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9年开始,西汉与匈奴进入了全面战争状态。

匈奴和鲜卑的区别(为什么草原主人成了鲜卑)(1)

此后多年,匈奴的草原帝国受到了中原王朝一次次惨烈的打击。

鲜卑山的人们默默地积聚着力量,但却没有冲动,未参与匈奴和汉廷的争斗。

东汉以后,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南赴依附了朝廷,多年以后融入了大汉民族。

曾经被匈奴欺压的各部落逐渐站在汉王朝一边,向匈奴展开进攻。

东汉大臣祭彤利用草原民族相互之间的矛盾,收买了源于东胡族的乌桓和鲜卑。

三方共同把匈奴赶到了西方,失败的匈奴人到了欧洲,却改变了欧洲的历史。

公元91年,最后一支强大的北匈奴单于被围困在阿尔泰山脉,被斩杀五千余人。

从此,草原上留下的少数人,开始依恋在鲜卑人旗下,也自称自己是鲜卑人。

乌桓人有一部分迁入了汉地,成为了汉民族新的成员。

由于与鲜卑人同根同源,留在草原上的也成为了鲜卑。

鲜卑实力大增。

匈奴和鲜卑的区别(为什么草原主人成了鲜卑)(2)

后来,檀石槐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了大草原。

南北七千余里,东西一万二千余里,苍茫的大地上,牧羊纵马,檀石槐的鲜卑声势浩大。

檀石槐把领域分为东中西三大部分。

东部地区的部落后来发展为鲜卑宇文氏。

中部后来发展为建立诸燕政权的鲜卑慕容氏。

由于那个时期,气候变化,冷漠的空气让草坪生长极为困难。

食物来源成了问题。

匈奴和鲜卑的区别(为什么草原主人成了鲜卑)(3)

檀石槐开始尝试进攻东汉。

公元156年,攻打云中,大约现在的大同或呼和浩特西南一带。

159年,鲜卑攻进了雁门关。

164年,又骑袭辽东。

167年,檀石槐杀入缘边九郡,抢劫无数,杂掠无数。

东汉王朝尝试过用和亲的方法,缔结联盟,被拒绝了。

因为,鲜卑人的食物匮乏已相当严重,食物此女人重要。

农耕民族的食物生产能力远大于游牧民族。

由于苦寒之地,不适合于农业生产,因此,赶走匈奴后,汉民族并没有向大草原上迁徙和发展。

掠夺食物,是鲜卑人发动战争的唯一原因。

黄巾起义开始后,东汉各地军阀横行,朝廷名存实亡,割据和混乱局面已不可调停。

鲜卑人得到上天宠幸的时候,鲜卑的英雄檀石槐却突然病逝,年方44岁。

同东汉的宿命一样,统一的鲜卑面临着新的挑战。

匈奴和鲜卑的区别(为什么草原主人成了鲜卑)(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