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也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主体民族大和族之外,还有阿伊努、琉球、鄂罗克、尼夫赫、朝鲜族等少数民族。

其中大和族起初包括两大类人:绳文人和弥生人,他们都是日本人口构成的主要两种。有人将日本的弥生人和中国秦汉时期联系起来,认为弥生人的祖先就是中国人。那么,究竟什么是弥生人呢?他和中国人,真的有血脉联系吗?

一、日本出土秦朝文物,弥生人很可能是秦朝移民

“弥生人”这个名称的叫法起源于日本的一个地名,叫“弥生町”,多年前,考古学家在弥生町出土了大量文物。

昭和55年是几年(弥生人都是被34)(1)

这些文物中,包括中国古钺、古镜和秦式匕首和汉字,还有大量的铜剑、铜鉾、铜铎等。加工这些的原料和技术的物质证据都指向了它们来自中国。清代驻日使馆参赞黄遵宪曾考据“日本传国重器三:曰剑、曰镜、曰玺,皆秦制也。”

这些秦朝文物的出土将弥生人的血脉指向中国,掀起了弥生人是否就是大陆渡来日本者的讨论。

对于此,科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佐贺医科大学作为弥生文化的发源地,对渡来人的研究有天然的好奇、责任感和优势。

他们用古代日本人的DNA和收集的132个民族、500多件的DNA样本比对,发现弥生时代的日本人的DNA中有25%与中国人相同,有24%与韩国人相同,5%与日本本州人相同,16%与冲绳人相同,8%与阿依努人相同。

实验结果表明,日本人的基因和中国吻合度最高,很有可能就是中国部分人的后裔。那么,到底是中国的哪些人来到日本,在此繁衍生息呢?弥生人的祖先到底是谁呢?

二、弥生人的祖先

1、徐福船队流落日本,繁衍生息

昭和55年是几年(弥生人都是被34)(2)

在弥生町出土的文物让历史学家首先将目光指向了秦朝,翻阅史籍,发现秦朝正好发生了一件大事,很可能就和日本的弥生人有关。这就是徐福出海。巧的是,据说上面说的佐贺医科大学就是徐福船队的最早登陆地,这更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徐福到底是何许人也?

现在的人普遍认为,徐福是先秦时期齐国的一个江湖术士,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求仙问药,追寻长生不老之术,徐福就是这样出场的。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徐福和秦始皇说,遥远的地方有一个蓬莱仙岛,去那儿可以找到令人长生不死的仙丹。秦始皇听了非常高兴,当即派了一支豪华的船队,帮助徐福找到仙丹。

我们都知道仙丹这事简直无中生有,徐福自然不可能找到所谓的仙丹,一段时间后,徐福灰溜溜的回来了。面对秦始皇的质问,徐福谎称出海遇到了大鱼,挡住去路,无奈只能回来。谁知道秦始皇说:“好哇,既然有大鱼,我有锐利的弓箭,你去帮我把鱼捕回来。”

皇命难违,徐福只好硬着头皮再次出海。只不过这次出海之后,他再也没有回来。《史记》记载,徐福找到了一片“平原广泽”,至于这到底是什么地方,就没人知道了。与此同时,有传闻说徐福找到了一片岛屿,三千多船员就此落脚,在这里世代繁衍下去,养育后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弥生人。

2、秦朝人为了躲避战争,偷渡日本,是弥生人的祖先

昭和55年是几年(弥生人都是被34)(3)

关于弥生人的祖先,还有一种说法是秦朝的难民。有部分史料记载,秦汉时期战乱纷繁,许多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就偷偷渡过海洋,流散到朝鲜、越南、东南亚等地方,其中一部分人来到了日本。这些人自称是秦始皇的后代,在日本则被称作“渡来人”。

这个说法是否准确呢,翻阅日本典籍,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学者发现,日本很多姓氏都和中国有关。

日本有一本书,叫《新撰姓氏录》,上面记载西晋末年前汉朝皇族后裔刘阿知为了避难,携全家移民日本。日本人今天称呼刘阿知为“阿知使主”,现代日本的许多姓氏都是来源于刘阿知。像是《头文字D》中的高桥凉介,虽然他只是个漫画人物,但“高桥”这个姓氏就是起源于刘阿知。

除此以外,日本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宗我部家族就自称是秦始皇的后裔,据传长宗我部氏是秦始皇的第15世孙弓月君的后代。直到今天,日本依然有许多人姓秦。

因此弥生人很可能就是先秦难民的祖先也未可知。

三、如果弥生人祖先不是中国人,很难解释日本飞跃性的发展

日本弥生时代之前是绳文时代,这个时代里的日本科技落后,农业生产还很困难,人们都过着艰难而困苦的日子。然而,在绳文后期到弥生时代,日本人的生活水平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甚至实现了水稻种植的规模化,日本从原始的打鱼捕猎的社会一跃进入农耕时代。

昭和55年是几年(弥生人都是被34)(4)

这种质变,很难通过自身的进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唯一的可能就是有更高级的文明的辅助,这更加深了人们对于中国人是日本弥生人祖先的推测。

1、徐福传播了水稻种植技术,提高了日本的农业生产水平

据说,创造了辉煌的弥生文化的徐福和他的船队到达日本后,和当地人和谐的生活在一起,作为今天大和民族的重要血缘永远地被保留了下来。

徐福船队的到来,解决了绳文人的吃饭问题,让绳文人远离了忍饥挨饿的日子。吃是人活着第一件大事,解决近万人的吃,也是徐福的第一等大事。这也许是个需求上完美的巧合。

早在河姆渡时期,稻米的种子就传到了日本,但却没有实现大规模的量产,而渡来人徐福团队带来了新的种植技术,在几十年间把水稻种植规模化了。除去南部较炎热的地区,温带也能种出水稻。稻米拯救了日本列岛饥饿的人们。

而且米可以长久贮藏,不同于贝类和野兽,稳定的食物供应,让村落形成了国家。徐福也因此被日本人尊为“司农耕神”。

日本考古学证明,水稻是从中国大陆传播到日本的。水稻种植最早出现在北九州,后来向本州岛传播。初期粗放种植,到了弥生时代的中期以后,因为水利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地区不断扩展。

昭和55年是几年(弥生人都是被34)(5)

水稻从此成了日本人最重要的主食,影响了2000多年的饮食习惯。想到日本和大米的关系,会先想到生鱼寿司和吉野家热乎乎的牛肉饭,如果日本人的饮食没有和稻米发生紧密的关联,而是和小麦,那寿司就会淡出全世界的餐桌。对于吃货来说也是一件无比遗憾的事。

2、中国移民带来了金属器具,促进了日本的发展

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石器时代进入到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都要经历数千年漫长的岁月。比如中国,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中间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青铜器时代,铁器的出现晚于青铜器1000多年。

而日本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移民带来了金属器具以及金属器具的制作技术,日本从使用石器到使用金属器具只用了五百年的时间。

想一想,现在德国总理默克尔因为收纳移民党魁都当不成了,美国为了在美墨边境修墙挡住移民更是把政府都搞关闭了,可人家弥生时代的日本,张开臂膀欢迎移民,却大大缩短了历史发展进程。

根据考古发现,日本弥生时代主要有三种金属器具:铁制农具、青铜武器以及青铜器具。铁质的农具主要是日常使用,青铜的武器和青铜的器具则慢慢失去了使用价值,多是赋予神圣的意义,用作随葬品和祭祀器。

在日本出土的众多金属器具中,这些物品精巧的结构,工整的形态赢得不断的赞美,是当时卓越铸造技术的体现。可以说,中国移民的到来,推动了日本发展的进程,让日本更快地走向文明社会。

昭和55年是几年(弥生人都是被34)(6)

3、小结

如果不是中国先民迁徙到日本,传播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我们很难解释为什么日本的绳文时代和弥生时代间巨大的飞跃,这一时期日本巨大的进步或许是证实弥生人和中国人渊源的辅证。

四、总结

弥生在日语里是三月的意思,现在的弥生文化因为在东京都的弥生町发现的陶器而得名。而汉代开始在徐福出海日每年农历3月28日举办的千童信子节也是在3月。

仿佛冥冥中命运的暗示和安排。而徐福带去了很多先秦经籍,是在焚诗书之前6、7年。至今未被发现和发掘。据日本正史记载,孔子全经唯存日本矣。

中国的一部分血脉能够在日本扎根繁衍,也是两国人民的缘分。文化的魅力在于,让世界成为一个联通的整体,不论它的足迹在哪,都可以开出灿烂的文明。

参考文献:

《史记》

《新撰姓氏录》

《日本弥生人溯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