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承乾被废后,最高兴的人莫过于同样身为嫡子的李泰了。

在废太子诏书下达的那一刻,李泰仿佛看见了胜利在向自己招手,他相信要不了多久,自己就会成为东宫的新主人。

不得不说,李泰的自信是非常有道理的。

为什么李治传位李世民(李世民英明神武)(1)

首先,李泰的身份非常占有优势。

李泰虽然是李世民的第四个儿子,却是长孙皇后所出,在嫡长子李承乾已被废黜的情况下,他这个嫡次子上位是顺理成章的事。

其次,李世民很宠爱这个儿子,不是一般的宠爱,他对李泰的宠爱曾经一度超过了当时的太子李承乾(难怪李承乾忌惮这个胞弟)。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年仅九岁的李泰改封越王, 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封地多达22州! 至于同时受封的三皇子李恪,封地只有8州。

而且,皇子封王之后,是要去封地就藩的。但是,李泰没有去,因为太宗实在是太喜爱这个儿子了,舍不得儿子离开。

之后,李泰又多次加官,但从来都没有离开京城去封地。

唐太宗不仅舍不得爱子离开自己去封地,甚至还一度下诏想让心爱的儿子搬进武德殿居住。

武德殿是极为靠近东宫的宫室,魏征曾说过“今武德殿近储后焉”、“在东宫之西”之类的话,其地理位置之重可以见一斑。更何况,当年的李元吉就是住在武德殿与李建成互通有无的,日后唐玄宗即位之初便是在武德殿听政的,可见武德殿是一个多么重要敏感之地。

贞观十五年(641年),由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

为什么李治传位李世民(李世民英明神武)(2)

唐太宗非常高兴,如获至宝,不仅将这部著作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秘府中,还接二连三地大肆赏赐李泰——先是赐“物万段”,紧接着又每月赏赐大量的财物,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惹得褚遂良等朝臣不得不上疏劝谏。

结果,唐太宗虽然乐呵呵地表示赞同大臣们的观点,却并没有因此削减李泰的开支,而是取消了太子的开支限制,等于是变相地维持了李泰逾制的花销。

正是太宗对李泰这种逾制礼秩的宠爱,才兹使了李泰谋夺嫡位之心,也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只要把同胞哥哥李承乾拉下马,自己就能登上储君之位了。

李泰不仅出身高贵,深受父皇宠爱,更重要的是,他还特别聪明。

史载李泰“聪敏绝伦”,雅好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是当时的书画鉴赏家。唐太宗特令在魏王府置文学馆,任其引召学士。李泰不仅对文学十分精通,所藏书籍数量堪比皇室的藏书楼,还写得一手好字,对书画鉴赏也相当在行。

所以,如无意外,在嫡长子李承乾被废后,太子之位自然是李泰的囊中之物。然而,就在太子之位要落在他身上的时候,煮熟的鸭子却飞了。

本来,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也属意立李泰为储君。然而,此举却遭到了当朝第一重臣、国舅长孙无忌的反对。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胞兄,李世民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长期担任宰相之位。李世民曾说:“我有天下,多此人之力也。”

为什么李治传位李世民(李世民英明神武)(3)

后来,李世民更是命著名画家阎立本为一众有功的文臣武将绘图像,并将这些画像置于凌烟阁,称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中,长孙无忌在众功臣中排在首位。由此可见,长孙无忌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长孙无忌反对立李泰为储君,并与褚遂良提出立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晋王李治为太子。

如果李泰这个时候能够沉得住气,以不变应万变,说不定太子之位早就手到擒来。

可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李泰偏偏自作聪明,做了一件蠢事,彻底破坏了当前的大好局势,以至于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在知道舅舅长孙无忌提议立九弟李治为太子后,李泰连忙跑进宫向父皇大表忠心,表示自己百年之后一定会杀掉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李治,让李世民大受感动。

然后,李泰又跑去对一母同胞的弟弟李治说:“你一向和汉王李元昌关系亲近,如今他因为谋反被诛,你难道不感到害怕吗?”

年仅十六岁的李治,单纯仁弱,压根就没见识过政治的险恶,一听这话马上被吓得魂不附体,一连好几天都忧心忡忡。

为什么李治传位李世民(李世民英明神武)(4)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长孙皇后去世时,李治只有九岁,他是三个嫡子中哭得最伤心的一个。由于自幼丧母,所以李治是由父皇李世民亲自抚养长大的。对于这个最小的嫡子,李世民自然疼爱无比。

看到疼爱的幼子怏怏不乐,李世民免不了询问,老实的李治将前因后果和盘托出。

听了小儿子的话,李世民内心的失望可想而知。再联想此前褚遂良所说的话,冷静下来的李世民终于看清了李泰的真面目。

李世民开始明白,一旦真的立李泰为太子,那么将来李泰绝不会杀子而传位弟弟。相反,为了以绝后患,李泰很有可能在地位稳固后对胞弟李治下手,甚至连已被废为庶人的承乾也难逃一死。但如果立李治为太子,以他善良的性情,必不会对任何一个兄弟下手,则李承乾与李泰皆可保存。

权衡许久后,李世民终于忍痛下定决心,将李泰贬为蓬莱郡王,并命其迁出帝京长安。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七日,李世民正式下诏册立李治为太子。

李治如一匹政治黑马一般,出现在所有人面前,让许多人措不及防。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李治能够登上太子之位,固然是因为他的两个同胞哥哥鹬蚌相争,让他这个渔翁得利。然而,真正的原因却又不仅仅于此。

在我看来,李世民选择李治,至少有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上面已经说过了,在此就不多言了。

第二个原因,是李治的嫡子身份。

在李承乾和李泰相继被废后,李治虽然是唯一的嫡子,但李世民一开始并不看好李治。这并非李世民不疼爱李治,相反,作为李世民亲手抚养长大的小儿子,李治比他的两个同胞哥哥更受父皇李世民的宠爱。但是,这种宠爱仅仅是一个父亲对小儿子的疼爱,而不是像李承乾和李泰那样,包含了皇帝对储君的期望。

换句话说,李世民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将李治培养成帝国未来接班人的打算。

让李世民看好的、想册立为太子的那个人,其实是吴王李恪。

为什么李治传位李世民(李世民英明神武)(5)

吴王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其母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李世民曾说过“恪儿英果类我”,可见李世民很赏识这个儿子的才干。

只可惜,李恪是庶出,还是前朝之后,身份上差了李治一截,李世民纵然想立他为太子,被长孙无忌等人一句“立嫡立长”挡了回来,也只能徒叹奈何。

李世民选择李治的第三个原因是,让贞观之治得以延续,这也是当初李世民弃李泰而选李治的原因之一。

李泰当初为了谋夺太子之位,积极结交房遗爱(房玄龄之子,娶太宗女高阳公主)、柴令武(柴绍与太宗姐姐平阳公主之子,娶太宗女巴陵公主)等世家子弟,为自己摇旗呐喊。然而,在李世民的眼里,这些人不过是一群只会拼爹的官二代,毫无本事。

李世民这一辈子最自豪的莫过于“贞观之治”了,他殷切希望自己的功绩和政策能够延续下去,而不是半途而废。李泰与这些官二代来往密切,又不倚重追随李世民的那些重臣,自然会引起李世民担忧。

而此时的李治,政治上单纯如白纸,身边并没有那些复杂的关系网,又素来以仁孝著称,莫过于是继承“贞观之治”的最佳人选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李治背后的集团。换句话说,与其说是李世民选择了李治,倒不如说是他选择了李治背后的集团。

在拥立李治成为太子的背后,站着三个人,这三个人分别是长孙无忌、李勣、褚遂良。

长孙无忌的分量自不用说,他本人不仅是李世民的大舅子,李治等人的亲舅舅,还深受李世民的信任,长期担任宰辅之职,手握重权。而且,长孙无忌还是关陇集团的代言人。

至于李勣和褚遂良,同样不可小觑。

李勣,曾率军平定东突厥与薛延陀,军功赫赫,被封为英国公,同样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贞观十七年,早些年追随李世民平定天下的那些名将中,或老或死或隐退,唯一一个还正当盛年且在军中有巨大威信的人,也只有李勣了。

说白了,从贞观后期开始,李勣就是军方的代表。

为什么李治传位李世民(李世民英明神武)(6)

那么,这样一个人,又是如何与李治扯上关系的呢?

早在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的时候,当时李治为晋王,遥领并州大都督。李治当时只有两岁,自然无法管理并州,因此大都督府的事由长史全权代理。这位长史不是别人,正是李勣。

从某种程度说,李勣算得上是李治的晋王府旧人。

因此,扶持李治上位,李勣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而褚遂良虽不是追随李世民平定天下的功臣宿将,但此人年富力强,才能出众,从贞观中期开始逐渐崭露头角,是一颗正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代表着年青一代的力量。此外,褚遂良在政治上一贯追随长孙无忌,也和长孙无忌一样是拥护李治的中坚派。

有了这三个人的支持,李世民自然没法对李治视而不见。

为什么李治传位李世民(李世民英明神武)(7)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尽管李治不是太宗理想中的储君,但李世民依旧选择了性格懦弱的李治为继承人,因为这是最稳妥也是最无奈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