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救援催人泪下的 陆空协作德阳进行了一场超震撼地震救灾演练(1)

16日上午9:30分,一阵防空警报声在德阳上空盘旋。

地处龙门山断裂带的德阳市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德阳什邡市红白镇。随后,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满面尘灰的从一片废墟上跑了出来。哭声、喊声……混成一团。2018年省级抗震救灾综合演练正式开始。8个演练科目、600余台套装备,4000人参加演练,综合演练规模宏大几近实战。这次演练是国内空降兵首次投入地震应急演练,也是四川通用航空应急救援队第一次参与地震应急演练。

四川地震救援催人泪下的 陆空协作德阳进行了一场超震撼地震救灾演练(2)

6.5级“地震”引发连锁反应

此次演练以5月16日上午,德阳突发6.5级地震为假设背景。

5月16日上午9点30分,地处龙门山断裂带的德阳市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德阳什邡市红白镇。地震造成震中及周边地区部分房屋倒塌;道路、桥梁损毁、矿井坍塌;水、电、气、通信中断;几十名群众被埋;上百名群众受伤;数千名群众和外地游客亟需疏散转移;某化工厂危化品泄漏,发生燃烧爆炸。

灾害发生后,由于道路、通讯中断,受灾地区乡镇党委、政府立即调集各方力量开展先期处置、自救互救。灾区基层干部群众、民兵、医护人员和经过培训的“第一响应人”,迅速组织群众开展人工搜索,徒手或利用简单工具开展抢险救灾。利用竹竿、床单、椅子等废墟上现有的工具制作简易担架,将受伤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受过急救训练的同志对受灾群众进行简单止血、包扎,对情绪激动的人员进行心理辅导。

与此同时,在道路未抢通的情况下,德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一时间向什邡派出了前线指挥部,在地面可到达的安全区域,紧急搭建前线指挥部指挥区。按照指挥部命令,市县两级卫生应急队伍、德阳市民政、红十字会以及气象、电力、通讯力量第一时间火速赶赴灾区……

四川地震救援催人泪下的 陆空协作德阳进行了一场超震撼地震救灾演练(3)

高空侦察伞兵空降侦查“灾情”

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指令后,空军1号机从机场西北角低空飞入灾区侦察灾情,执行任务的是一架运-9飞机,飞机抵达灾区上空后,利用机上先进的灾情侦察系统,实时传回了灾情画面:震中红白镇道路、通信、电力中断,已成为“孤岛”,具体受灾情况不明。

根据第1架运—9飞机侦察的情况判断,灾区受损严重,为进一步查明灾情,空降兵军临危受命,立即派出第2架搭乘10名伞兵运-9飞机准备伞降灾区,飞机抵达灾区上空,10名伞兵从距离地面1200米的高空依次跃出机舱……

四川地震救援催人泪下的 陆空协作德阳进行了一场超震撼地震救灾演练(4)

安全降落在震中区域后,战士们立即使用携带的先进通信设备和侦察装备,展开灾情侦察,开辟应急通信,快速成功搭建起灾区与指挥部之间的通讯桥梁。

为进一步扩大灾区侦察范围,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指挥部又协调驻川某陆航旅派出2架直升机,飞临灾区上空准备开始抵近侦察。

抵达灾区上空“陆航一号”利用搜索系统,采用“螺旋形”飞行方法了解灾区情况;“陆航二号”采用“方形”机动飞行方法掌握灾区地势和高大障碍物分布情况,为准备着陆实施救援提供依据。

四川地震救援催人泪下的 陆空协作德阳进行了一场超震撼地震救灾演练(5)

转运空投

军地直升机联袂出击

“报告指挥部,有2名危重伤员急需转运治疗。”根据地面侦查人员报告,陆航旅直升机在侦查灾情过程中也发现5名群众被困位置极有可能发生次生灾害,情况十分危急。

指挥部命令执行侦察任务的直升机紧急降落灾区实施救援,打通空中生命通道。

很快,直升机在灾区降落,5名需转移的被困群众在救援队员的指挥下有序登上直升机。2名危重伤员在经医护人员进行院前急救处理后,被群众抬上直升机,送往成都进行救治。

四川地震救援催人泪下的 陆空协作德阳进行了一场超震撼地震救灾演练(6)

震中交通中断,地面救援受阻,救援物资一时难以到达灾区。

指挥部紧急指派由西林凤腾通航、驼峰通航、西华通航、路正通航4家省内通用航空企业组成的四川通用航空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前往实施救灾物资空投。

接到命令后,四川通用航空应急抢险救援队的数架各型直升机先后飞抵灾区上空,逐一在距地面20米处悬停,成功空投救灾物资。

受地震影响,德阳某输配电设施线路短路引发森林火灾。接到指挥部的命令,海直通航立即派出灭火直升机紧急前往火场,并成功扑灭大火。

在空中救援紧张进行的同时,德阳市工程机械救援大队也打通了通往震中的一条小路。德阳市红十字赈济救援队队员们徒步进入震中,开始井然有序的转移受灾群众。德阳市武警、消防和矿山救援队、等专业救援队也迅速集结,赶赴灾区,实施救援。

四川地震救援催人泪下的 陆空协作德阳进行了一场超震撼地震救灾演练(7)

废墟搜救

“十八般兵器”轮番上阵

地震发生后,国家电网德阳供电公司和德阳市各通信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保障队伍迅速集结,奔赴受灾前线,开展电力和通信抢修工作。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立即成立震后气象保障服务领导小组,为救援提供逐小时气象监测信息和滚动天气预报。

震后1小时40分左右,德阳市工程机械大队打通了通往震中的主干道,德阳市公安消防、武警救援人员和矿山结构专家已赶到废墟现场。同时,绵竹、什邡安全生产救援大队也已抵达红白磷矿。

经过安全评估后,消防快反突击队、武警四川总队德阳支队救援官兵和矿山救援队,携带应急救援器材迅速赶赴任务地域实施先期救援。

四川地震救援催人泪下的 陆空协作德阳进行了一场超震撼地震救灾演练(8)

废墟上,消防官兵通过人工搜索、搜救犬搜索和生命探测仪搜索等方法,对垮塌区域被困人员进行浅表搜救、人员定位和标记,为后期增援力量到场到场提供救援线索。

武警德阳支队机动中队的救援人员则携带着生命探测仪,软管窥镜,火焰切割机等救援专用设备,迅速展开搜索并实施救援。参加此次救援搜救犬共6只,其中成都的“龙池”和德阳的“小虎”都参加过去年的“6.24”茂县救援和“8.8”九寨沟救援行动,是消防搜救犬家族中的功勋犬和明星犬。

现场,一名群众困在被废墟掩埋的车辆里无法脱身,救援人员迅速通过破窗、切割,将车门打开,营救出被困群众。有多名群众被埋压在废墟中,救援人员利用千斤顶,充气垫等设备展开救援……

在浅表救援的同时,消防重型救援队和武警四川总队机动第一支队作战支援大队工兵中队,以及省安监局第一时间紧急调动的广元、内江、芙蓉3支矿山救援队伍也相继抵达灾区。

地震发生后,一名群众被困在竖状、完全封闭、类似深井的区域。

救援人员又利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救援装具之一的“八爪鱼”救援系统,将被困在受损车辆中和压在车辆下的被困人员成功救出;利用手部脚步上升器攀登上高楼,将包括一名婴儿在内的3名被困人员成功救出。

什邡蓥华山景区因地震造成山体松动,随后降雨引发山体垮塌,初步估计垮塌方量约15万方。因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及时发出预警,当地已迅速组织居民和游客转移,未有人员伤亡。指挥部立即调集20辆大巴车,对滞留游客和群众进行了疏散转移。

四川地震救援催人泪下的 陆空协作德阳进行了一场超震撼地震救灾演练(9)

危化品爆炸排险

驾驭先进设备处置

救援正在紧张进行,这时,指挥部接到消息,什邡市红白化工厂因地震发生危化品泄漏,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武警防化部队30人、消防火灾扑救机动队30人立即赶赴该厂区实施救援。

泄漏发生后,该厂立即展开了自救,紧急关闭阀门,切断原料供应。同时组织员工有序疏散撤离。

现场,3名身着防毒衣,携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气体检测箱、毒剂报警器和侦毒器的武警防化部队先遣侦查人员,乘坐化学侦察车进入厂区进行多点侦检和采集取样,并逐一进行分析和化验。

此时,厂区突然发生爆炸并引起小范围区域火灾,武警防化部队、德阳市化工处置大队迅速撤离。现场移交给消防部门的危化品火灾事故处置机动队。消防官兵迅速严格按照危化品火灾扑救程序展开处置。

首先进入火场的是灭火侦查机器人,在进入核心区域开展侦察灭火的同时,它还能将前方温度、可燃气体浓度及视频信号实施传输到后方,为指挥部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与此同时,举高喷射消防车、涡喷消防车也紧张的展开作业。

四川地震救援催人泪下的 陆空协作德阳进行了一场超震撼地震救灾演练(10)

此时,化工厂内火势不断扩大,罐体出现啸叫声,厂区火情传感器发出警报,现场危化品空气浓度已接近临界值,可能发生区域爆炸,消防火灾扑救机动队迅速撤离中心区域。厂区随后发生二次爆炸,现场一片火海。

四川省消防总队立即启动跨区域增援预案,紧急调集川北战区危化品火灾处置机动队到场增援。消防增援力量到场后,消防官兵按照“先控制,后消灭,科学施救”的原则,在继续对现场实施冷却的前提下,增设两部消防机器人强攻灭火,调整增设两台移动泡沫炮实施火势打击;架设“手持暴雪泡沫发生器”扑灭流淌火;利用涡喷消防车进行装置冷却降温……

经过有效处置,消防官兵很快有效控制了火势。

随后,的杨思市环境监测支队工作人员携带装备进入现场,进行采样、留样、样品测试,以及监测数据分析和评价。

为避免造成地下水和环境污染,武警部队防化官兵头戴防毒面具,采取隔绝式防护展开作业,将污水导入排污坑进行处理和掩埋。

四川地震救援催人泪下的 陆空协作德阳进行了一场超震撼地震救灾演练(11)

与此同时,德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身穿防护服对废弃及倒塌的居住设施、人类及动物粪便、生活垃圾、居民安置点的外环境开展严格的消毒处理,避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自此,历时2小时,这场军地联动,社会参与,规模宏大,装备先进,几近实战的四川2018年省级抗震救灾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来自省地震局消息,此次演练有约4000人参演,投入各种装备600余台(套、架),进行了灾情侦查、伤员及受困人员解救抢运、救援装备物资空投、废墟搜救、伤员救治、受灾群众安置、灾区卫生防疫、危化品爆炸排险处置等8个科目的演练。历时2个小时的演练规模宏大,装备先进,效果逼真,几近实战。

这次演练是国内空降兵首次投入地震应急演练,也是四川通用航空应急救援队第一次参与地震应急演练。

陶勇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王明平

编辑 余孟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