建筑上的板门、交棂窗和窗内的帷幕。有的陶楼上还保存着彩绘的痕迹,使我们能够掘以想象当时建筑物“五彩彰施,图象今昔”的情况。但在汉代建筑中,砖的使用尚未充分普及,板筑的夯土墙还是相当普遍的。

西汉末年,豪强地主急剧发展,逐渐出现了坞堡式的庄园住宅。这种住宅,四周围有高墙,正中有门房、门楼,院内是四合院式。由正房、厨房、仓库、厕所和猪圈等组成。有的院内设照壁和二道门,把庭院分成前后两部,正房设于后院。

到了唐代,我国的建筑事业更为兴盛,宫殿、寺庙、塔幢等在各地大量兴建,琉璃材料和石材雕饰的使用更为多见。斗拱的使用这时更加成熟,与梁、木伏、柱子结合得更加谨严。而且大小和形式不同的建筑物,其物件的基本形式、用材标准及加工已表现出统一的手法,说明这时的木结构已逐渐走向定型化,唐代的大建筑物已多用砖砌墙。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发展到了宋代,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宋代的建筑造型更趋于秀丽,打破了完全对称的单调格局,出现了多样的平面和立面。砖、石建筑物也有很大发展,纯以砖石发券构成的楼阁殿堂即所谓“无梁殿”出现了。至明代,无梁殿在南北各地均有建造。

明、清时,我国木构建筑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包括简化梁架结构和应用斜梁等。有时将梁柱直接置于柱头。一些大建筑物仍用斗木共作装饰,但比例显著缩小,成为高檐一横列密集的装饰物。一极建筑则创造和发展了拼合料打地杖、加铁活等做法。木刻、石刻、砖刻、彩画、装修等,是明、清时期主要的建筑成就之一。当时的许多琉璃制的建筑物件,经历了几百年的雨雪风霜,迄今仍光辉鲜艳。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在当时统治阶级的住宅中有着明显的反映。例如官僚、地主家,常常四、五代同居,多以大家庭为单位,形成封闭独立的住宅建筑群。在建筑布局上则有尊卑之别,长辈住上房,晚辈住侧房,仆役住下房。妇女不能轻易到达外院,宾客外人不可进入内院。

2.古代建筑的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木构架又包括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结构。

抬梁式即在地面上先立柱,柱上架梁,每两组平行的梁之间安置与梁成垂直角度的檩,这些檩上排列若干椽子,从而形成完整的木构架。每两组平行梁之间的空间称为“间”。

穿斗式也是在地面上立柱,但柱上不架梁,而是直接安檩,柱子的间距较密,柱与柱用数层“穿”贯通连结,组成构架。这种结构较省木材,尤其是不需要什么大型的柱材。从地域上看,我国南方建筑多用这种结构。

井干式即将木材横竖交叉,层层累叠构成房屋的壁体。这种形式如同井筒一样故名井干式,这种形式的房屋较少见。

3.古建筑木构架结构的优点

屋身是一座古建筑的主要部分,它的最大特征是采用木结构。一座古建筑,除了屋顶和台基使用瓦和砖石等材料外,它的建筑主要部分,也就是屋身部分,完全使用木材,从而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木构架结构。

木构架结构的产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远古时代,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有着又厚又松的黄土层,非常肥沃,能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耕种,因此,我们的祖先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发展农业,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

当时,这一带的气候比现在要温暖湿润,到处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我们的祖先发现,木材是最容易加工的建筑材料,而且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木料非常容易就地取材,于是,木材便成为建造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这样,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其他材料作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就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

当时,在世界上使用木材建造房屋,不仅有我们的祖先,还有其他一些古老民族,但到后来,很多民族都逐渐以石料代替木材,只有我们的祖先,始终保持了用木材建造房屋的传统,从原始社会一直到清代,前后经历了五千年。所以,木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传统,也是世界古代建筑中一个独特的、延续时间最久的建筑体系。这个体系,有着自己完善的作法和规定,形成一种与其他体系完全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在技术上和艺术上的成就,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古代的“框架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在做法上,广泛采用梁柱式的结构。

什么是梁柱式结构?

你走在大街上,可以看到许多正在建设中的楼房,工人们先用钢筋和混凝土,一层层地浇灌柱子和梁,组成庞大的骨架,然后在外侧柱子之间用砖石砌墙,所以它的墙是不承,受重量的,这种结构称为“框架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的梁柱式结构,就是古代的“框架结构”,只不过它的柱子和梁用的是木材。

现在你该知道什么是梁柱式结构了吧!它就是先沿着房屋的深度在地面上立起柱子,再在柱子上面架梁,梁上面再放短柱,短柱上再置梁,这样层叠而上,构成一组木构架,在平行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络柱的上端。这样由两组木构架形成的空间,即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称为”间”。(注意:这个“间”不是现在所说的一间房)

“间”是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组成的基本单元,建筑物的大小就是以间的大小和多少来决定的。建筑的迎面间数叫做开间,或叫面阔;建筑的纵深间数叫做进深。一座房屋通常由二三间乃至若干间,沿着面阔方向排列组合而成。由于面阔的间数一般要多于进深的间数,所以建筑的平面多为长方形。

中国古代以单数为吉祥数字,所以组合中绝大多数的开间是单数。开间越多,建筑的等级越高。清代以前,用九五象征帝王的尊贵,规定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为最高等级,而平民百姓的建筑不得超过三间。清代更将面阔由九间扩大到十一间,如北京故宫太和殿、太庙大殿,象征其高贵。

用木构架建造的房屋,屋顶的全部重量,主要是通过梁、枋等构件传到立柱上,最后到达地面,所以房屋的重量,都是由柱子来承受,而墙壁是不负担重量的,具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

故宫的太和殿,它的重量是由72根楠木大柱来支撑,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

梁柱式结构有许多优点,由于墙壁不承受重量,因此给建筑带来很大的灵活性。

比如,在建筑物的正面,一般都不做墙,或正中大部分不做墙,而安装门窗。这些门窗,可根据需要多开一些,也可以少开一些;可以开得大一些,也可以开得小一些。有的建筑可以四面都不做墙,全部安装门窗;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全部敞开,四面通风。

又如在室内空间的分割上,世非常灵活。利用轻便的隔扇(起隔开作用的一扇一扇的木板壁,上部一般都做成窗格),或是利用板壁来进行分隔,根据需要,可以多隔几间,也可以少隔几间,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装设或拆改,十分方便。

梁柱式结构,不仅可以建造长方形平面的建筑,还可以建造三角形、正方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圆形、扇形、万字形、田字形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以及多层的楼阁与塔等,应用非常广泛。

由此可见,梁柱式结构可以充分满足人们使用和建造房屋的不同要求。

精巧的榫卯安装在天津蓟县,有一座在公元984年修建的独乐寺,寺中的观音阁,高23米,是我国现存最大木结构建筑之一,它经历了一千多年风霜雨雪的侵蚀,还经受了多次强烈的地震,现在仍然巍然耸立。在我国,还有许多这样的木结构建筑,虽然长期经受自然的侵蚀,有的还经受了地震等灾害,但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这充分说明,梁柱式结构具有十分良好的稳固性。

梁柱式结构为什么这样稳固?它的秘密在哪里?原来它采用了榫卯安装的办法,把各种不同形状的木构件牢固地组合在一起。

榫卯安装是怎么回事?你小时候一定玩过拼接式积木,当你将一块十字形积木的一边,插入另一块中间有孔的积木时,当你将一块积木的凸起部分,插入另一块积木的凹进部分时,你就在进行最简单的榫卯安装了。

榫卯安装就是利用凸凹方式进行拼接安装。很明显,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突出(凸出)的部分叫榫头,凿空(凹进)的部分叫卯眼,合称榫头卯眼。

榫卯安装是我国木结构的显著特征之一。它的原理很简单,但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创造了许多不同的做法。早在公元前5至3世纪的战国时代,已经有了各种精巧的榫卯,为后来建造大规模的宫殿和多层楼阁式建筑打下了基础。到了明清两代,一些建筑的榫卯做法,不仅发展到二十多种,而且在技术上也十分精湛。

4.古建筑重要论

中国古代建筑在空间环境的整体处理上,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及大规模建筑组群布局等方面,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其理论依据何在?天津大学建筑系教授王其亨认为,这个千古之谜可从中国古代风水术中得到圆满答案。王其亨的研究成果表明,风水术实际上是集地质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伦理学、美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古代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它与营造学、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数千年来,中国的一切建筑活动几乎无不受到它的影响。另外风水术有关凶宅的理论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国内外科学家都认为房屋如果处在不利位置则可使居住其中的人生病,如所谓“癌之家”或“癌屋”。

对中国风水术,近年来欧美学者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

5.我国古建筑的“物谜”文化

制谜猜谜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文艺形式。在古代,民间艺人就善于巧妙地把画、物融于谜语之中表达特定的思想观念。

倘若你走进古寺庙,一般都会在山门殿内看到“四大天王”塑像,这四尊神像在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就有描述:增长天王叫魔礼青,手执青光宝剑一口;广目天王叫魔礼海,掌碧玉琵琶一面;多闻天王叫魔礼红,拿混天珍珠伞一把;持国天王叫魔礼寿,抓紫金龙或花狐貂。这四大天王手里的法器便是一道有趣的物谜:“风调雨顺”。原来,那个执剑的,因剑有锋,故借谐音为“风”;那个带琵琶的因琵琶能弹拨出音调,寓意为“调”;那个掌伞的,因伞能遮雨,故蕴喻为“雨”;而那个抓紫金龙、花狐貂的,因龙为蛇类,与貂一样可顺着皮毛抚摸,故寓意为“顺”。这种别出心裁藏谜于塑像的巧妙运用。是我国艺匠聪明智慧的结晶,既深化了艺术欣赏价值,也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民间的一些照壁上还配有含谜成分很高的动植物浮雕,如芭蕉,取其谐音后字为“招”;蝙蝠为“福”;扫帚会意为“扫”;蝗虫,理解为“灾”;蜂窝隐指“封”;袁猴寓意为“侯”;帅旗理解为“将”;大象隐喻为“相”;鹿蕴指“禄”;鹤会意为“寿”。这一组艺术雕塑物生动幽默的谜意为:当官的要为政清廉,不可怀有吞天食日般的贪心,如果为庶民“招福扫灾”,就会“受封侯,拜将相”,也才会“吉祥如意”、“添禄增寿”。这些物谜既风趣又含蓄地表达了古代百姓的爱憎和期望有个清廉的父母官。

妙用建筑、雕塑艺术构设物谜讽刺祸国殃民的权贵也是艺术绝招。有这么一件历史趣闻: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那年,慈禧太后连夜仓惶出逃,来到保定避难,烦闷时,她常到名胜“莲花池”赏荷。当时,有个爱国艺人苦费心机,雕琢了一尊“莲叶托桃”,看似吉祥的石雕艺术品,摆放在慈禧常去的地方。它的谜意是嘲讽慈禧在大敌当前,不敢抵御外侮,不顾国家安危,连夜脱逃”,就是这“莲叶托桃”。吉祥如意的“物谜”,蕴藏着讽刺之意,明眼人一见无不击掌叫绝。更有趣的是,在旧南京总统府西北花园有一个太平天国时期开凿的呈瓶状荷花池,池的北端有座古建筑“漪澜阁”,原是太平天国天王府的机密房,这座阁的每扇门均刻有“瓶”“鼎”之图乃广东方言“平等”的谐音,是广东省花县籍的太平天国革命领袖在其取得政权后刻意留下的一种画谜标志,寄寓了太平天国的政治思想主张。这类艺术物谜既表达了鲜明的思想倾向,也有着美饰景点的妙用,在国外恐怕“别无分让”,堪称华夏艺术一绝。

6.中国的古建筑名称

宫:上古时,宫只是指一般的房屋,无贵贱的分别;秦汉以后,王者所居才叫“宫”。宫室一般向南,其内部又分为堂、室、房等几部分。前部称之为“堂”,通常是举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后为“室”,住人;室两侧是东西房,堂内以朝南的方向为尊,室内以朝东为尊。

殿:即堂,汉以后习惯称堂为殿。

亭:亭在古时是公家的房舍,建在路旁,以便旅客投宿。秦汉时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十亭一乡。如今园林中的亭,指有顶无墙的建筑,与其原文不同。

台、坛:高而平的建筑叫台,筑成方形。台可以有建筑,也可没有建筑。规模较大、较高者便叫坛。

楼:《说文》上解释;“楼,重屋也。”上下都可以住人,与今概念相同。

阁:“阁”者,四阿开四牖,屋檐曲处叫“阿”,牖即窗。这是指一种四面开窗的四坡顶建筑。

廊:原是指房檐下的部分,后演变成多种形式,如长廊、短廊、回廊、半壁廊、飞廊等。

榭:台上的木结构建筑,叫榭。特点是只有柱花窗,没有墙壁,临水者叫水榭。

轩:“轩”古时指车上边较高的部位。(低的部位叫“轾”),建筑上取其虚敞高举之意。

7.中国古建筑等级制

阶级社会产生后,等级观念深化,在建筑中也注入了等级的差别。以下分几个方面示其大要(至于大吻或鸱吻(屋顶脊两头的饰物)、走兽(垂脊上的小兽)等规定,此处从略)。

殿式、大式、小式  殿式:是宫殿的样式,为帝王后妃起居之处,无疑是最高等级。佛教建筑中的大殿(大雄宝殿)、道教中的三清殿等也属此类。殿式建筑的特点是宏伟华丽,瓦饰、建筑色彩和绘画都有专门意谓。如采用黄琉璃瓦,重檐庑殿式屋顶,朱漆大门,彩画绘龙凤图案等则是帝王之所。大式:比殿式级别低,但又有别于民间普通建筑。它是各级官员和富商缙绅的宅第。该类建筑不用琉璃瓦,斗拱彩饰也有严格规定。小式:为普通百姓的住房规格。

8.基座的级别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不太适于高层建筑,也容易受潮、受腐蚀。为了防潮、防腐,以及弥补单体建筑不够高大雄伟的弱点,古代的匠师们便看中了台基,充分利用了台基的效果,总是将各式各样的建筑,坐落在一个高高的基座之上。

台基不仅可以满足木构件防潮、防腐的需要,而且可以增加建筑外观的稳定感,还可以将整座建筑衬托得更加雄伟高大。

从普通台基到须弥座 台基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距今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期就出现了。最初的台基是一个土台,只有二三十厘米高。后来逐渐增高,到周代,台基的高低成了显示人们地位尊贵的标志,天子居住的殿堂的台基高度已增加到180厘米。

随着台基的升高,它的外侧装饰也发展起来。到汉代,出现了用砖石包砌的台基,在外侧有了小立柱。南北朝至唐代,常常在台基侧面砌筑不同颜色的条砖,或者贴上表面有各种花纹图案的饰面砖。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印度放置佛像的佛座也来到中国,使中国古建筑的台基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采用佛座形式的高级台基,称作须弥座。“须弥”是古代印度神话中的山名,称须弥山,传说它是一座位于世界中心的世界最高的山,日月星辰环绕它出没回旋。佛教用须弥座来作佛像的底座,以显示佛的崇高伟大。中国古代建筑采用须弥座,表示建筑使用者的高贵和建筑的等级。最早的须弥座比较简单,就是把台基的外侧面分成三层,中间的一层向内凹进,好像系上的腰带,所以称作束腰,上下两层都有一道或数道向外凸出的弧线。后来逐渐在弧线上出现了莲花瓣等花纹装饰图案,造型也日益复杂起采。

唐宋时期,须弥座式的台基十分盛行,出现了两层束腰的造型,装饰也更加华丽,不仅上下弧线上的花纹装饰图案多种多样,而且在束腰面上也有了构图丰富的雕花。明清时萨像座以及塔、家具、古玩等等的基座,都采用了须弥座的形式。

须弥座一般的建筑只用一层,特别庄严的可用三层,如北京故宫太和殿、天坛祈年殿。须弥座外侧所用的石料,一般多用青灰石,高级的用白石(汉白玉)雕成。

我国现存最大最华美的须弥座,要数北京故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三大殿的台基了,它们共同建在一个呈“工”字形的巨大须弥座台基上。台基分三层,高8.13米,全部用汉白玉砌成,每一层都有白玉雕石栏杆围绕。在两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台面上,建有透雕的栏板1414块,立有望柱1460根,每根望柱上都有蟠龙浮雕,望柱下面,伸出用作排水的巨大石雕龙头,共1142个。每逢下雨的时候,三层台面上的雨水,一层一层通过龙头的嘴往下流,形成“千龙喷水”的壮观场面。

洁白无瑕的汉白玉台基,承托着铁红色殿墙和黄色琉璃瓦屋顶的太和殿,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雄伟、庄重、华丽,就像一幅动人的风景画,令人神往,令人陶醉。

雕栏玉阶 随着台基的越来越高,为了确保人们行走时的安全,便要做栏杆,一般都用石料制作,称钩栏,是从木栏杆演变而来。宋代的钩栏有两类,一类叫单钩栏,比较简单,只有十层遮挡的栏板,用雕花的小立柱(即望柱)分隔开,柱头上有莲花、狮子、卷云之类的雕刻,柱身有方、圆、八角、多瓣等形状;另一类叫重台钩栏,比较复杂,是在单钩栏的下面又加了一道长长的栏板。

明清时期的钩栏向单一化和标准化发展。清代的石栏杆,只是在望柱之间嵌上一整块石雕栏板就成了,栏板也都采用单钩栏的形式,不过柱头的变化很多,一般多用加工简单的云纹雕刻。

台基高了,离外地面有一定高度,因此必须要做一些台阶,才能上下。在周代和汉代,盛行在殿堂正面做二座台阶,东边的台阶是供主人上下的,叫做阼阶;西边的台阶供客人上下,称作宾阶。

皇宫的正殿前,则有三座台阶。中央的台阶是供帝王上下的御路,称为陛(bì),皇帝尊称“陛下”,就是由此而来。在中央台阶两道踏步的中间,原是一条行车用的平缓坡道,后来在上面雕刻龙风云纹和水浪,逐渐转化为一种装饰,称作陛石。北京故宫保和殿后面的一块陛石,特别宏伟,是用一整块玉石制成,长16.57米,宽3.7米,厚1.7米,重量约200吨。这块陛石上面,四周浅刻着卷草花纹图案,下端是汹涌的海浪江涛,中间有九条矫健的蟠龙,蜿游在梳云之中,两侧浮雕着狮、马等动物形象,与中间突起的蟠龙形成鲜明对比,主次分明。整块陛石布局紧凑,雕刻精致,是明代石雕艺术中的杰作,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可算是古建筑中的国宝。

有的高规格的殿堂,中央台阶也有安置“御路”的,以表示尊贵。

踏道的等级 踏道,是建筑物出人口处供人进出蹬踏的建筑辅助设施。踏道的设立,也含有等级因素。阶级型踏道,是最常见的一种,也称踏跺(台阶),可分三级。一般台阶:此即谓如意台阶,由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头,从大到小,由下往上,叠砌而成。它的三面皆可供人上下。一般建于次要房舍或主要建筑的次要出大口处。高级台阶:用长短一致的石条砌成,并在其上左右两边各垂直铺设石条一块,故称垂带台阶。它用于高级建筑物。较高级台阶:这要在垂带台阶的两边加上石栏杆,它一般用于较高级的建筑物中。斜道,又叫辇道或御路。其倾斜度平缓,可以行车。分二种形式:一,铺设光面或印花方砖;二,在斜坡道上用砖石露棱侧砌而成。台阶的发展,也是由简而繁。当其被赋予仪礼等级后,在较正式的建筑中,宾阶、主阶也有了区别。7世纪以后,一些大型建筑物特别是皇宫、庙宇大殿前又有三阶并列或分列的作法。讲究的御道,在后来又雕龙刻凤,饰以水浪云气,以示皇帝专有,两旁的自然便是大臣进退的台阶了。不过,这种斜道后来逐渐成为装饰。

开间的等级 由于木结构组成的梁柱关系,故而中国古代建筑十分注重开间。开间,即是四根柱子围成的一个空间,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组成的基本单元。间的正面(迎面)通常称开间,其纵深则叫进深。开间(又简称间)多以单数命名,其尺寸或相等或递减。从等级制看,开间愈多,等级愈高,而九、五仅是帝王的专用。即皇宫大殿九开间、五进深。现存的北京故宫太和殿、太庙大殿、在清时由开间扩为十间,这更显示了“皇威”。清朝规定,王府正门五间,正殿七间,后殿五间,寝室两重各五间。明朝则规定,公侯府第大门三间,有金漆兽面锡环,前厅中堂、后堂各七间。三品至五晶官员,厅堂也是七间,门用黑漆锡环(王府为朱漆大门)。六品至九品官员,厅堂各三间,正门一间,门为黑色,有铁环。百姓建筑的正房则不得超过三间。

9.斗拱的级别

斗拱(癊縅或癊拱)是我国古代木构架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在比较重大的古建筑如宫殿、庙宇及其他高级建筑中,一般都使用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构件,是柱子与屋顶之间的,过渡部分,将屋顶和上层构架的重量传给柱子,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完整的斗拱由斗、拱、昂三种主要构件组成。斗是一种立方体的木块,上面开十字口,用来固定上下两层拱和昂。拱是一种弓形短木,起前后悬挑和左右衔接的作用。昂是一种斜置的长木材,起前后悬挑和杠杆作用。

一组斗拱就是由垂直和横向的小斗拱构件,加上斜昂,一层一层作十字形叠交而成,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结构,而且造型美观,具有装饰效果。同时,在制定各建筑部分和各种构件大小尺寸时,都是以斗拱做度量的基本单位。

斗拱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两千年前周代铜器的图案中就可见到,不过那时的形象比较简单。到汉代,成组的斗拱已大量用在重要的建筑中,斗与拱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斗拱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建于公元前984年的天津蓟县独乐寺,所使用的斗拱有24种形式,而建于1056年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所使用的斗拱达到60多种,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代表。

斗拱在我国历代建筑中的发展演变比较显著。早期的斗拱比较大,主要作为结构构件,用来承托梁头、枋头,以及用在外檐支承屋檐的重量,后来,斗拱的用途有许多发展,在大型建筑中,常常用在梁架各部位的节点上,而且屋檐伸出越长,斗拱的层数也越多。这个特点,一直保持到唐宋时期。如建于唐代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它那大殿中的斗拱高度是柱于高度的一半,显得非常突出,十分壮观。

元代以后,斗拱尺度逐渐缩小。到明清时期,柱子和梁增大,斗拱尺度更小,而且排列丛密,制作更加精巧,使得斗拱的结构功能逐渐减少,变成了很纤细秀美的以装饰为主的构件。因此,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时,常常以斗拱作为鉴定建筑年代的主要依据。

10.彩画的等级

彩画,是在建筑梁枋上施以鲜明的色彩图案,以达到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并相应地表现该建筑物主人的等级身份。至少在战国时,官式建筑物的梁朽上已有彩画。汉代彩画的题材常以云气、仙灵、植物、动物为图案。六朝时莲瓣又较流行。唐宋以后,几何图案和植物花纹渐多,色调也由红色转向青绿,并大量使用晕。宋代彩画,从大的方面,可分作:①五彩遍装法。它以青绿迭晕为外缘,内底用红色,上绘五彩花纹;或用朱色迭晕轮廓,内底用青色,多用于宫殿、庙宇的主要建筑。②碾玉装以及青绿迭晕梭间装用青绿为主的彩画。前者以青绿迭晕为外框,框内施深青底描淡绿花;后者用青绿相同的对晕而不用花纹。此类彩画多用于住宅园林及宫殿等的次要建筑。这种方法对明、清影响甚大。③解绿装、解绿结华装和丹粉刷饰等。这是以刷土朱暖色为主的彩画,解绿结华装,就是通体刷土朱,以青绿迭晕为外框的解绿装,并在土朱底上绘上花纹。而丹粉刷饰则是遍刷土朱,并以白色为边框。刷饰用于次要房舍,为彩画中最低等级。此外还有将二种彩画交错配置的,称杂间装。明代彩画以旋子(在藻头内使用带卷涡纹的花瓣)为主,外形呈椭圆,花瓣层次较少,造型简洁,极少用金,风格趋于淡雅。而且规定庶民房舍不准饰彩画。

综合明清之时彩画的特点,我国古代建筑彩画的等级分如下几类:

1.和玺彩画。等级最高。如北京故宫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和内廷如乾清宫、交泰殿等皆用之。特点是主要画面用两个形象如书名号的线条,其间用龙或凤的图案组成,间补以花卉图案,并大面积的沥粉贴金,较少用晕,又以蓝绿底色相间形成对比并衬托金色图案,显得金碧辉煌。2.旋子彩画。它的应用范围较广,一般的官衙、庙宇主殿和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都用。如北京故宫的南熏殿、长春宫、东华门、神武门等。旋子彩画的特点是主要画面用书名号式的图形括起(《》)。括线视建筑物的等级高低而定。高级的描龙画凤,贴金,低等级的不贴金,只能画一道墨线。这种彩画在明代宫殿建筑中十分流行。3.苏式彩画。比上二者要低,多用于住宅园林。其布局灵活,绘画题材广泛,常绘历史人物故事、山水风景、花鸟虫鱼等,如北京颐和园长廊,故宫东西六宫等。

11.多资多彩的屋顶

屋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为明显的特征,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变化最丰富的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在整座建筑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有时比屋身更高大,更突出,俗称“大屋顶”,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屋顶高度,几乎是屋身的两倍。一座建筑的屋顶占有如此突出的地位,是世界上少有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虽然高大,占有较大比例,但是看起来并不显得笨拙、呆板,这得归功于古代的设计师们,他们在建筑的设计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他们充分运用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的特点,在屋檐、屋面、屋脊的设计上,突出了一个“曲”字。那微微反转的屋面,那变化多端的屋脊,那向上翘起的檐角,使屋顶各部分呈现出柔和优美的曲线,使得耸立空际的大屋顶,就像展翅腾飞的雉鸟,显得那么轻快,那么舒畅,那么秀美!

古代的设计师们,在屋顶的设计上,不仅考虑了优美的造型,还考虑到实用的效果。例如,屋顶不仅有斜面,便于流水,还在斜面上设计了凹形曲线,使流水经过凹形曲线后,滴到离墙基较远的地方去,保持了基础的干燥,延长了建筑物的寿命。同时,屋顶的凹形曲线,使屋檐形成了翘边翘角的形式,从而增加了阳光照射的面积,保持了室内的亮度,较好地解决于由于屋顶出檐过大妨碍室内采光的问题。所以,飞檐翘角,不仅在造型上增加了美感,同时还具有科学的、合理的实用效果。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经过漫长历史的演变,到唐宋以后,已发展为具有多种类型的式样,呈现出绚丽多姿的神韵和风采。

常见的屋顶形式有硬山顶、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和卷棚顶。

悬山顶和硬山顶 是最常见的屋顶形式。悬山顶早在汉代的画像石上就可以见到,而硬山顶则出现在宋代,明清两代以来,在全国各地应用很广。

这两种屋顶,都有前后两个倾斜的屋面,即坡面,所以又称两坡顶。房屋的左右两侧各为一堵墙壁,称为山墙。在前后屋面上部相交处,形成一条呈水平状的屋脊,称作正脊。在前后屋面两端,各有一条屋脊,共四条,叫垂脊。

这两种屋顶有什么不同呢?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悬山顶的屋面伸出在山墙之外,称为挑出或出山,而硬山顶的屋面不伸出墙,山墙和屋面一样高,或稍稍高出屋面。

悬山顶和硬山顶的造型简洁明快,结构简单,施工也很方便,因此在民间住宅建筑中应用得最多。

庑殿顶 当你来到北京故宫,走进故宫第一座大门——太和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面积达三万平方米的大广场,在广场北端三层汉白玉(玉石)台基之上,耸立着庄严雄伟的太和殿,最先吸引你的,一定是那金碧辉煌的大屋顶。

太和殿的屋顶有什么特点?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它是由前后左右四个倾斜的屋面(坡面)组成,称作四坡顶。在屋顶正中前后两个屋面相交处,是一条正脊,在前后屋面和左右屋面的相交处,形成了四条倾斜的屋脊,称作斜脊。这样,屋顶就有了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这就是庑殿顶。由于庑殿顶的建筑共有五条屋脊,所以又称五脊殿。

庑殿顶历史悠久,在商代甲骨文、周代铜器、汉代画像石、南北朝石窟中,都有所反映。后来这种屋顶成为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式样,一般用在皇宫、庙宇中最主要的大殿。

有少数特别庄严的大殿,在它的四坡顶下面,围绕殿身,还有一层下檐,这种有上下两重出檐的屋顶,称作重檐,仅有一重屋檐的,叫单檐。

太和殿是故宫中特别庄严的大殿,所以用的是重檐,称作重檐庑殿顶,它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庑殿顶式建筑。在故宫中,采用重檐庑殿顶的,还有乾清宫、坤宁宫、皇极殿、太庙等少数大殿。在全国其他地方,只有极少数庙宇的大殿采用重檐庑殿顶,如河北曲阳北岳庙大殿、河南嵩山中岳庙大殿、苏州文庙大成殿等。

歇山顶 在我国的古代建筑中,人们最熟悉的就是天安门了。天安门城楼的屋顶,与太和殿的屋顶有什么不同?将它们进行比较以后,你就会发现,天安门城楼的屋顶,虽然与太和殿一样属于四坡顶,由四个屋面组成,但是在它的正脊两端,各出现一个垂直的三角形墙面,这两个三角形墙面,是左右两侧屋面上部转折向上而形成的,称作山花或山面。山面的两个斜边,就是两条垂脊,也称戗(qiànɡ)脊。这样,整个屋顶就有一条正脊、四条斜脊和四条垂脊,这就是歇山顶。由于歇山顶一共有九条脊,所以常称它为“九脊殿”。

歇山顶的上部,只有前后两个屋面,是一个悬山顶;下部有四个屋面,是一个庑殿顶。所以,歇山顶可以看作是悬山顶和庑殿顶结合的产物。歇山顶最早出现在汉代的陪葬品、北朝石窟的壁画和石刻中,比庑殿顶要晚一些。歇山顶在古建筑中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它应用非常广泛,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庙宇、住宅中的主要建筑,以及楼阁等园林建筑,大多采用歇山顶。

歇山顶也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天安门城楼就是用的重檐歇山顶。

歇山顶给人以高耸、挺拔的感觉。天安门城楼那巍峨壮丽的形象,已成为我国首都北京的标志,也出现在我国庄严的国徽上。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建于唐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歇山顶建筑。此外,山东曲阜庙大成殿、泰山岱庙天贶(kuànɡ)殿、湖北武当山紫霄宫大殿、山西解州关帝庙大殿、湖南衡山南岳大庙正殿、福建泉州开元寺大殿等,都是我国著名的歇山顶建筑。

攒尖顶 不论是在秀丽的风景区,还是在幽致的园林中,都可看到亭阁楼塔等建筑坐落其间,它们那高耸的尖顶,或衬托在蓝天白云下,或掩映在绿树丛中,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天然图画。

这些尖尖的屋顶,称作攒尖顶,早在北魏时期就出现了。

攒尖顶最明显的特征是屋面比较陡,有数条垂脊向中心上方逐渐收缩而相交于顶端,上面再覆盖一个尖顶,称作宝顶。所以这种屋顶呈锥形,没有正脊。

攒尖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垂脊的数量与它的平面形状有关。平面是四方形的,有四个屋面,形成四条垂脊;平面是六角形的,有六个屋面,形成六条垂脊;形状是八角形的,有八个屋面,形成八条垂脊。所以,攒尖顶垂脊的数量,是与屋面的数量相等的。

现在请你想一想,什么样的平面形状没有垂脊?圆形!对啦,圆形攒尖顶就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只有一个环形的屋面,所以它是没有垂脊的。

北京天坛的祈(qí)年殿和皇穹(qiónɡ)字,就是非常典型的圆形攒尖顶建筑,皇穹字是单檐的,祈年殿则有三层重檐。它们的屋顶,都是用蓝色的琉璃瓦铺盖,顶尖上都有一个金光闪闪的镏金宝顶,远远望去,就像是两把高撑云天的金顶蓝伞,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光彩夺目。

还有一种攒尖顶,它的四个屋面呈上凸下凹的弧形曲面,像古代将军戴的头盔,所以称作盔顶。湖南岳阳楼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盔顶建筑,它那四个弧形屋面,用黄色琉璃瓦铺盖,四条垂脊微弯下垂后又向上翘起,整座建筑就像一个戴着金色头盔的大将军,屹立在洞庭湖畔,显得格外雄伟。

卷棚顶 卷棚顶与硬山顶、悬山顶一样,有前后两个倾斜的屋面,是两坡顶的一种。所不同的是,卷棚顶将前后屋面相交处的正脊,化作了柔和的弧形曲面,于是,正脊不明显了,就像搭盖的棚子一样,所以称作卷棚顶。有些歇山顶的建筑,将正脊改作弧形曲面,则称作卷棚歇山顶。

卷棚顶给人以自然简朴、柔和飘洒的美感,除用于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外,在住宅建筑和楼、亭、榭、舫、厅堂等园林建筑中,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北京颐和园仁寿殿、苏州拙政园荚蓉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澹(dàn)泊敬诚殿等。

色彩反映的等级 起初,染上油漆或涂料,只是为了对建筑物起保护作用,在阶级社会中色彩的用法又渗入了等级的因素。如《礼记》规定:“楹,天子丹,诸侯黝(黑色),士鲑(黄色)。”根据阴阳五行学说,赤色多象征喜、富,故而宫殿的宫墙、檐墙多用红色,宫殿的门、窗、柱等也一律用朱色,因此文学作品多用,“丹楹”、“朱阙”、“丹墀”、“朱榱”等描写之。自隋代以来,黄色反映在等级上,已远超红色的地位,并成为皇帝专用的颜色,王《野客丛书·禁用黄》云:“……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殿式建筑琉璃瓦也用黄色。由于黄色的上升,红色在亲王府邸等也可用了。但平民百姓建筑的门柱仍多用黑色。

古代屋脊的装饰 在汉以前,我国较为重要的建筑物上,人们多用凤凰、孔雀或朱雀置于正脊两端,以示高雅、吉祥。到了汉代,因为宫殿经常起火被焚,道士们便献策说,是东海中的一种鱼,能喷浪降雨,把它安设在屋顶上,可消除火灾。于是,在建造建章宫时,就设蚩鱼之象于屋脊。为了防止蚩鱼逃走,还在蚩尾部插上一把扇形宝剑,称之为“蚩尾”。后因蚩与鸱同音,人们把蚩讹传为鸱;又因鸱尾均在脊与脊相吻合之处,故逐渐称之为“鸱吻”。及至宋朝以后,鸱吻的形象愈来愈近于龙形,鱼便演变成龙的九子之一的螭兽。这是因为当时都认为,龙既有驱邪厌胜之力,又有行云布雨之能,比蚩鱼更能避灾化难。

至明清时,鸱吻改叫吻兽,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屋脊装饰,大多是那时的产物。吻兽因在屋脊上的不同位置,而有不同的名称,踞于正脊两端的,形体最大,叫“正吻”或“大吻”;重脊上的叫“重兽”;戗脊上的叫“戗兽”;围脊转折处的叫“合角吻兽”。此外在重鲁和戗兽的前边,还常常排有一队禽兽,呈前趋之势,俗称“走兽”。它们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在这些走兽的前面,往往有一个骑着似凤非凤、似鸡非鸡的人领队,称作“仙人”。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屋脊装饰的规格和数量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故宫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场所,建筑规模最宏伟,正吻的尺寸也最大。每个正吻由13块琉璃构件拼成,、高均为7尺7寸(这里指的是营造尺),重量达7300多斤,值银180多两。它戗脊土走兽也最多,达10个。乾清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地位仅次于太和殴,走兽为9个。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小兽为7个。东西六宫是妃嫔的居所,小兽为5个。至于配殿,按等级递减。有的仅1个。除太和殿外,所有建筑上的走兽均为奇数,而且是减后不减前,如此用7件,则减掉行什、斗牛、獬豸。

吻鲁,最初是作为迷信之物而出现的,但它并非没有实用价值。正吻是正脊与重脊相结合的关节,有起承转合的作用;走兽下面皆有根长的钉子,有固定脊瓦、防止下滑的作用。我国古代许多建筑屡经地震而巍然不动,不能不说有吻兽的一份功劳。

造型生动的飞禽走兽 在古代宫殿等建筑的每个檐角上,装饰着各种各样造型生动的飞禽走兽,它们与那高大的龙吻比较起来,只能称为小兽。

在明清两代,建筑物上使用小兽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规定小兽的数目必须使用单数(奇数),不准用双数(偶数)。最高级的使用九个,称“走九”,只能在宫殿的正殿使用;宫殿中次一级的建筑用七个,称“走七”;一般建筑用五个,称“走五”;最低级的用三个或一个,称“走三”或“走一”。

北京故宫太和殿,突破了九个的规定,每个檐角都用了十个小兽,这在中国宫殿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更显示它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这十个小兽在骑凤仙人带领下(共十一个),依次端坐在檐角上,忠实地守护着大殿。

这些小兽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根据《大清会典》中的记载,小兽队伍排列的顺序,最前面是骑凤的仙人,向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 ní)、押鱼、獬豸(xièzhì)、斗牛、行什(hánɡshí)。

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有角的神异动物,能兴云作雨;封建时代龙又是皇帝的象征,代表至高无上的尊贵。

凤是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古时用来比喻有很高道德和名望的人。和龙一样,也象征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同时也反映了把帝王比喻为圣德之人的思想。

狮子是由国外传入的兽中之王,镇山之主,作大吼的姿态,象征天上天下,只有帝王最了不起。

天马和海马都是古代神话中吉祥动物的化身,象征皇家的威德通天入海,威震四方。

狻猊是古代传说中和狮子一样的猛兽,能吃虎豹,象征天下统一,百兽降伏。

押鱼是古代传说中的海中异兽,据说它能兴云作雨,是灭火防灾的“能手”。

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异兽,性情忠厚,能辨别是非曲直,可以用角触坏人,有“神羊”之称,代表勇猛、公正,象征皇家所谓的“正大光明”和“清平公正”。

斗牛是古代传说中生长在海里的一种虬(qiú)龙,就是有角的小龙,也能兴云作雨,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动物。

行什是最后一个小兽,面部很像猴子,古代工匠称它为“行什”,就是排列第十的意思,是檐角的压尾兽,也是一种除祸灭灾的吉祥动物。

关于骑凤的仙人,还有一段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盡(mín)王在一次大战中败退下来,后面有追兵紧逼,前边又遇到一条大江阻挡。正在危急之中,忽然一只大鸟飞到面前,盡王匆匆骑上大鸟,飞渡过江,终手逢凶化吉。把骑凤仙人放在檐角的第一个,表示前面已无路可走,只能骑凤飞行的意思。

总之,把这些小兽像安放在殿脊上,象征着皇家的尊贵和威德,也象征着吉祥和智慧,同时具有消灾灭祸,逢凶化吉的含义。

和龙吻一样,这一排走兽除了很强的装饰作用外,同样起着防止雨漏的重要作用。它们所处的位置,正是两个屋面瓦垄的交汇处,为了防止漏雨,建筑者将每个小兽同脊瓦烧制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十分牢固。1976年唐山大地震影响到北京时,太和殿的两座龙吻和八条斜脊上的88个仙人走兽无一受损,都“忠诚”地拱卫着宫殿。

正脊两端昂首屹立的高大龙吻,四角脊端威风凛凛的仙人走兽,不仅增加了大殿的稳定性,还使整个宫殿的造型既严整又富于变化,既庄重又生动,既宏伟又精巧,充满了建筑艺术的魅力。

12.古建筑中的窗

窗,本作“囱”。古人在建筑物中置窗,主要是为了通风和采光。但上古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开在墙壁上的“窗”叫“牖”。后来“窗”和“牖”才渐渐通用。

从西安半坡村原始社会房屋的复原图来看,那时还没有窗,而从西周青铜器中则可窥见窗的影子了。如“兽足方鬲”中的图案,在建筑物的正面下部设双扇板门,反映建筑物人口的形状,其余三面开窗,窗中仅施简单的棂格。这是可见到的最早反映窗的形制的实物,在汉代的明器中,则可见到斜方格、正方格和直棂的窗格。唐、宋、辽、金、元建筑物的窗格以直棂为多,棂子称为破子棂,截面是三角形的,尖端朝外,里面是平的,以便糊纸或糊纱。明清以后,窗的装饰日趋精巧,形制也更为丰富。特别是用于园林中的透花窗,变得更加艺术化了。

中国建筑的框架结构决定了窗的式样和图案变化十分灵活丰富,它往往和门结合在一起,以美丽的图案构成建筑立面的屋身,即通透的“幕式墙”,门实际上成为落地的窗。这是西方古建筑所不及的。

中国古建筑中的窗有如下几种:

格扇窗 一般用于厅堂的前檐,常以四扇或六扇作为一樘。其上下或两侧常加设雕饰或镂空的余塞窗或横风窗。

半窗 多用于厅堂的次间以及暖阁、暖廊的檐柱间,与下部的白粉或清水磨砖的半墙配合使用。

漏窗 亦称漏明窗或透花窗,用于外院墙和院内隔墙上,主要作用在于打破墙面或廊子的单调感。

洞窗 又称框窗或空窗,主要用于园林建筑中,造成墙体空洞的装饰趣味。

花窗 是一种开在房屋壁面上,仅供换气用的固定窗式。多用木格,以便夹纱、糊纸或夹砺壳(也称明瓦)、云母片。

此外,还有落地长窗以及拆装灵便、遮挡视线的窗栅和单取装饰效果的假窗。农村民居中,又常设带壁柜的宽窗台窗以及简易粗朴的直棂栅窗。

中国建筑中的窗在图案装饰上又有种种不同:

明清的宫廷建筑中,格扇窗的细棂常有很细巧的图案,如三交六、双交四等菱花,周边并配以精致的雕刻,造成一种淡雅肃穆的气氛,与宫廷建筑的富丽堂皇相谐调。民居中棂条多组成步步紧、灯笼框等图案,以求生动活泼,造成亲切谐美的建筑气氛。

南方建筑中,似乎更注意利用色彩的对比效果。如棂条便使用不同木质的雕刻饰件或在榻条分割的图案中衬以不同颜色的窗纸。另外,还可以利用光影效果变化,如斜棂格纹图案,当日光照射时,受光面可表现出丰富层次,在民居中较为常见。

清代李焕说:“尺幅窗,无心画。”古代文人喜欢借“窗”“抒情,写下了不少名句。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半窗图画梅花月,一枕波涛松树风”(赵范)。“檐飞宛溪水,窗落敬云亭”(李白)。“窗影摇群动,墙阴载一峰”(岑参)。“山月临窗近,天河人户流”(沈期)。“栋里归白云,窗外落余晖”(阴铿)。“窗前远蛐悬生碧,帘外残霞挂熟红”(罗虬)。“帆影多从窗隙过,溪光合向镜中看”(叶会仪)。“云影一磐出林抄,窗放群山到榻前”(谭嗣同)。“胎花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

13.“四雅”漏窗

漏窗为园林建筑中的装饰小品。它是在窗洞中饰以各种花纹或美术图案,但不妨碍向外观看,故又称漏花窗、花窗。漏窗本身有景,窗内窗外景又隐约可见,打破了封闭的空间,具有含蓄的造园效果。

在传统园林中,建造漏窗的材料主要是砖瓦泥灰。题材多为花卉、鸟兽、山水或几何图形,其中最为奇特的当推苏州狮子林的“四雅”漏窗。

所谓“四雅”,即古人所好的琴、棋、书、画四桩雅事,狮子林小方厅北面天井的粉墙上,四个精致的漏窗,依次塑有琴棋书画的图案。“琴”,花窗中塑一古琴,周围加饰梅花图案;“棋”,花窗中塑围棋棋盘模样,四周饰以花卉;“书”,花窗中塑一函线装书模样,周围托一花卉;“画”,花窗中塑画卷模样,周围为几何图形,并有藤蔓维系。

“四雅”漏窗,活跃了平板的粉墙。窗内外双向“泄景”、“引景”;白色的图案在不同光线的照耀下,产生富有变化的灰黑色阴影;窗下,植有四季常青的南天竺、石竹和罗汉松,整个情调幽雅古淡。

14.古代建筑典籍分类

1.官方典籍 是由官方所颁发的关于建筑的制度、技术、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等的典籍:

《考工记》是这类典籍中最早的一部,大约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是齐国人编写的,书中记录了有关6大类30个不同工种的生产工艺,其中涉及城市、道路、建筑的论述,对历代建筑和城市规划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营造法式》由宋代将作监李诫编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建筑工程规范。书中有壕寨、石、大木、小木、彩画、砖、瓦、窑、泥、雕、镟、锯、竹等各种制度,以及施工的工料、定额和各种建筑图样。

清代的《工程做法》一书,由工部会同内务府主编。原编74卷,分为各种房屋建筑工程做法条例与应用料例工限(工料定额)两部分。这部书在当时是作为宫廷(宫殿“内工”)和地方“外工”一切房屋营造工程定式“条例”而颁布的。其应用范围主要是针对官工“营建坛庙、宫殿、仓库、城垣、寺庙、王府一切房屋油画裱糊等工程”而设,但对于民间房舍修建,实际上也起着建筑法规的监督限制作用。

2.民间著作 包括匠师、文人所写的关于建筑、园林等方面的著作。

北宋喻皓的《木经》,是已佚的一部重要民间著作。它的内容,在有的古籍中有所引述。在分析台阶的峻、平、慢三个等级时,指出三者的分界,在于荷辇人(抬轿者)前竿与后竿荷重姿势的不同,这正是建筑设计中以人的活动作为基本尺度的原则。

明代的《鲁班经》,也是一部重要的民间著作。书中内容限于普通房屋、楼阁和特种建筑(钟楼、宝塔、畜厩),后来增加了不少木工制作的内容。这本书记录了当时民间木工匠师业务范围的发展和民间建筑、家具的技术。

明代末年造园家计成编著的《园冶》一书,是一部论述园林建筑的专著,在造园史上有重要地位。《园冶》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10个部分,从园林的整体到局部,从设计原则到具体手法,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全面论述。

此外,还有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记述了园林、住宅设计方面的有关资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3.间接资料 在有关其他内容的一些书籍中,也提供了建筑形制、工艺技术、重要建筑活动以及与建筑有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其中以《三辅黄图》(年代不详)、晋代左思的《三都赋》、北魏杨衔之的《洛阳伽蓝记》、郦道元的《水经注》、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清代孙承泽的《春明梦余录》、刘侗与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等为著名。

此外,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陆游的《人蜀记》、范成大的《揽辔录》,明清之际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历代帝国宅京记》等,均含有大量建筑史料。

中国古建筑、古迹中也常有碑刻题记,保存大量工程技术方面的资料。

15.最早的建筑工程图

据记载,我国的工程制图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左传》有关于夏初(前2140)时代按图形在鼎上铸造百物形象的故事记载。

在西周也有文字记载。《尚书》记载周公领导建造成周城时,已有平面位置图。这些早期的建筑工程图原物早已散失了。

70年代后期,在河北省平山县发现的战国时期中山国王璺的陵墓(平山1号墓),出土有一件镶错。金银的铜图版,长94厘米、宽48厘米、厚约1厘米,是前所未见的珍贵文物。铜版背面中部有一对铺首,正面为中山王、后陵园的平面设计图。陵园包括三座大墓、两座中墓的名称、大小以及四座宫室、内宫垣、中宫垣的尺寸、距离。铜版上还记述了中山王颁布修建陵园的诏令:“王命贝用为逃乏阔狭少大之可,又事者官慝之,建退进乏者死若赦,不行王命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几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2)

子孙,兀一从,兀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几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3)

。”这段东周文字换成今天的白话,意思是:“中山王命令相邦贝用进行王、后陵园规划设计,并由有关官员测绘成图,营建时要依图样长宽大小施工,有违背者处死不赦,凡不执行命令者,治罪要殃及子孙,设计图版一式两份,一份随陵入葬、一份府库存档。”图版上有逃乏(兆法)字样,考古学家根据《周礼·春官》中所说“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兆域”一词典籍中意指“陵墓区”,故把这块铜板称为“兆域图”,是目前见到的最早的一张建筑设计图。该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古建筑学家根据已发掘的1号墓及其东侧2号墓的陵上封土、回廊遗迹。参照兆域图的平面布局,复原出一座东西长392米、南北宽168米、由两道宫墙围绕的封闭式陵园。科学工作者还通过对兆域图上平面的实测与文字记录的尺寸的换算,发现这份设计图采用了1:500的比例尺缩制而成。以往文献记载,使用比例尺绘制地图,以西晋裴秀为最早,中山国兆域图把缩尺制图的历史提早了6个世纪,这在我国古代科技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发现。5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辉县固围村发现的战国魏王陵墓群,其平面布局、陵上封土结构与平山陵墓基本相似,因此,学者们认为制作兆域图是当时列国通行的制度,是一种已经程式化、制度化的规划设计图,因而具有典型意义。

16.墙 文 化

墙文化的诞生是原始初民抵御有害自然的最初尝试。因为人类从树上到穴居的进步没有墙保护不行。墙文化发展到长城的屡废屡兴而为地球之荣耀,并迎来了自身的全新世纪。这是实用美在墙文化领域的印证。

墙文化由实用美到艺术美是又一次飞跃。宫闱里的花墙,国门中的人墙,园林中的风墙,围墙萧墙苫墙院墙,甚至农家小院的篱笆都可进入墙文化艺术美行列,可谓琳琅满目。到了这种时候,人不再是自然的俘虏,也就不必用墙来抵挡什么。于是,墙,成了主人炫耀财富的门窗和广告画。琉璃砖镶边,琉璃瓦压顶,大理石砌门,五彩涂料装饰。威风凛凛,显示了墙内的实力。艺术美取代了实用美。

当墙文化的实用性开始复归时,复旧的主题是抵挡有害的自身社会。但仍旧是防君子难防小人。

墙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分子。现在重审传统文化,墙文化这一分支也有不足,即禁锢了墙内人的视野与思维。

现代墙文化的研究对象及任务乃是查清中国墙的所有种类、形式、规格、创造者,认真分析现代墙文化的起源及发展趋势预测。但四顾中国大地上的许多墙,我们或许能窥见到一种民族的心态。

17.宫殿庙宇的墙为何是红色

到过北京的人,首先会感觉到天安门、故宫、中南海的红墙。细思量,不论是皇帝君王住所、佛门境地,或是后人崇祀先贤之祠,都有一个共同之处:所有的墙垣都是红色的。民族学家与考古学家联合考察后认为,这与祖先最久远的原始崇拜有关。

在偏远的云南山区,至今有的少数民族常常用血把全身抹得通红,他们相信这可以避免恶魔的侵害,免除灾疾。在湘西苗族的祭祀活动中,巫师身着红袍,手摇铜铃来驱散妖魔,红袍的直接作用是防止邪魔靠身,北京山顶洞人被发掘时,奇特的埋葬习俗令人费解,死者周围撒了一圈赤红色的铁矿粉,考古学家认为,山顶洞人当时已有灵魂观念,他们在下葬时陪葬一些生活用品以供死者继续生活,而火是不能缺少的。火是红色的,便用赤铁矿粉来表示红色,代表火。世代相袭,火、血、太阳便都用红色来表示。皇帝、神灵所居之处,大墙刷上红色,庇佑君王贤灵不受骚扰,这红色便成了心理上的保护屏。

18.古代的照壁

照壁,又称影壁、照墙、屏、树,是古代房屋庭院的一种附属建筑,设在门外正对大门处,或院内正对大门处,是古代建筑中大门内、外用作屏障的特有装置。入门时,内外照壁形成建筑物的第一道空间,作为屏蔽,使人无法窥见宅院内部;作为标志,既是本处宅院的“徽记”,又给人以空间变换之感。大凡豪门贵族等大户人家宅院及寺庙等,一般均置有照壁,除规模大小有别外,其结构基本由壁面、底座和壁顶三部分组成、多为砖石垒砌。因为照壁所处位置显要、所以修建者在用料、造型、建构等方面,都非常讲究,尤其重视壁面的装饰,或绘画,或作书,乃至精雕细刻于其上。

据考古发现,早在西周时代陕西歧山风雏建筑遗址就有了照壁。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载:“(梁)武帝崇饰佛寺,多命(张)僧繇画之……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睛者见在。”这则有名的“画龙点睛”的故事,充分说明古人对照壁等装饰艺术的重视及艺术的精湛程度。又据宋代邓椿《画继》:宋人郭熙见唐代画家杨惠之所塑山水壁,又生出新意,令匠人以手枪泥于壁,或凹或凸,干后以墨彩随其形迹涂染,塑成峰峦林壑、楼阁人物,形象逼真,宛若天成,以此开照壁雕塑之先。

我国现存古代最著名、壁体最大、雕工最精的照壁当属山西大同九龙壁。此壁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照壁。府邸毁于清崇帧末年兵火,唯九龙壁幸存。壁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下部为须弥座,顶部为仿木构建筑庑殿顶、中部壁面为翻腾于云海波涛之中的九条巨龙。整个照壁全用特制的黄、绿、紫、蓝、赭等五彩琉璃砖拼砌而成,极其奢华。又如湖北襄樊市襄阳城内的原明襄王朱瞻王府前的照壁,全壁主要用绿色石料修建,故称“绿影壁”。壁高7米,长25米,厚1.6米,仿木结构形式,下有须弥座,上有斗拱柱架,四阿式顶。壁面分三堵,全部饰以龙的形象图案。中间壁面为“二龙戏珠”,东西两堵是“飞龙出水”,壁面四周镶有姿态各异的99条小龙,整个壁面造型生动,雕工精湛,为我国石刻艺术之精品。此外,北京北海彩色琉璃砖九龙照壁,山西佛教圣地五台山普化寺和龙泉寺照壁,以及北京孔庙和全国各地孔庙(文庙)的琉璃砖照壁等等,都是很有名气的国之瑰宝。

照壁同室内屏风一样,具有使用和观赏的双重价值,因此为人们所喜爱,延传至今。不仅大户人家和大型庭院,就是城镇和农村的小户院落,也常建有照壁(影壁),成为建筑中的一种传统格式。

19.砖瓦小史

我国古代房屋建筑从土墙草顶发展成砖墙瓦顶,是人们物质生活的一大进步,历史上传说夏禹住的房子还是“茅茨”,到了复桀才作“瓦室”,但由于考古者目前还未见陶瓦,因此夏代用瓦作屋可能性不大”。

近年考古者在陕西歧山县凤雏村西周早期宫殿遗址,首次发现了我国最早的瓦和土坯。当时的瓦只用于屋脊上。到了西周中期,才用瓦覆盖房屋。从这一时期的宫殿遗址的发掘来看,当时建筑的顶部全部用瓦覆盖。其中有带瓦钉的板瓦、筒瓦。瓦的各种纹饰,约有数十种之多。风雏村附近的周代遗址中还发现了素面的半瓦当。在陕西、河南、北京等地,都发现过西周中、晚期的筒瓦、板瓦。这说明当时已普遍用瓦了。当时的瓦都是用泥条盘筑法制戒的,烧造的火候还比较低。瓦的制法是成圆筒形的陶坯,然后剖开坯筒,入窑烧造。四剖或六剖为板瓦,对剖为筒瓦。古人称剖瓦为“削”,削开后谓之“瓦解”。

战国时制瓦业发展很快,瓦的质量比春秋时为好。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一种大瓦,瓦身外面有黼黻纹装饰。黼黻纹是古代丝织物习用的一种图案,把它用在瓦上,仿佛瓦面上铺开了一层锦绣。有些又长又宽的黼黻纹大瓦,是屋脊上的“护脊瓦”或墙头上的“护墙瓦”。由于古代宫室顶脊和板筑的土墙,都要有遮雨的设备,因而把一块一块的大瓦接连覆在上面,这样不但可以防风遮雨,而且还有壮观瞻的作用。有些大瓦上面还装有带兽纹的陶栏杆。

板瓦是仰铺在瓦顶上,筒瓦是覆在两行板瓦之间,瓦当是屋檐前面的筒瓦的瓦头。战国时,半瓦当都印有花纹,并有了圆瓦当饰乳钉纹地凹云纹。瓦钉为菱形花式帽。秦国的圆瓦当上出现子卷云纹图案,这是从东周王城洛阳的半瓦当上发展而来的,并为统一后的秦所继承,沿用了很长时间。汉代,盛行一种用吉祥语句“延年益寿”、“长乐未央”等组成图案的瓦当。直到南北朝时,这种瓦当才为莲花纹、兽头纹瓦当所取代。

西汉武帝前后,开始用轮制技术应用到制瓦业中,泥条盘筑法逐渐被淘汰。北魏时,有了由“随主”经营的瓦窑,下设“匠”(主管制瓦的工师)、匠下有。“轮头”(用陶轮制瓦坯)、“削人”(分割瓦坯)、“昆人”(打磨瓦面)等工种。制瓦技术较高。我国的琉璃瓦就是这时出现的。但直到唐代,琉璃瓦还只是用于檐脊,而不用于整个殿顶,称为“剪边琉璃”。到了宋代,在若于绘画中才出现了满铺琉璃瓦的殿顶。唐代以前,屋檐前的板瓦没有“滴水”,唐代才开始有“滴水瓦”。板瓦有了滴水,和瓦当组合在一起,可以防止雨雪侵蚀屋檐和墙壁。辽代的滴水有的边缘呈波状弧线。元代的滴水则多由对称的海棠曲线合出下尖,使其平面略成三角形。这种式样为明清所因袭。

砖的出现比瓦为晚。砖的古名叫“甓”。但古文的瓷并非都指砖而言。未烧的土坯也叫甓,后来真正的砖出现了,但有一时期仍称甓。

最早的砖,有方形的、曲形的和空心的。方砖和今天瓷砖的用法有些相似,在室内多用于铺墁地面或包镶屋壁四周的下部。铺地砖多素面无纹饰,包镶屋壁砖多带几何纹图案。唐长安宫殿铺地的方砖多带有莲花纹。曲形砖作形,是专为包砌台阶用的,有的上面带纹饰,我国空心砖多作长方形扁平状,中空如形,表面往往有鸟兽、纺织物等纹饰。秦始皇陵出土一种大空心砖,空心呈椭圆,表面有龙纹。我国西汉时的小贵族。常用空心砖砌成墓室。

整齐划一的条砖出现于西汉武帝时,秦代使用不很普遍,条砖质量很高、坚实细致。汉代砖室墓的墓壁上,常砌有一种模制的浅浮雕图象的实心砖,一般称之为“画像砖”。其图象有收获、渔猎、煮盐、酿酒、宴乐、收租、车马出行、房屋等,多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反映。长江以南地区,用砖要迟一些,到东吴和东晋时才被广泛使用。

砖字出现较晚,从隋唐起,举凡墓砖、仓砖、塔砖等,都自铭为砖,甓字遂渐渐不为人所熟知了。

20.奇异的水泥

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里,出土了一处5000年前的混凝土地面。有趣的是制造这种混凝土地面的古代水泥,成分竟和现代硅酸水泥相同。这种水泥每平方厘米的抗强度为100公斤,相当于现在100号水泥。从剖面观察,混凝土下面用砂子和石粒的混合层作基础,上面铺着水泥和陶粒轻骨料制成的混凝土,表面还经过磨光,建筑方法与现代混凝土相同。混凝土中原始居民制造的骨料、中室质轻,有保温、隔音的特点。

21.《营造法式》

书名。宋朝李诫在公元1100年编修而成。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专著。该书共36卷,357篇,3555条,分名例、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等部分。其内容来自当时熟练工匠的经验,成为当时中原地区官式建筑的规范,对研究古代建筑有重要参考价值。

22.宫室·宫殿·宫廷

《周易》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远古时代,人们掘地为穴.半陷在地平面下。一直到了商代,才有版筑堂基上栋下宇的建造,才从地平面下升到地平面上。《尔雅》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总起来说,作为房屋住宅的通称,“宫”和“室”是同义字。但是如果分开来说,这两个字又是有分别的:“宫”指整所房屋,外面有围墙包着。“室”只是其中的一个居住单位。正如《说文》段玉裁注所云:“宫言其外之围绕,室言其内,析言则殊,统言不别也。”

上古时代,“宫”泛指一般的房屋住宅,没有贵贱之分,无论何人所居,都可以称为“宫”。秦汉以后,“宫”的字义缩小,专指帝王的住所,如秦有阿房宫,汉有未央宫。《尔雅》郝懿行疏云:“古者贵贱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另外,祀奉神祗的处所也有称“宫”的,如道教的上清宫、太清宫。

“殿”的情况与“宫”相类似。“殿”本来泛指高大的房屋。《汉书》颜师古注云:“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后来“殿”的字义缩小,也专指帝王的住所。

另外,佛教寺院内僧众供佛的处所,一般称为“大雄宝殿”。

“宫”和“殿”成为帝王住所的专称以后,在实际为各别建筑物命名时又有一些讲究。以北京旧紫禁城为例,它是明清两代留下来的一个庞大的宫殿建筑群,整个布局有外朝和内廷之分:外朝建筑都以“殿”名,内延建筑多数以“宫”名,少数以“殿”名,总的说来,是殿在前而宫在后,殿大而宫小。

作为帝王住所的专称,“宫”、“殿”两字是同义的,不过“宫”的组词能力要比“殿”强得多。并列结构的合成词,如“宫廷”,本指帝王的住所,也可用作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集团的代称;“宫阙”也指帝王的住所,阙是宫门前两边供眺望用的楼台;“宫闱”指后妃所居之处,“宫掖”指妃嫔所居之处,闱是宫中侧门,掖即掖庭,是宫中旁舍。偏正结构的合成词,如“东宫”指太子所居的宫,也用以指太子;“后宫”指妃嫔所居的宫,也用以指妃嫔;“离官”是帝王正宫以外临时居住的宫室;“行宫”是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封建帝王为显示其至高无上的尊严,在全国各地都设了行宫,有临时的,有长久性的。至于把宫中供役使的女子称为“宫人、宫女、宫娥”。更是人所熟知,不必赘述。

23.古代宫殿的室内设置

古代宫殿的室外陈列有那么多讲究,宫殿的室内设置也有其礼仪之制。这里也以北京故宫为主,略作说明。

“金”砖墁地:其实,皇帝宫殿内的砖并非金砖,它是一种特制的细料方砖,质地密实,敲叩时发出金石之声,故称。另一说是砖烧好后只能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故而叫“京砖”,经过众人口传,演化成了“金砖”。故宫三大殿的铺地金砖,多是明代烧制,极为耐磨,而且越磨越亮。

藻井:是一种高级的天花,用于殿堂明间的正中,穹然高起,如伞如盖。如在帝王御座、神佛像座之上。其形式有方、矩、八角、圆形等。从所见材料看,最迟在汉代便已使用藻井。它除有装饰、级别意义外,又如《风俗通》言:“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火灾也。”有避火的意思。有的藻井在中部还有一个浮雕蟠龙,口衔一球(胎铜质,中空,外饰水银)。此即“轩辕镜”。而悬球与蟠龙又构成“游龙戏珠”的形式。悬挂轩辕镜,是为了表明皇帝是黄帝的后代,是正统的承继人。

屏风:是古代的一种家具,古人云:“舍则潜避,用则设张,立必端直,处必廉方,雍阏风邪,雾露是抗,奉上蔽下,不失其常”(李尤《屏风铭》)。帝王们使用的屏风,自有一番特殊讲究。如西汉宫廷,就用了云母屏风、琉璃屏风、杂玉龟甲等,以后还有珐琅屏风、象牙屏风等。皆是价值连城,耗费巨大。

太平有象:象体大粗壮,性格温驯,而又威严,其四脚立地、犹稳如泰山。因此在宫殿皇帝宝座旁立象;既表示了皇帝的威严,又象征社会的安定和政权的稳固。象身上驮一宝瓶,瓶内盛五谷或吉祥物,含有五谷丰登、吉庆有余或其他吉祥之意。

角端、仙鹤:角端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异之兽,能日行18000里,通晓四夷之语;置其于帝座旁,显示皇帝是圣明之君,它才侍于其侧的。仙鹤亦为传说中的神鸟,它能青春长在,置其于帝座侧,是表明江山永世长存。

盘龙香亭:香亭,初形为香炉,后发展为香筒,再进一步演变为香亭,即亭子式顶。亭下盘内燃放檀香,缕缕青烟从镂空的亭身升起,恰如置身云雾间。因亭子有安定之意,置其于宫殿内,可显示天下大治,国家安定稳固。

如意:其制作讲究,颜色品种亦多,用材也考究,有金、玉、翡翠、水晶、珊瑚、玛瑙、密蜡、沉香木等。其图案多是吉祥如意,如寓长生不老的灵芝如意、五福捧寿如意、事事如意、岁岁平安如意等。如意有以上寓意,故它除作宫廷的观赏之物外,还每每当作礼品,互相赠送。

24.中国历朝皇宫建筑大观

中国的皇帝以国为家,奄有四海,但他们的主要生活空间却是高墙围起的皇宫。若想了解帝王的生活,首先要从皇宫说起。

皇宫是帝王的居处所在,帝王的住所在其全部生活中占据声非常重要的地位。帝王不是普通人,是被赋予并且自诩为具有神格的人,皇宫便起着把帝主和普通人分隔开来的作用。宫殿雄壮、华丽、肃穆,门禁森严,有着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象征帝王的神圣、威严和神秘莫测。

宫廷苑囿既是帝王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帝王活动的产物。历代帝王,包括创业和守成的,都把营建宫室作为其生活中的重要活动。特别是开国君主,卸身戎马之后,便要立即营建宫室,这是他坐天下的必要工作。

由于不断的改朝换代,两千年来中国古代的帝都分布在六、七个城市中,每一座帝都,都建立了形制、规模相近的皇宫。然而今天人们能够看到的完整的宫殿,只有明清两代的紫禁城和清入关以前的沈阳故宫。中国古代木质结构的宫殿很难保持数百年。这些宫殿最大的天敌就是火,有时一座宫殿刚刚盖成,第二年便被火烧掉了。这些火,或者是由于平日不小心烧起来的、或者是雷电引起的;战争发生时,人为的纵火焚烧宫殿是最为严重的,它标志着居住在宫城里的一姓王朝的失败。

宫,有两个意思,一个指的是单一的一座宫殿;一个指的是由几个或众多宫殿及其附属物组成的宫区、宫殿群。

供皇帝生活听政的宫殿群用高大的城墙包围着,称为宫城。坐北朝南是其一贯的方位。宫城以南北为纵向分为外廷和内廷。外廷是皇帝举行大典,接见群臣,处理政事的地方。外廷由若干个大型宫殿组成,其中最大的一座一般称为“前殿”,是皇帝举行即位、大赦、节庆等大典的地放。外廷的东西两侧是官员办公的低矮房屋。内廷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日常生活的地方。内廷的东侧是皇太子生活、读书的地方,称为东宫;西侧是皇后、皇太后、妃子们的居住区。古人认为,东象征春天,属阳性,故为太子宫;西象征秋人,属阴性,故为后妃宫。但事实上并非每个朝代都这样严格布置。宫城南北贯穿着一条轴线,两侧排列的宫殿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表现出古人观念中的均衡秩序。明清两代宫城之外,又有一圈包围着它的供王公贵族、高级官员居住的城区,叫做皇城。

秦 咸阳宫——阿房宫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个皇帝,他的都城位于现在西安市的西北部。咸阳背靠大山,南临渭河。秦始皇的宫殿几乎铺满了整座城市。气吞山河的始皇帝动用了数百万的劳工为他修建宫室,包括为他修建死后的陵墓,耗费了二十多年时间,直到他死在巡游的路上,庞大的建筑工程仍然没有结束。

据史书上说,秦始皇每吞并一个诸侯国,便令工匠仿照该国的宫室式样,再造于咸阳。将虏获的各国美女、钟鼓,纳入其内。还将收缴的各国兵器销还为铜,铸成各重一千斤的十二个铜人,置于宫中。各宫殿之间用复道相连。复道是封闭的走廊,秦始皇行踪诡秘,一是为保性命安全,再是听信方士的建议匿居深宫,不令外人知晓,冀与仙人往来。

秦始皇构建的宫室,史称遍及咸阳内外二百里,共二百七十座,复道相连。是否确实,不可详考,但阿房宫无疑是最大的宫殿群。建造工程浩大的阿房宫,是秦朝盛极而衰以至灭亡的转折点。阿房宫的建造构想来自于秦始皇炫耀威德的狂热心态。秦始皇在灭亡六国后的第九年,忽觉得威阳宫太小,无法容纳成千上万的各国旧贵族的朝见,更无以显示新王朝的气魄。遂决定在渭水之南营建朝宫。朝宫规模壮观,阿房宫是整个朝宫的前殿。阿房官并不是这座宫殿的名字,当时名称未定,因前殿东西北三面以高墙为屏障,当时俗呼为阿城,阿房宫后来便成为这个宫殿群的称谓,阿房宫建筑在高大的台基上,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下两层,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树五丈旗,四周为阁道。以南山为阙(阙即宫之大门)。北阙门为磁石门,此门以磁石构筑,以防止藏甲怀刀的人进入门内。

自咸阳到阿房宫,宫殿一脉相连、中间横渡渭水,如同星象中阁道绝汉抵营室(绝,横渡之意。汉,即银河。营室,星宿名)。这是秦始皇有意为之的。中国古人认为,天国高于人间并和人间一一对应,天帝也有自己的宫殿,星象中的许多星宿,是以宫殿的意义命名的。于是,中国历代宫殿的形制和命名往往与星象有关系。譬如,天上有被认为是天帝寝宫的紫微星宿,那么人间便有紫禁城。

秦宫中,有供皇帝游乐的各种设施,史书记载不详,但也可从中略见一斑。长安宫中有酒池、鱼池。酒池上设有平台,上有肉炙树;鱼池引渭水流柱,可以行船。苑囿中设兽圈、虎圈,供皇帝赏玩。咸阳宫中有一支精巧的机械人乐队,不知是哪位巧夺天工的艺匠制成的。这支乐队有十二枚铜人,列坐在一个筵席上,坐高约三、五尺,分别手执琴、筑、竽、笙,身披色彩缤纷的丝缎,宛如生人。席下有铜管,高数尺,其中一个是空管,管中贯有一条绳子,旁边立两人,一人吹管,一扭绳,则琴筑竽笙并作。其效果几乎与真人演奏无异。

秦朝虽然因为大兴土木、滥用民力而灭亡,但秦朝的宫室并不是历史上最为华丽、壮美的,这与当时建筑技术、工艺水平及社会财富的积累有关系。

西汉 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秦朝二世而亡,项羽的一把毁灭性大火在咸阳连烧了三个月,当年雄视一切的王朝在大火中消亡,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宫室也被焚毁殆尽。数年之后江山易手刘氏,汉代的开国君主刘邦住进了尚称完好的秦兴乐宫。之后,刘邦开始建筑自己的宫城——长乐宫与未央宫。长乐宫位于长安城的东南角,未央宫位于长安城的西南角。后建的未央宫规模壮丽。当时,刘邦从外还京,见丞相萧何正指挥营建未央宫,刘邦抬眼见工程相当浩大,不禁怒火中烧,质问萧何:“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回答:“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甲海为家,非壮丽儿以重威,且无今后世有以加也”。刘邦听后默然,点头称是。萧何道出了宫室之壮丽对于皇帝的意义。

西汉初年的宫廷苑固,比较而言尚不算奢侈,因而它无法满足好大喜功的汉武帝的需要。于早他大兴土木,增修了明光宫、建章宫,并修缮、扩充原有的宫室。至汉武帝时代,汉代宫室在精美、舒适方面已经超过了秦代,规模较之秦代也不为逊色。

长乐宫,周迥二十余里,有鸿台、临华殿、温室殿及长信、长秋、永寿、永宁四殿。长乐宫的前身是秦兴乐宫,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居于此宫。惠帝以后的汉帝居未央宫。

未央宫,周迥二十八里。利用龙首山的地势为台殿,高出长安城。前殿东西五十丈,周围台殿四十三座、宫十三座,池一个。武帝修缮后的未央宫,以香木为栋檬,以杏木作梁柱,门扉上有金色的花纹,门面有玉饰,椽端上以壁为柱,窗为青色,殿阶为红色。殿前左为斜坡,以乘车上,右为台阶,供人拾级。黄金制作的壁带,间以珍奇的玉石,清风袭来,发出玲珑的声响。

未央富有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钓弋等殿,又有殿阁三十二,包括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温室、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明、飞羽、凤凰、通光、曲台、白虎等。又有天禄阁、朱雀堂、画堂、甲观等。

宣室,为未央宫正堂,是皇帝日常起居的地方。汉文帝曾在这里召见一代名士贾谊,二人盘坐于席上,谈至深夜。作为一名外臣,能在皇帝的居处被召见,实是难遇的恩宠。

温室殿,在未央宫殿北,皇帝冬天取其温暖居于此殿。温室以椒涂壁,再饰一层文绣,以香柱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地上铺以毛织地毯。

清凉殿,也在未央宫殿北,皇帝夏居之殿。清凉殿以画石为床,设紫瑶帐,殿内盛夏时仍清凉无比,如同含霜。

桂宫,也是皇帝日常居住的地方,位于未央宫北,用紫房复道与未央宫相连。桂宫内有武帝所喜好的四件宝物:七宝床、杂宝案、厕室屏风、列宝帐。所以桂宫又叫四宝宫。

后宫,在武帝时有八殿,后又增修了十几个殿,有的殿名颇为雅致,如兰林、飞翔、苣若、椒风、蕙草等。除后宫区以外,还有其它藏娇纳艳的地方,如月影台、云光殿、九华殿、鸣鸾殿、开襟阁、临池观。

建章宫本是武帝为求仙所造的,后来也成了选养美女的地方。武帝命将燕、赵地区二十以下、十五以上的美女纳入此宫中,年满三十的出嫁,亡者递补。

建章宫位于长安城外,在未央宫西,跨城池作飞阁,两宫相通,皇帝乘辇往来于两宫中间,建章宫据史书上说有高二十余丈的阙,阙上有铜凤,高大的阙门,迎风而立的铜凤表达着汉武帝要与仙人相见的意愿。宫内建有造仙昂贵的玉堂,阶陛皆为玉造,似乎是准备迎见仙人的场所。

真仙行踪杳然,但铜铸的仙人却每天为武帝服务。建章宫的神明台,高五丈,上有承露盘,一位铜仙人手把铜盘玉歪,以承云表之露。汉武帝以此露和玉屑服之,冀求长生。

除宫室外,帝王的游乐之所——池、台、观、榭也比比皆是。其中著名的有:

池 太液池,在未央宫的西南,建章宫之北。池中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池中筑起三山,象征传说中仙人所居的瀛洲、蓬莱、方丈三仙山。

长乐宫中的酒池原为秦始皇建造。史书中未有对秦始皇在酒池戏谑的记载,却见有汉武帝作乐场面的记载。汉武帝命三千人在酒池牛饮,他在池北的平台上观赏。这三千人,每人用一铁歪饮酒,重举不过两次,酒量相当于牛饮水的量。汉武帝看着怪态百出的三千人,品味着作皇帝的威福。

汉昭帝时建淋池。汉昭帝曾在淋池流连忘返,池中生长着一种荷花,一茎四叶,形如骈盖,日光照射时叶片低首,当时称为低光荷。荷花的果实如佛珠,可以佩带,花叶咀之令人口气常香,宫女十分喜爱,每当游宴时,宫女都口含花叶,或折枝蔽日,楚辞称为折芰荷以为衣。昭帝以文梓为舟,木兰为浆,船首刻飞鸾翔蠲,昭帝与宫人终日忘归,乃至通夜。昭帝命宫人歌唱,宫人唱道:“离秋素景泛洪波,准云好手折芰荷。凉风凄凄揭棹歌,云光开曙月低河。万岁为乐岂为多?”

台 柏梁台,以香柏为梁。汉武帝曾在此置酒,召君臣和诗,能作出七言诗者才能登台。后来形成种诗体,叫做柏梁体。汉武帝曾召上至大司马下至上林令众官,以各自的职事为内容赋诗,柏梁台诗体共二十六句,一人一句,至倒数第二句时,一位郭舍人赋成“啮妃女唇甘如饴”,出口后方觉得此句涉于猥亵,正不知所措,机智的东方朔马上接一句诙谐的“追窘诘屈几穷哉”。一首柏梁台诗遂作成,武帝也未介意。

柏梁台上筑有一个史称高三十丈的铜柱,柱顶立一铜铸的仙人,掌托玉盘,离长安二百里犹可望见这高耸人云的建筑。如史载无误,真是一个奇观。不久,柏梁台遭受火灾,显然是雷电引起的。汉武帝决定重建此台,便召来方士,问如何能避免火灾,方士禀称以水克火,在建筑上安装兴水的象征物螭吻、鸱尾。螭是传说中兴云雨、出入水中的灵物,或说是没有角的龙。鸱是一种鸟,海中有种鱼的尾部似鸱,可以喷浪降雨。从此历代宫廷建筑顶部都设有这两种东西,但火灾仍然不能避免。

灵台,为观天象之所。

秦汉皇宫中,台是很多的,最初台是用来远望,后来宫殿建筑也以台为基。汉代的各种台,有的台上有殿,如渐台、钩弋台;有的便是一种游乐的场所,如斗鸡台、走狗台。

观 观是一种楼台。汉代著名的飞廉观,是用飞廉这种神鸟命名的。据说飞廉能引来风气,铜铸的飞廉在高高的台柱上迎风展翅。可以肯定,飞廉观是汉武帝常常流连的地方。

宫殿既是皇帝享乐的场所,便有贪于享乐的皇帝去发明别出心裁的宫殿。

汉成帝想追求一种神秘的、梦幻般的又无人知晓的游乐意境,于是在太液池边筑起了一座宵游宫,宫内所有物品都涂以黑色,以利于暗中行动。成帝所喜幸的宫女皆服黑色衣,全身罩上木兰纱绢,进入霄游宫中。宫中灯烛如豆,筵席中、颤毹上,成帝与美人如醉如痴。一番欢娱之后,已夜静更深,美人散去,步不扬尘,一切悄无声息。

汉成帝的另一项发明是飞行殿。汉时轿子还没有问世,出门一般都乘车马。汉成帝设计的飞行殿,结构同于宫殿,长宽各一丈,选禁中卫士肩扛疾行,汉成帝坐在“殿”中,只觉风声灌耳,可知飞行殿移动速度之快。

能够与汉成帝飞行殿比美的是隋炀帝的观风行殿,观风行殿开间为三间,除皇帝外还可容纳侍者数百人,房间可开可合。殿脚设轮轴,但不知是用人力还是畜力推移,据史书称,速度极快,“有若神功”。

东汉南北宫东汉的都城位于洛阳,皇宫分南宫和北宫,分别位于洛阳城南北,中间距离为七里,用复道将两宫连接起来。复道中,皇帝走中道,护从夹护左右,十步一卫。

南宫的正殿是德阳殿,殿高三丈,陛高一丈。殿中可容纳万人。殿周围有池水环绕,玉阶朱梁,坛用纹石作成,墙壁饰以彩画,金柱镂以美女图形。德阳殿高大雄伟,据称离洛阳四十三里的偃师城,可望见德阳殿及朱雀阙郁郁与天相连。

洛阳城外,散布着众多的供皇帝游乐的苑、观。苑有西苑、显阳苑、显明苑、灵昆苑等。其中西苑为最大,游乐设施最俱全。

耽于淫乐的汉灵帝,在西苑筑起裸游馆十间,馆前台阶以绿苔为被,馆之四周引渠水环绕,汉灵帝挑选十四岁以上、十八岁以下的美女在裸游馆长夜饮宴。白日,汉灵帝乘小舟在绕馆的渠水中游荡,选宫女肤白体轻者为其划浆,时值盛夏,汉灵帝故意将小舟捣翻,宫女纷纷落水,他在一旁嬉笑着观赏宫女们水中的玉色肌肤。

汉灵帝在西苑中的游乐项目层出个穷。二度想以骑驴为乐,便将四条白驴御为一驾车,汉灵帝一人操辔、驾驭着四驴车奔驰周旋,在车上乐不可支。

唐 大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代,作为统治着唐朝的帝王,宫廷苑囿当然也是辉煌的。

唐代在长安有三个宫殿区,即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这三个宫城不是同时建造的,也不是同时作为帝王生活的中心。

太极宫兴建于隋代,当时称为大兴宫。唐初的两位皇帝主要居住在太极宫。大明宫原是一座避署用的宫殿,唐高宗中年因患风痹病害怕潮湿,便移住到凉爽干燥的大明宫内,扩建后的大明宫从此成为唐帝王的主要居处,兴庆官的前身是唐玄宗即位以前的邸宅,唐玄宗即位后,将此地扩建,形成又一个宫殿区。兴庆宫的规模不及太极宫、大明宫,但装修极为华丽。玄宗时成为皇帝听政与生活的中心。

安吏之乱中,兴庆宫遭到严重破坏。唐代后朝皇帝一般不居住在这里。

太极宫兴建最早,被认定为正式的宫城。太极宫的正门为承天门,太极宫的前殿为太极殿。每逢元旦、冬至、大赦天下等重大节庆日及外国使臣来会,皇帝便登承天门主持盛典,其间设宴奏乐。太极殿是皇帝朝见群臣、处理政务的地方。

太极殿北门叫玄武门。玄武代表北方,按星象来说,玄武是由北方七个星宿组成的星象。在神话中,玄神是北方之神,是一种龟蛇合体的水神。唐代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李世民夺嫡事件——玄武门事变,就发生在这里。

在唐代,皇宫的内外朝有了明确的区分。太极殿以北、包括两仪殿在内的数十座宫殿构成内朝,是皇帝、太子、后妃们生活的地方。内朝又分为东西两路,东路称为东宫,是太子居住和读书的地方。西路为掖庭宫,是皇帝与后妃们的居住处所。两仪殿是内朝的主殿、居中轴线上,皇帝日常听政也常在这里进行,唐中叶以后,多在这里举办帝、后的丧事。两仪殿之北的甘露殿,神龙殿,是唐中期皇帝常住的宫殿。唐代皇帝的寝殿都叫做长生殿,取其吉祥意义。《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是皇帝在华清宫的寝殿。

太极宫内有三泓水池,即东海池、北海池、南海池,为帝王、后妃们泛舟之所。据史书上说,玄武门事件发生时,唐高祖李渊正在池中泛舟。可见唐太极宫的规模很大,在宫北部的海池内,竟然听不到玄武门的动静。

大明宫在太极宫之东,所以又叫东内。大明宫原是太极宫后苑,靠近龙首山,较太极宫地势为高。龙首山在渭水之滨折向东,山头高二十丈,山尾部高六、七十丈。汉代未央宫踞龙首山折东高处,故未央宫高于长安城。唐大明宫又在未央宫之东,地基更高。

大明宫扩建后比太极宫规制更大,又依山而建,雄伟壮丽。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座落在三米高的台基上,整个殿高于平地四丈。远远望去,含元殿背倚蓝天,高大雄浑,慑人心魄。皇帝在含元殿听政,可俯视脚下的长安城。殿前有三条“龙尾道”,是地面升入大殿的阶梯。龙尾道分为三层,两旁有青石珠栏,上层扶栏镂刻螭头图案,中下层扶栏镂刻莲花图案,这两个水的象征物是用来祛火的。

含元殿前有翔鸾、楼凤二阁,阁前有钟楼、鼓楼。每当朝会之时,上朝的百官在监察御史的监审下,立于钟鼓楼下等候进入朝堂。朝会进行之际,监察御史和谏议大夫立于龙尾道上层扶栏两侧。

大明宫与其地基龙首山似乎构成一幅龙图,龙首山为头,含元殿座镇尾腹,驾驭着巨龙,殿前的龙尾道,阶梯麟麟,形似龙尾。

含元殿后的宣政殿,是皇帝日常朝见群臣、听政的地方。宣政殿东西两廊有门,东为日华门,西为月华门,门外是政府办公机关和史馆、书院。含元殿之后的紫宸殿,是皇帝的便殿。皇帝可以在便殿接见重要或亲近的臣属,办理政务。在便殿办公可以免去在宣政殿办公的很多礼节。紫宸殿之后,为大片散落的宫殿群,皇帝可以随意游玩、居住。

大明宫中规模最大的宫殿是麟德殿,它由前、中、后三座殿宇组成,当时又称为“三殿”,面积相当于北京故宫太和殿的三倍。宫中盛大的宴会,多在麟德殿举行。

大明宫内,中轴绕北部为太液池的所在。唐太液池与汉太液池同名,但一个在宫内,一个在城外。唐太液池供帝后荡舟、赏月。池中有凉亭,池的周围建有回廊、殿宇,皇帝也经常在太液池大宴群臣。

唐朝三座宫城之外,又有三座大型苑囿,分别为西内苑、东内苑、禁苑。西内苑在太极宫之北,苑内有宫殿若干,其中弘义宫是李世民为秦王时居住的地方,即位后改名为大安宫。贞观四年,退居太上皇的高祖李渊搬迁到大安宫,贞观九年,李渊病逝于大安宫之垂拱殿。苹内苑在大明宫的东南角上。苑内殿有承晖殿、龙首殿,看乐殿、毯场亭子殿;院有灵符应圣院,唐僖宗崩于此处;池有龙首池,引龙首渠水注入,后又将池填平,改建为鞠场。坊有小儿坊、内教坊、御马坊。

三苑之中,禁苑的规模最大。东、西两苑只有方圆一两里,而禁苑地处唐都长安西北部的大片地区,北枕渭水,向西包揽了汉长安城,南接宫城,周迥一百二十里,禁苑中有柳园、桃园、葡萄园、梨园,充满生机。数十座闲雅的小亭散布于苑中,在各个景点附近建有宫殿,供帝后们设宴观景并休息之用。在汉宫阙的遗址上,重建了著名的未央宫和数座亭台。禁苑中还饲养着多种禽兽,皇帝兴之所至,便前来游畋。

宋 汴京宫室——临安宫室 北宋的都城是汴梁,即今开封,当时称为东京。把汴梁作为帝王皇宫所在地,是从五代的梁开始的,唐、晋继之。北宋的皇宫是仿照洛阳宫殿的模式,在五代旧宫的基础上建造的。

宫城周迥五里,皇宫的正殿叫做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人庆殿之内,是中央政府办公机关,二者之间有门楼相隔。大庆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及接见契丹使臣都在紫宸殿举行。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紫宸、垂拱之间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迟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宫中的宴殿为集英殿、升平楼。北宋皇宫内的殿字并不很多,后官的规制也不很大。后宫有皇帝的寝殿数座、其中宋太祖赵匡胤住的是福宁宫,除后妃的殿宇外,后宫中尚有池、阁、亭、台等娱乐之处。

宋初,皇帝为了表明勤俭爱民和对农事的重视,在皇宫中设观稼殿和亲蚕宫。在后苑的观稼殿,皇帝每年于殿前种稻,秋后收割。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每年春天在亲蚕宫举行亲蚕仪式,并完成整个养蚕过程。

延福宫是相对独立的一处宫区,在宫城之外。延福宫是帝、后游乐之所,最初规模并不大。宋徽宗即位后不满于宫苑的狭小,遂大肆扩建、营造。延福宫扩建以后,幽雅舒适。宋徽宗大部分时间是在这座宫苑中度过的。

延福宫殿、台、亭、阁众多,名称非常雅致,富于诗意,当然是富于艺术修养的宋徽宗所取的。宫的东门为晨晖,西门称丽泽。大殿有延福、蕊珠。东旁的殿有移清、会宁、成平、数谟、凝和、玉、群玉。阁有蕙馥、报琼、蟠桃、春锦、叠琼、芬芳、丽玉、寒香、拂云、偃盖、翠保、铅英、云锦、兰薰、摘玉。西侧的阁有繁英、雪香、披芳、铅华、琼华、文绮、绛萼、铱华、绿绮、瑶碧、清荫、秋香、从玉、扶玉、绛云。在会宁殿之北,有一座用石头叠成的小山,山上建有一殿二亭,取名为翠微殿、云归亭、层献亭。在凝和殿附近,有两座小阁,名曰玉英、玉涧。背靠城墙处,筑有一个小土坡,上植杏树,名为杏岗,旁列茅亭、修竹,别有野趣。宫殿右侧为宴春阁,旁有一个小圆池,架石为亭,名为飞华。又有一个凿开泉眼扩建成的湖,湖中作堤以接亭,又于堤上架一道梁入于湖水,梁上设茅亭栅、鹤庄栅、鹿岩栅、孔翠栅。由此到丽泽门一带,嘉花名木,类聚区分,幽胜宛如天造地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几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4)

是宋徽宗时建造的又一奇艳的宫苑,可以说巧夺天工、宛若仙境。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几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5)

周围十余里,以浙江的凤凰山为蓝本建造,人工堆土叠山,主山万岁山(艮山)设数十个大洞,洞中藏雄黄和卢甘石,雄黄据说可以驱避蛇虫,卢甘石则能发散阴气、聚集云雾,使空气檬郁如深山幽谷。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几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6)

中有将太湖石积叠成的各式各样的人造山。苑的中部有景物如药、西庄、巢云亭、白龙沂、跃龙峡、蟠秀亭、练光亭、跨云亭、罗汉岩。再西有万松岭,岭衅立一倚翠楼,楼旁平地开凿了两处弯形的水池,东边的叫做芦渚,设浮阳亭;西旁的叫做梅渚,设雪浪亭。池水向东流为雁池,向西流为凤池。池周围有馆、阁、亭数座。万岁山脚下设登道直达山上最高处的介亭,介亭左右各有二亭,左为极目、萧森,右为丽云、半山。从山顶向北可俯瞰景龙江,江水的上流引一支注入山涧。苑的西侧有漱琼轩,山石间错落着炼丹观、凝直观、圜山亭,从这里可以望见景龙江旁的高阳酒肆及清澌阁,江之北岸,小亨楚楚,江水支流流向山庄,称为回溪……

艮岳的建造,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从政和到清康间十余年,各地花竹奇石,都聚于此。其中宣和五年,为运载一具高数丈的山石,动用了上千人,凿河断桥,毁堰拆闸,数月的时间才运到汴京。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几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7)

中的楼台亭馆,除上述记载外,月增日益,难以数计。徽宗晚年,耽于建造苑囿,以致国力不支。不几年,金人打来,围攻汴京,宋钦宗命取山禽水鸟十余万,尽投之于汴河,拆屋烧火,凿石为炮,伐竹蓖篱,义将苑中数以百千计的大鹿尽杀,作为鼓励士兵的食物。至此,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几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8)

已不复当年面目了。

南宋建都于临安,即今杭州。临安的宫城,早在北宋时就开始经营了,当时以临安为南京。南宋的宫室最初较为简易,认为汴京之制侈而不可为训。偏安日久,南宋南王日渐耽于歌舞升平的生活,遂不断修茸,增建宫室。

南宋皇宫的正门为丽正门,丽正门装饰华丽,门为朱红色,缀以金钉,屋顶为铜瓦,镌镂龙凤天马图案,远望光耀夺目。丽正门的城楼,是皇帝举行大赦的地方。宫中正殿为大庆殿,又名崇政殿,是举行大典、大朝会之所。大庆殿东西两侧设朵殿,是皇帝举行仪式前休息之所,后改为延和殿,供皇帝便坐视事,即为便殿。规制简朴,陛阶且一级,小如常人所居。垂拱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召见大臣的地方。

内朝宫殿有十余座。勤政殿、福宁殿是皇帝的寝殿。慈宁殿、慈明殿是皇太后起居的殿宇,仁明殿、慈元殿等数座宫殿为皇后、嫔妃所居。太子的东宫为了节省,没有另外修筑,而是和帝、后的宫室连为一片。

内朝除宫殿外,堂、阁、斋、楼、台、轩、观、亭,星罗棋布。这是南宋的特点,帝王居处的奢华不表现在宫殿上,而多表现在苑囿上。南宋朝廷借助于临安的山灵水秀,建造了大量的供帝、后闲适生活的场所。后宫及后苑的堂有三十余座,如观赏牡丹的钟美堂,观赏海棠的灿美堂,四周环水的澄碧堂,玛瑙石砌成的会景堂,四周遍植日本罗木建古松的翠寒堂。楼有博雅书楼,观德、万景、清暑等楼。阁有二十余座,其中有源自北宋的龙图、宝文、天章等阁。轩有晚清轩。观有云涛观。台有钦天、舒啸等台。亭有八十座,其中赏梅的有春信亭、香玉亭;桃花丛中有锦浪亭;竹林中有凌寒、此君亭;海棠花旁有照妆亭;梨花掩映下有缀琼亭;水旁有垂纶亭、鱼乐亭、喷雪亭、流芳亭、泛羽亭;山顶有凌穹亭。后苑有各成一景的小园,其中有梅花千树组成的梅冈,有杏坞,有小桃园,等等。禁中还仿照杭州名胜西湖和飞来峰,建造了大龙池和万岁山。

此外,南宋还有许多独立于宫城的皇家苑囿。如聚景园、玉津园、富景园、屏山园、玉壶园、琼华园、小隐园、集芳园、延祥园等。南宋的御园较北宋晚期数量更多、更加兴盛。南宋偏安的一百多年中,各朝帝后游玩、享乐,极尽荣华富贵,过着人间仙境的生活。有诗为证:“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元 宫城——隆福宫——兴圣宫 气吞欧亚的蒙古帝国,最终选中了燕京作为首都,定名为大都。燕京作为帝王之都,这不是第一次,在蒙古军队打败金人之前,燕京已是全国的首府。战争中,金国的宫室变成废墟,蒙古帝国重又兴建奉朝的宫室。经二十余年的兴建,元宫的规制与华美又胜于金代一等。

元代的皇宫以太液池为中心,分三个部分,即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官。

大内是正式的宫城,宫城呈长方形,长有六、七里,周迥二十里,四隅各有一个角楼。宫城的正门为祟天门,自中南海引出的水渠从崇天门前流过。宫的正殿为大明殿,是举行重大节庆、大朝会的场所,殿内设皇帝与皇后的宝座,元代制度规定,帝、后并坐临朝,大明殿后有寝殿,作为皇帝休息或暂时居住之所,大明殿是整个宫殿中规制最大的一座,装修也最华丽。大明殿的东西分别有文思殿、紫檀殿,后有宝云殿,宝云殿两旁分设钟楼、鼓楼。

大明殿内有两样精巧的东西值得一提。一为灯漏,漏是古代计时用的器具,元宫灯漏用机械控制,上设十二个小木偶人,捧十二个时辰标志,每当时辰交替时,下一个小偶人便从小门中出来,捧着时辰牌,立于御床对面。郭守敬进献给元世祖的七宝灯漏,朝会时陈设于殿中,灯漏中的钟鼓能应时自鸣。另一样精巧的东西是机械控制的笙,笙又与一个机械控制的孔雀相连,笙一鸣则孔雀相应起舞。宴会时此笙又是乐队的首席,笙鸣则众乐齐作,笙止则众乐变亦止。

以延春阁为主的后宫区,结构与前廷相似。延舂阁为后宫的正殿,阁后有柱廊,柱廊后为七间寝殿。寝宫当时俗称为拿头殿。朱红镶金的窗棂,用玉板明花没纸糊窗,间缀双金花,外罩一层黄油绢幕,油浸过的纸、绢可以透光。冬天则用油皮罩在窗外。殿内遍铺红黄色的厚地毯,寝处屏幢帷幄几重,床上茵褥重叠,上盖纳失失(一种皮褥),纳失失上贴以金花,再熏以异香。后廷的东西两庑有一百七十二间,供嫔妃居住,寝殿与长庑相通。此外,后廷还分布着许多小型的殿阁。

宫城的北门叫厚载门。厚载门建有高阁,四周建旋梯,称为飞桥,舞台与飞桥连接,元顺帝最爱观看十六天魔女的舞姿,每临幸厚载门的高阁时,便命天魔舞女歌舞于旋台上,前面由吹奏乐队导引,自飞桥而升。厚载门外的市民可隐隐听见、望见那里的歌舞景象,宛若仙境。

史载元世祖忽必烈曾命令将塞外的青草植于大内丹墀之前,谓之“誓俭草”,提示子孙勿忘创业艰难,但后世君主却忽视了这些青草,忙于追金逐玉。

太液池的西部,为隆福宫和兴圣宫两个宫区。隆福宫主要供太后居住,兴圣宫主要供太后、皇后、嫔妃居住。嫔妃能够到这里来住,算是宠遇。女性在蒙古族中的地位高于汉族,皇后可与皇帝并坐临朝,后妃可单独占据一两个宫区,而不象汉族皇宫那样,后妃的住所位于遮拦密匝、无人窥视的后宫深处,不与外人相通。而元代的兴圣宫却有文士往来其间,兴圣宫内有奎章阁,选文翰才俊在奎章阁中任学士兼经筵讲官。

太液池水源自京西的玉泉山,太液池俗称海子。池中有小岛名琼华岛,该岛以玲珑石砌为山,元时称为万岁山。据说这些石头取自于宋代的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几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9)

。该岛岩,洞窈窘,林木郁郁,岛上建有广寒、玉虹等殿。广寒殿是元帝观景、饮宴的佳处。此殿装璜华丽,窗为朱红色,镶以金线,窗楹镂刻云龙图案,上铺一层黄金,殿内设间五金花玲珑屏台床,四周排列金红连椅,殿中设一黑玉酒瓮,可贮酒二十余石,殿后有两个石笋,为龙首形状,太液池中的水被抽上来,又从龙嘴中喷出。殿的窗外有露台伸出,旁有一个数丈长的铁杆,上置三个金葫芦,以镇岛下的龙潭。皇帝在琼华岛凭栏四望,视野空阔,前面是瀛洲桥,太液池东西宫殿金碧流辉,回望西山云气,与高大的城阙相接,天宇显得低沉可就,人在一片清虚之中……

太液池中,皇帝与嫔妃泛舟娱乐,中秋之夜泛舟于池上更是美妙无比,元武宗时,中秋太液池上,皇帝与嫔妃乘船赏月,令宫女编为两队,左为凤队,右为鹤团,驾彩帛装饰的采菱、采莲之舟,往来如飞。武帝仰望中天一轮圆月,彩云四合,乃开宴张乐,令宫女们上前起舞,歌一曲“贺新凉”。随后又令两队宫女用水激战,宫女们在各自的船上摆开战场,交战的水柱在月光下如剑戟的寒光。最后,武帝携众女乐们在“龙归洞”歌声中归去。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工于匠作,曾亲自设计龙舟式样。制成的龙舟,上有穿廊、暖阁、殿楼,全部用五彩金妆。舟身落在龙背上。龙舟在太液池中行进时,龙的头、眼、口、爪、尾皆动。虽然驾船的动力来自水手的篙杆,但远望金光闪跃的巨龙在水上行进,足以令当时的人叹为观止。

明清 紫禁城 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至今仍保存完好。从构建的技术、艺术水平上讲,紫禁城遥居于历代宫室之上,尽管它的占地面积并不很大。

紫禁城位于城的正中央,中轴线穿过皇宫的正中,也即是穿过正殿太和殿的正中。紫禁城体现着古代的中央集权观念和均衡意识。它的高大、庄严、肃穆更体现着皇权至上。

天安门(明代叫做承天门)是皇城的大门,雄伟壮丽。进入天安门后,迎面而来的是端门,端门处于皇城的大门与宫城的大门之间,起一种缓冲作用。端门之北,高大的午门矗立着,雄浑凝重。午门是宫城的正门,是宫城中最高大的门座,重大仪式如大赦、献俘在此举行。紫禁城的北门为神武门,东西各为东华门、西华门。

进入午门,建筑物渐趋紧凑。由午门跨过内金水桥,入太和门,抬头便可仰望太和殿。殿前广场空阔,可容纳万人。太和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登基和大节庆(包括元旦、冬至、万寿节等)仪式的地方。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中和殿后的保和殿,是策试进士的场所,皇帝也常在此接见大臣,举行宴会。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前朝位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在太和门两侧,有文华、武英两殿。文华殿在东侧,是进行文事活动的地方,明代文华殿正堂按期举行经筵,由翰林院学士向皇帝进讲经史;文华殿的廊庑,是太子读书的地方。清代废除预立太子制度,文华殿除经筵进讲外,还贮藏书籍。清代重建厂文渊阁,贮藏四库全书。太和门右侧的武英殿,也主要作为宫廷文化活动的场所,清廷在武英殿用当时先进的铜活字印刷书籍,称为“武英殿本”,该殿附近有南熏殿,收藏历代帝王与名贤画像。

从保和殿北的乾清门迤北,便进入内朝。乾清宫是内朝的正殿,是明代和清初皇帝的寝殿。乾清宫堂中有一个匾额,上有“正大光明”四个字,清雍正皇帝创立秘密建储法,将预先写好的皇位继承人名字装入密匣,藏于“正大光明”匾后,待皇帝临终时才开匣验看。

乾清宫之北,是皇后居住的坤宁宫。乾以配天,坤以配地。乾清、坤宁分别为帝后的寝殿,象征着天人合一的秩序,也表明皇宫在人间的崇高地位。坤宁宫的东暖阁,是清代皇帝大婚时的洞房,婚期时在这里居住几天,然后皇帝再回到乾清官。在乾清与坤宁两宫之间,还有一个殿,名曰交泰殿,取天地交泰之意。交泰殿是皇后受贺和举行亲蚕礼的地方。乾隆以后,在这里存放了二十五颗宝玺。

内朝中轴线的两侧分布着十二宫,东六宫,西六宫。分别由太后、嫔妃、太子居住。每个宫又是各自独立的单位。

除上述主要宫殿的组成的大致格局以外,紫禁城内还有难以——尽数的殿、阁、门,分布有序。

然而紫禁城并不是皇帝唯一居住、生活的地方,尤其对于清代皇帝而言,离宫、苑囿是任何一朝都不可或缺的,明清两代在这方面不逊于任何一代,特别是清代皇帝对苑囿的“需要”更大。清代皇帝每年约三分之二的时间住在离宫。

明清的离官苑囿有圆明园、避暑山庄、三海(北海、中海、南海)、颐和园。这当中,只有三海明代已有,其他均为清代所建。这些离宫苑囿令人能够亲眼目睹、亲身游历,这里就不再详细描述了。

25.阿房宫辨正

阿房宫读音阿ē,房pánɡ。秦代著名太建筑。宫的前殿筑于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房村(俗名郡邬岭)。全部工程至秦亡时犹未完成,故未正式命名。其称为阿房宫的由来,则有数说:

第一说谓四阿皆为房。《汉书·贾山传》注云:“师古曰:‘阿房者,言殿之四阿皆房也’”。

第二说谓宫殿高峻,若阿上为房。同上注师古曰:“一说大陵曰阿,言其殿高,若于阿上为房也。房字或作旁。”

第三说谓其四阿房广。《史记·秦始皇本纪》:“索引”云:“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宫四阿房广也。故云下可建五丈之旗也。”

第四说谓其去咸阳近。《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秦阿房宫亦曰阿城,在雍州长安县西北十四里,按宫在上林苑中。雍州郭城西南面。即阿房宫城东面也。颜师古云:‘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

上述四个异说中,有三个是颜师古讲的,一人之说,纷歧至此,就今日情势看来,应以第四说为近。

阿房宫规模极其宏大,“东西五里,南北千步”(《汉书,贾山传》)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万丈旗”(《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亡,为项羽所焚毁,现尚存高大的夯土台基,高约7米,长约1000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近来有人对阿房宫的有关问题做了考证。

1.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确是好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但是它并不具备史料价值,如果“历史学家”硬要加以引用、读者又深信不疑,杜牧先生在地下恐怕也会认为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悲哀!

2.阿房宫起宫井非从始皇帝三十五年开始,而是早在距他近百年前的秦惠文王时已经草创,秦始皇是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建、扩充。尽管他动员了几十万劳动力,但正式营建不过三年。前殿工程“室堂未就”便固秦始皇驾崩而停工,后来秦二世“复作阿房宫”,那只不过是狗尾续貂地表示罢了。

3.秦始皇扩建阿房宫,就是要作一个体现圣治的朝宫,也就是“帝王之都”。和汉初之未央宫,唐初之太极宫,都具有同样的政治需要。说它是离官别馆,纯属享乐之用,那不过是片面的猜想而已。

26.未央宫重见天日

2190多年前,刘邦建立汉王朝才几个月,丞相萧何为显示皇帝的尊贵以威震四海,动工在京城长安修建了如阿房宫一样宏伟豪华的未央宫,公元前198年,正式落成。

“未央”是汉代吉祥之语,意即永不衰老。取名“未央”的这座汉皇宫殿,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宫殿建筑史上也占有辉煌的篇章。遗憾的是,它早在1000多年前即遭到彻底破坏,地面现今已成农田。

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科学院(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派出汉长安城工作队,对这个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的未央宫遗址进行调查勘测。经过长期准备,进入80年代,有计划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工作,获得一系列重大发现,把未央宫的总体布局和主体建筑基本弄清,出土了数万件文物。

未央宫位于汉长安城内西南角,今西安市区西北5公里处,根据汉城工作队的长期勘察、钻探,发现了深埋地下的周围宫墙墙基,宫城呈规整的方形。东西墙各为2150米,南北墙各为2250米,周长8800米,宫城面积5平方公里,约占长安城总面积的1/7,经勘探,证实未央宫是利用南北向的龙首山丘陵修建的高台建筑,当时高过长安城墙。未央宫城内的建筑以位居中央的前殿为主体,前殿是皇帝临朝听政的要地,其他重要建筑围绕它的四周,各种楼台殿阁多达40余座。未央宫宫城四面各有一门。后妃、太子、宫女居住的桂宫、北宫和明光宫均在未央宫内的北部和东北部,他们与皇帝所在的前殿的联系以北宫门最方便。各地诸侯朝见皇帝都由东宫门进入。现已探明南、北宫门的位置。

长期从事汉代考古的刘庆柱副研究员指出,在明、清以前作为皇帝居住理政的中国古代宫城中,未央宫居重要地位,这是因为:1.未央宫是中国古代已知的宫城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约5平方公里。2.未央宫是我国古代使用朝代最多、时间最长、保存年代最久的宫城。西汉从第二个皇帝惠帝刘盈(前194)起,以未央宫为皇宫,终西汉一代(8年)未改其制,达203年之久。以后有新莽(34年)、前赵(12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和北周(25年)6朝的皇宫都设在这里,共7朝达360余年。但它保存的年代更久,它的一些重要建筑虽在新莽时农民起义毁于战火,但以后各朝在使用中都作了修葺。修未央宫最后一次是唐武宗会昌元年,上距始建未央宫已有1041年。

27.清代的行宫

我国古代皇室帝王都建有许多富丽豪华的皇宫和行宫别苑。所谓行宫,是指皇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休息的宫室,也就是皇宫之外的高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就有关于行宫的记载。行宫还有冬、夏之分。根据我国古代园林史记载:行宫大部分是依天然风景区建造的。这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修筑的“骊山汤”行宫。此行宫唐代时又进行了扩建,改名为“华清宫”,它就是一座“冬宫”。另外,隋朝时营建的“仁寿宫”唐代也进行了改建。经修复后更名为“九成宫”,它是一座“夏宫”。

清代,康熙14岁亲政后,富有政治韬略的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告诫康熙:“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意思是要康熙注意边肪建设,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事素质,不要忘记武备,为加强北部边防,康熙主张不筑长城,其主要战略目标是加强对蒙古各部的管理,把蒙古诸部建成“塞上雄蕃”,使其“众志成城”。因此,康熙十六年出塞北巡,又设置了“习武绥远”为目的的“木兰围场”,并把岁幸秋狩大典立为家法,以期“威武远扬,塞垣清晏”。这样,从北京至木兰围场,清帝及随行的皇亲和官员都要在沿途休息,所需用的大量物资也不能只靠驼载、马运,需要建立行宫来解决。据记载,皇帝出巡,20里一休息,40里一住。因而,在康熙时期,光是从北京至古北口就修建行宫7处:蔺沟、石槽、怀柔、密云、罗家桥、瑶亭、王家店等。康熙二十九年又在北京西郊海淀营建了行宫“畅春园”,周围占地约10华里,现在还存有畅春园的界碑。

康熙四十年至四十八年,在北京西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占地约5000多亩,与此同时,又耗巨资营建了口外行宫。康熙时期建了8处,乾隆时又改建新建了14处。先后建立了口外行宫22处,正式命名的有20处。

乾隆十六年以后又建立了许多行宫。这些行宫,根据真功能又可分为三类:茶宫——饮水、吃茶点休息的地方;尖宫——中途御膳的地方;住宫——居住休息和游览消夏的地方。据记载。在未建避暑山庄之前,康熙每年出塞北巡一般从5月25日至9月22日,约116天。由于他经常出巡口外,促进了大型行宫的建立。1703年即康熙四十二年,营建了“避暑山庄”,承德也就逐渐发展为都会,成为同各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避暑山庄是以自然山水为主的苑囿,也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苑囿,这在历代帝宫建筑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随后修建的“清漪园”(颐和园),也是清代著名的皇家苑囿、清代四大行宫之一。

28.沈阳故宫

在沈阳市旧城中心,是清王朝进入北京统治全中国前的皇宫。从1625年开始兴建,到1638年基本建成,共花了13年时间。整个皇宫占地46000平方米,有殿阁三百多间。

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没有按照“三朝五门”的制度布置,而分为东、中、西三路,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

东路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坐朝议政的地方,主要建筑是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的大政殿,殿内的柱子是方形的,柱头上的枋做成龙形,具有汉、满、蒙三个民族的建筑风格。在大殿前面长形广场东西两侧,各有五座单檐歇山顶的亭式小殿,呈“八”字形排列,这是清代当年十个王爷办公的地方,称“十王亭”。

中路最宽最长,是清太宗皇太极修建的,带有“前朝后寝”的布局形式。前面的外朝以崇政殿为主,前后有三进院落,是整个沈阳故宫的中心。崇政殿是清代帝王上朝听政的大殿,1636年,皇太极把国号由后金改为“清”,曾经在这里举行过庆祝大典。后面的内廷以清宁宫为主,是皇帝后妃们生活居住的地方。清宁宫是一个独立的四合院,坐落在一个三米多高的高台之上,这种“宫高殿低”的建筑形式,是满族的传统习惯,与北京故宫完全不一样。此外,清宁宫的门朝向东南,室内三面为大炕,这也是满族居住建筑的特点。

西路是乾隆皇帝时期增建的,有文溯阁、仰熙斋、嘉荫堂、戏台等主要建筑,是皇帝看戏和读书的地方,建筑的布局与风格和北京故宫相似。

29.布达拉宫

矗立在拉萨市红山之上,不仅是拉萨,也是西藏的主要标志,是我国著名的宫殿式建筑群。

布达拉宫本来是一座喇嘛寺庙,但由于古代西藏政权和宗教合而为一,这座建筑既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地方政府的所在地,所以把它称之为宫。

布达拉宫创建于公元7世纪,当时西藏这个地区叫吐蕃国,它的国王叫松赞干布。公元641年,唐太宗的女儿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成婚,松赞干布决定为文成公主建造一座宫城,于是在红山上大兴土木,修建了999间殿室,加上原有的红楼,共有一千间。由于建成后特别雄伟,佛教信徒们将它比作圣地普陀山,布达拉就是普陀罗的音译,所以称布达拉宫。

早期的布达拉宫由于受到雷击、火灾和兵乱,没有完全保存下来,只留下法王修法洞和观音佛堂两处。现在的布达拉宫基本上是17世纪后重建的。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层层向上,直到山顶,整个宫城高117.19米,东西长360多米,南北宽140米,占地10.3公顷。宫城全部为石木结构,建筑面积达13万平方米。整个建筑下边大,上边小,外部包着很厚的石墙。建筑南面上的窗开得很小,把布达拉宫衬托得更加雄伟。由于墙身和檐用了大量横的装饰带,使实际只有9层的宫殿给人们以13层的错觉。

布达拉宫主要分为白宫、红宫两大部分。从白色大门沿石阶到外观第6层,全部刷着白色,称“白宫”;从外观第7层到13层,正中刷着红色,叫做“红宫”。

白宫是达赖喇嘛日常居住和从事政治、宗教活动的地方,里面有一个面积为500平方米的大厅,可以容纳500多个喇嘛念经。白宫的最高处是达赖居住的寝宫,从早到晚阳光灿

烂,所以叫做日光殿,殿内有无数的珍宝,陈设十分豪华,仅达赖用的一只金壶就重120多两。

红宫是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主要有历代达赖的八座灵塔殿和各类佛堂。灵塔殿是放置灵塔的殿堂,从五世达赖开始,到十三世达赖,除六世达赖外,每世达赖去世后都要建一座灵塔,共八座。灵塔分为塔座、塔瓶和塔顶三部分。达赖去世后,便用盐涂抹遗体,然后涂上香料,等遗体干枯后,便存放在塔瓶之中,供信徒们朝拜瞻仰。整个灵塔都用金皮包裹,用珠宝镶嵌,极其奢华。在八座灵塔殿中,以第一座规模最大,是放置五世达赖灵塔的殿堂,殿内灵塔高14.85米,塔身用纯金包裹,共用去黄金11.9万多两,镶嵌有珍珠宝石1.5万多颗,其中大小珍珠就有4000多颗。最精致的是十三世达赖的灵塔,高14米,用了1.8万两黄金包裹,珍珠宝石无法计数,在陈设的许多供品中,有一座珍珠塔,是用22万颗珍珠穿结而成。这些精致辉煌的灵塔,实在是世所罕见。红宫中的主要建筑享殿,高6米,面积680平方米,殿内有48根木柱,上面包满了棕色花纹布,彩绘、壁画很多。

布达拉宫里殿堂密布,长廊交错,雕柱林立,四通八达,仿佛一座迷宫。各部分的装饰布置十分豪华,所有殿堂都是雕梁画栋,有的柱子甚至包着厚厚的金皮,各个佛堂里有数以万计用金、银、玉石塑造的佛像和各种文物。

布达拉宫还是一个壁画的世界,数百间大小殿堂、廊道,都布满了壁画,显得彩绘充盈,满壁生辉。仅五世达赖灵塔殿附近的一处壁画就有近700幅。宫内壁画的内容多数是佛教故事,也有反映西藏风貌、当年修建布达拉宫情景,以及文成公主进藏等内容的壁画。画面生动,用笔工细,着色艳丽、这里的壁画都足用白绸作画底,贴在墙上后再涂上酥油,所以不易脱落,而且能长期保持鲜艳的色泽。

在布达拉宫最高处的红宫顶上,是三座用镏金铜瓦铺盖的歇山顶大殿和五座金塔,参差错落,在阳光照耀下,金光灿烂,使整个宫城显得更加壮丽辉煌。

布达拉宫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是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是西藏最珍贵的宗教、艺术和文化的宝库。

30.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修建,用了15年时间基本建成,到现在已有550多年的历史。整个宫殿的设计和布局都表现了封建君主的“尊严”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宫殿楼阁99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四周围有高10多米的城墙、墙外一周是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城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结构奇异、和谐美观的角楼。城有四门:南面的正门是午门,北门叫神武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

故宫建筑布局分为“外朝”与“宫廷”两大部分。由午门到乾清门之间部分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东西两侧有文华、武英二组宫殿,左右对称,形成“外朝”雄伟壮观的格局。三大殿前后排列在同一个庞大的“工”字型汉白玉石殿基上,“殿基高8米,分为三层,每层有汉白玉石刻栏杆围绕。三台当中有三层雕“御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高大的一座建筑物,面阔11间,深5间,通高35米多,用72很大木柱支承梁架构成四面坡的屋面。这是国内最大的古代木构建筑。乾清门以内为“内廷”。建筑布局也是左右对称。中部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封建皇帝居住和进行日常治理的地方。两侧的东、西六宫是嫔妃的住所,东、西五所是皇子的住所。“内廷”还有为皇室游玩的三处花园:御花园、慈宁花园、寿宁(乾隆)花园。内金水河,沿“内廷”西边蜿蜒绕过武英殿、太和门、文华殿流出宫外。河上有白玉石桥,沿河两岸有曲折多姿的白玉雕栏杆,形似玉带。故宫建筑绝大部分以黄琉璃瓦为顶。在阳光下金碧辉煌,庄严美观。

故宫原先是明、清两代的皇宫。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但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根据退位时袁世凯所订的《清室优待条件》,仍然居住在紫禁城中(故宫),保持着皇帝的“尊号”。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软禁了当时的总统曹锟,由黄郛组织摄政内阁,代行大总统职务。他还废除了皇帝的“尊号”,并将溥仪驱逐出故宫。于1925年10月10日在故宫的乾清门内,举行了故宫博物院的开幕典礼。这就是故宫博物院的来历。

31.故宫中的《红楼》壁画

在长春宫一个大院的走廊四角,矗立着十余幅《红楼》壁画。

这组壁画气势磅礴而画笔工细,布局精整而结构深曲和西洋画的技法特点。壁画里,既有粉墙环护、绿柳周垂,游廊相接、芭蕉数本的怡红院,又有一带粉垣、数楹修舍、翠竹遮映、一明两暗的潇湘馆;既有稻茎掩护、杏帘在望的稻香村,也有高大轩敞、雕梁画栋的秋爽斋,还有构思别致的贾母逛大观园……据说,这些笔力深厚、独具匠心的壁画乃是出自名不见经传的北京地安门一家彩画铺的艺人之手。

“西六宫”之一的长春宫是贵妃们居住和读书的地方,慈禧太后、溥仪的妃子都曾在这里住过。这样一个“怡情书史”的地方,怎么会有以小说《红楼梦》为题材的壁画呢?原来,这与慈禧太后及瑾、珍二妃不无关系。

据邓之诚《骨董琐记》记载:慈禧喜读小说,“略能背诵,尤熟于《红楼》,时引贾太君自比”。另据钱塘九钟主人《清官词》记载,瑾、珍二妃曾命画院绘大观园图,并令内廷臣王为之题诗。据此,再根据壁画的风格和一些历史传说,许多字画签定专家、红学家认为,长春宫中的红楼壁画应是光绪年间慈禧或瑾、珍二妃命作的。

32.故宫御花园花石子路

走进北京故宫御花园内,低头看一看脚下,一幅幅用石于、砖条、瓦条镶嵌雕刻的图案,会使你大饱眼福,流连忘返。

御花园花石子路,是御花园内的路面装饰品,是为皇家观花赏景时铺设的艺术品。它们既与周围华丽的亭楼、茂盛的花木融成一体,又有独特的欣赏价值。

花石子路上的图案共有900多幅,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一是花鸟鱼虫图,如“十二属相图”等。二是博古图,包括琴棋书画、七珍八宝、古玩铜器等。三是吉祥图,如“喜鹊报春”、“凤垂牡丹”等等。四是历史人物故事,如三国故事、聊斋故事等等,五是民间传说、诙谐故事,如“渔樵耕读”、“怕妻图”等等。

花石子路的图案虽是用磨雕镶嵌技术制作出来的,却达到了绘画的艺术效果。它们勾画出了十分逼真的细节。如“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图中黄忠射在关羽头盔缨根上的箭,精致细腻,传神增色。

33.故宫“龙”趣

北京故宫好像龙的世界,重重叠叠金碧辉煌的宫殿房顶、门窗、天花、梁柱、台阶、栏杆,到处都有“龙”,有石雕龙、木刻龙、铜龙、铁龙、金龙、玉龙、陶龙、琉璃龙、彩绘龙……造型千变万化。

太和殿、保和殴、中和殿,是故宫主体建筑。三殿矗立在三重汉白玉石龙墀之上。龙墀石栏立望柱1480根,栏板1414块,每根望柱上浮雕着蟠龙。每重栏檐边都伸出一个个巨大的石雕龙头(即螭首),共有1142个。三大殿前后御道,铺设有雕刻精美的龙陛。

太和殿的门窗,都镌刻有精巧的龙图案。殿门以上门楣、额枋、斗拱、匾额,都有雕龙彩绘;殿顶正脊两端的脊兽(即螭吻),是故宫最大的龙头,重8.6吨。大殿重檐两层,有数千条瓦垄和瓦沟,上面都有龙形图案,龙的数目,难以计数。太和殿内的6根金柱,每根高12.7米,直径1.06米,柱饰金龙蟠绕。殿顶藻井,装饰巨龙悬球,称为“轩辕镜”。天花板由无数方格组成,方格绘“二龙戏珠”彩画,仅天花板上的彩龙就有3000多条。太和殿的金漆木刻宝座上,9条饰金雕龙昂首曲躯,大有腾跃之势。座下部是须弥座,透雕金龙。座后是一面巨大的九龙屏风。

除三大殿外,故宫其他地方也有龙。储秀宫的铜龙,高1.6米,长1.7米,重约3吨,金光熠熠。

34.故宫为何有9999间半房间

故宫是世界有名的建筑群,也是界上最大的王宫。它共有9999间半房间,为什么不多不少偏是四个九还有半间房间呢?

据说,天上的玉帝的宫殿有一万间房子,人间的皇帝(天子)是玉帝的儿了,因此皇帝的宫殿就不能是一万间,规格要比玉帝低些。于是建造时就按9999间半的数字建造。所谓“半间”就是指文渊阁楼下西头的那个小屋。

故宫与封建礼仪故宫是博大的,它首先是一个举行礼仪的场所。封建宫廷政治“不可一日无礼”,这是有历史教训的。汉高祖登基后,曾把秦朝苛刻的仪式全废子,举手投足,听其自然,好像很痛快,结果自食恶果。那帮文臣武将在朝廷里闹着、嚷着,喝酒拌嘴,不管什么爵位。彼此小名叫着,一发火还会拔出剑来。政治没有严肃便没有认真,汉高祖最后不得不补上比秦朝还要苛刻的礼仪,仅排演就花了数月。在长乐宫正式使用之日,汉高祖大喜过望:“方知皇帝之尊贵。”随后他奖赏礼仪设计大师叔孙通500斤黄金。

礼仪,从此在中国便受到特殊的重视,连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朝代亦不曾忽略。《明史》《清史》中专记礼仪车马服装制度的部分,有几大本书,而其中一大半内容都是在故宫中进行的。

不妨先观赏明朝的一次“献俘”仪式,皇帝的御座设在午门城楼上。他端坐其中,瞰视着下面花岗石广场,两旁站立着授有爵位的高级军官和被称为大汉将军的身材魁伟的御前侍卫。在广场上大批官员的注视下,俘虏被牵着进来,手脚戴着镣铐,一块开有圆孔钓红布穿过头颅,被吆喝着正对午门下跪。这时,刑部尚书趋步向前,站定,然后大声朗读各个俘虏的罪行。读毕他又宣布,这些罪人请皇上批准一律押赴市曹斩首示众。皇帝答复:“拿去!”他的天语纶音为近旁的高级武官二人传达下来,二人传四人,而后八人、十六人、三十二人相次连声传喝,最后大汉将军320人以最大的肺活量齐声高喝“拿去”。声震屋瓦,旁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仪式在古代社会赋有意义重大的功能,心理学家认为:正是仪式把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将要进行的工作和将要完成的任务之中(例如为鼓励农业的皇帝亲耕仪式和针对外来军事纠纷的献俘仪式),因而也就增加了成功的机会。这些仪式的作用就像是一种训练和安排,以便使人对他将要从事的工作作好精神上的准备。

故宫的设计建筑,很少去考虑现代建筑中诸如实用效果、广场绿化、曲线变化等一般常识,一切都为了使礼仪达到最佳效果。故宫刻意制造了在空间对比变换中产主的意境——崇高感。进入大明门,是狭长通仄的千步廊空间,冗长的狭长空间之后,出现一处横向展开的广场,迎面矗立着高大的天安门城楼,对比效果极强。天安门前汉白玉金水桥和华表、石狮等,鲜明地衬出暗红的门搂基座,形成第一个让人折服的高潮。进入天安门,与端午门之间形成了一个较小空间,顿为收敛;然后,过端门,呈现一个纵深而封闭的空间,尽端是雄伟宽大的午门,高墙以一形控制、俯视着封闭的空间,有肃杀压抑的气氛,构成第二个高潮,午门与太和门之间,又变为横向广庭、舒展而开旷。经太和门人太和殿前广场,顿感威武壮丽,正前方是巍峨崇高、凌驾一切的太和殿,形成第三个高潮。在这肃穆的,高潮迭起的氛围中,谁还敢三心二意,礼仪只有这样的环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西方基督教文明作为横贯欧洲的大文化,它的社会认同依赖的是教堂,教堂铸造了整个欧洲中世纪的精神一统。古代中国没有教堂,故宫就是政教合一的地方,通过繁缛、神秘、神圣的仪式,令人的精神与理智折服。试想,任何陌生人在鼓乐声中,穿过林立的卫兵,一路步人故宫,都会不可避免地双膝发软,一旦挪到皇帝的视线之下,就会自然而然地扑通跪下了。在没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古代,全体政府首脑,“京官”,正是通过每日朝拜和其他仪式,在故宫接受对大一统文化的认同,对普天之下皇帝最尊的首肯。而后,再通过省衙、县衙传达下去,使全国进入一种“上下和谐”的文化状态。

今天,世界其他许多国家都还保存着古代王宫,相比故宫,它们多少有些追求实用、华丽的浅薄(在精神追求方面他们有教堂),中国故宫宽阔的广场,高高的砖台烘托起三出陛白玉须弥座之上的三大殿,不过是开间很大的三间平房,它的设计彻底摆脱了世俗,完全地进入特定的文化状态。它的建构深刻地领悟了礼仪文明的精髓,领悟了我们自身文化的纲领与核心,表现了中国人非凡的智慧。它的文化精神渗透到各级衙门,渗透到地方文庙,乃至渗透到一个个中国人的家庭(比如北京的四合院,一般都有中轴线、主房、厢房等)。

故宫,不仅是一座中国历史的博物院,也是一座文化学、心理学意义上的博物馆。

35.故宫角楼

站在北京景山最高处的万春亭南望,可以看到故宫紫禁城的四个角上,都有一座造型别致、装饰华丽的小城楼,这就是著名的角楼。

角楼多角、多檐、多山花、多屋脊,参差错落,层层叠叠,造型精美奇特。屋顶分为三层,下面一层平面是十字形,应该是八个角,但是,它在两个角之间又凸出了一个角,变成了12个角;第二层在四面凸出的十字上,各做了一个歇山顶;顶层是两个纵横交错的歇山顶,形成十字顶,在十字的中心,是一个金光闪闪的镏金宝顶,加上黄色琉璃瓦屋面,红色圆柱,华丽的屋脊装饰,使整个角楼显得玲珑别致,金碧辉煌,奇丽无比,成为紫禁城的标志。

现在,当人们提起故宫角楼时,总爱用“9梁18柱,72条脊”来形容。原来这个小小的角楼,上下各层的屋脊加起来共有72条,连同9根梁和18根柱子,其数目恰好是99,是两位数里最大的奇数,这反映了角楼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造型。

关于角楼的设计,还有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初建的时候,由于皇帝的苛刻要求和督造大臣的催逼,工匠们一时想不出好的办法,急得好多天都吃不好睡不好。这感动了建筑的祖师鲁班爷爷,他变成一个白发老人,送来一个编制精巧的笼子,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式样。由于解决了技术设计上的难题,很快造成了角楼。这个美丽的传说,虽然是后人为歌颂工匠们的智慧而编造的,但却为角楼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36.三宫六院

故宫内以乾清门为界,南为外朝,北为内迁。内迁即是皇帝和他的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三宫即指中路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又称“后三宫”。六院即分别指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及永和宫;西路六宫: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及重华宫。因各声均为串院格局建筑,故总称“六院”。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宫六院”。

37.紫禁城角楼

北京紫禁城四角角楼的建筑形式罕见。这四个角楼建造于明永乐年间,它们的造型奇特,式样精美,结构复杂。楼顶为十字交叉大脊歇山式,上披各种特制的异形黄色琉璃瓦件,中座一个鎏盒宝顶,屋檐分为三层。整个楼顶共出角28处,窝角16处,檐角参差,高低错落。远远望去,层层叠叠,金碧辉煌。楼身所用大木均为上等楠木,制做异常精工,虽一榫一卯,一升一斗。都严丝合缝。角楼的建筑平面为十字曲尺形,计有100多平方米,连城台在内高27.5米。它们耸立四角,给故宫建筑群增添了雄伟壮丽色彩。

38.紫禁城住过多少皇帝

紫禁城从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到辛亥革命的四百九十一年中共住过二十四个皇帝。

明朝十四个,他们是:明成祖朱棣,二十二年;明仁宗朱高炽,一年;明宣宗朱瞻基,十年;明英宗朱祁镇,十四年;明代宗朱祁钰,七年;明宪宗朱见深,二十三年;明孝宗朱祀樘,十八年;明武宗朱厚照,十六年;明世宗朱厚熄,四十五年;明穆宗朱载堂,六年;明神宗朱翊钧,四十八年;明光宗朱常洛,一年;明喜宗朱由校,七年;明思宗朱由检,十七年。

清朝十个,他们是:清世祖福临,十八年;清圣祖玄烨,六十一年;清世亲胤祯,十三年;清高宗弘历,六十年;清仁宗禺页琰,二十五年;清宣宗雯宁,三十年;清文宗奕拧,十一年;清穆宗载淳,十三年;清德宗载活,三十四年;清宣统傅仪,三年。

39.紫禁城有几座门

北京明清故宫又称紫禁城。故宫是一座长方形的小城,南北东西各设一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每一座城门之上都有巍峨的城楼。四座城门的用途,在古代是不一样的。

午门是皇宫的正门、造型比其他三门更有气势,平面呈“冂”形,突出的两翼各开一座侧门,分别叫左掖门、右掖门。城门之上建楼五座,俗称五凤楼。午门之外是一个近l万平方米的广场,用花岗岩条石铺筑,正中是一条向南延伸的青石御路。午门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平时午门大多是关闭的。

东华门是皇宫的东门,清代文武官员由此入宫,西行不远就是内客大堂及其他办事值房。清乾隆年间曾谕旨,官职二品以上,年龄六十岁以上的官员可坐轿进入东华门,算是对老臣们的特殊照顾。另外,清代皇帝出殡也要走此门,雍正、嘉庆、道光、咸丰等皇帝出殡时灵柩就是经此移放到景山寿皇殿的。

西华门正对南海的西苑门,皇帝往西苑必经此门。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时,慈禧太后就是从西华门仓惶逃跑的。

神武门是皇宫的北门,城门楼上设有钟鼓,白天鸣钟,入夜击鼓,报告着一天的标准时间。景山北面的钟楼、鼓楼也与之同鸣。此外,皇帝选妃时,应选的八旗秀女也都出入此门,电影《火烧圆明园》再现了这一场面。

40.结构奇巧的旋螺殿

四川南溪县有一座古色古香、结构奇巧的宫殿式古建筑,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旋螺殿。

金碧辉煌的旋螺殿呈八角形,分三层三檐,高25米,殿顶青色筒瓦;角顶飞檐,翘指蓝空,风格独特,造型瑰秀。旋螺殿内部结构之精巧,运用力学之绝妙,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堪称一绝。它的梁架采用抬梁支柱法,不同于一般同类型的古建筑所采用的层层爬梁叠砌而上的技法:其斗拱结构,三层殿檐各别,在同一层殿檐中,格式又互异,与历代宫式建法毫无雷同,旋螺殿的顶部藻井,尤其引人注目,它的八面都用斗拱叠架成网目状花纹,并向右侧转至殿顶,形如旋螺,高敞奇丽,令人叹为观止。

41.楼亭台榭

楼与阁常连称、均为高层建筑,形式非常近似。阁的特点是通常四周的设桶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楼阁有古朴的飞檐画栋、精致的花窗青瓦,屋顶常采用“歇山顶”,坡面和缓、出檐深远,檐角微翘。构成了一幅轻盈、美丽、多姿的轮廓,充满了诗情画意。

古代的楼阁,大都为木质结构,看的甚至里里外外不用一根铁钉。如蓟县的观音阁,全用木料作骨架,框架节点用“斗縅”连接,木与木相交处,都以木齿相咬,其结构巧妙,令人称奇。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阁在古代为贮藏性建筑;常常用来收藏书、经及功臣像。如珍藏四库全书的北京故宫的文渊阁,沈阳的文溯阁等。在园林风景处,阎则用来点缀风影,拱游人登高远眺,如山东的蓬莱阁,江西的滕王阁等。

我国现有的名楼也很多。如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山西的鹳鹊楼、山东济宁的太白楼、聊城的光狱楼,还有贵阳的甲秀楼、昆明的大观楼、广州的镇海楼、浙江嘉兴的烟雨楼,都著称于世。

亭:秦汉时十里设一亭,成为行人停留宿食的处所。边地也没有岗亭。后来亭成为一种供休息眺望和观赏游览的小型建筑物,有顶无墙,或有楼。唐时园林风景处筑亭就很普遍了。

亭子的美,远看在其多姿的概貌,入内则在其优美的造型和周围的景致。亭子的顶部,大都是飞檐,犹如羽翼舒展。金碧辉煌的琉璃瓦顶,配上朱红色的亭柱,显得更是堂皇而庄重。周围或是翠绿簇拥,或是绿水环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风景画。

亭子的样式千姿百态,有六角、八角、扇面、梅花亭等等,最为常见的还是方亭。

亭子有设在山上的,如长沙岳麓山腰的爱晚亭、北京景山巅的万春亨等;有设在湖中心的,如济南大明湖中的历下亭、杭州西湖中的湖心亭等等;有设在桥面上的,如扬州的五亭桥等。此外,设在松荫、竹丛、花间的亭子也是人们常见的。

古代,亭子往往是与惆怅之情联系在一起的。多少长亭送别、柔肠欲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如今,亭子则为游人观光和休憩的佳地了”。

台,对于今世读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为随着日月的流逝,古代炫耀一时的名台如今已大都湮没了,或者说人们已不大常见了。

台,是一种高而上平的建筑物,一般供望远或游观之用,如望台等。

台,是我国古代宫苑和园林中一项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我国有记载的名台很多,如北京城东南的黄金台,为春秋时燕昭王所建,因台上放置黄金,以招揽天下贤士,故得此名。如广州越秀山的越王台,为秦汉时的南越王所筑。南京的凤凰台,相传南朝时有凤凰至此,因而得名。

在台中,命名最多的是钓鱼台。如北京有钓鱼台,河北南皮有姜太公钓鱼台,山东、江苏、广东等地也有“钓鱼台”。幸存的古台中,邯郸的丛台较为著名。此台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所筑,今天看到的虽非原台,但它的古风犹存。

榭是一种建筑在台上的房屋,主要是用来观赏风景的;它的形体玲珑轻巧,姿态优美,所以也是一种风景建筑。

榭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依靠水面来构成优美的景色,所以一般都建在水池边,并有平台伸出水面,称作水榭。

中国古代的水榭,是在水边架起一座平台,平台的一半架在岸边,另一半在水上,由立在水中的石柱和石梁支撑。在平台的四周,安装有低平的栏杆,或是带有坐凳的栏杆,可以凭栏观赏风景。在台土建有一座通常为长方形的木结构建筑,屋顶多采用卷棚歇山顶,建筑临水的一面特别空敞,有时四面立有门窗,成为人们在水边休息和观赏风景的好地方。有的平台则完全建在水上,由曲桥与岸上相连。

承德避暑山庄的水心榭,是我国著名的水榭。建在下湖和银湖之间的石桥上,由三座亭榭组成,南北两座是重檐四角攒尖顶,中间一座为重檐卷棚歇山顶,显得紧凑匀称,轻盈明快。水心榭下有八孔水闸,通过闸门控制,下湖的水面始终比银湖的水面要高,因此,八孔闸中水流昼夜不停,发出动听的流水声。榭前银湖碧波荡漾,翠绿荷叶铺满水面,托拙出朵朵粉红的荷花,景色如画。

苏州拙政园的芙蓉榭,是一座卷棚歇山顶建筑,檐角飞翘,廊柱环绕,造型优美。它的平台一半在池岸,一半在水上,平台四周设有靠椅式栏杆供人们休息、赏景。水榭四周桃红柳绿,夏日满池荷花盛开,荷香阵阵,所以称作芙蓉榭。

此外,北京颐和园内谐趣园的“洗秋”和“饮绿”、苏州怡园的藕香榭、北京北海公园濠濮涧水榭等等,都是我国著名的水榭。

42.廊·厅·堂·轩·馆·舫

简单地说,廊就是有顶的过道。学校教室前面可以遮雨的过道,就叫做走廊。

可别小看了廊,它的作用可大哩!

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一般单个的建筑平面形状比较简单,常常通过廊,把一座座单体建筑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个不同特色的庭院,使建筑群体产生丰富多变的形象。在宫殿里,在寺庙内,在四合院中,都可以看到它。

在园林中,廊是不可缺少的建筑,常常布置在两座建筑物或两个风景点之间,起着遮荫避雨和交通联系的作用。在北京颐和园里,差不多每组建筑群都有廊,建筑群与建筑群之间,也多用廊相连结。

廊还是一个出色的无声“导游”,它像一条纽带,把许多独立的山石、湖池、花木、建筑串联在一起,组成一条完美的风景线,引导你在它们中间穿行,尽情尽兴地游览。

廊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排细细的列柱,顶着一个轻巧的两坡顶或卷棚顶;两柱之间,常做成与栏杆结合在一起的坐凳,供游人随时休息用。由于结构简单,施工比较容易,所以廊的造型灵活多变,可长可短,可曲可直,非常自由,能够随着地势的不同灵活布置,或上下起伏,或环山跨水,或穿林绕屋,起到一般建筑达不到的效果。

有的廊两边开敞,称双面空廊。北京颐和园的长廊,是我国最著名的双面空廊,它最早建于1750年,1860年被侵入北京的英法联军烧毁,现在的长廊,是1875年至1908年之间重新修建的。长廊共273间,长728米,宽2.3米,柱子高2.5米,是我国古建筑中最长的廊。整个长廊,从东到西,时而笔直,时而弯曲,像一条美丽的彩带,穿过花丛,穿过林荫,把万寿山前面的各个风景点紧紧连结在一起,又以排云殿为中心,自然而然地把风景点分做了东西两个部分。在长廊中间,还建有四座重檐八角攒尖顶亭,更增添了长廊变化曲折的魅力。在长廊内漫步,妙趣横生,一边是苍松翠柏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建筑群,另一边是景色如画的昆明湖,湖光山色似乎在这里分界,而又在这里融合。一根根廊柱与横木、坐凳,构成一个个自然的取景框,随着脚步的移动,廊外美景也在不停地变幻,真是一种美的享受。长廊还是一条艺术画廊,它的每一根梁、枋上,都绘有彩画。清乾隆皇帝专门派人到杭州西湖,画了546幅江南风景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全部转绘到长廊中。长廊中全部彩画约有八千幅,除西湖风景外,还有人物故事、动物花草等。在日本占领北京时期,长廊的彩画遭到很大破坏,1959年,人民政府将256幅西湖风景画,以及神话、历史故事等重新绘制,又充实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彩画一万四千多幅,还在四座亭子内绘制了大型古代人物画,使长廊的彩画更加引人入胜。

有的廊一边开敞,一边靠墙,叫单面空廊。苏州狮子林中的曲廊,沿着外墙修建,蜿蜒曲折,穿插在花木丛中,沿廊漫游,园内美景不断展现在你眼前。

有的廊有上下两层,称双层廊。北京北海公园白塔山下的“延楼”,就是著名的双层廊,它沿着湖呈半圆形对称分布,在东西两端,各建有一座古堡式小楼阁,东边的叫倚晴楼,西边的叫分凉阁,在中部还建有碧照楼和远帆阁,使整个游廊更富于变化。廊外沿着湖岸建有长约三百米的汉白玉石栏杆,像给游廊系上了一条洁白的玉带。从湖的北岸眺望,游廊就像是白塔及山上建筑群的一个巨大基座,将整个琼岛紧紧拥抱,廊、塔、山一齐倒映水中,景色分外迷人。

有的廊架在水面之上,或建在水边,称水廊。苏州拙政园的波形廊,就是一座著名的水廊,它高低曲折环绕水池,廊的一半架空在水面上,就像水鸟紧贴水面飞舞,给人以轻盈、跳跃的美感。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是清代在1751年仿照江苏无锡寄畅园的样子修建的,1860年被入侵的英法联军烧毁。现在的谐趣园是1892年重建的,是当年慈禧太后观鱼、钓鱼的地方。园的中心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形荷花池,沿着池边分布有十三处亭台等建筑,全部用一条迂回曲折的游廊连接在一起。这条长一百多间的游廊,大多临水修建,以水廊为主,有曲有直,有时跨越小涧,有时穿行在翠竹、松林和山石之间。这条游廊就是一条导游线,沿着游廊漫步一周,就可游遍园内美景。

有的廊建在地势起伏的山坡上,随地势的变化上下盘旋,把山坡上下的建筑联成一体,称爬山廊。北京北海公园濠濮涧的爬山廊,紧依山体,曲折而上,绕过山石,穿过花木,跨越起伏的山丘,不仅外形轮廓多变化,还将上下四座建筑连结在一起。沿廊登山,置身在鸟浯花香、奇石翠林之间,仿佛进入神话境界,充满自然奇趣。

此外,在廊的中间用花墙隔成内外两条长廊的,称为复廊;廊外芭蕉林立的,称蕉廊;廊外柳树成荫的,称柳廊;廊外翠竹丛丛的,称竹廊;廊中竖有石碑的,称碑廊;廊中挂有绘画的,称画廊……真是名目繁多,举不胜举。

厅 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多具有小型公共建筑的性质,用以会客、宴请、观赏花木。因此室内空间较大,门窗装修考究,造型典雅;端庄,前后多置花木、叠石,使人身置厅内就能欣赏园林景色。

堂 居住建筑群中的正房,是长者居住或举行家庭重要庆典的场所。多位于居住建筑群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室内常用隔扇、屏门、落地罩、博古架等分隔空间。

轩 园林中观赏性的小建筑,起点景作用,与“亭”相似。轩中往往陈列有简单家具,供人们喝茶、下棋、鉴赏书画。它可建在水边,亦可隐于半山,布局自由,风格轻盈。

馆 在古典建筑中有几种含意,一般认为“离宫别馆,弥山跨谷”。如在帝王的御苑内,则为皇帝游乐体息、观赏戏剧的地方。在私家园林宅第里,“馆”为客舍。城市中的“馆”,乃系招待来往官员、客商和赶考文人的住所,与近代的“旅馆”相似。

在古代,江南的苏州、扬州、杭州等地的湖上和河道上,有一种供有钱人雇用的大型水上游览工具,叫做画舫楼船,这种船装饰得非常漂亮,还绘有彩画,可以在船上摆设酒宴。

我国江南的园林,都是私人修建的,由于位于屋前房后,面积都不大,所以园中的水面比较狭小,无法在其中乘坐这种画舫取乐。园的主人自然希望能创造出一种像画舫一样的

建筑形象,使人置身其中,有乘船荡舟、漂浮水上的感受。于是,“舫”便诞生了,成为江南园林中最有特色的建筑。

有一种舫是尽量模仿真画舫的样子,建在靠近池岸的水中。一般先在水中立起一个用石建造的船形台基,并有平桥与池岸相连,好像是船的跳板。再在台基上面建造像船舱一样的房子,分为前舱、中舱和尾舱。前舱较高,做成敞棚形式,供人们观赏风景和谈话;中舱最矮,供人们休息和设宴待客,舱的两侧是长长的落地窗,便于观赏风景;后舱最高,四面开窗,供人们远眺风景。

江苏南京煦园的石舫,独立在荷花池中,长15米,宽5米,下部用青石砌成,上部为木结构,有两道石桥与池岸相接,完全是民间木船的样子,好像一条真船浮在水上。清代

乾隆皇帝曾为石舫题写了一块匾,上写“不系舟”三个大字。苏州狮子林中的石舫,则小巧精致,与真趣亭相映成趣,景色十分优美。

另一种舫建在水池边,它的外形和结构都与画舫相似,有三个屋顶,象征前、中、后三个船舱。前舱较高,是一个和榭相似建筑,称为轩,十分开敞,便于观看风景,在它的前面还设了一个小平台,好像是船头的甲板;中舱最矮,是一个水榭;后舱最高,做成楼阁形式,便于眺望。整个造型轻盈优美,有运动感。苏州拙政园的“香洲”、怡园的“画舫斋”,就属于这种舫。人们置身舫中,透过花窗,可以观赏园内水景,从而产生画舫荡漾的感受。这种像船又不是船的舫,是古代工匠们的杰出创造。

我国北方的园林,都是为了满足帝王休息游乐而修建的,叫做皇家园林。北方皇家园林中的舫,是从南方引入的。清朝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对江南园林非常欣赏,便于1755年在北京颐和园修建了一座石舫,全长36米,船体用云南运来的大理石雕造,上部的船舱原为木结构,分前、中、后三个船舱。1860年,石舫上部被入侵的英法联军烧毁。1893年,慈禧太后重建上部,改成西洋楼式的木构船舱,共两层,外面用油漆刷成大理石花纹,窗上镶嵌着五色玻璃,还在下部船体两侧加厂两个机轮,成为颐和园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每年夏天,慈禧每天都要在石舫中用早点,吃夜宵,所以取名为清宴舫。清宴舫的位置选得很巧妙,从昆明湖上看过去,很像一条从后湖开过来的大船。乾隆皇帝曾写有“石舫记”,记载了这座石舫的修建经过。乾隆死后,他所偏爱的大臣和珅被抄家处死,在和珅的罪状中,有一条就是在花园中模仿了皇帝专用的石舫。现在北京大学的未名湖,就是和珅的花园——淑春园的旧址,至今湖上仍有一条与石舫相似的船体,只是船身比清宴舫要小得多了。

43.阁·厢·殿·观·阙

汉代文献上提到的阁和厢,是堂的东西两侧和堂毗连平行的房子,与后来阁厢的概念不同。堂东西有墙称“序”,序外东西各有一个小夹室,叫东夹、西夹,这就是阁。东夹、西夹前面的空间叫东堂、西堂,这就是厢。阁和厢有户相通,厢前也有阶,乐府诗《鸡鸣篇》:“鸣声何啾啾,闻我殿东厢。”东厢就是东堂,殿就是堂屋。

《说文》:“堂,殿也。”秦汉以前,叫堂不叫殿,汉代虽叫殿,但不限于帝王受朝理事的处所,后来殿才专指帝王所居和庙宇里供奉神佛的建筑,如大雄室殿等。

阁,后来也指供游息、远眺、供佛或藏书之用的建筑物。阁的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等,一般四周设(ɡé)扇。另外,后世称女子的卧房为阁,如闺阁、出阁。《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这里的阁,指女子住的小楼。厢,后来泛指正房两边的房子,叫厢房,如东厢、西厢。

观(ɡuàn),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后来,道教的庙宇也叫观,如寺观。阙(què),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高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由于二阙之间有空阙,所以叫阙或双阙。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卷二十三:“盖为二台于门外,人君作楼观于上,上圆下方。以其阙然为道,谓之阙,以其上可远观,谓之观”。

44.江南三大阁楼

岳阳楼

在湖南岳阳古城西门城楼上,美丽的洞庭湖畔,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相传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曾在这里设置阅兵台,操练水军,这可算是最初的岳阳楼了。唐代于716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了一座三层六角形的楼阁,因位于天岳山南面,所以取名岳阳楼。唐代许多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都曾来到岳阳楼,写下了许多诗歌。

北宋时期,当时岳阳的长官滕宗谅,在1045年对岳阳楼进行了重修,请他的好友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这篇文章虽然只有三百多字,但文字优美,内容丰富,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雄伟的气魄和诗人无限的感情,特别是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是广为传诵,许多人还把它写在座位旁,作为自己处世的格言。从此,岳阳楼的名声越来越大。清代还把这篇文章请大书法家张照书写,然后用檀香木雕刻成木屏,悬挂在楼内。

从唐代到清代一千多年间,岳阳楼几次被毁,又几次重建。现在的岳阳楼,是清代在1880年重建的,它保持了宋代建筑的艺术风格。楼的平面为正方形,是一座三层木结构盔顶建筑,屋面是黄色琉璃瓦,总高度18.73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盔顶建筑。

全楼的重量,由中间四根从地面到屋顶的楠木大柱支撑。三层共12个向上翘起的飞檐,像鸟翼一样舒展。由六颗圆珠串成的宝顶,直指蓝天,使整个建筑显得雄伟壮观。而它那高耸的金黄色盔顶,又像一个头戴金色头盔的大将军,威武地站立在洞庭湖滨。

登上岳阳楼,凭栏眺望,八百里洞庭碧波万顷,湖光山色美如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黄鹤楼

黄鹤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坐落在武汉市武昌蛇山西端,隔着长江与汉阳龟山东端的晴川阁遥遥相望。

鹤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长寿吉祥的象征,在许多神话传作为军事嘹望和指挥之用,这就是最初的黄鹤楼。自唐代初年诗人崔灏登楼写下著名的《黄鹤楼》诗后,黄鹤楼的名气越来越大,李白、白居易、孟浩然、王维、陆游等许多著名诗人,都曾到这里游玩,留下了近千首诗歌。像李白写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已成为尽人皆知的名句。

黄鹤楼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最后一次是在1884年被大火烧毁。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建成的。坐落在三层平台之上,共五层,高51.4米。楼顶为四角攒尖顶,四面各有一个突起的歇山顶,形成五顶并立的形式,正中的攒尖顶上端,是一个高5米,最大直径2米的葫芦状金色宝顶,屋面是金黄色琉璃瓦。各层有12个翘角,全楼共60个翘角凌空飞展,使庞大的楼体显得曲线优美,轻快多姿。

登楼眺望,滚滚长江东流,武汉三镇“龟蛇锁大江”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说中,鹤又是仙人的坐骑,因此,戴上了“仙鹤”的桂冠。有关黄鹤楼的许多美妙传说,都与仙鹤联系在一起。南朝梁时期写的《南齐书》中就说,古代有个名叫王子安的仙人,曾经乘坐黄鹤飞到这里休息,后来人们便在这里建了一座高楼,取名黄鹤楼。

在许多美妙传说中,最动人的是明代《报恩录》书中写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姓辛的人在山头开了个小酒店,有个道士常来这里喝酒,店主人总是热情招待而不收钱。有一次,道士前来告别,为了表示对主人的谢意,便用桔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告诉店主,只要客人为它拍拍手,黄鹤便会从墙上走下来,为客人跳舞。于是,人们纷纷跑到小酒店来喝酒,观看黄鹤跳舞,小酒店的生意越来越好,赚了很多钱。过了十年,道士又来到小酒店,取出铁笛吹奏起来,黄鹤听见笛声,从墙上跳了下来,载着道士,迎着飘来的白云,展翅腾空飞去。后来,店主人便在这里建造了一座高楼,取名为“黄鹤楼”。这一动人传说,吸引了不少诗人名士前来游玩,留下不少著名诗歌。唐代著名诗人崔灏(hào)写的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就是指的这个传说。

美丽的传说给黄鹤楼增添了无限的光彩,但黄鹤楼的名称,却是因山得名。蛇山原名黄鹄(hú)山,又称黄鹤山,到清代末年才改称蛇山。所以,黄鹤楼是因位于黄鹤山而得名。

黄鹤楼的历史非常悠久。公元223年,三国时期的吴国在黄鹤山西端,滨临长江的黄鹄矶(jī)上,建造了一座高楼。

滕王阁

在江西南昌,赣(ɡàn)江之滨,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为什么不称楼而称阁?原来唐宋以来,把凡是有平座的楼称为阁,实际上是楼。最早的滕王阁是唐代在公元653年建造的,曾先后重建28次。最后一次是1926年被北洋军阀烧毁。

滕王阁的出名,要归功于唐代诗人王勃。公元675年,少年的王勃从山西去南方探望父亲,坐船经过南昌,停泊在滕王阁下。这时,正逢滕王阁重修后在此宴请宾客,王勃也参加了宴会,并在宴会上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相传王勃在宴会上写这篇文章时,开始人都瞧不起他,当他写至“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大家都感到惊奇,称赞不已。从此阁与文章同时扬名天下,滕王阁的规模也越修越大,成为历代封建官僚和文人迎送和宴请宾客的地方。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曾在阁上设宴,命大臣和文人们作诗填词,观看灯火。

现在的滕王阁是1989年重建的,坐落在高12米的高台之上。楼为九层,高57.5米,歇山顶,屋面为绿色琉璃瓦。登阁远眺,可尽览南昌美景。

45.阆中滕王阁

在四川阆中当时还有一个滕王阁与南昌之滕王阁齐名,只不过后来逐渐鲜为人知罢了。

阆中滕王阁与南昌滕王阁一样,同是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的隔山兄弟膝王李元婴所建。据记载,阆中滕王阁始建于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即公元662年,当时滕王李元婴任隆州刺史,阆中即为州治所,在此之前。李元婴在任洪州(南昌)都督时,曾于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修建了南昌滕王阁,专供他与其僚属登高宴乐。

杜甫在唐代宗李豫广德年间即公元763年和764年,曾两次寓居阆中,多次到脖王阁登高赋诗,留下了“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等诗句。后来,此阁历经兴废。屡遭兵燹。唐代的古建筑已几乎荡然无存。解放后,人民政府1986年又拨出专款,在古城阆中北郊嘉陵江边玉台山麓唐代阆中滕王阁的旧址上重新修复子阆中膝王阁。

修复上新的阆中滕王阁主阁建筑在高3.6米的石基上。坐北向南,是一座歇山式双重檐屋顶的仿古建筑。阁东有一座四方亭,亭侧是一排近百米的摩崖长廊。长廊内有唐宋时期开凿的颐神和慈民两大石窟,石窟内有杜甫、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文化名人游览阆中滕王阁题咏的诗文石刻。主阁左侧矗立着一尊刚建成的蜀汉大将张飞的武身青铜雕像。再现了他当年威镇阆中的雄姿。主阁前面有一座唐代石塔,虽历经沧桑而岿然不动,是阆中滕王阁保存最好的一处古迹。

46.独特的半亭和廊亭

在亭子的大家庭中,有一种依附于墙、廊或天然岩壁的亭,往往截去靠墙或廊的一面建筑,自然形成了半个亭子,因此称为半亭。

苏州狮子林的真趣亭,就是一座卷棚歇山顶的半亭,它紧紧靠在白粉墙的长廊上,乌黑色的青瓦,赭(zhě)黑色的梁柱,在亭前荷池的碧波映衬下,显得朴素清秀,好像一幅动人的水墨画。真趣亭的题名,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传说乾隆皇帝到江南巡视,来到狮子林游玩,由状元黄熙导游,乾隆看到园中假山重叠,树木青翠,小桥流水,景色秀美,越看越觉得奇妙有趣,一时兴起,便提笔写了“真有趣”三个大字。黄熙看了,觉得太粗俗,但又不能直说,于是灵机一动,对乾隆说:“圣上写的字个个龙飞凤舞,尤其是这个‘有’字,最是奇妙,请圣上将这个‘有’字送给我。”乾隆一听,明白了黄熙的意思,便点头同意,留下“真趣”两字作为匾额,至今还悬挂在亭中。

还有一些亭子和长廊结合在一起,称为廊亭。我国最著名的廊亭,是北京颐和园长廊上的四座亭子,都是重檐八角攒尖顶亭,分别叫留佳亭、寄澜亭、秋水亭和逍遥亭,象征着春、夏、秋、冬四季。四座造型华丽壮美的亭,像镶嵌在彩带上的宝石一样闪亮,把长廊衬托得更加壮观。

47.南亭北亭 各具风姿

北京颐和园逍遥亭在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的东端,有一座雄伟的重檐八角攒尖顶亭,这就是著名的廓如亭。

廓如亭是清代皇帝召集大臣们议事和饮酒的地方,面积达130多平方米,由内外三圈共24根圆柱和16根方柱支撑,红柱黄瓦,彩画艳丽,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亭。

廓如亭充分显示了我国北方亭子的特点和建筑艺术:形体高大,多为重檐而且檐角平缓,屋面用琉璃瓦,柱子一般都涂成红色,装饰华美,色彩艳丽,显得稳重、豪华、富丽。

我国南方的亭,则又是另一番风采。苏州拙政园的塔影亭,体态小巧,檐角飞翘,青瓦铺盖,与廓如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塔影亭充分显示了我国有方亭子的特点和建筑艺术:形体小巧,多为单檐而且角高翘,屋面用青瓦,柱子一般都涂成褐色,装饰简洁,色彩淡鸦,显得轻盈、朴素。

48.名亭风采

我国许多古色古香的名亭,是古建筑中的优秀代表,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颂。它们以玲珑的身影,舒展的飞檐,挺拔的宝顶或柔和的屋脊,显示出它的建筑艺术美。它们点缀在祖国大地上,在与大自然的结合中,构成一处处美景。

鹅池碑亭 在浙江绍兴兰亭,是一座单檐三角攒尖顶亭,掩映在翠竹林中,鹅池之畔。亭内立有一块石碑,上刻“鹅池”两个昔书的大字节,字体苍劲有力,相传为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xī)之所写。传说王羲之在写这块碑时,刚写好他的儿子王献之正站在旁边,拿起笔来顺手一挥,在下面续写了一个“池”字。两字虽风格相似,但笔划有所区别,“鹅”字瘦,“池”字肥,一碑两字由父子两人合写,成为长期流传的一段美好传说。王羲之一生爱鹅,传说他为了得到一群白鹅,甘心情愿为一个老道士抄写了整整一本经书去相换。

爱晚亭 在湖南长沙岳麓山清风峡内。原亭是清代在1792年建造的,因亭子四周多枫树,一到秋天,枫叶红艳似火,所以叫“红叶亭”。传说有一年的秋天,清代著名诗人袁枚来到这里,看到亭子周围美丽的枫叶时,不觉吟出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名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他觉得这里的景色与杜牧的诗句非常直辖市,便把亭子改名为“爱晚亭”。爱晚亭在搞日战争中被火烧毁,现在的亭子是1952年重建的,是一座重檐四角攒尖顶亭,绿色琉璃瓦铺盖,造型优美,亭匾上“爱晚亭”三个金色大字,是毛泽东题写的。

醉翁亭 在安徽滁(chú)县琅琊山,建于北宋,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公元1064年,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滁州当地方官时,常常到琅琊山饮酒赏景,与琅琊寺的智仙和尚成了好朋友。为了方便欧阳修来这里饮酒、赏景、作诗,智仙和尚便选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单檐歇山顶方形亭子。因欧阳修在与宾客饮酒中,常自称“醉翁”,所以取名为醉翁亭。欧阳修为此亭写了著名的《醉翁亭记》,在文章中表达了对山水的深情和与人民同享欢乐的理想。

醉翁亭曾多次重修,现已形成占地1700平方米,以亭为中心的幽致庭院了。

景真八角亭 在云南西双版纳勐(měnɡ)海县,流沙河畔。因位置在古代景真国境内,亭子又是八角开头所以叫做景真八角亭,是一座闻名中外的罕见古建筑。亭子建于傣历1063年(公元1710年),高约21米,是我国最高的亭。亭身四面开门,可以出入。最奇特的是它的亭顶,在圆形屋檐上分为八个方向,每个方向有一组十层悬山式金黄色琉璃瓦小屋面群,像鱼鳞一样层层覆盖向上,渐渐收小,八组屋面最后集中交汇在一个金属圆盘下。每一层层脊上,装有小金塔、禽兽等琉璃装饰。亭基、亭身外面都刷成土红色,并用金、银粉印出各种图案,亭壁上还镶嵌着彩色下班闪烁着奇异光彩。整个亭子造型奇特,玲珑秀丽,就像一朵盛开的千瓣莲花,亭亭玉立,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亭子周围是鲜艳茂密的缅桂花、鸡蛋花、凤尾竹、芭蕉等花卉果木,风景异常优美。

景真八角亭充分体现了傣族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术,也是傣族人民和汉族工匠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象征着傣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团结和友谊。

北海五龙亭 在北京北海公园内,是明代在1620年修建的。五座方亭建在粼粼的水面上,中间一座亭子最大,叫龙泽亭,是重檐四角攒尖顶亭,但它将上层的顶改成了圆形攒尖顶,形成下方上圆的独特造型。它的左右两侧各为一座重檐四角攒尖顶亭,分别叫澄祥亭和涌瑞亭,再外边各为一座单檐四角攒尖顶亭,分别叫滋香亭和浮翠亭。五亭都是红柱绿瓦,彩绘绚丽,显得金碧辉煌。五座亭子用曲桥婉转相连,桥上两侧是白玉石栏杆,远远望去,好象巨龙在湖上戏游,所以称为五龙亭。

49.古代的“摩天楼”

我国最早的“摩天楼”是汉武帝修造的,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在长安的建章宫中建造了高50余丈的神明台,台上还有一个高20丈,周长1.7丈的铜质“承露盘”,盘上铸有手捧玉杯的“仙人”。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又在甘泉宫内建造通天台,高100多丈。

公元6世纪初,后魏孝明帝兴造的永宁寺有九层宝塔,塔高90丈,宝塔的每一层檐下的四角各垂有金锋(一种大铃)一口,上下9层,共装有120口,《洛阳伽蓝记》载:“高风永夜,宝铎和鸣,铿锵之声,闻及十余里。”

50.弄唐与胡同

南方人称沿马路旁的小巷为“弄堂”,是指两排房屋之间的过道。但在古代并无这个名称,只称“弄”,一般是指宫中的路,如东弄、西弄。对宗庙中的路又不称“弄”,而称作“唐”。所以“弄”与“唐”的称法是有区别的。清朝梁绍壬在《两般秋雨盒随笔》中说:“宫中路曰弄,庙中路曰唐,字盖本此。”后来,逐渐把弄与唐合起来,泛指小巷为“弄唐”;然后又传讹成“弄堂”。不过,在北方就不叫“弄堂”,如元代人称这种小巷为“胡同”,一直相沿至今,成为北方对街巷的通称。

51.午  门

午门是明清两代皇宫的正门。午门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元末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这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吴王,修筑宫室,把皇城的南门命名为“午门”,朱元璋称帝后,又在南京改修大内宫殿,又把阙门称作“午门”,这是以皇宫的正门称午门的开始。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仿南京修筑宫殿,其宫门的正门,也沿称午门,一直到清代,始终未变。由于历史上曾有一些官员在午门外被问罪斩首,因而在旧戏曲中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说。

52.牌  坊

牌坊来源于由表柱连成的大门即“乌头门”。它的直接谱系可以追溯到唐、宋里坊的坊门。封建统治者为了提倡封建道德伦理,如果其坊居民中出了什么“嘉德懿行”,有时就加以旌表,榜于门上,叫“表闾”。所以有些坊门就成为一种纪念性建筑物。它起初是木构建筑、明代出现了用石头建造的,就叫牌坊。牌坊分柱子出头与不出头二式。柱子出头的,起初和“乌头门”的样子差不多,后来才发展成多间的大牌坊。这类大牌坊以明代嘉靖时修建的长陵石牌坊为最早,而且比较完整地保存至今,也有的在大额枋的中央冠以火焰宝珠,则叫火焰牌坊。至于木结构而装琉璃瓦顶的,一般就称牌楼。

53.独特的住宅:竹楼

竹楼是傣族人民的传统住宅,以西双版纳地区的竹楼最为典型。竹楼近似方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离地面大约7尺左右。以楼根木桩(或用大青竹)为柱。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杂物。房顶为双斜面,覆以“草排”(现在有的已用瓦)。拾级登楼,有走廊、晾台,可以晾物和纳凉。室内用竹篱笆墙隔为两间,内室为主人卧室。男女数代同室而宿,席楼而卧。外间为客室,客室右侧设有火塘。供烹饪取暖照明之用,外间用于接待宾客,也是室内活动的中心。竹楼的墙壁和楼板均为粗竹直剖压平而成。竹楼板富有弹性,走在上面尤如踏上地毯一般,壁多无窗,阳光和风都是从这些竹片缝中透入。楼外以竹为篱笆,宅院内长着劲秀挺拔的树木和婆娑苍翠的竹丛。

54.侗寨建筑:鼓楼

汉族有鼓楼,侗族也有鼓楼。鼓楼和吊脚楼,同是侗族建筑艺术的代表。

侗寨鼓楼实在多,仅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就有100多座,其中独洞乡38个寨子,就有50座鼓楼。黔、湘、桂三省区列为省(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侗族鼓楼就有6座。

鼓楼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厅堂式、楼阁式、密檐式、门阙式都有。它的平面都是偶数,常见的有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立面则为奇数重檐,少则3层,多则15层,最高可达20多米。楼的正中以四根粗大的老杉木(底直径近l米,为上承柱,从地面直通屋顶。周围有12根檐柱,通过穿枋衔接组成外环柱。外环柱不同的排列,就构成形态各异的鼓楼。鼓楼的装饰十分讲究。在楼顶、翼角和封檐板下都有精美的彩雕彩画,有飞禽走兽,有花鸟虫鱼,有人物风情,各具情态,绚丽多彩。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雄伟壮观、结构复杂的鼓楼,在建造时竟不用半张图纸,不费一颗铁钉。4根主柱、12根环柱、上百根挂柱、长短各别的千多条穿枋,全以榫卯相接。4根主柱的卯眼就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枋条从不同的角度向它们斜穿直套,犹如蜘蛛网一般。凿制时各位工匠各干各的,拼接时却榫卯相合、不差毫厘,严丝合缝,坚固无比,任凭长年风吹雨打,仍巍然屹立。如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的马田鼓楼,建于清代顺治年间,距今300多年,依然风雨不动安如山。

大型建筑不用图纸,秘密就在“丈杆”上。所谓“太杆”,就是用以丈量的半边楠竹条。用竹笔在竹条上面写写画画,鼓楼的主要构件尺寸等数据尽列无遗,使用起来横比竖画,相当方便。至于尺寸匹配,工匠们心中都有祖传口诀,可以说图纸就在他们心中。

在侗语里,鼓楼最早只称“楼”、“百”、“耿”、”得卡”(各地有差异)。“百”、“得卡”有堆垒、聚集之意,可能指建筑的重叠形式,也可能指村民聚集议事的地方。“耿”有遮盖的意思,可能指鼓楼荫庇村寨而言。后来称“鼓楼”,是因为鼓楼上都备有一面大鼓,这鼓很特别,是用整节粗大的桐木挖空,两头蒙上牛皮做成的。鼓楼是侗寨的心脏。制定乡规民约,整顿村寨秩序,解决民间纠纷,讨论修桥补路,约集狩猎捕捞,都在鼓楼。老人闲谈,乡佬讲古,歌手弹唱,青年男女集体做客,比试歌才手艺,全寨欢宴,送芦笙匠,无不在鼓楼。

55.钟楼和鼓楼

诗经曰:“钟鼓幌。”《史记》记秦始皇仿建六国宫殿,“钟鼓美人充之”,可见钟鼓早就是重要的乐器。

钟楼和鼓楼是我国古代在城市、宫殿、寺院中用作报时和显示威仪的建筑。汉唐时期城市实行里坊制,规定宵禁,晨昏都要击鼓为启闭坊门的信号。北宋以后,里坊制取消,却保留了钟鼓报时的习俗。在元大都、明南京和明清北京及许多地方城市的显著位置都建有高大的钟楼和鼓楼。采用“楼”的形制,是因为可利用其下层为共鸣腔,使声音悠扬远播;而且钟、鼓楼以其突出的体形体高成为城市主要街道的对景和周围地区的构图中心,对城市景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附近往往形成繁华的商业区。现存建于明代的西安钟楼便处在城市中心点上。北京现存的钟、鼓楼处在全城中轴线北端,初建于明永乐年间。

佛教寺院在唐以前设有钟楼和经楼,对称地放在寺院前部或后部,宋代以后又引入鼓楼,东钟西鼓,多放在寺院前部,藏经楼则被安排到了全寺最后面。钟和鼓在寺院不仅用于报时,也具有宗教宣传作用,《增一阿含经》说:“洪钟震响觉群生”,“昼夜闻钟开觉悟”。清钟夜响,发人思绪,无怪唐代诗人张继写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佳句,使得苏州寒山寺一举闻名。清光绪年间重修寒山寺,在大殿后左廊建钟楼,内藏清铸大钟,至今每逢除夕午夜,不少中外游人还要专程到寒山寺听钟。

有关“鼓楼”的来历,有人认为是北魏李崇所创,初用以传递信号,便于擒贼缉盗。据民国十九年《重修滑县志》记载:“北魏时,兖州多盗。李崇为刺史,乃村置一楼,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复闻者,以二为节次。后闻者以三为节次,各击鼓千槌。诸村闻鼓,皆守要路。是以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之内。其中险要,悉有伏人,盗窃始发,便尔擒送。诸州置楼悬鼓,自崇始也。宋,薛季宣令武昌亦乡置一楼,盗发伐鼓,瞬息遍百里。盖世多盗,弥道之法,莫良乎此。故后世效之,州县多置鼓楼。”

56.古代的角楼

城池是战争的产物,是战争中重要的防御设施,因而它的组成部分如城墙、城门、雉堞、敌台、城楼、角楼等必须紧紧围绕着防御这一目的。城墙的拐角,两墙垂直相交,有两个受敌面,这对于城池的防守者来说,有利也有弊。为了扬长避短,古代城池的构筑者便把城墙拐角构成一个防守中心,把此处的城墙加高加厚,以提高此处的防护能力和屏障效果;而居高临下也利于观察、射击,增筑战斗平台,上起楼舍,加大了作战活动范围,可以集结更多的防守兵力、利于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角楼的发展历史相当久远。“角楼”二字最早出现于《三国志·魏书》。至于其雏形出现的年代,则众说不一,但“肇源于三代”的提法似乎可靠一些。春秋晚期齐国官书《考工记·匠人》“营国”一节规定:“天子之城高七雉,隅高九雉。”城隅即城角,即是说城的四角处比城的其他墙面要高出二丈。这一筑城形式,虽然其上有无楼橹尚无定论,但大概可以看做为角楼的雏形。就连少数民族女真的金国、其上京城也仿效汉制,把城池的四角作为防御重点,建有角楼。到了明朝迁都北京,其在内城和宫城所建的角楼,则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

57.九大名楼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楼阁繁多,闻名天下的主要有以下9座:

1.黄鹤楼在武昌蛇山黄鹄矶上,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

2.岳阳楼位于岳阳西门城楼上。滨临洞庭湖,建于唐代开元四年(716)。

3.滕王阁位于南昌市西,赣江之滨,唐永徽四年(653)所建。

4.大观楼位于昆明西部的滇池北岸,始建于公元1696年,现存建筑为1860年修建。

5.蓬莱阁耸立在山东蓬莱县城以北的丹崖山的绝壁之上,始建于宋朝嘉枯年间(1056)。现存建筑是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修的。

6.望江搂在成都东门外锦江南岸,始建于清代。

7.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始建于明代。

8.寨搂位于四川忠县的石宝寨,有12层高。

9.石楼亦称三清阁,位于辽宁锦州市笔架山,建于民国元年(1911)。

58.十二楼琐谈

读我国古诗,屡见“十二楼”一词。如唐诗有“雁声远过萧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清诗有“长斋谢客严辞拒,十二红楼不卷帘”,“鲲鹏飞击三千水,岛屿平堆十二楼”等等,这“十二楼”究竟为何物?

《辞源》无“十二楼”条,《辞海》倒收入了,但仅指清初文学家李渔写的白话短篇小说集。那么,诗中的“十二楼”会不会是诗人偏爱“十二”所致呢?

其实“十二楼”还是有出处的。《史记,孝武本纪》集解引应劭曰:“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此仙人之所常居也。”《史记·封禅书》记也有方士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由此可知,诗中用“十二楼楼”实指,而是泛指宫妃、贵家女子住所居室的宏丽清华。

那么,人世间有没有真的“十二楼”呢?有过!就是浙江省海宁十二楼。据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云:“道光戊了,余年十七岁,应戊子乡试,顺道海宁观潮,并游庙宫及吾家女澜园,时久不南巡,只十二楼新葺……”《海宁州志》还把十二楼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作比较:“十二楼(分南楼、东楼、北楼等)……园林之胜,似不输于曹雪芹笔下之大观园。”所以引得乾隆皇帝四次到海宁,赐园名“安澜”,专门写下了《安澜》诗。

59.宝月楼与新华门

庄严秀丽的中南海南门叫新华门,当初它并不是一座门,而是一座楼,叫作宝月楼。宝月楼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乾隆为他的一位回族妃子——容妃所建。

据《清史稿·后妃传》以及有关著录的记载证实,容妃生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世居新疆叶尔羌,其族为和卓。后由于新疆发生回部叛乱,容妃的家族是当地回部的首领,反对割据,协同清军平息了这场叛乱。鉴于容妃家族在乎息叛乱中有功,而被乾隆皇帝召入京师,封官赐爵,容妃随同来到北京。容妃被纳入宫中,初封为贵人,后册封为贵妃,受到乾隆的“恩宠”。但这位妃子在宫中一直思念家乡。乾隆为了安慰她,在南海的南端太液池衅建了一座明楼,取名“宝月楼”。“乾隆曾下令把楼对面辟为“回回营”:“令西域回部移住长安街,并建礼拜祠与楼相对。”当时这里住有百余户回民,并建了一座“普宁清真寺”。这样,使容妃可经常“登楼南望,如见故乡”。

这座宝月楼于1931年改建成新华门,当时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把中南海辟为大总统府,并把宝月楼改建为总统府的正门,取名新华门。

60.四大回音建筑

我国建筑历史悠久,享有盛名的四大回音建筑为世所罕见。这四大回音建筑是:

回音壁——北京天坛皇穹宇的环形墙壁。若面壁呼唤,即能闻到回音。站在天坛三音石上拍一下手,亦能听到两三次回音。

蛤蟆塔——在河南郏县。以掌击塔,则发出咯咯乏声,似蛤蟆鼓噪。

普救寺塔——在山西永济。塔前投石,塔后有音,塔后投石。塔前有声。传为匠师筑塔时安放金蛤蟆在内,实则塔身中空所致。

石头琴——在四川潼南。实际上是20余级石阶中的七级石阶。当游人步履踏上石阶,即发出清雅的琴声。七级石阶还能奏出七种不同的音调来,犹以第七级石阶音响最为清亮,俗称“七步弹琴”。

另外,我国还有两处:“回音”名胜。江西弋阳圭峰的“回声谷”,游客在此高叫一声,先后可听到四句相同的回声,杭州孤山有座“云亭”,站在离亭十几米的地方,面向西湖葛岭大呼一声,稍停远处就会传来阵阵回声。前人留下一副楹联:“湖滨石亭读书经,泉边青山伴回音。”所记就是这一美景。

61.风格迥异的古代民间建筑

西北的土坯建筑 土坯房屋墙垣用土坯砌筑,主要采用陡砌的土坯墙,以避免接触潮湿的铺缝胶泥,使土坯砖不会因吸收过多的水份变软。屋面上用芨芨草编的房笆代替望板。

多林地区的井干民居 在东北和西南森林资源特别丰富的地区流行。它的基本特点是叠圆木或方木为承重墙,包括外墙和隔断墙。两个相互垂直的墙垣的交接处是交错咬住的。如今的山林地带还能见到井于式建筑。

南部和西南地区的竹楼 我国南方盛产竹子的地区的竹楼,是用篾条结扎粗竹干为骨架,用较细的竹干和竹笆作楼板和墙面。竹楼的屋面有两种,一种是由葵巴叶编的,一种是破竹为二,仰复相扣而成。

西南的穿斗架房屋 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而以四川最多。这种房子的特点是,柱子直接支承各行檩条,前后柱子间只有横穿,没有大梁,墙和屋面都很轻薄,墙用竹条编织,两面抹泥或白灰。屋面中灰瓦直接放在椽子上,不用望板。历史上,穿斗架的结构曾在汉代中原地区流行。

山东、河南的三角架屋顶 在跨度比较小的建筑物上,三角架只有两根斜撑和一根下衍木,檩子架在顶点、下底角,和斜撑的中央。当建筑物跨度比较大时,在下檩木上支起平行梁架,辅助斜撑支承斜撑上的二部分檩子。屋面的做法是,用高粱秆束捆在檩子上代替椽子和望板,在高粱秆束上抹泥,泥上复草,屋面的草的一端插在泥里。在胶东地区,民间屋面不用高粱秆和泥,而是把海藻用葛藤直接扎结在较密的细檩条上。

除此之外,山西的石券民居,西北的地坑窑洞(天并院),青海、西藏的砖石承重墙和木构楼板及屋顶相结合的建筑物等也独具特色。

62.清代民居建筑:乔家大院

在山西省祁县东观镇乔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几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10)

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一座宏伟高大的建筑群体,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被专家学者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并有“皇室看故宫,民建数乔家”之称。因这座宏伟建筑群体的主人原系姓乔,人称“乔家大院”。现辟为“祁县民俗博物馆”。

乔家大院占地面积8724.8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共6个大院,19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是一座城堡式的建筑,四周是全封闭的砖墙,高3丈有余。上层是女墙式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俯视整个大院呈“喜喜”字形,外观显得十分威严高大,很有气势。

乔家大院大门坐东朝西。与大门相对是砖雕百寿图照璧,上刻100个遒劲有力、形态各异的篆体寿字,两侧配以清末军机大臣左宗棠的篆书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对联与百寿图珠联壁合,为不可多得之艺术珍品。大门以里,是一条长80米、宽7米的石铺甬道,将6个大院分隔两旁。甬道尽头是庙宇式结构祖先祠堂,围以狮头柱寿字石雕扶栏,柱顶栅是玉树交荣、兰馨桂馥图案的木雕,庙廊雕饰金碧辉煌,正中高悬匾额:“荫庇长昌。”

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三个大院都是晋中一带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即每个院都是里外三个院。里院南北正房、东西厢房都是五间,外院东西厢房是三间,里外院之间有穿心过厅相连。外院南房、里外院正房全是二层楼房,遥相呼应,巍峨壮观。

南面三个大院。都是二进四合院,院门为硬山顶半出檐台阶式门楼,须拾级而进。

南北六个大院。各由三五个小院组成。院中有院、院中套院而又各具特色。所有的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为主人居室,偏院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正偏也大不相同,正院高大,偏院低矮,正院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平房,既表现了旧社会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高低错落。整个大院有主楼4座,门楼、更楼、跳阁各6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综观全院,外观成严端庄。整齐高大,内视富丽堂皇,井然有序,代表了我国封建大家族的居住格式,整个大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建筑水平。

乔家大院的引人之处,不仅在于其巍峨高大,宏伟壮观,更重要的是它精湛的建筑艺术。整个大院设计精巧,规范而富有变化。既有整体美感。局部建筑又各具特色。从院的形式看,有四合院、穿心院、过庭院、偏正套院;从屋顶造型看,有悬山顶、顶山顶、歇山顶、硬山顶、卷棚顶以及平房顶;从门的结构看,有一斗三升十一踩双翘甬门、芜栏半出檐门、硬山顶单出檐门、砖雕式侧跨门等;从窗的格式看,有仿明式酸枝棂月窗、条栅型窗、通天隔棂型窗、雕苍型窗、双开扇型窗和桃房型窗,形式各异,变化多端。

尤为人赞不绝口的是三兰五彩的绘制工艺和巧夺天工的雕刻艺术。在所有各院的门窗、过厅、梁柱等处都有精巧的、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如各院的正门上都有栩栩如生的木雕人物,有天官赐福、和合二仙、三星高照、招财进宝、麒麟送子、回回献宝等,柱头雕刻有八骏、松竹、葡萄,表示蔓长久远,有垂瓜,象征瓜瓞绵绵,有垂莲,则希望连生贵子。大门横木的四个门档上,刻有形态各异的四头狮子,借喻四时如意。全院总计木雕艺术品有300余件,无一雷同,每一画面都是一个故事或传说。

砖雕工艺,在乔家大院更是俯仰可见。房顶上有眷雕,内女墙上有扶栏雕,屋顶的烟囱也各有不同的雕式,题材十分广泛,诸如荷盒(和合)二仙、三星高照、四季花卉、五蝠(福)捧寿、鹿鹤(六合)通顺、回文七巧、明暗八仙、八骏九狮、葡萄百子、一蔓千枝、龟背翰锦、喜鹊登梅、渔樵耕读、出将人相等。艺术价值高的大型屏雕有两处:一是大门对面的百寿图;另一处是由清末民初堪称“华北一杆笔”的赵铁山手书的隶体《省分箴》,书法优美,雕刻精良。

乔家大院,既是建筑艺术的宝库,也是绘画、木雕、砖雕艺术的殿堂,不愧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63.北京四合院的社会功能

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的文化象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精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北京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于繁华街面,或置于幽静深巷之中;大则占地数亩,小则不过数丈;或独家独户,或数户或十几户合居,形成了一个符合人性心理、保持传统文化、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

四合院多为坐北朝南,东南角开门。门如屋宇,广为一间、顶似卷棚,下复“雀替”。门前有一对精致的石鼓。门内正中的照壁上。“平安”二字灿然在目。

入门西去,五间南房一溜排开。北墙正中为”垂花门”。檐有垂莲,板饰雕花,门上结格髹出金字,或“鹤鹿同春”,或“富贵寿考”。推门而入,顿觉别有洞天。只见山石嵯峨、海棠若盖、芍药争芳,满庭春色,如火如荼。院内的布局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另有两间不大的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从前的居住顺序,多是正房住家长,厢房住晚辈,耳房隽秀,通常用作小姐的“闺房”。院中墁有十字甬路,俨如棋局。雨过天晴,院无积水,花畦越艳,葡萄欲滴。姹紫嫣红,赏心悦目。

讲究的四合院,在垂花门与厢房间有曲廊连接,称作“抄手游廊”。厢房南侧各建一小房,名曰“蛊顶”。或居仆役,或充厨房。正房与厢房间亦有廊相通,称作“穿山游廊。”另在院西北角开一小门,内有甬道,经此可去后罩房。当然,这里所说的只是中、小四合院结构的旧貌,若与前廊后厦,带几重院子的高级四合院比较,自然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北京四合院的社会功能十分突出,它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这种建立在家庭联系与私人交往上面的社会网络,已经历了数代人,产生一种凝聚力量与和谐气氛,使人有一种安全稳定感和归属亲切感,为社会内的行为和个人的抱负提供了种种便利条件,成为保持社会安全的宝贵因素。

国外一些建筑师设计了类似我国四合院式的建筑,如菲律宾为一般城市居民设计的低层高密度“四户一院”住宅群;丹麦哥本哈根的“仿四合院”式住宅群,都表现出满足人性心理要求的居住环境。

64.近代上海的外国式建筑

上海开埠后,西洋式的建筑最早在外滩和洋泾浜畔出现。之后,尖塔式的钟楼,哥特式的内厅,重重券顶和粗大的柱子,五色玻璃镶成耶稣故事的窗门,也使人目眩。

高楼大厦的兴起,是在本世纪20年代,1921年翻建的汇丰银行,属新希腊式,爱奥尼克的柱廊和天花,是英国人自诩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华贵的建筑。”门口两只铜狮子,今天关在博物馆的库房里。

海关大楼三次造屋,代表三个不同时期:1857年的中国衙门式建筑;1891年西洋教堂的房屋;现在这座花岗石壁和钟楼耸立的大厦,是1927年竣工的。

20年代,上海的建筑从古典的转向现代,如1928年造成的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就用了美国“芝加哥学派”的设计手法。1936年建成的国际饭店和外滩中国银行,是我国的建筑师所设计,他们能借鉴西祥和我国传统建筑的优点,思路开阔,立意创新,为各地高层建筑开辟了道路。20年代初,为一些有钱的人改善居住条件,出现了新式里弄,30年代,又有花园里弄。当然,下层的人还住没有天井的“东洋房子”、棚户、滚地龙……这都是上海首创的,然后传入各大城市以至中小城市。二十万幢里弄房子,至今还大部分存在。

洋人、“高等华人”住的洋房,带阁楼的西班牙式花园洋房最多,其次是法国式和意大利式。虹桥路上多英国乡村别墅式。达官贵人、中外富商买办的住宅,如丁香花园是李鸿章藏娇之所,为英国砖木结构房犀;陕西南路二号(今团市委办公楼)原是以赌博起家的马勒的住宅,这座被上海人视作“怪形怪状”的房子,是挪威式的建筑。

旧上海还有不少总会、俱乐部。市少年宫的大理石房子,原是五国总会,内部的装修,模仿欧洲王宫。

上海建筑之多样,真可称得上“世界建筑博览会”!

65.上海住宅的演变

传统的上海民居,多是砖木(竹)平房和由平房围成的三合或四合宅院,千篇一律的中客堂、东宿舍、四厢房。鸡犬之舍,水井柴灶和豆棉晒场,曾使它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这类平房多为聚族而居,宗姓自然成为它的重要符号,如叶家宅、汪家弄、沈家巷等,此类地名尤以南市多见,那里的居民都是本地人,因而较多地保留着“正宗”上海人的文化习俗。

进入近代,上海的居民类型日趋多元化,洋人和上层华人占遍了祖界和越界筑路地段的花园洋房与公寓。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西首,尽法人、白俄商肆;虹口狄思威路(今傈阳路)、吴微路则多日侨。洋房“寓内陈式俱为欧式,钢琴油画,点缀其间……客至狗摇尾以迎”。但是在闸北、沪西、浦东等华界,下层市民则栖身于铁路河洪近旁、废墟荒家之上的简陋棚户内,药水弄、著瓜弄、潭子湾成了苏北人的“世袭领地”。大上海被人为地分割成所谓“上只角”与“下只角”,这两个市井用语显然有着比地域划分更为深层的涵义。

然而,最能代表近代上海住宅和反映都市风情的,恐怕还是那“五方杂处的弄堂”。19世纪70年代,传统的院落住宅开始采用欧洲联排式布局、产生了如宁波路兴仁里的老式石库门弄堂,其后又依次出现了类似九江路九江里的广式住宅、新闸路东西斯文里的新式里弄住宅以及像大陆新村、西新别墅、长春公寓、上方花园那样的花园和公寓式里弄注宅。弄堂房子的结构外观逐步洋化和现代化,弄堂名称的传统色彩也渐次淡化。如早期弄堂都以富贵荣华、仁义道德、吉祥顺平为名,有些石库门的门额上还题着诸如“厚德载福”、“德荫维新”、“积厚流光”一类的古训。但是二三十年代后建造的新式弄堂名字,则多与产权者、马路地名有关。如大陆银行之大陆新村,西摩路(今陕西北路)新闸路之西新别墅等,且有以中英文对照标出的。

早期居民地缘观念重,喜同乡聚居。胡祥翰《上海小志》称“北四川路、武昌路、崇明路、天潼路尽粤人”,“小东门外洋行街多闽人”,“南市内外咸瓜街尽甬人商号,如在宁波”。后迭经迁徙混居,各地人的衣食语言互有交流融合,然在许多场合依旧乡音难改、土俗难易。

人口无限,地皮有限,随着各籍人士的大量汇聚,房屋开间也愈造愈狭,天井小如一线,灶披窄仅数尺,楼梯间、夹弄、走廊、阁楼、亭子间、晒台间。处处可隔可搭,一出出“七十二家房客”同时上演。

弄堂里的生活是嘈杂的,生存空间的压缩带来了人际心理的畸变,上海人就在这弄堂里养成了自己独特的习性,是兼容、精明,还是圆滑、势利?抑或两者兼有?

66.苏州旧民宅的建筑特色

自伍子胥建城以来,苏州一直拥有襟三汀而带五湖的地理优势。“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小港水桥多。”烩炙人口的唐朝杜荀鹤的诗句形象地道出了苏州民宅建筑的第一个特色:依水筑室,美观便利。过去苏州城内纵横交叉着数百条河道,市民的住宅都建造在陡峭的河岸上,室内有石阶通向河里。这种在苏州最为普遍的建筑,也最富于历史文化色彩。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船是主要的运载工具,经济的发达与否和有无水道交通有着直接的联系。白居易曾以“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来描写当时盛况。以船代步成为最便利的交通形式,而两岸居民临窗观闹也是乐在其中。在河水未受污染的古代依水筑室,还为居民用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苏州旧民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集中地反映了古人平和、含蓄、淡雅、实用的审美追求。中国的诗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中国的画有意到笔不到之说,中国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有那么多花窗、回廊、曲径通幽,让人随之低回婉转,回味无穷。苏州的民宅亦复如此。这里过去曾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红楼梦》语),明清时期文人官僚在这里聚资积产,颐养天年者不计其数,他们造下二批批房屋,至今还有很大部分存在。然而,那些朱门大户却叫人难以发现,难道他们都没有几间房子吗?不!在那些普普通通的石窑门里,常常有环环相连,一进接一进的曲折幽深的住宅群。有时在里面走过一个小门,顿觉豁然开朗,竟是一个厅亭相对,池石相映的小花园。这种建筑风格正是中国传统的与世无争、恬静淡泊、注重自身完善的人生观、道德观的物化表现。

苏州的民宅,无论是不谋而合的沿街沿河房屋,还是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大宅,都体现了虚实相生,平衡中求律动、整齐中求变化的特色。且看沿街的那些小民房,它们建造时间各不相同,工匠也并非一人,然而好像有一个总工程师在指挥似的,很少有毗连的儿幢房子深浅高低完全一样,左单檐砌墙,右则重檐开窗;左楼室外伸,右则略微内缩,而墙基又整齐划一,一排房屋之前街道自然形成。大户宅中更加讲究,往往前有天井,后则小院;前用月洞门,后开落地窗,重檐、单檐、软脊、硬脊,船形顶、歇山顶、轩阁厅堂,既相呼应,又各有别。各屋之间,又有长廊相连。两室室内互不相碍,登高可揽远山之胜,俯下可汲九壤之泉,铀折洞达,虚虚实实。历代丹青妙手亦常愿垂青于此。

67.福建独特民居:生土楼

在闽西的永定,闽南的南靖、漳浦、平和,以及闽中的闽清等地山区,坐落着数以千计造型独特、构筑精巧、气势非凡的古堡式建筑,它就是福建的独特民居——生土楼。人也称“客家土楼”。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发出这样赞叹:“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生土建筑——神话般的居民住宅,也是世界住宅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生土楼是以竹片、木条为筋骨,以生土、细砂、石灰为主要原料,再拌以糯饭、红糖,经过反复揉、舂、压而夯筑成墙的土木结构楼房,有二至五层高,上用火饶瓦盖顶,三四代人或数十户共楼而居。其外观式样主要有圆形、方形、“交椅”形三种,此外也有三角形、曲尺形、扇形、五边形、综合形的。

圆形楼最为典型,当地人称“圆楼”或“圆寨”,是一种呈圆柱状的生土楼,远看宛如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分布在闽西、闽南一带。直径多在30~60米之间,高13~16米,内分3~5层。每层30~50多个房间,中间设庞大天井、环形走廊、水井及各种生活设施。其中,最大的要数平和县芦溪乡芦峰村的叶姓圆楼。该楼建于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楼的外径77米,底层墙壁厚近两米。分内外两圈,外圈为平房,内圈为楼房,高15米,有4层。楼内居民最多时达400户,约1800人。该楼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楼户破损较为厉害。

保存较好的圆楼是永定县古竹乡高头村的承启楼(又称天助楼),它也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整座建筑分内外三圈,外高内低,外圈为圆楼,共4层,每层有房72间。第二圈为二层楼,每层有房40间。第三圈为平房,有房32间。圆圈中心还建有一座四方形大厅,作为全楼族人举办婚丧喜庆典礼的公共活动场所。全楼总面积为5376.17平方米,共有房400间,最盛时庄80多户,六七百人。圆楼是一个大世界,住在里边的人要真正认清楼里的居民可不容易。打个比方:要是你到承启楼里作客,每家作客一天,就要花近3个月时间。邮电部1986年发行的“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该楼为原型绘制的。

方楼雄伟壮观,宛如古代城楼。楼墙与墙内布局和圆楼相近。不同的是,楼前中央开一个大门,楼的东西南北方向都设楼梯。其中、永定县高洋乡上洋村“遗经楼”为世界最大客家方楼、占地10336平方米、建于1806年,高5层,用了70年、经三代人才建成。

福建客家楼的建筑史长达1000余年。晋代永嘉之乱(308)及以后历次战乱中,一批批中原汉族人从黄河流域南迁闽粤赣边区及桂、川、琼、台湾等地,当地人以他们是客籍户口而称为“客家人”。目前总人数4500多万人。客家人所到之处,大都是偏僻山区,为防野兽和盗匪,不得不聚族而居,并就地取料,设计建造形同要塞的庞大坚固住宅——客家楼。这种生土楼兼有防匪、防盗、防震及冬暖夏凉、日光充足等优点,历经几百年风雨侵蚀,甚至战火的洗礼,至今巍然屹立。成为客家人精神风貌的象证。

68.常熟一方民居

各地民居有各地的特色。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内蒙的蒙古包就是我国知名度较高的几种一方民居。它们不仅是人们解决“住”的问题的物质条件,而且也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当你出外旅行时。坐在车船上,留心视察从车(船)窗外匆匆掠过的各方民居,不失为一种美的享受。

十年前,有人去过常熟,看到当地的大多数民居,是朝南的平房正屋西侧镶上厢房,呈直角尺形状。很有特点,留下深刻的印象。十年后此君再度去常熟,行前想,现在各地农村,普遍造起新房,当年常熟民居的特色怕已荡然无存了吧。结果并非如此,一方面那里绝大多数民居,的确已翻建成二层楼房;然而另一方面,大部分楼房仍保留着镶有一层厢房的格局,只不过厢房的房顶不再是瓦片,而是随着正屋的变化变成平顶的晒台了。常熟民居的风格依然存在,苏州地区的大部分民居,屋脊的两头向上翘起,有的还有装饰图文。这与本市郊县大多数民居平直的屋脊两头,是完全不同的格调。那里有不少民居的外墙,刷成乌黑色,这在许多别的地方,就难觅踪影。民居的式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地方的色彩,是一件值得研究的学问。

69.中国四千万人住窑洞

在63.5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上,传统民居窑洞至今仍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有大约4000万人住在这样的窑洞里。这种独特的生土建筑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建筑专家的兴趣。

窑洞指的是在黄土高原土崖畔上开掘的拱形洞窑式住房,一般有3米宽,7至8米深。窑洞的类型很多,有靠山崖的黄土窑洞,土坯土块砌筑的窑洞,就地采石砌筑的窑洞,平地挖下去一个土坑再在四壁开洞的下沉式窑洞以及复土式半地下窑洞等等。

据考证,早在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村穴居、半穴居时期,就已经有了窑洞的雏形。窑洞民居,是我们先人开发地下空间的一个创造。有关专家对山西住窑洞的居民进行50年的调查研究后,发现窑洞有利于长寿和键康:其一,窑洞的温度在10一22℃之间,相对湿度为30一75%,这是最适合于人的生活环境;其二,长期生活在窑洞中,外界气候及大气中放射性物质对人的影响较小,哮喘病、支气管炎及风湿病、皮肤病等患病率明显减少。

由于土窑洞不够结实美观,近几年富裕起来的农民多愿意建石窑。延安地区148万农业人口中,近10年新修石窑60多万孔,有一半以上的农户迁入新居,延安市城乡居民的住房窑洞仍占1/4,约5万户,兰州市政府拨款20万元,在城郊白塔山开始了窑洞改革实验。利用毫无开垦价值的陡峭沟壑作为建筑用地。已建起了总面积1500平方米的窑洞群,有50孔窑洞。这种台级式窑洞,每孔面积34平方米,造价低廉,节能省地,抗震性能好,既解决了旧式窑洞阴暗、潮湿、通风不好的问题,又保持了窑洞固有的优点,受到城乡建设部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

70.藏北西部的“拉萨”

在藏北西部的大漠荒野中,还有一个“拉萨”,静卧在遥远的羌塘。

距那曲地区申扎县东南约70公里处的加若地方的扎岗山,有一片奇特的建筑群。

该建筑群,从选址上看,扎岗山坐北朝南,避风向南,依山傍水,举目可望百里,极有气派。达玛藏布江平缓地流到这里。从布局上看,约有百余间石屋散布在扎岗山陡峭的南坡上,山脚下有一座类似祭坛的建筑,很有整体感,布局奇特而合理。从建筑上看,每座小屋均取该山石片,没有任何木料铁料。石屋都依悬崖而筑,其中有不少半壁石洞,有的还外有山门小院,颇具匠心。

但这些建筑规模很小,石门高约1米,只能爬身进出。石屋内面积狭窄。在其内只能蜷曲身躯,很不适合人类生存。此外,石屋内未见有生活痕迹,既没有宗教感,也没有文化感。

这个建筑群的建筑者,建筑年代,建筑目的都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谜。

71.庵为何人所居

“庵”原是隐遁者所居住的茅屋,有点与世隔绝、异常简陋的意思。旧时文人的书斋用“庵”命名者颇多,如宋代陆游的“老学庵”,元代倪瓒的“净名庵”,明代毛晋的“一滴庵”,清代查为仁的“花影庵”等。

一般认为,“庵”是小草房,《广韵》解释说。“庵,小草舍。”晋代葛洪在《抬仙传》中谈到焦先:“居河之湄。结草为庵。”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汉任末编茅为庵。”《南齐书,王秀之传》说:“父卒,为庵舍于墓下持丧。”以上各书中说的“庵”都是小草房。

还有种说法。“庵”是圆顶屋。这个释义更加古老,出自汉代刘熙的《释名》:“草园屋曰‘蒲’,又谓之‘庵’。庵,奄也。所以自奄覆也。”《释氏要览》也说:“草为圆屋曰庵。”通俗点讲,“庵”就是用草覆盖的圆顶小屋。

不知从何时起,“庵”与佛教有了缘分,这简陋的草房,成了奉佛的净地。《释氏要览》说:“西天僧俗,修行多居庵。”不仅和尚、呢姑,连居家修行者,也喜住在草庵中。于是,出家人聚集的小寺庙,被称作“庵寺”。如《红楼梦,》中有这样的记载:“且说水月庵中小女尼女道士等,初到庵中,沙弥与道士原系老尼收管,日间教他些经忏。”后来庵寺多指尼姑修行之处,俗称“尼姑庵”。原来“庵主”通指和尚、尼姑,也逐渐成为尼主的专称了。

《翻译名义集》又立一说:“罗,本果树名。此树开花,花生一女。国人叹异,封其园。园既属女。女宿菩冥熏,以园奉佛。佛即受之,而为所住。”这个罨罗园在古天竺毗耶离城南,又叫做“奈园”。《广韵)有一条释义说:“罨,果名是也。”这里都将“罨”作为果树而不是草房。

现在“庵”是通行字,而把“罨”作为“庵”的异体字,释义是一样的。而过去如写广字头的“庵”,作草房解;如写草字头的“罨”,作果树解。宋代著名书法家黄山谷,认这“罨”不是房子,不应当是广字头。还批评“庵”字是俗写,不登大雅之堂。

72.中国古代桥梁建筑

我们祖国江河纵横,湖泊密布,因此,桥梁也多。它们遍布祖国大地,有的长若彩虹,有的弯曲如半月,有的小巧玲珑,有的雄伟精巧,把祖国的山山水水,装点得分外娇美。

桥梁是架空的道路,建桥就是为了交通,人们要跨过江河,越过峡谷,就必须修建桥梁。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为了战胜大自然设置的交通障碍,发展生产,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劳动,架设了各式各样的桥梁,使我国古代造桥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我国的古代桥梁,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已经无法考证了,不过根据一些史书上的记载,它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公元前1027年,周文王为了娶妻,就在渭水上架起一座浮桥

迎亲,这应当说是有关桥梁的最早记载了,由此可见,我国的桥梁建筑,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还有一个传说,战国时期,有个名叫尾生的人,与一位姑娘约好在蓝桥(在现陕西蓝田县蓝峪水上)下会面,结果姑娘没有来,尾生为了表示不失信,一直在桥下等待,后来抱着梁柱死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远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梁柱式的桥了。

我国古代的桥梁,绝大部分是用石头建造的。因为用木材架桥容易腐烂,不能长久保存;用砖建桥,由于砖容易吸水,也不能长久保存;人们便采用石头来造桥,不仅能防水防腐,而且坚固持久,在造型上,还能给人们稳重、大方、清雅的美感,所以石桥遍布祖国大地。

中国古代桥梁的建造是非常成功的,有不少都是世界的创举,其中很多古桥,经历了千百年时间的考验,至今仍然屹立在祖国大地上,在继续为人们服务。

73.丰富的桥梁造型

在很早以前,由于种种自然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在小河上出现倒伏的树木,从而形成了“独木桥”,或是两岸生长的藤萝纠结在一起,形成“天然桥”。后来,人们在这种天然桥的启发下,开始利用树木搭起了独木桥,或是利用石头在水中做成一个接一个的石磴,形成一种简单的堤梁式石桥,或是利用悬挂的藤萝做成独索、双索的溜筒索桥,等等。随着建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建桥材料的改变,我国桥梁的发展,由梁桥到浮桥,由浮桥到索桥,再由索桥到拱桥,从而形成梁桥、拱桥、索桥和浮桥四种基本类型。

梁桥是以梁作为桥身承重结构的桥,桥面比较平坦。它的桥墩式样很多,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立柱式,就是先在水中立柱,再在柱上架梁;另一种叫尖墩式,它的桥脚一头尖,一头平,尖头对着流水的方向,是为了分水,减轻水流对桥墩的冲击;还有一种为大台子,就是在桥下中间或一侧,建一个高大的台子,作为主要的桥脚,在一座桥中,桥脚有大有小,有垄有次,使桥更加坚固。

拱桥是由梁桥发展而成,是以外形为弧形的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桥面有的平直,有的略有曲线,形式多样,造型美观。根据桥下拱的造型,分为好几类。

最多的是大半圆拱,如果加上水面的倒影,就像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所以又称月亮拱。有单拱桥、双拱桥、三拱桥和多拱桥等形式。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就是一座优美的单拱桥,而南湖岛东边的拱桥,多达十七个拱,所以叫做十七孔桥。

另一种是马蹄式桥孔,好像一轮明月刚从水面升起,还没有完全露出水面,造型美观动人。河北邯郸的学步桥,就是这种类型的三孔石拱桥,有趣的是它的名称出自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春秋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的人,走路的步子非常优美,引起了燕国寿陵青年人好奇,他们不远千里来到赵国,学习邯郸人走路的步子,结果不但没有学会,反而把自己原来的步子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

再一种是大小圆拱结合,中间是一个大拱,两端建有小拱,如著名的赵州安济桥。

此外,还有尖拱、折角拱、方拱等。

索桥又称吊桥,是用悬挂的高强度的缆索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桥,多架设在悬崖峡谷或急流险滩,难于修筑桥墩的地方。最早的缆索是用藤或竹做的,后来发展到使用铁链。缆索直接固定在两岸的岩石中,桥面用吊索挂在缆索上,人们走在桥上,晃来晃去,十分惊险有趣。我国西南地区,山高谷深,河流湍急,所以索桥特别多。我国现存的铁索桥中,以四川的泸定桥和云南永平县的霁虹桥最著名。霁虹桥横跨澜沧江,早在三国时期就建有以篾绳为缆索的吊桥,元代在1295年改建为木桥,明代才改为铁索桥,现在的霁虹桥是清代在1681年重建的。桥长113.4米,桥面木板宽3.7米,由18根铁链组成,其中16根为底索,上面横直交叉铺有两层木板,供行人来往,桥的两侧各有一根铁链作扶手,铁链两头分别固定在峭岩上。霁虹桥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宽、铁索最多的索桥,有“西南第一桥”之称。

浮桥在古代称为舟梁,主要用船来代替桥墩,也有用皮筏或竹木来代替桥墩的,所以又称“舟桥”、“浮航”,是一种临时性桥梁。由于浮桥架设简便、迅速,常被应用在军事上。

桥是一个交通枢纽,行人车马来来往往,目标非常显著。因此,在桥的造型上,既要适用又要美观,所以常常在一些桥上建造一些其他形式的建筑。有的在桥上建亭,称亭桥;有的在桥上建廊,称廊桥;有的在桥上建楼或阁,称楼阁桥……等等。这样,不仅使桥的造型更加优美,还可供人们在桥上休息、饮茶、乘凉、避雨和防日晒。此外,还有在桥头两端建造亭阁的,叫做桥头建筑,实际上是桥头堡,做得非常精美,十分引人入胜。

74.园林彩虹意境美

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有一座十七孔桥,桥长150米,宽约8米,桥上石栏杆柱顶上,刻有大小石狮544只,据说是乾隆皇帝下令按照卢沟桥的石狮式样制作的。十七孔桥像一道长虹,横卧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十分壮观,可算得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桥了。苏州园林中的桥,有许多长度只有一二米,宽仅一米,网师园中的三步拱桥,只需三步就跨过了桥,可算是我国园林中最小的桥了。

为什么同是园林中的桥,大小却相差这样悬殊呢?这是因为我国的古代园林,有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两个主要类型。北方园林多是为了满足封建帝王生活和游乐的需要而建造的,所以又叫皇家园林,它的面积广,规模大,水面也大,所以建造的桥也大,这样才能与大水面相匹配,才能与园内宏伟的建筑相协调。南方园林主要是有钱人为了自己享用而建造的,所以又叫私家园林,这类园林多半是利用住宅周围的空地建造,由于处在人口稠密的城区,可以用来建造园林的地皮很少,面积有限,水面都不大,所以只能架设一些较小的桥,桥身也比较低矮,站在桥上,由于人的视点降低,可使人感到水面比实际更广阔一些,取得“小中见大”的效果。

无论是哪一种园林,桥都是不可缺少的建筑。它不仅方便人们过沟涉水,连结风景点,更重要的是为了点缀风景,丰富水面的景色,增加园林的自然情趣。尤其是北方园林,由于水面广,桥梁不仅数量多,式样也多。当年北京的圆明园三园,共有桥180多座,其中万春园的桥有50多座,长春园的桥有20多座,圆明园的桥更多达100多座,都是用青石或汉白玉石做材料。在颐和园,也有桥二三十座。

园林中的水有大有小,有动有静,因此使桥的造型丰富多姿。虽然桥的外形千变万化,各有特点,但总的来看,园林中的桥,可分为平桥、曲桥、拱桥、亭桥、廊桥和汀步等形式。

平桥也称石板平桥,在南方园林中非常普遍,北方园林中也常出现。常位于水面狭窄的地方,一般用石板搭成,桥面平坦,有的略略带点曲线。这种桥具有小巧、简洁的特点,由于溪谷水浅,跨度小,常常两侧不做栏杆。有的平桥距水面特别近,桥面贴水而过,让人接近水面,产生凌波漫步的情趣,站在桥上,可以更好地观赏水中游鱼,凌波而过,好像身临水中,有一种亲切、新奇的感受。苏州留园、拙政园中的桥,大都是用双石板搭成的。北京颐和园谐趣园内玉琴峡上,建有两座石板平桥,一座在峡口,凌空飞渡,桥下怪石重叠,流水淙淙,由于桥的地势较高,所以两侧装有轻巧的木栏杆;另一座在峡的南边通向湖面的地方,是用三块二米多长的石条搭成,桥面与路面一样高,桥上没有做栏杆。这两座石板平桥造型简洁雅致,与变化丰富的园景形成明显对比。

曲桥又叫石板折桥,桥为折线形,曲折宛转,形态优美,克服了千桥那种长而直的单调感。与平桥相比较,在同样大小的水面上,采用曲桥,可以增加桥的长度,使游人在水上停留更多的时间观赏景色,所以曲桥在南方园林中应用得最多。曲折变化的大小和长短,根据水面的环境而有所变化,一般多用三折、四折,称三曲桥、四曲桥,如苏州环秀山庄的三曲桥,南京瞻园的四曲桥,都因水面不大,所以采用稍有变化的桥形,来丰富园林景色。在稍大的水面上,多采用九折,称九曲桥,具有更多的变化,人们在桥上漫步,不仅可俯看水中景物,还可以随着桥的转折,不断改变着视线的角度和方向,增加游览赏景的趣味。如上海豫园九曲桥,杭州西湖小瀛(yínɡ)洲九曲桥。为了游览的安全,曲桥一般都装有比较低矮的栏杆、扶手。

拱桥是桥孔为拱形的桥,桥面有弧度起伏的变化,有的曲线平缓自如,有的曲线弯曲似弓,给人一种秀丽柔和的美感。拱桥在北方园林中应用得最多,在南方园林中则比较少,而且体态也小。传统拱桥的桥孔都是单数,一般园林中常用单孔桥。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是我国著名的单孔石拱桥,桥面弧线很大,桥孔为蛋形陡拱,桥身和栏杆都是用汉白玉石雕成,在绿荫衬托下,远望像一条玉带,桥下碧波粼粼,倒影与桥孔相接,形成一个圆环,像一轮皎洁的月亮。杭州西湖白堤上的断桥,也是我国著名的单孔石拱桥,因白堤由孤延伸到桥头而断,所以称断桥,在我国神话故事《白蛇传》许仙和白娘子曾在桥上相会,给断桥增添了神话色彩。冬天雪后,站在断桥上向四周望去,远山近树,一片银色世界,“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在一些较大的水面上,拱桥比较长,桥孔也多。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南湖岛与东堤之间的十七孔桥,是一座非常典型的拱桥,一连串半圆形桥孔倒映水中,形成像串珠一样的圆环,加上桥身上的汉白玉石栏杆,形成十分优美的身影,像一道长虹横卧湖面,把湖面景色打扮得更加秀美,是颐和园的重要景点之一。

亭桥是在桥上建有亭子的桥,桥上建亭,增加了桥的美观。亭桥在南方园林中应用最早,清代乾隆皇帝几次下江南,把这一形式借鉴到北方,在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地,建造了一些亭桥。颐和园的西堤,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修筑的,堤上的亭桥,则是仿照江苏扬州的亭桥建造的。西堤上的柳桥、豳(bīn)风桥、镜桥、练桥,以及石舫近旁的荇(xìnɡ)桥,上面都建有桥亭,不仅桥形不同,而且亭的式样也不一样,有四方亭、长方亭、八角亭等,亭与桥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西堤上的四座亭桥,加上玉带桥和界湖桥,就像串在桃红柳绿堤带上的六颗明珠,形成平卧在湖面上的一条美丽链环。我国最著名的亭桥,要数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了。五亭桥是清代乾隆时期建造的,造型十分奇特,平面像一个“工”字,由12个大小不同的青石桥墩组成。桥孔共15个,有三种不同的形状,中间一孔最大,跨度为7.13米。桥的两端有石阶供人们上下,桥上石栏杆的柱顶,都雕有十分精巧的石狮子。桥上建有五座华丽的亭子,中间一座最大,为重檐四角攒尖顶亭,南北各有两座单檐四角攒尖顶亭,互相对称,亭与亭之间有廊相连,这种布置形式非常少见。桥下孔洞彼此相连,可以通行游船,从里向外看,每个孔洞外的景色各不相同,好像一幅幅风景画。据说每当明月当空,从正侧桥孔观望,每洞都能看到一个月亮,倒映在湖面上,银波闪闪。尤其是十五的月亮,形成众月争辉的景象,把桥衬托得更加奇妙。五亭桥已成为扬州的标志。

廊桥是桥上建有廊的桥,它原是山野、田间为了方便行人休息或遮雨的“风雨桥”,像一座跨水的廊。廊桥一般桥身较长,造型轻巧玲珑,曲线优美动人,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桥。廊桥只出现在南方园林中,而且数量很少。苏州拙政园的小飞虹,是我国著名的廊桥,它那优美的造型,像一条彩虹,所以称小飞虹。小飞虹廊桥不仅有较高的观赏性,还起着分隔园内风景,加深水面纵深感的作用,使风景的层次更加丰富。

汀步是以零散的石块、柱桩等,点缀在窄而浅的水面上,起着和桥相似的作用,但比桥更加临近水面,游人细心地踏着石块而过,别有一番风趣。汀步这种形式来源于我国乡村,在乡间的小溪或浅滩上,常放置一些石块来代替桥梁。这种形式被引用到园林中后,非常注意它本身的形态美,以及它在水面上排列的艺术性,使它们不仅供游人来往,而且点缀在水面上,成为一种有趣的园林风景。在南方园林中,常常以天然石块散置在水中,组成汀步,非常自然,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走在上面,使人感到分外亲切。

75.名桥揽胜

灞(bà)桥 在陕西西安东北面十千米,横跨在灞水之上,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柱墩桥。它是先在河里立上一排石柱作桥墩,然后在柱上搭上石板作梁,组成桥面。古时的灞桥,是长安(现在的西安)通往潼关以东广大地区之间的交通咽喉,是东出长安必经之地,迎送官客亲友的人,常常送到这座桥上就止步了。古时灞桥附近柳树很多,一些文人为了抒发自己离别时的感情,常常在桥头吟几句诗,顺手折下桥头的柳枝相送,作为临别纪念。所以历代都流传着“灞桥折柳赠别”的习俗。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描写的就是在灞桥送别的情景。

灞桥是汉朝时期建造的一座石梁桥,后来被河水冲毁了好几次,由于桥的重要,所以每毁一次,人们就重修一次,现在的灞桥,是清代在1833年重修的。桥长386米,共64个桥孔,大的7米左右,小的4米左右。1957年,由于河道淤积,桥孔的高度减小,不利于排泄洪水,于是对老灞桥进行了改建,用钢筋混凝土将原来的桥墩接高了2.4米,把桥面改为钢筋水泥板,并加宽到10米左右,桥上终日汽车来往行驶,行人不绝,一派繁荣景象。同时,还在桥头和数十里长的河堤上,新植了约十万株杨柳,恢复了古代“灞柳风雪”的优美景色。

安济桥 在河北赵县城南2.5千米的(xiáo)河上,赵县古称赵州,所以又名赵州桥,是一座闻名中外、气势宏伟的大石桥。安济桥是隋代在605年建造的,已经有近1400年的历史了。它与灞桥一样,虽然也是石头桥,但它在河里根本没有桥墩,而是成一个圆弧形直接从河的一岸跨到另一岸,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第一座单孔石拱桥。

安济桥全长50.82米,跨在河面上的长度是37.37米,是我国古代跨度最大的石拱桥。

安济桥在桥梁建筑技术上,有几个非常突出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跨度大,桥拱低,这在一千多年前是独一无二的。欧洲在11世纪以后,虽然也建造过一些跨度较大的石拱桥,可是桥拱都比较高,有的几乎成了半圆形。桥的拱身高,桥面的坡度就大,这样,不仅车马上下桥很费劲,就是行人空着手过桥,一上一下,也是很吃力的。但安济桥就不同了,50多米的跨度,拱却只有7.23米高,因此它的桥拱是圆周上一段60°弧线的弓形拱,所以桥面的坡度很小,非常平缓,车马和行人上下就比较省力了。

第二个特点是在大拱的两个拱肩上,各有两个对称的小拱,这种桥梁结构形式,叫做“敞肩拱”,这种结构不仅可以减轻桥身的重量,省工省料,还可以减轻对桥基的压力。更重要的是,这四个小孔在遇到洪水时,可以提高排泄洪水的能力,减轻洪水对石桥的冲击。此外,四个小孔还增加了桥的美感。

第三个特点是整个桥面是用平行而紧密排列的28道石券砌成的主拱圈,合计一千多方石块。为了防止砌筑的石拱向两边分离,在拱圈的上面,加了一层横向的石板,还在拱圈和石板之间,埋了九条横贯桥身的铁条和六条锲(qiè)石,把28道拱圈紧紧连成一个整体,防止了桥面的倾斜和分裂。

安济桥的桥面宽9米,两边是人行道,中间是车马道。桥身两边,共有44根石柱,大多数的形状像竹节,中间有几根柱顶雕有石头狮子。柱子之间的42块栏板上,刻着龙、狮等各种浮雕,形态生动逼真。

安济桥有许多传说故事,其中在我国流传最广的,要算是歌舞剧《小放牛》了。剧中有个牧童,挥着牛鞭,一边舞一边唱着问一个小姑娘。牧童唱道:“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小姑娘唱着回答道:“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荣推车轧了一道沟。”这出戏,唱的是安济桥许多神奇传说中最动人的一个。

传说安济桥是我国古代巧匠的祖师爷鲁班修建的,还说桥刚造好,八仙(我国古代神话中的八个仙人)之一的张果老,就骑着毛驴来到桥头,驴背上挂着口袋,另一个叫做柴荣的仙人,也推着一辆小车来到这里。他们问鲁班:“这桥能经得起我们一起走吗?”鲁班回答说:“这么坚固的石桥,当然经得住啦!”鲁班哪里知道,张果老的口袋里,装着太阳、月亮和星星,而柴荣的小车上,载的是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和嵩山五座大山。这么重的太阳、月亮、星星和五座大山,一座石桥怎么经受得住呢?他们刚一上桥,桥就被压得摇摇晃晃,向东边倾斜。鲁班这下可着了急,赶忙跳到水中,双手在桥的东侧使劲推住,一下子就把桥推正过来,稳住了大桥。可是,由于双方用力太大,就在桥面上留下了驴蹄印和车轮压的深沟。柴荣推车过猛,跌倒在桥上,一只膝盖着地,压下了一个膝盖印。张果老一慌,把头上戴的斗笠掉在桥上,留下了一个圆坑。鲁班用力托桥,在桥东侧的拱圈上,留下了深深的手印。如今在桥上,还可见到这些“印子”哩!这段传说编得生动有趣,引起了人们莫大的兴趣。

其实,安济桥并不是鲁班修造的,因为鲁班是春秋时期的人,修安济桥的时候,他早已死去上千年了。安济桥的真正修造者,是隋代杰出的木匠李春。由于桥修得奇妙精巧,因而被传说是鲁班修建的,这反映了人们对建造这座桥的工匠们的尊敬,认为只有像鲁班那样的神工巧匠,才会造出这样技艺精湛的桥。像安济桥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比我国晚了1200多年。安济桥不愧为我国古代桥梁之王。

卢沟桥 在北京西南面15千米的永定河上,因永定河原名卢沟河,所以叫做卢沟桥。是金朝在1192年建成的,全部用汉白玉石建造,桥长266.5米,宽7.5米,桥身共有11个桥孔,是我国北方现存古桥中最长的连拱石桥。

卢沟桥的桥墩十分特殊,平面像一只船,迎水面砌成尖形,叫分水尖,长度由4.5米到5.2米,比一般古代石桥的分水尖要长得多,大得多。在每个分水尖上,还安装了一根长约26厘米的三角形铁柱子,锐角向外,好像一把锋利的剑,对桥墩起着保护作用,人们称它为“斩龙剑”。原来永定河每年3、4月间,冰雪融化,河水猛涨,带有大量冰块急流直下,冲击桥墩,威胁桥身,有了铁三角柱,能很快把冰块击碎,从桥洞里流过去,桥就安全多了。为了使分水尖稳固,还在分水尖上面盖了厚1.83米的三层石块,对桥墩的压力起着平衡作用。

卢沟桥的桥墩和拱圈的各个部分,都用腰铁和铁拉件把各石块联结在一起,使整个拱成为一体,十分牢固。1975 年1月,曾在桥上进行了载重科学试验,一辆429吨的大平板车。顺利安全通过了桥,证明历时八百多年的卢沟桥,至今仍然十分坚固。

卢沟桥最吸引人的,要数那桥上众多的石狮子,很早就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传说。卢沟桥两边,各有140根石柱,每根柱子顶端,都雕刻着各种各样形态的狮子。其中大狮子容易数,问题就在于大狮子身上还刻了许多小狮子,大的十几厘米,小的只有几厘米,它们三三两两,有的伏在大狮子身上,有的趴在大狮子背上或头上,有的隐藏在大狮子身下,有的在大狮子怀里戏耍,有的甚至只露出半个头和一张嘴,很不容易被人发现,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是极精美的石雕艺术。

1736年,乾隆皇帝到卢沟桥游玩,对桥上海根柱子顶端的石狮子赞不绝口。他问左右,桥上共有多少只石狮子,谁也回答不出来;他叫几个太监去数,结果每人报来的数目都不一样;换了人去数,结果仍然不一样。有人告诉他“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他不相信。于是,乾隆亲自去数,他从桥东数到桥西,是408只;他唯恐有错,又转身从桥西数到桥东,这次却是439只;乾隆很奇怪,又用马鞭挨个点数,数了一遍,结果是451只,仍然没有数清,最后很不高兴地离去。

卢沟桥究竟有多少石狮子?真的数不清吗?1961年,北京的文物工作者用登记编号的办法,来来回回清查了好几遍,点出石柱顶端的大狮子281个,大狮子身上的小狮子198个,桥东顶着栏杆的大狮子2个,四个华表顶上的狮子4个,一共有石狮子485只。人们以为这次总算是把石狮子点清了,不料后来又在河中靠中心墩的地方发现一个大石狮,还把小狮子又数了一遍,结果为214个,这样,卢沟桥的大小石狮子总数应为502个。不过当地一些老人认为,肯定还有一些小而又小的幼狮深深地“躲藏”着。看来,卢沟桥的石狮子,真的是有点“数不清”了。

在卢沟桥东头,有著名的“卢沟晓月”碑亭,亭内碑上“卢沟晓月”四个大字,是乾隆皇帝写的。每当黎明拂晓,站立桥畔,凭栏俯视,永定河水波光闪动,远眺西山,斜月西挂,卢沟桥的月色显得格外迷人,“卢沟晓月”一景就是由此得名。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无端地向中国军队发动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英勇还击。卢沟桥一声枪响,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卢沟桥也被载入中国人民革命的史册。

程阳永济桥 在广西三江侗(dònɡ)族自治县北部,横跨林溪河。侗族人民擅长建桥,凡是侗族居住的地方,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上,都建有桥,其中一种走廊式的木桥,因可避风雨,所以叫做风雨桥。这种形式的桥,在侗族地区有上百座,程阳永济桥就是其中最大最美的一座风雨桥,以它独特的造型艺术和高超的建桥技巧而闻名。

永济桥建于1916年,全长64.6米,宽3.7米。河上立有五个石桥墩,形成四个桥孔,每孔跨度14.8米。石砌的桥墩长8.2米,宽2.5米,两头为尖形,可减少河水对桥墩的推压力。墩上为木梁结构,下面是两排穿在一起的长杉木,每排9根,分两层像天平一样向两边挑出2米;上面是两排直径0.5米多的长大杉木,每排4根,用木榫连成一体,架在两个桥墩之间,作为正梁,承受桥的重量。在正梁上面铺上木板,竖起木柱,架上青瓦屋顶,构成一条空中走廊。在五个桥墩上,都建有一座侗族风格的楼亭,都是四层塔式重檐,中间一座是六角攒尖顶,两边各为四角攒尖顶,靠近桥头的两座则是歇山顶。在桥两侧木栏杆下面,还设计了一层向外挑出1.2米的大挑檐,它不仅美化了桥身,而且还起着保护作用,使下面的木构件不受雨淋而腐坏。远远望去,整座风雨桥廊楼交错,富于变化,造型极为别致美观,就像一群美丽的凤凰,站立在青山绿水之间,富丽而壮观。

永济桥的梁、栏杆、楼亭、廊、屋顶,都是用当地盛产的杉木制成,全桥不用一颗铁钉或一块铁件,所有木构件的连结,全是用榫头结合,十分牢固,这是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永济桥充分反映了侗族的传统建筑技术,也反映了侗族人民的巨大智慧和创造力,是我国古桥中的珍品。

宝带桥 在苏州东南面大鸡七千米,位于大运河和澹(dàn)台河的汇合处,桥身跨越澹台河,与大运河平行。宝带桥是一座多孔连拱大石桥,全长317米,宽4.1米,共有53个孔,是我国古代最长的石拱桥。

宝带桥是唐代在819年修建的。当时,唐朝的首都在长安(现在的西安),陕西一带虽然土地富饶,可是耕地较少,生产的粮食不够食用,所以每年都要通过大运河从江浙一带运送大量的大米到长安。满载粮食的船只通过大运河,需要人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称作拉纤。但是,拉纤走的路(称纤道),在运河与澹台河汇合处,被宽约三四百米的水面隔断。以往采用填土筑堤来作纤道,可是这样一来,不仅切断了河道,而且路堤常被河水冲毁。宝带桥就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建造的。为了便于船只从桥下通过,特地将从北向南数的第14、15、16三个桥孔加大加高,第15个桥孔跨度为6.95米,第14、16两个桥孔跨度各为6米,其余各孔的跨度都在3.9米到4.1之间。所以,平坦的宝带桥,在这三个桥孔上面的一段桥面,逐渐隆起弧形,以第15孔为桥的最高点。

为了利于排泄洪水,宝带桥的桥墩做得比较薄,厚度只有0.6米,属于柔性墩,但容易变形,只要一个孔的拱圈受到压力,就会影响到两边的桥墩,产生变形,从而把力和变形传到其他各个桥孔上去。也就是说,如果万一有一个桥孔倒塌,那么,跟它相连的左右两个桥墩,也就跟着失去平衡,说不定会跟着倒塌,这样连续反应下去,搞不好整座桥都会倒塌。所以一孔受力,波及全桥,连拱桥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古代工匠们把从北起的第27个桥墩,修得特别坚固,是由两个桥墩并列而成,用来抵抗拱的单向推力,所以称作单向推力墩。这样,即使有一两个桥孔倒塌,这个比较厚实的桥墩,也能抵抗得住倒塌桥墩对它所引起的推动力。1863年9月28日清晨,卖国贼李鸿章勾结英国侵略军头子戈登,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作战,戈登坐在船上指挥,为了让这只船通过宝带桥,戈登拆掉了最大的一个桥孔,结果使双墩以北的26个桥孔,一个接一个倒塌,造成严重损失,而双墩以南的26个桥孔,都安然无损。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桥工的惊人智慧。

经历一千多年漫长岁月的宝带桥,一到1949年已破旧不堪。1956年,人民政府进行了修复,使它面貌焕然一新。但宝带桥毕竟像一个年迈的老人,已不能满足祖国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只能作为历史文物保存下来,供人们游览观赏。1972年,在它身旁建起了一座新的九孔宝带桥,两桥并肩而卧,展现出一幅“双桥落彩虹”的壮丽景色。

安平桥 在福建晋江县安海镇和南安县水头镇之间,是一片广阔的海湾,安平桥就横跨在海面上,一眼望不到尽头。

安平桥是南宋时期在1138年开始建造的,到1151年建好,共花了14年工夫。桥全长2070米,全部用巨太的花岗石建造,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古代最长的石梁桥,被誉为“天下无桥长此桥”,闻名中外。因桥长约合五华里,所以又称“五更桥”。

安平桥的工程非常浩大而艰巨,桥面是用长大条石分段并排铺在一个个的桥墩之上,每排有六七条大石板,桥面总共用了418块石条。由于各段桥墩之间的跨度长短不一,所以石板的长度也不一样,长的有11米,短的有5米,每块石板宽0.6米到1米,厚0.1米到1米,每块石板的重量,小的有四五吨,大的重达20吨。仅这一项,就十分惊人。

安平桥的桥墩,也是用花岗岩砌成的,最初有361座,后来因为两岸拓展,泥沙淤积等原因,现在只有331个了。古代的桥工们,根据水流的不同情况,把桥墩设计成不同的式样。在水深流急的地方,做成两头尖中间鼓的船形墩,以减少对流水的阻力;在一边水急、一边水缓的地方,做成一头尖十头平的鞋形墩,把尖的一头对着水急的一边,以利于排洪;在水缓的地方,则做成长方形墩。工匠们还根据水流的缓急,使每个桥墩之间的距离不完全相同,有的相距6米,有的相距7、8米或8、9米,最大的相距11米。

由于数百年间,海中滩底逐渐淤积变浅和桥墩的自然下沉,今天存在的331座桥墩中,有长方形墩259座,鞋形墩45座和船形墩27座。

据记载,安平桥的桥面上,原来建有五座亭子,现在只剩下桥中部的中亭了。在桥的两旁,原来有多座镇桥塔,现在也只散立着四座方形小石塔和一座八角形石塔。在轿的东头,还有一座宋代建造的高22米的六角五层白塔。这些附属建筑物,把长桥装点得更加壮丽。

随着岁月的流逝,今天的海湾已逐渐为泥沙所淤积,早已不再是海浪滔滔。而是一片片青翠的田野了。尽管安平桥几乎成了陆上长桥,但它仍以特有的古老魅力,吸引着大批游人。

湘子桥 在广东潮州,横跨在贯穿市区的韩江之上,是我国最早的一座梁桥和浮桥相结合的开合式古桥梁。

湘子桥又称广济桥,是宋代在1190年开始修造的,到1260年完工,一共了16年才建好。整个桥身长518米,宽约5米。梁桥由花岗石砌成,分为东西两段,东段有12个桥孔,长283米,西段有七个桥孔,长137米。中段是用18只木船搭成浮桥,能开能合。能随潮水涨落而升降。因为韩江中流那一段,水深流急,筑桥非常困难,所以采用了浮桥;同时,在遇上洪水时,可以把船解开,暂时撤除浮桥,让洪水顺利通过。

据古书上记载,这座桥建好后,桥上从早到晚非常热闹,天刚亮,江面的雾气还没散尽,商店就开了门,挂上各色各样招揽生意的旗子和挂帘,小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落。

湘子桥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商店?为什么会形成闹市?说起来这得归功于它的大桥墩。湘子桥的桥墩之大,在我国古桥中是非常少见的。东岸的桥墩长度在14.4米到21.7米。宽度在9.9米到13.85米;西岸的桥墩虽然小一些,长度也在10米到17.5米,宽度在5.7米到10.3米。这样,几乎所有的桥墩上都建有楼房。怪不得初次到湘子桥的人,置身在密密麻麻的店铺之中,如身临繁华闹市,以致连桥下咆哮的潮水和宽阔的江面,也不闻不见了。所以,长时间以来,在人们中间流传着“到了湘桥问湘桥”的笑语。

随着潮州市区的扩展,为适应市内交通发展的需要,1958年和1976年,对湘子桥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新建了19孔钢筋混凝土梁,中段原来的浮桥部分,增建了三孔钢架梁和两个桥台,完成了湘子桥八百多年没有真正完成的工程。今天的湘子桥,宽阔的桥面上人来车往,一派生气勃勃的新景象。

鱼沼飞梁十字桥 在山西太原风景优美的晋祠内,有一股碧玉般的泉水,前人利用泉水修了一个方形水池,称鱼沼又在鱼沼上建造了一痤十字形的桥梁,称为“鱼沼飞梁”。这座桥全靠立在池中的34根八角形石柱支托,柱顶上用木斗拱和梁木承托桥面,桥面是由半圆形木板、灰土、灰色方砖组成,是一座石、木、砖组合的梁桥。东西向为正桥,长约18米,宽6米;南北向为翼桥,长约12米,宽4米。桥侧设有汉白玉石栏杆。桥面中部升高,两端下斜与地面相平。整个造型好像展翅飞舞的大鸟,所以称作飞梁。现在这座桥可能是北宋时期建造的,这种优美的十字形桥,虽然在古书中早有记载,在古画中偶然也可见到,但在现存的古桥中,只有这一座。

站在桥上,俯视桥下,游鱼历历可数,周围殿宇、古柏倒映池中,随波荡漾,景色绮丽。每当冬天,池中泉水热气蒸腾,白雾迷漫,更是美如仙境。

泸定铁索桥 在四川泸定城西的大渡河上。桥的东面是海拔3400多米的二郎山,泸定城有一半在山坡上,另一半紧贴大渡河。桥的西面是属于大雪山的海子山,两山对峙,山势非常险峻,使大渡河水流湍急凶猛,尤其是夏秋季节,河水奔腾咆哮,冲击着河底怪石,激起惊涛骇浪,令人望而生畏。

泸定桥是清代在1705年建造的,桥长104米,宽3米,桥面采用9根铁链,上铺木板,以便人畜通过,桥的左右两侧,各用两根铁链作扶手。铁链粗如碗头,每根长130米,平均有890个扁环,重达1000千克。13根铁链共有11570个扁环,几乎每一个扁环上,都刻有制作工人的代号。据桥头石碑记载,这些铁链是在陕西汉中铸造的,从汉中到泸定,千里迢迢,山高水险,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把成吨重的铁桩、铁索运到泸定,真是令人难以想像。

在东西两个桥台上,都建有桥亭,桥东的亭上,挂有康熙皇帝题写的“泸定桥”匾。站在桥头观望,索桥寒光闪闪,奇险万分。

铁索桥晃动很大,过桥的人不少感到头晕目眩,不能控制自己。为了减少晃动,泸定桥在桥的两头,各分三处用上下两根铁夹板,把9根底索锁住,上铺横板,并用铅丝绑扎在索上,再在上面铺放人行道板,同时将外边的底索用扶手吊钩螺丝同扶栏索固定在一起,从而减小了索挢的晃动。

泸定桥不仅是一座历史古桥,还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在这里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英勇事迹而被载入革命史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