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1)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2)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3)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4)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5)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6)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7)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8)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9)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10)

网友走心留言

@余生只做自己:还是老长沙好,也最让人怀念,可再也回不去了,以前经常听我奶奶哼这些童谣给我听,可现在也听不到了...奶奶我好想您!!

@飞侠911:我记得应该是:肚里坐个奶奶,奶奶出来装香,肚里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绣花...奶奶眼神不好,哦是绣花咯?

@Z:在西安读大学,当大学同学问起来,你们长沙有一个童谣,好像是叫月亮粑粑,你会唱不?惊喜之余还有感动和自豪,作为一个长沙人,在离家这么远的地方还能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唱出我最自豪的长沙话,还有一个星期就开学啦,舍不得最爱的长沙!

@味道:真的像回到细时候哒,只是伢娘哈不在哒,自己也快变娭毑嗒,唉!

@任厷:我今年73岁了,还清楚记得儿时姐姐教我的一首童谣,现据记忆记录整理如下,与大家分享:《麻雀子生蛋粒粒滚》麻雀子生蛋粒粒滚,又说哥哥冇买粉;买得粉来不会擦(音za),又说哥哥冇买麻;买得麻来不会绩(音ji),又说哥哥冇买笔;买得笔来不会写(音:吓),又说哥哥冇买马;买得马来不会骑,又说哥哥冇买皮;买得皮来不会硝,又说哥哥冇买刀;买得刀来不会磨,又说哥哥冇买鹅;买得鹅来不会杀,又说哥哥冇买鸭;买得鸭来不会拑,又说哥哥冇买田;买得田来不会作,又说哥哥冇洗脚;洗嘎脚,把田作;作嘎田,把鸭拑;拑嘎鸭,把鹅杀;杀嘎鹅,把刀磨;磨嘎刀,把皮硝;硝嘎皮,把马骑;骑嘎马,把笔写(吓);写嘎笔,把麻绩(七);绩嘎麻,把粉揸;揸嘎粉,麻雀子生蛋粒粒滚!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11)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12)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13)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14)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15)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16)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17)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18)

网友走心留言

@依昂迭阿:“五中都是华侨佬”一句,是因为该校是当年侨联安置归侨子弟的学校。

@宏哥:天心阁,角对角,吊坨对螃壳

@俞海敏:老长沙的儿歌太多太多哒。看到咯些长沙老儿歌,好韵味咯!我们是唱(喊)着长大的。勾起哒童年的记忆!

@笑傲疆湖:60年代在长沙五中上学,当时的湖南省军区何德全司令员给我们作报告,在当时学校的小礼堂里,他讲了一段童谣:后有哥哥先有我,妈妈出嫁我敲锣,外婆睡在摇窝里...就记得这几句了!

@Cao Yi Wei:我也是个老長沙,今年86岁。大家的這份“家乡情”激起了我的回忆:( I ) 倒唱歌,顺唱歌,河里的石头滾上坡。先生我,后生哥,媽々来我打锣,爹々生我喜欢。看哒看哒生外婆,我在外婆门前过,看見外公坐搖窝,手裡拿札紅粑々,屁股坐个黄粑々,呷哒外婆一嘴巴。( 2 ) 一,一步两搭桥;二,二聖庙;三,三公里;四,四方塘;五,伍家岑;六,六合庵;七,七层楼;八,八角亭;九,韭菜园;十,司门坎。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19)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20)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21)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22)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23)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24)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25)

网友走心留言

@耳语者:“三羊四羊随你捉”的“捉”字话音一落,排着队念着歌谣围着老板转圈的小朋友便轰然鸟兽散,老板即刻开始捉羊,被捉到的小朋友就成为下一轮游戏的老板

@老安:我们喜欢一边玩躲摸子,一边口里唱“瞎子瞎,摸门达,摸达尿,做酒呷”。

@汤竟秋:长沙少年玩的两人猜拳:大年初呀!打个擂台,从一到十两人各喊各的,一是大年初,三是猛虎下,七是看不见...其它的我也记不起了,谁在少年时玩过,把它献出来也是一份文化遗产。

@平安虎:小时候拍着手板唱,帮帮车,种荞马(麦),牛吃得,长大马,这首儿歌请莫忘了哦。

@冷月清辉:长沙童谣将我唤回到童年时代,还依稀记得一种儿时游戏即两人搭手成轿,另一人坐在上面,抬轿者边走边唱:轿咕唧,唧咕轿,新娘子,莫屙尿。

@慧(^_^)顺:一群细伢子排排坐每人合掌放前,然后有一个站哒,也合掌但掌中有东西,然后大噶念:种莲子开荷花不种籽...后面的不记得了...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26)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27)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28)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29)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30)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31)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32)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33)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34)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35)

网友走心留言

@一丁:少了王大嗲买梱鸡的童谣和八斤多的童谣,王大嗲买梱鸡的童谣最经典

@米尔克里克:阔别长沙三十多年,前年在美国邮轮甲板上,偶遇俩位长沙老乡在说“长沙话”,好新奇,好亲切,如是主动与他俩打招呼,闲聊甚欢……我的童年在长沙回不去了,只留下满满的回忆和一口纯正的“长沙话”,浪迹天涯乡言未改。

@平安虎:我小时候都是唱着童年的歌,现在小朋友再没有人唱这个歌,读这个词了。转眼,我们也变老了,然而长沙城越来越新了,扩大了,变美了,壮观了。这些童谣让我回到了童年!

@中华仔DHCH4:那代人才是无拘无束的幸福童年,没有精致的利己主义的灌输,没有繁重的家庭作业,是人性童趣的输发,是狂野的童趣自由,人到花甲仍记忆尤新,它比那豢养猫一样的现今儿童学前教育,更能启发童心对世界的认知!回不去,天真无邪,所以那代人正直豪放敢担当,没有卿卿我我的奶油小生的娱情文化熏陶,没有歪歪扭扭的企业文化的约束,现代人根本理解不了那时的童年,虽苦且乐!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36)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37)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38)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39)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40)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41)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42)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43)

网友走心留言

@笔锋:一点一横长,既是一首小童谣又是一个字迷,不单只一个且有多个字可猜,有一个字前言是这样:一点一横长,口里喊娘娘,生个细伢子,耳朵一寸长。迷底也是一个字为“郭”字,怎么样,还形象吧,相信老长沙对这个迷语不会很陌生吧。

@建斌:长沙童谣给了我八旬老人美好的记忆,它是文化的传承,是知识的普及,还是爷爷奶奶对晚輩的启蒙教育。例如:一点一别,弯弯捏捏,龙头转弯,咚咚呛呛,打一字。

@雪:童年的回忆,那个年代美好时光,酸甜苦辣生活令人难以忘怀。如今富裕满足生活感慨万千。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而我们这代人年华老去。尽情释怀,享受当下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

@球:现在听到这音乐,脑子立马浮现出2015年11月孩子们练童谣时的情景,虽然很多学生是长沙本地人,但是不会说长沙话,当时老师们教授学生也费了不少功夫。不能忘掉乡音那是我们的根,要继承!长沙童谣是长沙文化的一种,它是一代又一代长沙人童年的记忆。

//////////

经典有趣的长沙话(在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童谣里)(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