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生最上乘的境界(庄子心斋以气)(1)

一、

能够看清自己,理性思考的人,可以被称作为“神”。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看不清自己,他们都活在了欲念和虚妄之中,而结局终将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人如果不能从自以为是之中觉醒,那么一生终将沉沦和痛苦。

齐宣王由于野心过大,想要吞并其他国家,这个时候孟子就跟他说了一个《缘木求鱼》的典故,这个典故的意思就是说:“有一个人想去捉鱼,他并没有到水里去捉,而是爬到树上。”

孟子用这个典故讽刺齐宣王的想法不切实际,过于自以为是。

齐宣王听了之后就问孟子:“有这么夸张吗?”

孟子说:“您的想法比缘木求鱼还夸张,到树上捉鱼,捉不到鱼也没什么损失,而你野心过大,想要吞并另外几个国家,不但达不到目的,还会丧失了自己的国土。”

齐宣王听了之后恍然大悟。

庄子人生最上乘的境界(庄子心斋以气)(2)

在这个世上,有太多的人都活在“缘木求鱼”的过程之中,忽略了本身的状态,用自以为是的方式一味的追求结果,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

从前有一个非常愚蠢的人,他吃了生的胡麻子,觉得味道不好,就把胡麻子炒熟吃,感觉味道不错。

这个时候他突发奇想:为什么我不能把胡麻子炒熟之后种到地里,以后就可以得到味道很好的胡麻的了呢。

于是他直接把炒熟之后的胡麻子种下去,但是胡麻子始终没有生长出来。

世人却是如此,无论是修行还是谋事,都是用自以为是的方式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最后终不如愿。

修行只要放下杂念,自然彻见本性,便能达到理想境界,无论是身居山野还是处于闹市世俗,皆能安静平和;谋事也是如此,只要从自己应该做的,当下可以做的地方开始做起,无论多远的目标都能够到达。

但是世人却很难秉持这个道理,即便察觉了,也没有足够多的耐心和毅力去坚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始终活在了自己的凭空想象,自以为是之中,而这种想法也注定了必然会出现糟糕的结局。

庄子人生最上乘的境界(庄子心斋以气)(3)

所以《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当你放下自己的自以为是时,才能看得明白,去除障碍,才能看清自己应该看清的世界,否则只能跟随自己的欲望前行,被自己心中所想牵动着而不自知。

二、

人生因为自以为是而造成的错误和迷茫,并非是因为没有路可走,而是因为自身意念陷于虚妄之中而看不清路,所以解决了内心迷乱的问题,便是解决自以为是的根本。

在《庄子》之中有这样一番对话,是庄子借由颜回与孔子之口讲述的“心斋”之道,其中的境界正是让内心摆脱欲念遮蔽,看清自身以及世界的智慧。

庄子人生最上乘的境界(庄子心斋以气)(4)

颜回说:“我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冒昧的向老师请教方策。”

孔子说:“斋戒清心,我告诉你,如果积极用世之心去做,难道是容易的吗?如果这样做也很容易的话,苍天也会认为是不适宜的了。

颜回说:“我家境贫穷,不饮酒浆,不吃荤食已经好几个月了,像这样可以说是斋戒了吧。”

孔子说:“这是祭祀前所谓的斋戒,并不是‘心斋’。‘心斋’就是专注你的心智,不要用耳去听,而要用心去听,进一步不要用心去听,而用气去听。耳的作用是听取外物,心的作用是符合外物。只有气,才是能够以虚明无形的状态容纳万事万物,只有达到空明的虚境,才能容纳道的聚集,这空明的虚境就是心斋。”

庄子借由孔子之口,讲述的心斋之境,就是所谓“能够放下心中欲念,看清自己应该所看清人生本性”的智慧。

其中说到“不要用耳去听,而要用心去听,再进一步就是不要用心去听,就是用气去听”,因为耳目为外贼,感官受到外界刺激之后会产生欲望,而从内来看心内也有心贼,心贼就是自己的欲念。

只有放下“耳目外贼”与“心之内贼”对于自身的主导,以“气”去感应万事,并且顺应万事万物,才能到达真正的“虚境”,这就是“心斋”。

庄子人生最上乘的境界(庄子心斋以气)(5)

正如道家思想中所提出的“无心无为”的道理,《道德经》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以无心作为,以无事之心做事,以无味之心品味。

心中无杂念,人自然去除盲目而又虚妄的状态,才能切实理性的去尊重所存在的一切事实,这就是看清自己,理智生活的智慧根本。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