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为后世的文学研究与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和丰富的史实素材。现如今,我们常用的一些成语,其实“作者”的名字都叫做《诗经》,都脱胎于《诗经》。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成语吧。

诗经里最有名的四个成语(诗经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1)

《诗经》

死生契阔,源自《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其中“契阔”为偏义复词,主要取“契”,指不分离。现在是生死相约的意思。

逃之夭夭,源自《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原指枝叶繁茂;后世把“桃”替换为“逃”,改为“逃之夭夭”,此成语较为典型因而古今异义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具有幽默诙谐的色彩。

邂逅相遇,源自《郑风·野有蔓草》:“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原指少男少女无意中碰见,后结为情侣。今指男女或朋友之间的偶遇。

诗经里最有名的四个成语(诗经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2)

山水墨画

硕大无朋,源自《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文中指被赞美的妇女体型高大。今形容物体十分庞大。

天作之合,源自《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原指周文王即位之年与其妻子是天作之合。后用为成语,称赞幸福美满的婚姻。

俾昼作夜,源自《大雅·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诗中讽刺纣王饮酒作乐,不分昼夜。今指专心致志地工作。

诗经里最有名的四个成语(诗经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3)

插图

白圭之玷,源自《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原指白玉上的斑点。后用为成语,与瑕疵同意。

巧言如簧,源自《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诗中讽刺统治者是非不分,听从奸人之言。今指某些人阿谀之言讲得娓娓动听。

不可救药,源自《大雅·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原意是讽刺周王朝日益腐败,到无法用药物医治。后用为成语,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诗经里最有名的四个成语(诗经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4)

古风图片

日就月将,源自《周颂·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泛指不断地取得进步。后用为成语,指学习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兢兢业业,源自《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古时兢兢与业业各有所偏向,现在词义取兢兢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小心翼翼,源自《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原文“翼翼”形容小心谨慎,凸显严肃强调恭敬;今形容小心谨慎。

诗经里最有名的四个成语(诗经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5)

古风图片

高高在上,源自《周颂·敬之》:“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原指天道遥远,地位高上;今指领导者心高气傲,不愿意深入基层。

日居月诸,源自《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居、诸都是语气助词,无意义。后用为成语,指岁月流逝。

哀鸿遍野,源自《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诗中以鸿雁于飞比喻使臣劳累奔走,居无定所。后用为成语,以“哀鸿”一词作为流民的代表,引申为灾民流离失所,痛苦呻吟。

诗经里最有名的四个成语(诗经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6)

古风图片

爱莫能助,源自《大雅·烝民》:“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将原文“爱莫助之”中的“助之”替换为“能助”,替换后意义保持不变,更加浅显易懂。

毕恭毕敬,源自《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后世用“毕”替代“必”,“毕敬”替代“敬止”,替换后的意义保持不变,且念起来更加顺畅。

泾渭分明,源自《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原文指弃妇虽比新妇年老色衰,但品性却高洁很多。后演为成语,比喻事物有是非、高下、优劣的明显区别。

诗经里最有名的四个成语(诗经中那些耳熟能详的成语)(7)

古风图片

以上为大家列举了一部分出自《诗经》的成语,《诗经》的成语脱胎于《诗经》之中,沉浸酝酿于历史文化之下,又与修辞高度契合,富有表现力,短小精悍,韵律优美,文化意蕴丰富。或可说《诗经》成语的修辞是新鲜的、是活泼的,历久弥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并且成为后世修辞发展和成语造词的典范,也正因此,铸就了《诗经》的辉煌艺术。

,