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水调歌头》其实我们都没有读懂因为里面藏了太多只有苏轼苏辙才懂的细节还有他们的暗语,课本里面讲苏轼的这首词是写于1076年的中秋但是课本中没有告诉你第二年他们兄弟团聚,苏辙还回了三首诗只有当你把这些放在一起对照,才能够明白其中的真相,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苏轼和苏辙的感天动地兄弟情?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苏轼和苏辙的感天动地兄弟情(有一种感情叫苏轼苏辙)

苏轼和苏辙的感天动地兄弟情

苏轼的《水调歌头》其实我们都没有读懂因为里面藏了太多只有苏轼苏辙才懂的细节还有他们的暗语,课本里面讲苏轼的这首词是写于1076年的中秋。但是课本中没有告诉你第二年他们兄弟团聚,苏辙还回了三首诗。只有当你把这些放在一起对照,才能够明白其中的真相。

首先除了是中秋之外苏轼为什么会想起苏辙?因为当时苏轼在密州超然台与亲朋通宵达旦,而超然台恰恰就是苏辙取的名字。1074年苏轼申请从杭州调任山东密州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苏辙在济南。

但来了密州之后兄弟二人依然没有机会见面,后来苏轼无意间发现了一间废园以及破旧的城台于是开始修缮。苏轼把这件事写信给弟弟并且邀请他取个名字,后来苏轼还把这件事写在了《超然台赋》里。

所以他本来想着能够和弟弟一起在超然台上过节,但没想到依旧分离。我们再来看《水调歌头》词作上阙飘飘欲仙,下阕起笔却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写的非常暧昧朦胧,他为什么这么写?答案在弟弟苏辙的诗里。当时在写完《水调歌头》的第二年苏轼调任徐州,而苏辙护送苏轼前往。时隔七年兄弟二人终于团聚,这次他们一起生活了三个多月。

在这期间苏辙写了三首诗其中《逍遥堂会宿二首》的序文中写了这么一件事“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

苏辙从小跟着苏轼一起读书,23岁之前从不曾分别。苏轼刚刚进入仕途的时候远赴凤翔,有一天晚上风雨交加两人一起对床而卧读韦应物的“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他们非常感动于是约定以后早早隐退山林,临别之际苏轼又留诗给苏辙写道“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但自此一别就是七年,也就是说对床而眠听雨是他们七年前曾许下的约定,所以苏轼才会写“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亮皎洁明明是件好事,但月光透过了窗阁我却无法入睡。是因为想起我们曾经的约定至今还没有兑现。我们再来看看苏辙写的这两首诗,第一首是这么写的……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中。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风雨、对床,都有了当初的愿望也终于实现了,第二首更加直接……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苏轼见到了弟弟,苏轼特别高兴喝的烂醉如泥睡的叫也叫不醒,这其实就是家人带来的安全感。他们的喜悦也可想而知。

1077年的中秋两人不再天各一方,但是中秋过后他们又要分别。于是苏辙同样以“水调歌头”为词牌回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想想看他们从小一起读书,后来一起跟着父亲出川进入仕途。再后来又丧父接连被贬,两个原本生活在幸福家庭的孩子,经过岁月的磨洗和敲打,一步一步长成了稳重靠谱的大人。而当有一天身边再也没有了可以依靠的人时,他们就成了彼此唯一的依靠。

山河辽阔,天地无穷。

夜雨潇潇,人世浮华。

在看过了这个斑斓世界后,仍然觉得只有你在的地方才是我的家。而每一次向你奔赴就是我的归途,这就是《水调歌头》背后的故事。如果你也有想念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请记得一定用各种方式告诉ta;“我想你……”

本篇内容,如有遗漏处,请多海涵!

本篇内容,如有不详处,请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