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了什么话(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1)

先贤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人们千百年来奉行的儒家文化,就是由他创始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作为教育家,他率先提出了很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教育理论和思想,门下众多弟子都对他十分尊敬,其中也不乏品学兼优的人才。

然而,正如所有老师一样,他的手下也有让人头疼的学生,甚至还曾经把孔子气得说了句脏话。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句话竟然流传了数千年,如今还成为了很多老师的惯用语。这位弟子到底是谁?孔子的脏话说的是什么?

至圣先师孔子

相信大家都知道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得更远更广。然而,他的这个志向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在遭受了多方面的打击后才作出的决定。

孔子说了什么话(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2)

和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他起初也有入朝做官的抱负。然而,孔子所在的时代却没有给他提供这样的空间。入仕后,鲁国发生了内乱,党派纷争迭起,政事也被搁置一旁。他虽然很想大展宏图,奈何根本无从下手。

当然,孔子并没有随波逐流,还是勇敢地选择了直言劝谏。没想到,却因此被赶出了官场,前途一下子变得渺茫起来。

他遭遇到这样的打击,又目睹了为官者的丑恶嘴脸,终于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现实是如此残酷,早已不再是那个以礼治国的时代了。失望归失望,他还是想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而教育就是他实现心中理想的手段之一。

孔子说了什么话(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3)

那么,他的教育理念到底先进在何处呢?首先,在那个人人梦想读书入仕的时代,他认识到了教育本身带给人的意义。

孔子认为,每个人生性都是善良的,而后天所处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会塑造人、改变人,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把人塑造成好的样子。所以,他开始广泛地吸纳弟子,让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体会到受教育的美好。

他还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有不同的反应和效果。只有用对了方法,才能起到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因材施教。教育绝不是程式化、套模板,是需要花心思去钻研的。

孔子说了什么话(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4)

毕竟在孔子眼中,知识的存在是不受限于阶级的,田间地头的农人也能在某些方面,给达官贵人当老师。所以,寻求知识的过程中要不耻下问,在学习这件事面前,任何身份的人都是平等的,它本来就没有尽头。

不得不说,他的这些理念放在今天也不过时。他早已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也积极地去奉行,所以他一生桃李满天下,是当之无愧的至圣先师。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直到今天仍是品德教育的经典资料。可见,先贤的思想永远不会过时,而是历久弥新。

令人头疼的弟子宰予

正如上文所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脾气秉性。孔子的诸多弟子中,就有这样一位特别让人头疼的存在,他就是宰予。受礼教的影响,再加上对孔子的崇拜之情,大部分弟子的态度都是非常恭敬的,而宰予则相反。

孔子说了什么话(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5)

他对儒家学说有很多不同的见解,遇到和孔子有分歧的地方,他也不会藏着掖着,而是直接发表反对观点。这样的人,既可以夸他有独立思考和批驳的能力,也可以贬他不懂礼数、自以为是。

比如在守孝这个问题上,孔子秉持的是传统主流思想:认为父母死后,子女需要为其守孝三年。父母是对子女恩情最大的人,如果他们去世了,自然要用足够的时间来缅怀。

而宰予则认为,三年太长了,一年的时间就够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如果仅仅是为了守孝就要和社会脱节三年,实在是得不偿失。孔子听完后,认为他的品行不端没有良心,就连自己的父母都如此不敬。

孔子说了什么话(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6)

其实,如果跳出固有的思维惯例,宰予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如果父母抱病在床,那么舍弃一切来照顾自然是应该的,可如果父母已经去世了,子女应该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当然,举这个例子并不是为了争论守孝多久更合适,只是为了体现宰予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他头脑灵活机敏,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他的行为是一种忤逆的表现,观点也不见得正确,这很容易惹来旁人的不满。

孔子责骂宰予竟成千古名句?

宰予爱反驳,孔子并不会因此生他的气,但是他接下来的行为,就让孔子难以忍受了,更是直接骂了句脏话。原来有一天,孔子正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宰予竟然在下面打起了盹。

孔子说了什么话(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7)

他见了大怒,斥责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意思就是,宰予就好比那腐朽的木头,根本无法再雕刻,又好比那粪土垒成的墙,根本无法再涂抹。能把他气成这样,想来恐怕也只有宰予能做到了。

其实,孔子的愤怒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在他眼中,学习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宰予如今坐在课堂上,拥有了这种条件,却丝毫不懂得珍惜。

孔子说了什么话(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8)

既不尊重道理,也不尊重老师,还不尊重身旁的其他弟子,这样的人如何不让人动怒?后来,孔子的这句话流传开了,也成了很多老师常用的语句。相信不少人上学时都听过这句话,这其中包含的是老师们恨铁不成钢的惋惜。

结语

孔子是至圣先师,也是一个普通人。他能提出卓越的思想和理论,也会为了弟子的不争气而着急发火。其实,教书育人是一件难事,学生时代不明白的道理,往往长大成人后才恍然大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