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学车经历和生涯(学车子那点小事)(1)

小时候,看到别的小伙伴把车子骑得那么溜,心里很是羡慕不已。因为自己不会骑车子,就想学,父亲的大金鹿大轮车子,前面有大梁,个子矮,跨不上去,实在是不好学,就借了一个凤凰小轮车子学,一开始不好意思白天学,怕别的同学看到笑话,就偷着晚上学。

学车子,最开始是学着溜。双手握着车把,目视前方,挺直腰板,重心放后,左脚放在车子脚踏板上,右脚放到其后,然后双脚离地,掌握好平衡,借着惯性,车子往前溜。溜车子,说白了,其实就是找平衡。

如果掌握好平衡,车把正当,让车子不倒,就会溜车子,学会溜了,基本就成功一大半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右腿迈过车座子,把屁股挪上去坐着,开始蹬吧。

当然如果没有大梁的小轮车子,可以提前把屁股放在车座上,右脚放在脚踏板上,左脚放在马路牙子上,握紧车把,往前一使劲,借着惯性,车子就出去了,直接省略溜车子这一步骤,开始蹬吧。学会骑车子,那感觉真是好。

小时候住增福堂街平房,那条街很短,而且很窄。街北是居委会,我家住它对面的过道。晚上吃了饭,趁着幽暗的路灯,推着车子,就出来学。一开始父亲陪着,觉得学会溜了,就让我一个人学。其实学车子很上瘾的,只要胆大心细,有足够信心和胆量,溜车子很短时间就学会了。

会溜车子后,就学着把腿跨上去,屁股挪上去,也慢慢会了,感觉还很好。一开始蹬得很慢,其实还是找平衡,关键是把握好车把,不要晃来晃去的,眼睛很重要,不要东张西望,要目视前方,脚上发力,蹬起来有节奏。

有一次,晚上人少,我就在街上骑了几个来回,从街东往西骑,快到居委会时,旁边过道突然闪出一对男女,手挽着手,向东走着,离我非常近,我感觉快要撞上他们了,想喊叫提醒又喊不出来,一时紧张也忘了攥刹车,即将撞上那一瞬间,我猛地往右打了一下车把,和他们擦肩而过,还好没事,暗叹万幸。哎呀不好,我忘了前面是居委会的花坛,路灯太暗,看不清楚,就撞过去了,车子倒了,我一头扎进花坛里,头部没事,裆部却正好卡在花坛石头上,又疼又酸,那感觉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他们赶紧过来扶起我,说小弟弟没事吧。我强忍酸痛说没事没事让他们走了。回家一看,红肿了一大片,没几天就慢慢好了。以后再在街上骑车子时,心里却是有了阴影。

记得街上有这样一个老人。和蔼可亲,心地善良。走路小心翼翼,唯恐踩死路上的蚂蚁。他有一辆大轮车子,却是不会骑。就每天都学着溜,白天晚上都溜,买菜载水,别人骑着,而他总是推着或者溜着,也是当时街上一道风景。他家人说年龄大了就别学车子了,他不听。别人说你都会溜了,干嘛还不跨上去骑着。他说还是不敢,怕车子倒了,这样溜着安全。时间长了,家人和别人就不再说他了。直到我小学毕业了,还是看到他在街上,人多的时候,就推着车子,人少的时候,就溜着车子,从来没看到他骑过一次车子。就这样一位小心翼翼与世无争的善良老人,后来还是出事了。过了几年,因为一直没看到他,问了老街坊,说是他推着车子过马路,被一辆汽车撞了,车子撞飞了,人倒在地上,当时好像就不行了。不过他当时在街上溜车子的一幕幕,至今还在我脑海里清晰存留着,挥之不散。

学会车子后,胆也大了,心也野了。总是想着骑着出去疯疯,可以骑远点的地方。于是上了中学后,骑着一辆小轮车子,带着几个火烧,早上一个人去了安丘,中午就回来了,快到坊子时,还遭遇了一次抢劫。一个小青年站在路边,让我下来,问有钱吗,我说中午买了饭,没有钱了,他不信,就上来翻我口袋,结果翻出一块两毛钱,说你还骗我,他拿着钱就走了。吓得好几年不敢去坊子安丘那边去了。

后来看地图,觉得潍坊离大海不远,就想骑车子去看看,还是年轻,没骑到固堤,就骑不动了,半途而废,灰溜溜回来了。一看地图,离大海还有很远距离呢。再后来工作之后,骑车子出去转转这个念头,一直在心里转悠。

前几年买了一辆好点的山地车,第一次跟着骑行俱乐部骑着去了寒亭禹王湿地,觉得还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几年,骑着它,潍坊周边几乎骑了个遍,临朐青州高密诸城基本当天打来回问题不大。好吧,让我吹一点牛吧,以下有数据为证。

2013年7月,和小伙伴完成鲁东环岛骑行。六天时间骑行1100公里。路线:潍坊,日照,青岛,威海,烟台,潍坊。

2013年8月,和小伙伴完成北京骑行。不到三天骑到北京路程550公里。路线:潍坊,滨州,黄骅,天津,北京。本来计划骑到内蒙古包头,单位有事,提前坐火车回来了。

2015年8月,和小伙伴完成鲁西环岛骑行。七天时间骑行1200公里。路线:潍坊,淄博,莱芜,泰安,济南,聊城,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潍坊。

2016年10月,和小伙伴完成峨庄淹子岭骑行。两天骑行220公里。路线:潍坊,青州,淄博,临朐,潍坊。

呵呵,扯远了。骑行,有时间再说吧。

原创文章,请勿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