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都知道,刘备之所以能白手起家,不仅是他的忍与仁,更重要的是他有着“刘皇叔”这个称号,让他以汉室正统能不断的招兵买马,最终三分天下。

而现在却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刘备不仅不是刘皇叔,反而辈分比献帝刘协还小了五辈,刘备应该是献帝的来孙才对。那么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好奇心胜过猫的小编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刘备和汉献帝的那些真实关系。

刘备跟汉献帝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刘备明明辈分比献帝小了5辈)(1)

1、刘备的族谱情况

《三国演义》中刘备与献帝对话时,曾详细阐述过自己的出身:

“次日,献帝设朝,操表奏玄德军功,引玄德见帝。玄德具朝服拜于丹墀。帝宣上殿,问曰:“卿祖何人?”玄德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令宗正卿宣读曰:“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帝大喜,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帝暗思:“曹操弄权,国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遂拜玄德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设宴款待毕,玄德谢恩出朝。自此人皆称为刘皇叔。

上面刘备所述的族谱简化来说就是这样的:

1、高帝刘邦 → 2、文帝刘恒(高帝第四子) → 3、景帝刘启(文帝第五子) → 4、中山靖王刘胜(景帝第九子) → 5、陆城亭侯刘贞 → 6、沛侯刘昂 → 7、漳侯刘禄 → 8、沂水侯刘恋 → 9、钦阳侯刘英 → 10、安国侯刘建 → 11、广陵侯刘哀 → 12、胶水侯刘宪 → 13、祖邑侯刘舒 → 14、祁阳侯刘谊 → 15、原泽侯刘必 → 16、 颍川侯刘达 → 17、丰灵侯刘不疑 → 18、济川侯刘惠 → 19、东郡范令刘雄 → 20、刘弘 → 21、刘备。

那么按照上面文字中的描述,刘备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九世孙;景帝是刘邦的孙子,所以,刘备是刘邦的第二十一世孙。

我们又根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刘备是汉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的后代。小说中的讲述和这个记载大体上是吻合的,小说中言中山靖王刘胜是景帝第七子是不对的。但是《三国志》中没有进一步的详细记载。这个且先不管,我们再看下献帝的传承又是怎样的呢?

刘备跟汉献帝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刘备明明辈分比献帝小了5辈)(2)

献帝 刘协

2、汉献帝的族谱传承情况

据《汉书》记载:“孝景皇帝十四男”。其中,皇六子长沙定王刘发,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先祖;皇九子中山靖王刘胜,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先祖;皇十子刘彻,为汉武帝。

《后汉书》记载:“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

由《后汉书》的记载我们可以列出从高帝刘邦开始到献帝刘协的传承是这样的:

1、高帝刘邦 → 2、文帝刘恒(高帝第四子) → 3、景帝刘启(文帝第五子) → 4、长沙定王刘发 → 5、舂陵节侯刘买 → 6、郁林太守刘外 → 7、巨鹿都尉刘回 → 8、南顿令刘钦 → 9、光武帝刘秀 → 10、明帝刘庄(刘秀第四子)→ 11、章帝刘炟(刘庄第五子)→ 12、和帝刘肇(刘炟第四子)→ 13、安帝刘祜(章帝刘炟之孙,清河孝王刘庆之子)→ 14、顺帝刘保(刘祜之子)→ 15、冲帝刘炳,刘保之子;质帝刘缵,章帝玄孙,前任冲帝刘炳三岁去世,刘缵承顺帝嗣;桓帝刘志,章帝曾孙,承顺帝嗣。因为三人同承嗣顺帝,是同一辈份。→ 16、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堂侄)→ 17、少帝刘辩,灵帝刘宏长子;献帝刘协,灵帝刘宏次子。

也就是说,汉献帝刘协是刘邦的第十七世孙。

好嘛,答案出来了,汉献帝与刘备相差五代,刘备不仅不是"刘皇叔",反而从辈分来说还是献帝的来孙。小说作者罗贯中在设计这个情节时,明显是为了给刘备身份,而刻意犯下的不严谨的错误。

刘备跟汉献帝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刘备明明辈分比献帝小了5辈)(3)

曹操

3、刘备比汉献帝小5辈,又怎成了皇叔呢?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一定都熟知刘备逢人便亮出的“名片”: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大汉天子之皇叔。

这里,我们以“宁可歪着说正史,绝不正着说歪史”的态度,认真扒一扒这个冒牌皇叔的真实身份,以及这背后的大阴谋。

其实,我们从《三国演义》中完全可以看出,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合作状态:

其一,刘备的想法:刘备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前半生一直四处奔波,寄人篱下。他为了摆脱寄人篱下的囧境,是需要二次包装的。毕竟中山靖王刘胜有120多个儿子,单单一个汉室宗亲是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想要在东汉末期出人头地,一个更加响亮的名头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打动当今皇上,就成为最关键的核心要点。刘备并非需要报汉献帝的大腿,只是需要一个更大的名头,大汉皇叔这个名字为将来取荆州和益州,都产生了非常大的信任倍数。所以,刘备继续获得这样一个至高身份。

其二,汉献帝的想法:献帝也是一个聪明人,如果生在太平盛世,说不定是个明君,结果在乱世中,手上又没有一点可以依仗的势力,自己也一直都是曹操的傀儡,献帝很不甘心。于是,献帝为摆脱曹操的控制,就想借势刘备,给他一个响亮的名号,让他发展壮大,说不定能救我出苦海,挽救大汉江山呢!就算不成,大不了继续当我的傀儡皇帝。

其三,国舅董承的想法:董承本是汉献帝妃嫔董贵人之父。董国舅一想到之前的外戚邓骘、梁冀、窦武、何进是何等的威风,而自己没有权势,无所作为。于是,对于权势渴望的董承在看到刘备出现后,也想借力击溃曹操,获得自己的利益。所以,董承就在还没有查清楚刘备跟献帝亲属关系的时候,站出来承认刘备的宗族身份,可见,认刘备为皇叔也是董承的主意,其目的也是为了除掉曹操。

所以,这完全就是心照不宣的三个人,怀揣着各自的小算盘,完成了一个谎言的编制。乃至酝酿出荒唐的“衣带诏”事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