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背诗真的是一件想都不敢回想的事情,太痛苦了。

当初选择读书,那哭着也要背下来。

学古诗要有几个步骤(我们被语文老师骗了)(1)

那时候背诗敷衍了事,完全没有注意到,其实诗词中很多字的古代读音,已经跟现在所读的不完全一样了。

中国读诗的格律其实是按照“平平仄仄”的,如果按声律读,不仅破坏了整首诗的美感,而且还不能更好地去掌握诗歌的意境。

所以,来看看这些读过的诗中,最容易读错的字,你中招了吗?

学古诗要有几个步骤(我们被语文老师骗了)(2)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散发弄舟。

发:念“fā”,指的是诗文俊逸。

朝:念“zhāo”,这里可不是朝代的意思,指的是明日。

扁:念“piān”,是“小”的意思,能读成“biǎn”的话,意思就变成扁平的意思了。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衰:念“cuī”,指的是减少,疏落。很多人常常把这个字念作“shuāi”,这个读音意为衰老,非常容易读错。

学古诗要有几个步骤(我们被语文老师骗了)(3)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牛羊。

见:念“xiàn”,和“现”一样,都是表示显露,而我们常常读成“jiàn”,也只是因为顺口而已。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看:念“kān”,如果念成“kàn”,就不押韵了。

学古诗要有几个步骤(我们被语文老师骗了)(4)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胜:念“shēng”,意为经得住,不过大家平时还是读作“shèng”要来的顺口一些。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胡马度阴山。

教:念“jiāo”,这个可是语文老师敲黑板的重点,可千万不能读成“jiào”。

学古诗要有几个步骤(我们被语文老师骗了)(5)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阑干。

凭:念“bìn”,凭有平仄两种读音,这里是仄声,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字的正确发音吧。

《使至塞上》

唐·王维

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都护在燕然。

车:念“jū”,下过象棋的小伙伴都懂的。

骑:念“jì”,这里的候骑是名词,意为在骑马的人。如果是动词,就是念作“qí”。

学古诗要有几个步骤(我们被语文老师骗了)(6)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斜:念“xiá”,意为倾斜,为了能与上句押韵,因读此音。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言。

还:念“xuán”,意为空中飞翔的样子,如果读成“huán”就是还家的意思,这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忘:念“wáng”,这里是平音,切记不能读成“wàng”。

学古诗要有几个步骤(我们被语文老师骗了)(7)

不禁感慨,原来你倒背如流的诗,竟然也会念错字?

所以,咱们念诗的时候可千万要注意了,否则就被贻笑大方。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参与留言,你们还知道哪些古诗中最容易读错的字吗?快快告诉凯哥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