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胡同,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北京。殊不知,天津的胡同文化,也曾非常繁华。胡同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更是一种儿时的情结。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1)

你也许曾在胡同里涂涂画画,和小伙伴一起追逐打闹,天一蒙黑,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余声经久不消,过年时,胡同里家家都会挂上红红的灯笼,随风摇晃。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2)

然而,那样单纯美好的时光就像这些胡同一样,大多已经烟消云散,面目全非了。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3)

今天达达想跟大家说说,那些老胡同的前世今生。也许你曾经居住在这里,也许你曾经来过这里,不管怎样,这些胡同一定是你心底最柔软的记忆。

大胡同

天津曾有成百上千条胡同,最有名的是红桥区东南部的“大胡同”,也是天津最大的一条胡同。很多人搞不清,这么宽阔的一大片区域怎么是个“胡同”呢?其实,历史上的大胡同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4)

“大胡同”在清朝道光年间成型,位于南运河北岸,最初被称为“河北大胡同”,仅210米的距离。1918年南运河裁弯,使大胡同位置改在南运河南岸,改为今名。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5)

大胡同曾是天津商业的摇篮,囊括了人们生活当中的各个领域。布匹行业有汇亨布店;鞋帽行业有北德新鞋帽;洋广百货有益生百货店,南货、针头玛瑙等小商品一应俱全。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6)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大胡同都是连接河北、红桥、南开三区的枢纽。如今万隆大胡同搬迁已将近三年时间,早已没了人群熙攘的景象。

袜子胡同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7)

袜子胡同,是老天津最著名的胡同之一,长四百余米,坐落在南开区东北部、海河西岸的张自忠路与天齐庙大街之间,并通东马路,中与古文化街(宫北大街)相交,以其状如袜子而得名。

你可以不了解袜子胡同,但你一定知道天津稻香村。这家天津最早的南味食品店最早也开设在袜子胡同。旧时,袜子胡同不仅店铺云集、人文荟萃,更重要的它是天津“皇会”的“会道”。天后宫每有盛事,袜子胡同必然是人如潮涌。

如今,袜子胡同的名字还在,但早已面目全非了。

小伙巷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8)

在如今的天津地图上,“小伙巷”是一条穿过南运河的马路。很多人听到这个地方,都惊奇并意外地问:“有‘小伙巷’,那有没有‘姑娘巷’啊?”地道的天津人都知道,天津的小伙巷,并不是指小伙子住的巷子。

其实,这条胡同曾叫“南台子东胡同”。而南台子是菜挑子必经之路,这里有一伙混混经常在此抢夺蔬菜,为非作歹,因此将南台子改名“大伙巷”。而南台子东胡同有一小伙混混,所以人们就叫它‘小伙巷’了。

耳朵眼胡同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9)

耳朵眼胡同是天津市红桥区的一条胡同,耳朵眼胡同由三个小胡同组成,总长度不足200米,一共有三个出口,连通了三条路。胡同最窄处不足1.5米,最宽处不过5米。旧时,耳朵眼胡同口有一个卖炸糕的商户,炸糕好吃,被人们称为“耳朵眼炸糕”,耳朵眼胡同又因耳朵眼炸糕而扬名。

2000年初,天津改造估衣街和北马路地块,连同耳朵眼胡同一并都拆除。古老的耳朵眼胡同已不复存在。

达摩庵前胡同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10)

达摩庵胡同是温家宝旧宅所在地,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东北部西门内大街南侧。据媒体报道,温家宝曾居住的是达摩庵前胡同9号院。可惜的是,在该地区拆迁时,温爷爷的故居也没能幸免。

清修院胡同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11)

清修院胡同在老城里东南角,为一东西向的横卧“S”形胡同,清修院修建于清咸丰年间,是天津大盐商“李善人”李春城的家祠;后来附近陆续盖起了民房,形成胡同。

现天津居士林前身就是“清修院”,2003年的老城改造,居士林迁至附近的姚家大院旧址,按原貌重建。

鸭子王胡同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12)

鸭子王胡同坐落于天津老城里西南,南北走向,北端不通行,系实胡同;南口在长生巷。大约在清代咸丰年间,有一专卖卤煮野鸭的王姓作坊在此,远近闻名,这条胡同由此得名。

这仅仅只是天津胡同里的很小一部分,还有有心的网友将天津这些胡同牌收集到一起。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13)

天津23条老胡同(重拾儿时记忆关于天津老胡同的前世今生)(14)

天津老城的历史、文化、民俗、典故,在几百年街道胡同里巷地名的形成过程中得到积淀,一个胡同一个故事,让人们不能忘记。老城改造,一部分地名在地图上永远消失了,但记忆已经成为永恒......

(文章及图片整理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