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女博士

李晟曼火了

她今年6月刚博士毕业

就获聘成为湖南大学副教授

湖南最年轻的副教授(90后女博士获聘大学副教授)(1)

湖南大学官网 图

据湖南大学官网近日更新教师信息显示,出生于1994年的工学博士李晟曼已经出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湖南最年轻的副教授(90后女博士获聘大学副教授)(2)

//

今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

//

李晟曼的官方简历显示,她201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直博,继续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师从吴燕庆教授,2020年6月毕业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2020年7月入职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方面介绍:李晟曼专注纳米材料生长、微纳电子器件的加工制备、新原理器件制备与测试以及电路设计与集成。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Nanotechnology、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19年参加国际微电子器件大会(IEDM)并作口头报告。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90后”学者

走上了学术舞台

今天

就带大家看看湖南“90后”教授天团

湖南最年轻的副教授(90后女博士获聘大学副教授)(3)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东

湖南最年轻的副教授(90后女博士获聘大学副教授)(4)

与不少“90后”教授、博导拥有海归教育背景不同,青年教授李东是一名国内高校培养的学术新星。

根据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介绍,李东出生于1990年,2009年进入同济大学就读,2013年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后以直博生的方式继续留校攻读,并于2018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获聘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东的研究方向为二维材料及二维材料异质结,博士期间总计发表SCI论文17篇(总计影响因子147.247),其中一作论文8篇(总计影响因子89.682)。李东曾获得校级奖项四项,被评为同济大学学术先锋。

另据同济大学校友会官网介绍,李东在攻读博士期间,提出了场效应光电子晶体管和可编程非易失性光电子存储器概念,实现了器件光电转换,逻辑运算与信息存储功能一体,研究结果被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Nanotechology(影响因子:38.986)以及国际著名期刊Nano Letters(影响因子:12.712)、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影响因子:12.124)等上,被同行高度评价为重大的突破。

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陈少威

湖南最年轻的副教授(90后女博士获聘大学副教授)(5)

陈少威出生于1991年,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2011年获得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资格,是由中美富布赖特项目联合培养出来的博士,这个项目是中美双方开展的层次最高的官方教育交流项目。

2018年,陈少威在湖南大学法学院任副教授,因一张模糊的“高颜值侧脸照”在朋友圈中刷屏,网友们称他为“现实版何以琛”。

中南大学教授级研究员刘路

湖南最年轻的副教授(90后女博士获聘大学副教授)(6)

2012年,当时只有22岁的中南大学学生刘路被破格聘用为母校的教授级研究员,轰动一时。

原因是他攻克了困扰国际数学界20余年的“西塔潘”猜想。

2010年8月,酷爱数理逻辑的刘路在自学反推数学时发现,海内外不少学者都在进行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这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10多年来,许多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

同年10月的一天,刘路突然想到用以前用过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猜想。他连夜将这一证明写出来,投给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得到海内外科学家的认可。

痴迷于数学的刘路,在平常的学习中就展现出数学方面的天赋,但他却不是传统意义上高分的“好学生”,其老师介绍,“刘路的考试成绩在班上属于中等略偏下,但没有挂过科。大多时间他都在自学数学。”

大二时,刘路就开始自学数理逻辑,被同学形容为“学术男”。他大学的室友刘洋说,刘路跟寝室里的同学沟通较少,要么自己看书,要么上英文网站下载英文资料,很少玩游戏。

时任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表示:“破格聘用刘路是基于对仅为本科学生的他能够破解世界级难题所表现出来的科研能力的肯定,这不是一般学者能够做到的。”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特聘教授刘惠颖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网2019年11月更新了教师名录。其中,1991年10月出生的女学者刘惠颖已经担任了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特聘教授,入职时间为2019年8月31日。

湖南最年轻的副教授(90后女博士获聘大学副教授)(7)

刘惠颖系湖南长沙人,2010年入读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本科,随后在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系获硕士、博士学位。在荣誉与资质方面,刘惠颖曾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国家奖学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以及2018-2019年度美国富布莱特学者(香港)。

湖南最年轻的副教授(90后女博士获聘大学副教授)(8)

在社会兼职方面,刘惠颖担任国际期刊Aging and Mental Health, Gerontology等审稿人,以及香港秀圃老年研究中心荣誉研究员。

研究方向上,刘惠颖主要研究关注社会心理因素对于人口老化和健康的影响,积极推动生态瞬时评估法等跨学科研究方法在老年学临床研究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具体研究问题包括社区老人的家庭照护,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状况及管理的影响,生产性老龄化与社区参与的政策意义,老年社会工作干预与评估等等。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网介绍称,刘惠颖近5年来在高质量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九篇。关于中国老人家庭照护和慢病发展的研究成果被路透社健康专栏(纽约)进行专题报导。2018年代表香港大学获得美国富布莱特学者荣誉并接受多家香港媒体采访报道。

为年轻有为“90后”教授天团点赞!

为“芙蓉国里尽人才”的新景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