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狗啃河上骨,水流东坡诗。”论起骂人不带脏字,这两句话最为经典。苏东坡与自己的好朋友佛印对骂的时候,苏东坡吐出了“狗啃和尚骨”,佛印和尚也不妥协,用“水流东坡诗”来回怼。

如果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很难看出骂得有多狠。其中,“河上”与“和尚”的读音很近,其含义自然相同;“东坡诗”中的“诗”与诗歌或诗句没有关系,与“尸”的读音是一样的,所以它特指的就是“东坡尸”。由此可看出,在没有骂字的这一对骂中是非常狠的。

骂人又不失礼貌用语(史上有名的6句脏话)(1)

此外,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里也记录了苏东坡的一个故事。在担任杭州的通判时,苏东坡就曾经接过一个案子。一位叫了然的和尚不守教规,贪恋美色,用着寺庙中的金钱去与一个名叫秀奴的青楼女子乱混。等到了然没钱后,秀奴便不再与他相见,了然在气急败坏之下居然将其致死,由此而案发。

对此,苏东坡感到啼笑皆非,用《踏莎行》来对和尚进行讽刺,用“这个秃奴,修行忒煞”来表达对那个色和尚的讽刺。后来,人们直接将用于形容了然的“秃奴”表达为“秃驴”,是对不守规章的和尚的一种讽刺,简直是骂人不带脏字。在我国历史上,还有6句骂人不带脏字的金句,虽然没有直接将其含义表现出来,但也足以令人印象深刻和无可反驳

一、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一句是来自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花蕊夫人徐氏所写的《述国亡诗》。当时,赵匡胤建立的宋朝逐渐吞并十国中的其他小国,后蜀虽然在四川地区,但赵匡胤腾出手来后,就直接将其消灭。而两国之间的对战很是令人搞笑,其结果就是后蜀全国的10多万的士兵为战而降,让其王室成为俘虏。

面对着赵匡胤的羞辱,花蕊夫人徐氏坚韧不屈,表现出巾帼英雄的气概,愤慨之下而用《述国亡诗》来表达郁闷的心情。赵匡胤虽然傲慢,但面对着有如此气概的花蕊夫人,他也不得不大为敬佩,让诗句被摘抄下来。诗句的前一句内容是:“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后一句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更是讽刺意味十足。

骂人又不失礼貌用语(史上有名的6句脏话)(2)

诗意不难理解,宋国军队还没进城的时候,后蜀的君王已经竖起了投降之旗,然而我(花蕊夫人)并不知情,更令人想不到的是,14万部队也因此而放下武器。其中,对于理解“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基本上让人感到奇妙无穷。

有人说,14万的蜀国士兵放下武器后,都变成了女人。用如今变性的观点去看,这的确是骂人不带脏字的诗句。花蕊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蜀国的部队连女性都不如。

二、相鼠有皮,人则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前秦时期的科技虽然不发达,但盛产诗歌,是后来诗句繁荣起来的摇篮。这一句话,也是来自于在那时形成的《诗经·鄘风·相鼠》中。

从句中不难看出,其大概的意思就是“老鼠都有皮毛,如果人不讲究礼仪(或衣不附体),那除了死还能做什么?”

骂人又不失礼貌用语(史上有名的6句脏话)(3)

诗句虽然委婉,打骂起人来极其毒辣。老鼠虽然在我国的十二生肖中排在第1位,但在民族文化中,其含义有褒有贬。人们通常用鼠辈来表达“丑陋”和“令人厌恶”等的东西或现象。

将老鼠用在诗句中非常奇妙,是诗歌高手才能做得出来。鼠类和文明礼仪是两个对立体,将它们并列起来,表达出的含义更是加重语气,令人印象深刻,仿佛就是告诉人们,有的人连老鼠都不如。

三、夏虫不可以语冰

能够在同一句话里衍生出两个例子,千百年来就只有一个人能做到,那就是庄子所做的《庄子》。“夏虫不可以语冰”和“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在《庄子集释》里的同一句中,而它们却衍生出两个令国人都知道的词语,即“夏虫不知冰”和“井底之蛙”。

其完整的句子是“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至今,这一句话依然被人们孜孜不倦地引用,专门用来暗讽那些自高自大、目光短浅和毫无见识的人。

骂人又不失礼貌用语(史上有名的6句脏话)(4)

也许,庄子在说这一句话时,想要表达的并不是讽刺人的意思,应该想要说的是季节的变化。但被引用之后,它的含义的确是可以用来骂人的,且将人骂得不痛不痒,有极高的文化层次。在明代作品《二刻拍案惊奇》中,就引用庄子的这些名句,即“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以语冰”。

四、竖子不足与谋

在项羽为刘邦摆下鸿门宴时,由于刘邦已经买通了项羽身边的人,而项羽又是一个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的人,项羽无意之间放走刘邦后,作为项羽第一谋士的范增气不打一处来,才“竖子不足与谋”来形容项羽。

这一句话的出处是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根据明代时期的解释,“竖子”指的是“小子”、“童仆”、“未经世事的孩子”等。虽然范增没有用最狠的词语,但却骂出了最狠的心声,几乎达到绝望的境地。

五、老而不死是为贼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句话居然来自万世师表孔子的口中。句子来自于《论语·宪问》中,内容为“幼而不孙弟…老而不死是为贼”。

骂人又不失礼貌用语(史上有名的6句脏话)(5)

其故事的梗概是,原壤岔开着自己的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见到他以后,不由得脾气上来,所以直接骂他说:“年幼的时候,你就已经不讲孝悌;长大了之后,又没有什么成就,真是老而不死的害虫。”说完了以后,孔子还不忘用棍子敲打他的小腿。

让孔子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他无意之间所说的这句话居然被用到政治中。在东汉之前,许多人认为,老而不死就是一种罪过。

六、沐猴而冠

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中,原文是“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它的故事原型也与项羽有关。秦朝末年,在众起义军的共同作用下,秦王朝很快土崩瓦解。

当时,项羽是重起义军中实力最强和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如果他真的愿意,成为继秦王朝之后的开国者也不成问题。但项羽并不这么做,他并没有称帝建都,而是对天下都实行了周朝时期的分封制,自己则自称为“西楚霸王”,统领着互不统属的众多起义势力。

骂人又不失礼貌用语(史上有名的6句脏话)(6)

在选择国都的时候,项羽并没有听从一个叫做韩生的谋士的建议,在秦王朝原有基础上,将新的王朝建立起来,而是带着大部队“衣锦还乡”,到江东去炫耀自己的成就,甚至还将都城建立在毫无战略意义的彭城,令韩生感叹不已。

无奈之下,韩生用“沐猴而冠”来形容项羽的荒唐举动,讽刺他为带着王冠的猴子,只是徒有其表,不是安定天下的王者,实在是愚蠢之极。

结语

几千年的沉淀,让中华的文字奇奥无穷,一个随意之间的组句,都能表达出非常有意思的含义。

比如,著名的教育家于佑任在对“此处不可小便”进行顺序修改的时候,将其改变为“小处不可随便”,表达出了极其深奥的为人处事之哲学,为许多人所赞叹。

骂人又不失礼貌用语(史上有名的6句脏话)(7)

生活之中,不免会遇到一些糟心的事儿,有人想用骂人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不快,古人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不过由于文化积淀的层次不一样,所以古人骂起人来基本上不带脏字,甚至会令人听起来极其舒服,不得不为此而感到佩服。

参考资料

《庄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