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影坛票房最厉害的要数成龙和周星驰,港片黄金年代这两位几乎垄断历年冠军。不过这两人之间谁更强一点一直众说纷纭,支持大哥的影迷说成龙巅峰了几十年,而星爷的粉丝也不甘示弱,港片6000万俱乐部周星驰就占了2席。早年业内就统计过各巨星的生涯总票房,结果是刘德华夺魁,他拍108部电影香港票房共收17.3亿港元,第二位是周星驰13.17亿港元,第三位是成龙8.9亿港元。

成龙和周星驰客串(成龙周星驰相互客串)(1)

其实从上面的历史榜单就很清楚看到谁更强大,论票房的威力还是周星驰要更胜一筹,因为星爷90年崛起后就一直处于最顶级水平。成龙也是很红,但他的战绩水准总体要逊色星爷。大哥最巅峰是90年代中期那几年,但到了99年就走下坡路了,之后就一直未能回到顶级行列了。这一年两位巨星还相互客串了电影,而结果却是周星驰的《喜剧之王》夺得了年度票房冠军宝座。

成龙和周星驰客串(成龙周星驰相互客串)(2)

要知道那几年成龙势头正旺,前面几年他连续打破港片历史纪录,没想到这次竟然会不敌星爷。1999年,成龙周星驰相互客串电影,大哥的《玻璃樽》也是一部卖相很不错的大片,但最后票房却不敌励志大片《喜剧之王》。这次较量胜出终结了周星驰连续5年不胜成龙的尴尬纪录,同时也是他时隔5年后再次登顶港片年度冠军宝座。

成龙和周星驰客串(成龙周星驰相互客串)(3)

1999年,港片走下坡路,很多电影公司都倒闭了,很多从业人员也纷纷改行。市场一年比一年不景气,各大片的票房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这一年只有一部进口片票房破3000万以上。华语片方面,周星驰《喜剧之王》票房收了2984万港元夺年冠,力压了成龙《玻璃樽》2754万港元。大哥前面几年还无人能敌,《红番区》《简单任务》《一个好人》都是年度冠军,没想到这次竟然输给星爷了。

成龙和周星驰客串(成龙周星驰相互客串)(4)

成龙的巅峰期总体来说是很长很持久的,但到这阶段的大哥已经是“最后”辉煌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1998年他就输给了《风云》,《我是谁》虽然也狂收了3886万港元,但只能屈居年度第二。1999年《玻璃樽》票房又败给了《喜剧之王》,至此成龙跌出顶尖梯队了。进入2000年后,成龙的香港票房就彻底被其他巨星甩开了,如今更是连收百万票房都难。

成龙和周星驰客串(成龙周星驰相互客串)(5)

在香港还是周星驰票房更厉害一点,现在即便他不出演电影了,但只要是他参与的作品都能取得佳绩,香港票房之王的美誉真不是白叫的。1999年,《喜剧之王》夺得年度冠军也是实至名归,这部片确实要更经典些,现在它都还一直被观众津津乐道。《玻璃樽》也大卖了2754万港元,排名年度亚军,但在传播率来说有短板,现在很多人就不太记得这部电影了。

成龙和周星驰客串(成龙周星驰相互客串)(6)

周星驰成龙这次相互客串也是两人唯一的一次合作,如今他们也都老了,一个只做幕后不拍戏了,一个年纪大打不动了,他们应该不会再合作了。《喜剧之王》豆瓣8.7分,66万人参与打分,网友确实是更推崇这部电影。《玻璃樽》豆瓣6.4分,参与打分人数4.9万,从数据对比发现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该片当年能取得佳绩完全是靠巅峰期成龙的高人气,要是往后两年上映估计收1000万票房都有难度。

成龙和周星驰客串(成龙周星驰相互客串)(7)

星爷的老电影刷多少次都不会腻,一句“我养你啊”更是看哭无数观众。《喜剧之王》用喜剧来呈现残酷的现实,影片台词戳中人的内心,情节上的多次反转也增添些许悲情色彩,使故事整体发展上更为真实与深刻。这部电影张柏芝惊艳全场成为最佳,她的神仙颜值,演技也炸裂,能在周星驰电影里有如此出彩表现真是太厉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