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功,无非是生存工具

笔者写《水浒传》久矣,知道有不少人,都很反感满篇“打打杀杀”的《水浒传》,甚至还有人认为,应该把《水浒传》从四大名著中踢出去。

对此笔者也曾多次解释,梁山好汉们所谓的武功,犹如现代人的生存技能一样。笔者的生存技能,是有些读者所言的“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至于其他人的生存技能,有的是手艺,有的是口才,无论是啥,这些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工具”。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残忍(武松血溅鸳鸯楼时)(1)

而水浒江湖,是一个以梁山108将为主体的“强人”的江湖,自然好汉武功的高低,就成了他们彼此交流、保命、发展的“工具”。

有以文会友的,自然也就有以武会友的——当然也就存在因文获罪或拳脚滋事的,彼此不可分割。

而《水浒传》,就是通过这些梁山好汉们的“打打杀杀”,展现出一个非常现实的江湖。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残忍(武松血溅鸳鸯楼时)(2)

二、生存(活)环境决定其行为

武松若没有武功,他如何能为兄报仇?水浒写得很清楚,不是武松非要私自去斗杀西门庆啊,杀潘金莲啊,而是他走正规渠道却走不通。

当时武松已经查出了证据,并上报县衙了,奈何县令因收了西门庆的银子,而故意包庇。这才引发了武松后面的一系列行动,一下子引爆了江湖。

须知,武松当时还是当着都头呢,他都没法从正规渠道内,为哥哥申冤,为何却非要批判“武松打打杀杀”?历来都是生存环境,决定人的行为——这点没跑吧?所以,想让人的行为规范,就要先保证他的生存环境先规范。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残忍(武松血溅鸳鸯楼时)(3)

武松的悲剧就在这里。他想当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却被阳谷县令给毁了。若当时县令接到武松报案,立马查办,武松还会有后面一系列行动吗?这又跟武松的武功,有啥关系?

真正可怕的是,若武松不会武功,那他哥哥武大郎被害这事,会是什么结果?这就是《水浒传》的厉害之处!每一位水浒好汉的行为,都受到他生存环境的直接影响。

林冲家庭和美,职业体面,小日子过得滋润,他就干不出鲁智深的那点事。

因为林冲干啥前,都会先考虑:我如此做了,我老婆咋办?我的日子还过不过?所以,林冲一见,是顶头上司的儿子高衙内在欺辱老婆,那高举的拳头,就不敢落下来。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残忍(武松血溅鸳鸯楼时)(4)

若真落下来,打了高衙内,万一人家地下一挺,林冲必会以行凶伤人之罪,进号子里反思人生去了。一旦发展到这种情况,林娘子能保全清白吗?以高衙内的无耻,他会如何拿林冲坐牢这事做文章,稍有江湖阅历的人,都能预料到吧。

所以,我们是该鄙视林冲窝囊,还是应怒斥高衙内无耻?答案不言自明。可惜,总有人喜欢拿林冲的窝囊说事。甚至,还有拿林娘子漂亮做文章的,笔者真的想不明白,人家漂亮与否,那是爹妈给的,关别人啥事了?

鲁智深之所以被称为“活佛”,笔者则喜欢称他为“怒目金刚”,是因为鲁智深的生存环境非常简单,老哥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又心怀正气,拳脚了得,因此路见不平就敢一声吼。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残忍(武松血溅鸳鸯楼时)(5)

你若让鲁智深跟林冲一样,有了家庭,那笔者敢打赌,他绝对不会拳打镇关西去,更不会出现在野猪林。

扯这么多貌似没用的,就是告知,倘若只看到了《水浒传》的打打杀杀,就认为“有失斯文”虽未尝不可,却显然忽略了,任何一个极端事件的发生,必是先有其土壤(环境),然后才得以生根发芽。

《水浒传》中,号称专打天下硬汉的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时,连未婚妻都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残忍(武松血溅鸳鸯楼时)(6)

三、为何会血溅鸳鸯楼?

之所以发生“武松血溅鸳鸯楼”,是因他醉打蒋门神引发的。当然,看过原著的人,恐怕都清楚,折腾来折腾去,就是为了争夺“快活林”这颗“摇钱树”。

所以,施恩请武松打蒋门神的动机,并不咋样。这才使得武松,为了做到“师出有名”,喝酒装醉去闹事,让对方先打第一拳,然后这才动手,一举打服蒋门神后告知:我就是打虎武松!所谓:专打天下硬汉。

至于夺回快活林之后,施恩立马就“比往常加增三五分利息。各店家并各赌坊、兑坊,加利倍送闲钱来与施恩”。

这就是“血溅鸳鸯楼”发生的根源——在这么大的利益驱使下,注定了蒋门神必不会善罢甘休。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残忍(武松血溅鸳鸯楼时)(7)

蒋门神想要夺回快活林,就必须先干掉拦路虎武松。果然蒋门神在张团练的帮忙下,银子开路,买通了张都监,自施恩那里要走武松,并故意坑害之。本想在飞云浦一举除掉武松,哪料武松却绝地反杀,并决定杀回来,把这事彻底了断!

看到这,不熟悉水浒江湖的,恐怕会失望,原来竟然是黑吃黑。没错,所以笔者在开篇就强调《水浒传》写得太现实,堪为一面“镜子”,别被那些打打杀杀乱了眼。

无论怎样,显然武松在此刻,处于绝对弱势,一个人要对抗这么一张大网。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就决定了武松的这次行动,就必须要做到三条:隐蔽、突然和快速。这三条,有任何一条做不到,就意味着武松失败,休想活着走出鸳鸯楼。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残忍(武松血溅鸳鸯楼时)(8)

四、武松问了一句话

故而武松连自己的未婚妻都杀,就只有一条理由,那就是:防止走漏风声。

须知,血溅鸳鸯楼是发生在晚上,若当时丫鬟,也包括武松的未婚妻玉兰,还有张都监的老婆,都安息睡觉了,根本就不会被杀。恰是因为她们撞见了此事,这才引得武松下手。

因为武松这次,就是直奔蒋门神和张都监而来的。只要他大仇得报必会逃走,绝不会再节外生枝,否则一旦被纠缠住,也就失去了隐蔽性,突然性和快速性。

这同时也是武松,为何敢回来报仇的原因:任何人都认为他必死于飞云浦了,放松了警惕,武松便敏锐抓住了这个时机。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残忍(武松血溅鸳鸯楼时)(9)

也就是说,武松并不想滥杀无辜,证据还有一个,那就是武松在动手前,曾问过一个话。咱来看看是个啥情况。

在武松进入鸳鸯楼之前,曾潜入后院巧遇到了一位马夫。

当时武松一把抓住他,用刀逼住后,问道:“你认得我么?

按常理推断,马夫会有三个反应。其一,吓晕!其二,答认得。其三,答不认得。

结果马夫却做出了第四种反应,道:“哥哥,不干我事。你饶了我罢。

所谓:此地无银三百两。显然马夫这一句,就等于承认了,整个张都监府内,都知道武松是遭了陷害,更知道张都监把玉兰许配给武松,不能当真,无非是一个圈套。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残忍(武松血溅鸳鸯楼时)(10)

这必然让武松警觉,于是又问:“你只实说,张都监如今在那里?”

得知张都监确切地址后,武松继续追问:“这话是实么?

后槽(马夫)道:“小人说谎,就害疔疮。

武松道:“恁地却饶你不得!”手起一刀,把这后槽杀了。

这位马夫,便是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前,杀掉的第一个 ,所谓的“无辜之人”。倘若当时在武松问话后,马夫没有那么出人意料,做出那第四种反应,恐怕武松就会打晕他完事了。

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残忍(武松血溅鸳鸯楼时)(11)

结果马夫不但“此地无银三百两”不算,还在武松逼问“是不是实话”时,表示:我要是说谎话,就害疔疮(痔疮)。

马夫的这一系列反应,是不是反常之极?自然就会让武松下定了决心:府内上下,就不存在无辜之人,别管是谁,遇到就杀。哪怕是自己所谓的“未婚妻”玉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